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以宗論脊柱亞健康與自我康復

2013-07-12 06:05韋春德整理
中華養生保健 2013年6期
關鍵詞:骨關節椎動脈亞健康

韋春德 等 整理

引言:脊柱勞損病俗稱頸腰痛,是當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這類疾病是維系脊柱的肌肉韌帶慢性勞損(多為久坐)、力學失衡,繼發脊柱骨關節錯位而導致椎間盤突出或退變。頸椎椎動脈供血受阻而產生的系列癥狀體征。而肌肉勞損是慢性的,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在肌肉損傷早期,往往出現亞健康狀態,如果及時發現,通過自我練功糾正,可避免導致疾病。

中醫自《黃帝內經》就主張“上工治未病”。筆者根據韋以宗教授長期對脊柱勞損病臨床觀察出這類損傷的亞健康狀態,并通過自我練功達到康復的經驗,現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一、頸椎亞健康狀態和自我康復

(一)頸椎運動障礙

正常的頸椎的活動范圍是:屈曲(低頭)35°~45°,后伸(仰頭)35°~45°,左側屈45°,右側屈45°,左側旋轉60°~80°,右側旋轉60°~80°。如果運動障礙,是亞健康的表現。

【亞健康狀態】

○ 低頭、仰頭障礙

(1)低頭(屈曲)運動障礙:多見于生理曲度加大,或者生理曲度消失。如果不及時調理,就會出現頭暈、頭痛、血壓波動(偏高或偏低)等現象。

(2)仰頭(后伸)運動障礙

多見于頸椎椎曲消失,甚至反弓,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會伴有頭暈、頭痛,如果不及時調理,嚴重的會導致椎管狹窄。

【自我康復法】選用《韋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之虎項擒拿式(圖1)

【防治機制】此為頸肌自我按摩推拿的方法,可使粘連松解,缺血者增加血運,提高肌容積,增強肌張力。

【體操方式】直立稍仰頭,雙手合攏頸后,用腕關節拿捏頸后肌肉,并提拔8×4次。

【注意事項】掌力要沉穩,不要拿傷皮膚。

○ 側屈運動障礙

多見于頸椎椎體移位、側彎,左側屈障礙者多是椎體向右旋轉,向左側彎;右側屈障礙者多是椎體向左旋轉,向右側彎。椎體旋轉、側彎,如果不及時調理,椎體的旋轉、側彎會引發疾?。喊l生在下段頸椎,往往伴有肩背痛和上肢麻痹;發生在上段頸椎多伴有頭暈、頭痛。

【自我康復法】選用《韋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之側頸雙肩松胛式(圖2)

【防治機制】側屈后,可使屈側肌肉松弛,伸側肌肉緊張,松肩運動使其各組肌肉起止點受到牽拉、抖動,松解粘連、恢復肌力。

【體操方式】正立、自主側頸,雙手下垂,抖、搖動雙肩帶胛,先前搖8×2次,再后搖8×2次,上下抖動8×2次。

【注意事項】如松肩過程,自感有麻痹者,為已有肌肉粘連,應加大力度。

○ 旋轉功能障礙

多見于頸椎曲度消失、變直甚至反弓的狀態。如果不及時調理,向左旋轉障礙會出現胸悶、心跳癥狀,向右旋轉障礙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的癥狀。

【自我康復法】選用《韋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之抱肩轉胸式(圖3)、抱背轉胸式(圖4)和拍墻松筋式(圖5)

◎ 抱肩轉胸式

【防治機制】運動肩胛內大、小菱形肌對胸椎中軸位的穩定作用(左右平衡),左右轉動胸廓,調節肩胛內肌肉對胸椎的平衡力,糾正胸椎關節錯縫。

【體操方式】正立、雙手抱緊兩肩,左右轉搖胸廓各8×4次。

【注意事項】轉胸時,盡量腰胯不動。

◎ 抱背轉胸式

【防治機制】雙手抱腰背部,以穩定二組肌肉交匯處,轉動胸廓,使之肌力協調平衡,久坐充血可消散,損傷可恢復。

【體操方式】正立,雙手轉向背,掌心按壓腰背部,轉動胸廓,左右轉動各8×4次。

注意事項:轉動胸廓,頭頸隨轉但骨盆不轉。

◎ 拍墻松筋式

【防治機制】可調整胸椎側彎繼發頸曲紊亂。

【體操運動】直立兩手抱肩,背斜靠墻,立正將背往墻上拍打,(也可在靠背椅上拍打),力度以自我感覺無痛苦,每次拍打50~100下。

【注意事項】有冠心病和支氣管哮喘者慎用,如心臟病做了支架手術者禁用。

(二)頸部不適感

● 經常感到頸背酸脹不舒服:例如久坐平視時間長了就感到頸部酸痛,或大椎處酸痛,自行轉動頸部或者自我推拿頸部會感到輕松。這種狀態往往是頸肌勞損,如不及時調理,嚴重的會引起頸椎骨關節錯位,導致各種頸椎病。

