?

體育科研團隊知識共享的科研協作網絡探析

2013-06-28 17:13劉翠鮮李安民
四川體育科學 2013年6期
關鍵詞:科研項目協作學科

劉翠鮮,李安民

體育科研團隊知識共享的科研協作網絡探析

劉翠鮮,李安民

基于科研協作網絡的視角,以體育科研項目為背景,以知識共享為紐帶,面向體育科研目標,探討體育科研團隊成員協作績效的機理以及科研協作網絡的運行和治理模式。只有完善體育科研項目管理機制,通過加強核心管理、學科共建、增加信任、溝通情感和增強協作交流,才能避免沖突,保持整體網絡的連通,形成一個高效的體育科研團隊,為實現科研創新、完成項目目標提供保障。

知識共享;科研協作網絡;體育科研團隊;治理模式

從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發成功,到863計劃、973計劃的落實實施,再到2008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舉國力開展多學科的科技公關促進了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也促進了我國體育科學事業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扶持下,許多國家級、省部級重大體育科研公關項目,匯集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學術精英,以多學科團隊協作的方式,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體育科學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如基于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增強青少年體質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和“科學健身專家指導系統和服務平臺的關鍵技術研究”,云集了我國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科研工作者,通過運用醫學生物技術、運動訓練技術,智能測試和智能識別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形成了一支支以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為攻關目標的優秀的體育科研團隊。這種多學科團隊協作的綜合性研究,具有項目規模大、周期長的特點,知識共享成為實現體育科研目標的基礎與紐帶??蒲袌F隊中的成員不再是單一的研究個體,而是共處于一定的科研協作網絡之中??蒲袇f作網絡已為知識共享研究打開了新的視野,并影響科研團隊的知識共享、創新能力和最終科研目標[1-2]。為此,本文基于科研協作網絡視角,研究探討體育科研團隊成員的協作績效機制,以及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運行和治理模式,旨在為體育科研團隊績效管理提供理論指導和可行的操作建議。

1 基本概念與有關基礎理論

1.1 社會網絡與體育科研協作網絡

1954年人類學家Bmaes最先提出“社會網絡”概念[3]。這個概念是基于他對一個漁村的社會結構分析。

如今社會網絡分析已成為研究社會結構的基本技術之一,簡單實用、可信可行。此外,社會網絡還體現網絡組群間的社會關系,也體現相鄰個體間的社會關系(個人、組織、事、物),等等。請看Knoke和Kuklinksi(1982),Emirbayer和Goodwin(l994)所繪就的網絡分析圖(圖1),個體就是結點(如圖1中A、B、C、D、E、F、G),相互關系用連線表示,彼此共同形成社會網絡[4-5]。社會網絡中若干節點是人或人群,連線則表示這些人與人(或人群)之間的關系模式,如協作關系、婚姻關系、上下級關系、友誼關系和買賣交易關系等模式。

圖1 社會網絡結構示意圖

體育科研協作網絡是社會網絡的形式之一,是指體育科研工作者在進行科學研究過程中,因科研工作的需要,與不同學科相關的科研人員彼此進行交流、進行合作而形成的一定的社會關系網絡。為了完成共同的體育科研任務,達到共同的科研目標,不同學科、不同研究領域、甚至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人員形成相互協作的工作模式,建立體育科研協作網絡。在高校、體育科研院所,體育科研協作網絡普遍存在,有的存在于一個學科內部,有的則是跨學科的[5],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甚至跨越地域界限。體育科研協作網絡也是社會網絡的一種,所以我們可以應用社會網絡分析的方法進行相關科學研究。

特別是國家科技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體育總局等批準的許多重大體育科研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常常需要多學科、跨地域、規模宏大的科學研究團隊的協作,形成體育科研協作網絡,而提高體育科研協作網絡運作的效率,對于保證重大體育科研項目完成的速度和質量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1.2 科研協作網絡的形成及其在體育科研中的應用

社會網絡的形成理論有兩種:社會資本理論和結構空洞理論。前者以Bourdieu和Coleman為代表,后者由Burt創建[6]。社會資本是指人和組織關系網絡的資源以及通過人和組織關系網絡所能獲得的資源。從社會資本理論觀點出發,科研人員為了更加容易、順暢地開展自己的科研活動,需要與他人交流、協作,通過科研活動中的這種交流與協作,獲得科研信息,完善科研方法,取得科研成果,并實現對科研成果的轉化。這樣隨著與不同學科科研人員的交流與溝通的不斷增加與發展,科研協作網絡逐漸形成,并不斷發展。

從結構空洞理論觀點來看,在科研活動中,某些學科或領域亦或存在空白,亦或缺乏相關的科研人員,即存在這些學科或研究領域所謂的“結構空洞”[7]。Burt認為,結構空洞在科研協作網絡中最可能給組織帶來競爭優勢。通過引進稀缺人才,以保障整個科研協作網絡結構的質量,使得整個科研團隊在科研項目的開發、研究與實施中順利的進行[6]。

