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陶藝作品的開發創作*

2013-08-15 00:45
陶瓷 2013年9期
關鍵詞:陶泥陶瓷產品陶藝家

許 琴

(華琴陶藝坊 江蘇 宜興 214221)

現代陶瓷產品的發展過程就是在對現代美學思想的思考過程中,在對傳統陶瓷語義的擬人化思維中尋求蛻變、尋求開放的過程,對新的工藝方法、新的創作方法、新的創作意識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傳統審美價值觀(特別是陶瓷藝術審美價值)無疑是縈繞在我國陶瓷產品設計師腦海里最大的困惑和苦惱,一方面他們必須利用我國陶瓷的歷史輝煌確立自身的獨立的語義辭藻;另一方面又必須借鑒西方美學的審美價值觀創造出符合當代人需求的全新語義環境。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陶瓷產品設計師先是通過書、電視等傳媒接觸到現代陶瓷工藝,然后國外的陶瓷產品也逐漸引入中國講學與交流,這些新穎的陶瓷產品使國內的產品設計師們目不暇接,無論是生產工藝和外觀造型,傳統設計觀念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在抵制、疑惑、接受和喜歡的過程中,我國陶瓷界開始重新審視自我,嘗試用一些新的方法進行試驗創作。嘗試對裝飾、材料、成形、燒制重新認識的過程,也可使每位陶瓷產品設計師獲得的驚喜的過程。一些材質粗獷、造型隨意,裝飾觀念自由的產品誕生了,雖然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仍受到傳統概念的影響,但這與傳統意義上的陶瓷產品有著“脫胎換骨”的區別,從這些產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全新的探索性創作方法,也可以體驗到“前衛”意識的確立。陶瓷產品設計師們力圖突破器皿美學的常規,強調多元化、模糊化、凌亂化,主張抽象表現主義的創作方式,經轉換后的陶瓷產品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意義和人文情感內容,其藝術性遠遠超越了作品的造型實用功能,作品的形態也因陶瓷產品設計師的創造具備了全新的審美理念,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陶瓷藝術作品。這種新的創作思維方式開始快速在國內傳播,于是“現代陶瓷產品”的理念開始在陶瓷產品設計師頭腦中形成。在這逐漸發展的過程中,產品設計師在尋找自我的同時也總結了陶瓷自身所特有的表現語義。

1 對泥性的了解和利用

粘土加入水變成泥,泥通過特殊地挑選,練制成了陶泥。人與陶的最頻繁、最直接的接觸大都是通過陶泥階段來實現的。

泥性是泥的屬性,它包括吸水率、可塑性、收縮率等物理性質;也包括耐火度、含鐵率、顯色性等化學性質;還包括根據物理和化學性質而進行陶瓷產品創作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隨性的變化。這種變化既表現在可以將陶泥搓揉成一根根非常均勻細長的泥條進行盤筑的過程,也表現在將陶泥擠壓成厚薄均勻的泥板進行空間的塑造,甚至它還表現在做陶初期揉泥時,能夠根據成形的方式不同、作品大小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揉泥手法等。不同的泥有不同的屬性,對泥性的熟悉是現代陶瓷設計中最基本的要求。

設計師也只有通過對泥性的了解才能夠更好地在產品的開發過程中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創作出富有感知力的作品。

泥性是泥的性情,順性而為則錦上添花;逆性而為則作品難免會顯得生硬和古板。因此有的陶瓷設計師甚至沉迷于對泥性的研究,將對泥性的表達作為其作品的主要表現風格來創作,使人們產生更多的回味和思索。

其實從揉泥開始,陶瓷設計師與陶泥才開始了真正地接觸。揉、捶、壓、印的過程,使設計師對于所用泥性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也會促使其在開發過程中充分地利用這一特性進行隨意的發揮來表現陶泥自身語言的豐富性。捏、塑、摔、拉的即興塑造,常常會使得陶藝家沉迷于陶藝的泥性表現。特別是在手拉坯的塑造過程中:從揉泥開始、到泥團定位、氣泡的擠壓、捧泥開坯、提泥成形,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人與泥的交流過程,都是陶藝家對泥性了解的結果。

2 釉色與肌理的掌握對藝術品效果的影響

不同的視覺語義呈現給觀者不同的心理刺激與主觀感知,繪畫以其色彩與構圖為人們呈現出凝視畫面時短暫的景象穿越和思維融入;雕塑或裝置空間意境使觀者產生強烈的感官觸摸和視覺對話;而陶瓷無疑融合了各類藝術形式的語義特征,而使這些藝術語義特征持有一種泛歷史性的永恒化。這種永恒的締造者除了設計師本人的觸動外,主要依靠釉色與肌理的視覺景象帶給使用者的心理刺激。釉色與肌理又依托泥坯的三維搭建構成了一個極其完整瑰麗的景象,這種景象可以再堅硬的表殼下封存幾千年或者相對永恒,其包裹色彩與幻化色彩的能力是很難掌控,它是天然礦物質的終極涅槃,是凌駕于陶瓷產品設計師思維模式之上的神性化結晶。

