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染色技藝在女紅工藝流程中的重要性:以鄂東女紅藝術為例

2013-07-13 14:50殷海霞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湖北黃石435000
大眾文藝 2013年5期
關鍵詞:女紅染料染色

殷海霞 (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 湖北黃石 435000)

“女紅”是中國民間藝術的一部分,指女子以手工制作出的傳統技藝,如紡織、編織、縫紉、刺繡、貼布、手繪、漿染等等,是一項講究天時、地利、材美、工巧的藝術。她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文化意識,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文化資源的載體。數千年來,中國勞動婦女創造出許多女紅藝術類型,使女紅具有多元化的人文與地域表達特征。湖北東部(鄂東)的黃梅、紅安、陽新三縣地處長江中游盛產棉花,自古傳統手工紡織業發達,由此產生了獨具特色的女紅藝術形式——黃梅挑花、紅安繡活、陽新布貼。這三項女紅藝術歷史悠久、題材內容豐富、紋飾繁富、色彩富麗、風格浪漫抽象,具有濃郁的楚鄂風情,不僅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先后都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鄂東女紅生產性保護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鄂東地區的女紅也與其它農耕文明的產物一樣,在工業文明的進程中不斷被淡化,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保護這些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關心的事業,其中“生產性保護”被認為是一種切合手工技藝存在形態和傳承特點的保護方式。2012年初文化部蔡武部長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上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是指在具有生產性質的實踐過程中,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為核心,借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的保護方式?!痹凇段幕筷P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中強調“堅持傳統工藝流程的整體性和核心技藝的真實性”。因此作為手工藝非遺的鄂東女紅在進行生產性保護過程中如何完整傳承傳統工藝的流程和保留核心技藝的真實性需得到認證研究。

近年來鄂東三縣都創建了非遺的文化產業,黃梅挑花、紅安繡活和陽新布貼已進入市場,女紅作為商品、禮品的功能和藝術特征得到強化,并多次參加國內的非遺展和各地展銷會,但成交額度均不理想,甚至一場展會賣不出一件產品。在看似一片繁榮的開發保護的背后存在著眾多的問題,有些女紅產品已逐漸背離傳統,失去了傳統本色,配色俗氣,粗制濫造,偷工減料。以陽新布貼為例,在2012年11月23日舉辦的首屆湖北陽新布貼會展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目前陽新布貼的一些產品已經偏離傳統,色彩平庸,過于迎合市場,導致這一傳統藝術美感的缺失,對比傳統布貼和新開發的布貼商品,傳統布貼的設色古艷厚重,斑斕多彩,對比中調和,素雅中見多彩,華而不俗,素而不單,給人以明快、活潑和生機,在視覺感染力和藝術品位上明顯優于現代布貼。而黃梅挑花和紅安繡活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追溯鄂東女紅的整個工藝流程我們發現,在傳統工藝鏈的最頂端的傳統染色技藝不僅已經消失了而且普遍被人們忽視了。

二、女紅工藝流程中傳統染色的重要性

在傳統女紅藝術中色彩對于女紅的審美品位和內涵有著重要的作用。以黃梅挑花為例,千百年來挑花用的底布是當地的家機布,又叫大布,通常是本白色,將織好的布通過植物染料染色、碾壓、漂清、定色、曬干、拉平,顏色通常為藍、黑兩色,稱為黛布。棉線也是自染,染色后光彩奪目,藝人用針將五彩絲線挑制在底布的經線和緯線交叉的網格上,形成立體感強的圖案,色彩絢麗高雅、莊重和諧。紅安繡活是流行于紅安一帶、以連襪繡花鞋墊為突出代表的民間刺繡藝術,傳統陽新布貼和紅安繡活所用布料繡線都是民間植物自染。

染織專家認為中國女紅品色彩鮮艷富麗,與民間染色技術有關,天然染料的染色品色澤自然、優雅、色調獨特別致。在“天水冰山錄”中的記載里,明代的傳統染色中有大紅、紅、水紅、桃紅、青、閃紅、天青、黑青、綠、黑綠、墨綠、油綠、沙綠、柳綠、藍、沉香、玉色、紫、黃、柳黃、白、蔥白、閃色、雜色等,色彩極其豐富。

鄂東女紅造物的物化過程,從染色、畫稿的前期準備到各種技法手段的表現,注重整個系統流程的協調配置,以一種精巧、細致的奇巧工藝使女紅藝術富有不同的形式意味及功能價值,流程的各個不同層面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表現系統。染色是女紅藝術造物的前道工序,面料與絲染色用的染料大多是植物性染料。我國“傳統染色”非遺傳承人、北京國染館創辦人黃榮華先生在《傳統染色在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鏈條中的作用》指出目前全國各地女紅類非遺如扎染,蠟染,藍印花布,刺繡,織錦等所用材料都使用的是現代的化學染料染制,天然染料的生產和染色工藝已經瀕臨失傳,只有一些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仍沿用少數種類的天然植物染料。在整個傳統女紅染織繡技藝鏈條中如果缺少了傳統染色這一環就稱不上是完整意義上的傳統,其中一個節點缺失都會造成傳統技藝的鏈條斷裂,從而失去傳統技藝的核心。