在知識爆炸的當今時代,學科呈現多樣性,彼此相互聯系,交叉發展,因此,僅憑科學家個人的力量或單一學科組織的力量,要取得成功,幾乎都是難以想象的。在體育科學研究中,我們需要各類科研工作者的分工協作,既需要生物醫學、工程技術領域的科學家,也需要社會心理、社會服務保障的科學管理者,需要彼此相互交流,需要向團隊協作的方向邁進才能更好的發展,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形成也成為一種時代的趨勢。

2 體育科研協作的績效管理

科研協作關系的本質是合作,合作領域可以是項目、實驗、論文,甚至包括知識產權,等等。體育科研協作也不能例外,在體育科研項目合作關系中,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運行和治理,在體育科研協作的績效管理中尤為重要。

體育科研項目的績效是協作團隊資源利用和能力發揮的綜合表現。隨著學科的細化、綜合和交叉發展,隨著體育科研工作的深入,要想取得突破,體育科研團隊需要來自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科成員的協同與整合,這對體育科研團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科研團隊的協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學管理。管理不僅是一種責任,而且關乎體育科研的績效成果。

基于系統論原理,每一個系統都是由若干要素組成的,每個要素在系統內彼此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8]。以項目合作為背景的體育科研團隊由不同課題組成員組建相關的研究系統,該系統具有開放性、內聚性、競爭性、多維性及交互性。項目合作團隊由相對獨立要素(協作主體,如子課題研究團隊)組成,彼此間需要以開放的姿態,多角度進行綜合的研究與交流。實現科研目標是科研團隊績效管理的本質,圍繞這個中心,分組成員努力發揮各自才能,攻克每一道科研難關。同時合作團隊間彼此競爭,這包括協作主體內部成員之間、也包括不同協作主體之間的競爭。團隊多維性表現:(1)團隊成員地域的多維性,(2)專業背景和學術觀點的多維性。而交互性在體育科研團隊的協作中是最重要的,知識只有在合作主體間相互傳遞、相互融合,才能孕育產生高質量的、富有創新性的科研成果[9]。

基于系統論原理,劉慧群研究并建立了項目合作科研團隊績效管理模型[10]。該模型的因變量元素主要包括:科研能力、科研資源(質與量)、內外協作關系狀況、以及科研團隊的管理制度等。

3 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運行策略

一個高效的體育科研團隊,應該保持整體網絡的連通性。而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運行策略主要包括:核心管理策略、學科共建策略、信任與互利策略、情感策略和沖突解決策略等。

3.1 核心管理策略

在體育科研協作網絡中核心管理至關重要,它將協作者彼此連通起來。沒有核心管理就難以形成體育科研協作網絡,也就不能使整個團隊的科研人員形成科研協作關系,導致協作者相互離散。體育科研項目負責人就是項目合作團隊的核心元素,現在體育科研項目負責人往往既是體育專業方面的技術專家,又是與體育相關的管理專家,這是保障體育科研項目立項成功的關鍵,也是保證體育科研項目順利實施的決定因素之一。

體育科研項目負責人在項目實施前必須制定完善的科技合作項目管理方案,包括明確課題組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課題成果獨享與分配約定、課題組之間知識共享機制以及階段性匯報和檢查機制等??茖W的管理有利于創建和諧的合作關系,有利于促進學術成果共享,促進學術成果轉化,并有效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實現技術開發等,這也為高質量完成相關的科技合作項目創造必要的條件。

3.2 學科共建策略

采用地方政府與高校、高校與高校之間的學科共建項目策略有利于拓展體育科研協作網絡,并加強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凝聚力。體育科研主要進行競技能力提高和大眾健身關鍵技術的研究,這些大都是地方政府或有關部門利國利民政策的體現,通過與地方政府進行學科共建,拓展了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外延,實現政策和專業學科的優勢互補、互贏共進。省市與地方高校共建的豐碩成果比比皆是,即提高了科研團隊的科研水平,又增強了地方的軟實力。

高校之間的學科共建也越來越廣泛。通過共建,體育院校與理工科和醫學院校之間,利用各自的學科優勢,通過需求、人才、優質資源和研究信息的互通有無,構建更為廣泛的體育科研協作網絡,實現創新發展。

3.3 信任與互利策略

信任是科研團隊協作成功的重要條件要素,互利是科技合作項目管理目標。信任與互利會直接影響科研項目的執行成效??茖W有效的管理,可以為合作雙方建立相互信任,建立互利雙贏的和諧關系,這就為不同學科間的功能互補和資源共享創建起有益的合作平臺?;谶@個平臺,合作雙方便可以充分利用與共享各種的軟硬件研發資源與成果,在自己力不能及的領域獲得所需的知識與學術資源,這有助于降低科學研究成本,提高科研成效。在項目合作過程中科研人員彼此間相互學習、共同實踐,實現知識與學術成果的共享和成果轉化,可綜合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學術研究與科研創新能力。反之,信任危機與自私自利行為則可帶來以下消極影響:一是表現為合作雙方都會有意識地通過建立主動的或被動的防衛措施,以防止自我的關鍵技術資源和部分非關鍵技術資源的外泄,從而影響雙方的交流與合作;二是合作雙方都只想汲取對方資源,而不愿將自己的成果與眾共享,表現為狹隘的自私自利行為。這樣,一旦信任出現危機,自私自利成為主導,則彼此間合作動力缺失,合作基礎必將難以維系,最終,必將導致項目研究任務的失敗[11,12]。體育科研也是如此,概莫能外。

