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意”詞義分析與復合過程探析

2013-08-15 00:44范興華
鎮江高專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動賓大詞典領會

范興華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得”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甲骨文“從又持貝,得之意也?;蛟鲠?。許書古文從見,殆從貝之訛?!保?]許慎《說文解字》:“行有所得也。從彳,□聲?!保?]43又,“手也,象形?!保?]64本義指右手。貝:“海介蟲也。象形。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保?]129古代用貝殼做貨幣,所以,從“貝”的字多與錢財寶物有關。因此,“得”表示在行走時得到了有價值的東西,本義是得到、獲得。

“意”,《說文》:“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從心,從音?!保?]217由此可知,“意”是用心去體察別人的言語而知道他的意向、意圖和愿望,引申為志向。

據《漢語大詞典》,“得意”連用在古代漢語中有4個意思:領會旨趣;猶得志;稱心,滿意;指及第[3]。

從古代文獻資料上看,“得意”連用較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如:

例1《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惫鶓c藩《莊子集釋》:“意,妙理也。夫得魚兔本因筌蹄,而筌蹄實異魚兔,亦猶玄理假于言說,言說實非玄理。魚兔得而筌蹄忘,玄理明而名言絕?!保?]這里的“得”是領會、掌握的意思?!耙狻笔敲罾?、玄理。所以,“得意”是領會妙理、掌握玄理的意思,是一個動賓詞組。

例2《列子·仲尼》:“得意者無言,進知者亦無言。用無言為言亦言,無知為知亦知。無言與不言,無知與不知,亦言亦知?!蓖鯊娔!读凶尤g》:“得意:領會實質、掌握旨意?!保?]《古今漢語大詞典》也將這句話中的“得意”解釋為“領會旨趣”[6]。因此,“得意”也是一個動賓詞組。

在這一時期,“得意”的第二個意思“得志”也已產生。如:

例3《墨子·尚賢上》:“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賢士不可不舉;不得意,賢士不可不舉。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夫尚賢者。政之本也?!眲⒗^華《墨子選譯》:“得意:得志。不得意:不得志?!保?]譚家健《墨子今注今譯》:“得意:得志,即治理順當?!保?]這里的“得意”是一個動補詞組。

例4《呂氏春秋·季冬紀·不侵》:“義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諸侯,得意則不慚為人君,不得意則不肯為人臣,如此者三人?!标惼骈唷秴问洗呵镄滦a尅?“案《戰國齊策》云:‘得志不慚為人主,不得志不肯為人臣’,今據補正。奇猷案:正文原作‘得意,則慚為人君,不得意,則不肖為人臣?!保?]從陳奇猷的校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這句話中“得意”應該是得志的意思?!暗谩笔侵卫?、完成的意思,“意”是順當、滿意?!暗靡狻币彩且粋€動補詞組。

從以上幾個例句中可以看出:在春秋戰國時期,“得”和“意”本身都有意義,“得意”是一個詞組,并不是一個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詞。

秦漢時期,“得意”沿用春秋戰國時期的“得志”義,并且被廣泛使用。如:

例5《史記·六國年表》第三:“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表n兆琦《史記》評注本:“得意:指秦統一天下,得遂其志?!保?0]

例6《史記·陳杞世家》第六:“吳新得意;楚王雖亡,與陳有故,不可倍?!睏铈R賢《全校全注全譯全評史記》:“得意:志得意滿?!保?1]

例7劉向《新序》卷五:“及其在枳棘之中也,恐懼而掉栗,危視而跡行,眾人皆得意焉?!笔忡缎滦蛐a尅?“得意,謂期陵之以快意也。如《左傳》言足以辱晉,吾亦得志是也。諭賢人為世所束縛,屈處下位,為眾所譏笑?!保?2]

例5、例6、例7中的“得”有完成、實現的意思,“意”有志向、愿望的意思,所以,“得意”是一個動賓詞組,不是一個獨立的詞。

在秦漢時期,“得意”在文獻中又有“稱心如意”的意思。如:

例8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毙熘杏瘛稘h魏六朝詩文賦》:“得意:指稱心如意的新人?!保?3]

例9劉向《列女傳·黎莊夫人》:“黎莊夫人者,衛侯之女,黎莊公之夫人也。既往而不同欲,所務者異,未嘗得見,甚不得意?!保?]