筆者認為在女紅工藝流程中恢復傳統染色技藝的必要性在于:1.作為整個女紅生產工藝鏈條,傳統染色無法回避,它具有安全、無毒、無害和無環境污染的特性。2、傳統女紅品的色相和美學特質是化學染色無法代替的。天然染色與化學染色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傳統植物染有自己豐富的色彩體系。清代中國傳統刺繡色彩專著《雪宦繡譜》,就記載了有95種不同的蘭色,140種不同深淺的黃色,88種不同色光的紅色,73種不同艷度的紫色,78種不同色相的黃褐色及棕褐色,181種綠色。5種黑色和一種白色。植物染色的色彩古樸、綺麗、肅靜,沉靜柔和,富有安定力的氣質,既給人以華美的視覺藝術享受,又能感受到民間藝術的樸素情感;3.在傳承保護女紅藝術的過程中,形似與神似有很大不同,不單單是保留某種技藝,也承載著豐厚的人文內涵。

三、傳統染色對女紅文化產業的促進作用

我國傳統印染技藝源遠流長,利用植物染料,是我國古代染色工藝的主流,我國著名的云錦,蜀錦,宋錦等名繡中斑斕絢麗的色彩全部出自天然草木染工藝。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做工精細、不易褪色?!短屏洹酚涊d:“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葉、有以莖實、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時月?!背鐾恋臐h代織物,有的仍保持著鮮艷的色澤,反映了當時染色、配色技術的高超,表明兩千多年前我國就已有相當完善的浸染、套染和媒染等印染技術。而且,這些技術很早就傳入了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并隨著南方絲綢之路的發展,在13世紀傳到了歐洲各國,國外稱其為“中國術”。

傳統植物染運用于女紅文化產業的優勢在于:

1.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國的傳統植物染色歷史悠久,《詩經》中記載有用藍草、茜草染色做衣服的是個,由此可想我國在東周時期民間已經使用植物染料了?!犊脊び洝分杏涗浟宋覈糯毥z、紡綢、手繪、刺繡等工藝,對織物色彩和紋樣做了較詳盡的敘述?!洱R民要術》中加載了關于種植染料植物和萃取染料的加工過程;《天工開物》藝術詳盡描寫了各種染料的制造、煉制及染色技術方法。由此來看傳統染色在我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國造物文化的一部分,在女紅工藝流程中恢復傳統染色可以深化女紅文化的內涵。

2.獨特的色彩個性:植物染色的色彩古樸、綺麗、肅靜,沉靜柔和,富有安定力的氣質,給人以華美的視覺藝術享受,能提升女紅產品的藝術品位。鄂東地區黃梅挑花、紅安繡活、陽新布貼這三項女紅藝術歷史悠久、題材內容豐富、紋飾繁富、色彩富麗、風格浪漫抽象,具有濃郁的楚鄂風情,傳統鄂東女紅品的色相和美學特質是化學染色無法代替的,作為富有地域性特征的女紅文化在傳統植物染色中有自己豐富的色彩體系?;謴蛡鹘y染色能更真實地保留鄂東女紅的色彩審美特征。

3.低碳環保性:采用原生態的染料植物為染料來源,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不會產生有害于大自然的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廢水和其他工業污染。植物染材料來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具有再生性,植物染色的過程所留下的植物染料殘渣可以很好分解不會產生污染具有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環境相容性,大多數天然染料無毒無害,對皮膚無過敏、無致癌。

4.藥用保健性:傳統染色中的許多植物具有藥用價值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如靛藍、艾蒿、紅花、茶、桑樹皮等對人體有良好的保健防病功效。經過傳統植物染技藝進行染色完全可以達到女紅傳統工藝的要求,經過植物染色的傳統女紅產品色相自然、防蟲殺菌、帶有自然的芳香,其使用功能和藝術價值都將得到提高。

雖然目前傳統植物染的研究已經取得較大進展,女紅藝術的傳承保護也取得一定成果,但將傳統植物染技藝運用到傳統女紅非遺的傳承保護體系,還原女紅工藝流程的完整性仍是一個新的領域。如何重新恢復女紅藝術中的傳統染色技藝和傳統色彩體系,如何通過傳統染色技藝深化女紅文化的內涵、如何將傳統染色與現有女紅產業結合提升女紅藝術品位增加產品附加值,體現現代環保健康意識等等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1]賀琛.中國女紅[M] .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9,(P154)

[2]尹關山.陽新布貼[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P4)

[3]潘建華.女紅—中國女性閨房藝術[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P179)

猜你喜歡
女紅染料染色
KAIHARA開發出加強環保型染色的方法
為什么彩色照片時間久了會褪色?
歡度佳節,芝加哥河又“綠”啦!
論女紅在當代社會中的傳承危機與應對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圖的完備染色
類比法在圖染色中的應用
染料、油和水
兩類圖的b—染色數和研究
紅樓女紅
《十二美人圖》中的真實器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