3.4 情感策略

在體育科研協作網絡中,體育科研協作的本質人與人的合作,是體育研究團隊間的交流與合作,更是情感的交流與合作。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各級科研工作者間的合作,有利于彼此間科研信息的交流。反之,松散的科研協作關系,也勢必影響彼此間的信息交流。情感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溝通,協調科研工作人員的言行[13],Dr uskat和Wolff(2001)的研究認為,在研究團隊中,情智能促進團隊中的信任和合作,提高工作成效[14]。情智還有助于在研究人員之間建立互信,增強對團隊的認同感,進而使團隊成員的交流更加富有成效[15]。為此,體育科研團隊不僅對內要加強交流合作,對外也需補充加強,實施激勵策略,等等。

3.5 沖突解決策略

在體育科研團隊協作網絡關系中,沖突在所難免,需要加以解決。需要建立沖突解決策略,包括沖突解決預案與沖突解決方案。出現問題及時解決,以確保體育科研協作網絡關系向積極的方向發展,進而改善體育科研團隊協作網絡的績效[10]。

4 結 語

科研團隊需要分工協作,需要相互交流,需要向團隊協作的方向邁進才能更好的發展,體育科研團隊也是如此。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形成也成為一種時代的趨勢。體育科研項目的績效是體育科研協作團隊資源利用和能力發揮的綜合表現。隨著學科的細化、綜合、交叉發展,科研學術特點愈加分化,這對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績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該保持整體網絡的連通性,實施核心管理、信任與互利、情感和沖突解決等體育科研協作網絡的運行策略。

[1] 張方華. 知識型企業的社會資本與知識獲取關系研究-基于BP神經網絡模型的實證分析[J]. 科學學研究,2006,24(1):106~1 11.

[2] Granovetter M.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 nal of Sociology, 1973, 78:1 360~1 380.

[3] 韋 恩.貝克著,劉 吉,張國華主編.社會資本制勝——如何挖掘個人與企業網絡中的隱性資源[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4] 張存剛,李 明,陸德梅. 社會網絡分析—一種重要的社會學研究方法[J]. 甘肅社會科學,2004,2:109~111.

[5] 杜海蓮,陳啟鋒. 大學科研創新與科研團隊創新能力初探[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2):86~88.

[6] M.E.J.Nemwa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Ⅱ.Shortest pa ths,weighted networks,and centrality.Physical Review E,2001,6401(016132 Part 2).

[7] Barabasi A.L, Jeong H,Neda Z, et al.Evolution of the social net work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Physica A,2002,311(3-4)590~6 14.

[8] 郝登峰,劉 梅. 論科研團隊凝聚力的結構[J]. 中國科學基金,2005(2):95~98.

[9] 王 芳,趙蘭香. 重大科技項目模塊化創新管理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9,30(1):1~7.

[10] 劉慧群. 高??蒲袌F隊協作關系治理模式研究[J]. 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0,33(3):124~128.

[11] Park S.H, Russo M.V. When competition eclipses cooperatio n: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of joint venture failure [J]. Manage ment Science, 1996,42(6):875~890.

[12] Khanna T., Gulati R,Nohria N.The dynamics of learning alli ances: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relative scope[J]. Strategic M 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3):193~210.

[13] 徐啟斌. 道德情感功能辨證[J]. 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8(2),11~16.

[14] Druskat VU,Wolff S B. Group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up effectiveness. In:Cherniss C,Goleman E.. E motional competence in organizations[C].San Francisco, CA:Josse y-Bass. 2001, 132~155.

[15] 戴 俊,朱小梅. 基于團隊知識交流的組織知識轉化機制研究[J]. 科研管理,2005,26(3):121~128.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Collaboration Network With Knowledge Sharing in Sports Research Teams

LIU Cui-xian,LI An-mi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 network, Sports research projects for the background, The knowledge sharing as a link, The target of sports research, We want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performance and the governance mode of sports research cooperation networ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complete of the project objectives, We must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project management, Strengthen core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disciplines together, increase trust, Communicate emotions, Avoid conflict, Maintain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form an efficient sports research team.

Knowledge sharing;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 Sports research team; Management mode

G812.6

A

1007―6891(2013)06―0008―04

2013-03-07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09BAK62B05);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2BAK23B04);―運動健身科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

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上海,200438。Sports College of Science, Shanghai Sport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猜你喜歡
科研項目協作學科
我校橫向科研項目再創佳績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航天科研項目評審工作的思考與探索實踐
團結協作成功易
協作
“超學科”來啦
申請科研項目,不應以職稱論高下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協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