例10《太平經》第九十六卷:“子欲重知其大信效,天道神靈及人民相得意,相合與心,而至誠信不相得意則相欺。是故上古之人誠信相得意,故上下不相欺;中古人半不相得意,故半相欺;下古之人純不相信,故上下純以相欺為事?!保?4]

在例8、例9、例10中,“得”有投合、投契的意思,“意”是意向、愿望的意思。所以“得意”還應該是一個動賓詞組。

在魏晉時期,“得意”連用有3個意思:得志、領會意旨、稱心如意。而且,“得意”還是一個詞組。如:

例11陳壽《三國志》卷九:“魏書曰:玄素貴,以爽故廢黜,居常怏怏不得意?!保?5]這里的“得意”是“得志”的意思?!扳筲蟛坏靡狻北憩F了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情。

例12《昭明文選》:“是以掩室摩竭,用啟息言之津,杜口毗邪,以通得意之路?!崩钌谱?“至理幽微,非言說之所能及。掩室摩竭,示寂滅以息言,杜口毗邪,現默然而得意?!肚f子》曰: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也?!保?6]李注引用《莊子》的“得意而忘言”來解釋“得意”,說明這句中的“得意”就是領會意旨、掌握妙理的意思。

例13蕭綱《鴛鴦賦》:“既是金閨新入寵,復是蘭房得意人,見茲禽之棲宿,想君意之相親?!保?7]本句中的“得意人”,便是稱心如意的人的意思。

到了隋唐五代時期,“得意”產生“及第”義。較早見于趙氏《聞夫杜羔登第》詩:“長安此去無多地,郁郁蔥蔥佳氣浮。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處樓?!保?]但是,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得意”的“及第”義已漸漸消失。

直至明代,“得意”已經演變成一個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詞,在文獻中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暗靡狻敝械摹暗谩?、“意”沒有單獨的意義,“得意”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例如:

例14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一卷:“你哥正死了嫂嫂,房中沒有個得意掌家的,這是天付姻緣,兄弟這番須作成做哥的則個?!保?8]此處“掌家的”表示掌家的人?!暗靡狻弊鞫ㄕZ,修飾“掌家的人”,表示稱心如意的、滿意的。

例15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有個弟子張生,是他門下最得意的高手,也是除了師父再無敵手的?!保?9]這里的“最”修飾、限定形容詞“得意”,表示“得意”的程度?!暗靡狻弊鞫ㄕZ,修飾“高手”,表示滿意的、稱心如意的。

綜上所述,“得意”連用在古代文獻中較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最初并不是一個能獨立運用的詞,而是一個詞組,“得”和“意”本身都有意義?!暗靡狻苯洑v了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最終在明代已經成為一個能夠獨立充當句子成分的詞。而且,隨著社會的政治、文化的發展,“得意”的詞義一般指“稱心如意、感到非常滿意”。但在現代漢語中,多指驕傲自滿、沾沾自喜。

[1]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M].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60.

[2]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3]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三卷,下冊[G].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999.

[4]郭慶藩.諸子集成·莊子集釋:第四卷[M].長沙:岳麓書社,1996:447.

[5]王強模.列子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78.

[6]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古今漢語大詞典[G].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278.

[7]劉繼華.墨子選譯[M].成都:巴蜀書社,1988:37.

[8]譚家健,孫中原.墨子今注今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38.

[9]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52.

[10]韓兆琦.《史記》評注本:上冊[M].長沙:岳麓書社,2004:284.

[11]楊鍾賢,郝志達.全校全注全譯全評史記:第二卷[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716.

[12]石光瑛.新序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1:756.

[13]徐中玉.漢魏六朝詩文賦[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9.

[14]太平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80.

[15]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5:224.

[16]蕭統.昭明文選:下卷[M].北京:京華出版社,2000:514.

[17]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一卷,下冊[M].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1069.

[18]馮夢龍.古本小說集成·警世通言: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65.

[19]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95-96.

猜你喜歡
動賓大詞典領會
基于HSK 作文語料庫的動賓式離合詞偏誤分析
當代年輕人不能領會之痛
《漢語大詞典》“籀”釋義辨證
動賓式離合詞插入數量短語研究
《漢語大詞典·火部》書證斷句獻疑
認真領會全會精神 努力推動人大工作
陸谷孫請人“找茬”
陸谷孫請人“找茬”
從物性結構和語義特征看“動賓式動詞+賓語”的語義基礎
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動賓式離合詞的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