● 頸部轉動有彈響聲:這種狀態多為頸項韌帶損傷或頭頸夾肌損傷,如不及時調理,會導致頸椎骨關節錯位,時間久了還會出現頸項韌帶鈣化。

● 頸枕酸脹:往往是睡眠時,枕頭過高導致頭后肌損傷,如不及時調理,會引起寰樞關節錯位,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慌、心悸的病癥。

【自我康復法】以上三種亞健康狀態,選用《韋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之虎項擒拿式(圖1)和抱頭屈伸式(圖6)

◎ 抱頭屈伸式

【防治機制】鍛煉頸部與損傷之伸肌群,維護對頸曲及頸椎中軸的肌力。

【體操方式】二目平視,雙手屈肘,雙掌合攏后腦。

第一步:按壓后腦屈頸至下頜抵胸。

第二步:抱頭——雙手略加壓力對抗,使之慢慢抬頭并后伸。如此反復8×4次。

【注意事項】胸背不動,如已有病變,屈伸范圍以不疼痛為原則。

(三)肩背沉重

這種狀態往往是肩背受涼或過度勞累導致肩背部肌肉、韌帶損傷,如不及時調理,會引起下段頸椎錯位,壓迫神經會引起肩背痛、上肢麻痹等疾病。

【自我康復法】

選用《韋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之側頸雙肩松胛式(圖2)、左右開弓式(圖7)、雙胛合攏式(圖8)和抱肩轉胸式(圖3)

◎ 左右開弓式

【防治機制】運動雙上肢,使肩胛帶得到充分舒展,調整因伏位單上肢操作導致胸背機制不平衡。

【體操方式】站立位,雙手屈肘握拳合攏于兩脅下,然后一手伸直奮力向前,另一手肩肘向后,左右交替,做8×2次。

【注意事項】伸直上肢需用力,另一肩盡力向后背靠攏。

◎ 雙胛合攏式

【防治機制】使肩胛后聳,后胸椎合攏,以松解大小菱形肌與斜方肌因勞累充血或損傷而粘連,使疲勞恢復,血運改善,損傷修復。

【體操方式】正立、屈雙肘提肩,使雙肩往背靠攏,同時作深呼吸以擴胸,反復8×4次。

【注意事項】提肩拿胛時,頭頸不動。如有酸痛感,說明已有損傷,應多作此運動式,以達到自我康復。

(四)頭暈耳鳴

往往是早晨起床后出現一過性頭暈,也就是說起床后站立突然感到頭暈,但很快就消失了。有時會伴有耳鳴,或轉動頭項出現耳鳴。往往是頸椎有骨關節錯位。如不及時調理,癥狀會逐漸加重,導致椎動脈型頸椎病或寰樞關節錯位。

(五)健忘失眠

記憶力減退,易忘事,或者難以入睡或睡眠不寧,易醒。這種情況往往是頸椎骨關節移位、頸椎椎動脈供血不足,如不及時調理,會導致椎動脈型頸椎病。

(六)血壓波動

易勞累,勞累后血壓偏高或偏低,休息后血壓又平穩,往往是頸椎骨關節移位,椎動脈供血不足,如不及時調理,會導致椎動脈型頸椎病或高血壓、低血壓。

(七)咽喉不適感

自感咽喉有異物,嘔吐不出,咽之不下,俗稱“梅核氣”。往往是第2、3、4頸椎關節紊亂。如不及時調理,會加重癥狀,影響健康。

【自我康復法】以上四種亞健康表現,往往是頸曲紊亂導致椎動脈供血不足,頸神經受到刺激引起。選用《韋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之抱頭側頸式(圖9)、虎項擒拿式(圖1)、抱頭屈伸式(圖6)和拍墻松筋式(圖5)

◎ 抱頭側頸式

【防治機制】頸椎中軸位依靠兩側斜方肌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平衡,側頸鍛煉這二組肌肉的肌力,使受損者得到恢復,受累者不致損傷,維持或恢復正常頸椎力學平衡。

【體操方式】正位、兩目平視,雙手屈肘,兩手掌合攏于腦后,然后將頭頸往一側屈,并稍加壓力,左右側屈各8×4次。

【注意事項】側屈時胸廓、腰背,保持直立不動。

(八)焦慮、抑郁

時常心煩意亂、容易激動易動怒、睡眠不寧或失眠,或有頭暈、頭痛,或有眼睛發脹、視物昏花、耳鳴,或有胸悶、反胃,易被診斷為精神焦慮癥或精神抑郁癥,而服藥效果不顯著,甚至有輕生念頭。多伴有頸部不舒、頸椎低頭后仰障礙,往往是頸椎上段骨關節紊亂,合伴交感神經受刺激引起。

【自我康復法】選用《韋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之虎項擒拿式(圖1),抱頭屈頸式(圖6),抱頭側頸式(圖9)和拍墻松筋式(圖5)。

猜你喜歡
骨關節椎動脈亞健康
中醫輔助對退行性骨關節病關節鏡術后康復的治療效果
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療效觀察
老年骨性關節炎患者的康復治療探究
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效果分析
跟蹤導練(一)
右美托咪定聯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骨關節術后鎮痛的效果分析
跟蹤導練(一)
青年人群亞健康與肥胖的關系研究
球囊擴張式支架治療癥狀性椎動脈顱內段狹窄的臨床效果分析
亞健康科技工作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