陶藝的裝飾手法非常豐富,如果以陶藝作品的表面效果可大概將其分為釉彩和素燒兩大類。釉彩裝飾注重釉色的變化,素燒則更注重材質肌理的對比。如果將繪畫中的素描學比喻為用明暗來表現體積和空間的素燒器;那色彩學或是最能指代釉彩裝飾效果光色變幻;通常情況下陶藝都是通過肌理與釉彩的變化來展現它的獨特材質魅力。

2.1 釉色

釉是陶瓷發展史的偉大成果。據考證,早在我國遠古的商周時期便已出現了施以高溫釉料的原始瓷器。

釉的品種:從顯色性的角度我們將其分為有色釉和無色釉即透明釉。有色釉就是通過燒成后能夠顯現不同色彩的釉;無色釉則是指燒成后釉象一層透明的玻璃一樣覆蓋在坯體的表面,顯現出釉層下面的色彩。

釉的作用:首先,它使器物表面致密化,增加了其使用的強度,可防止污物的粘附,便于洗滌清潔,滿足了人們生活需求;其次,它起到了保護坯體和坯體裝飾圖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美化了陶瓷制品,改變了陶瓷的屬性,使陶瓷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藝術語言更加生動。因為釉的顯色性是陶藝色彩的主要表現方式之一,如果我們把陶瓷素坯比喻為紙,那么釉便是顏料。釉與陶坯的關系就是顏色與紙張的關系。眾多傳統陶瓷便是因釉色的獨特與稀有而身價倍增。

2.2 肌理

在素燒的陶藝表面,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與粗糙的對比變化,這種變化我們稱之為肌理變化。肌理的出現與現代藝術特別是繪畫藝術的發展有密切聯系。傳統的古典油畫與傳統的陶瓷一樣,推崇平、光、亮,是倫勃朗開創了借用油畫顏料對所畫對象進行了象浮雕一樣的塑造手法,將對物體的表現方式同形、色的描繪發展到對體的塑造,從此油畫進入了肌理的表現時代?,F代表現主義思潮對雕塑藝術最大的改變表現在它對雕塑表面的肌理處理方式非常自由,徹底突破了傳統古典主義那種細膩光潔的固有模式,使得雕塑藝術的表現力大大增強,表現更加豐富。由此可見肌理對現代藝術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它是現代藝術審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肌理對現代陶瓷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它不僅豐富了現代陶瓷產品的裝飾手法,而且還賦予了產品更深的內涵。特別是在素燒陶器的表面裝飾上,肌理變化的處理幾乎成為了最為常用的手段,加玻璃、上釉、噴沙等,各種肌理的對比變化可以在同一坯體或不同坯體表面形成對比,如粗獷與細膩的映襯,光滑與粗糙的反差,形成了素燒陶瓷獨有的藝術魅力。

3 燒成

由于火的參與而最終定格了陶瓷產品視覺形象所呈現的完整化特征。我們甚至毫不懷疑的認為在燒成之前的現代陶瓷產品只能算作陶藝家自己的呢喃細語,燒成之后的陶瓷產品才能算是真正作為設計師生命片段中奉獻給社會的傳遞語義。

由土成泥需要加水,而由泥成陶則需要火的焙煉。因此陶的燒制是產品創作開發整個過程中的最后一個步驟,但也是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

現代審美對燒制的認識有了更大的寬容度。根據設計師對產品燒制的控制力的大小而分為有意識燒造和無意識燒造兩種方式。

有意識燒造是指陶瓷產品設計師能夠根據自身的經驗對窯爐燒制過程中的一些環節進行有效地控制和把握。在燒制過程中許多無意識的不可控制的一些因素,如風向、氣壓、天氣狀況、坯體的細小變化、原料、釉料的細小變化等綜合因素是偶熱的,但又往往直接影響著作品的最終效果,因為其不可把握性,我們又將這些偶然出現的因素稱為無意識燒造。陶瓷產品的燒造過程是嚴謹而科學的過程,這種有意識燒造和無意識燒造的結合豐富了陶藝燒制的表現力,也使個性化陶瓷制品的最終結果充滿了未知的魅力。

陶瓷產品的開發創造過程是艱難的也是孤獨的,是快樂的也是幸福的,因為愛玩泥是人之天性。陶瓷產品的開發過程不僅是泥變成陶的過程,更是陶藝家和設計師的心血結晶。

4 結論

現代陶瓷產品的形態開發研究過程是艱難也是快樂的,開發的過程不僅是泥變成陶的過程,也是陶藝家和設計師的心血結晶。這一追求的道路既寬闊而光明,又曲折而狹小,但都需要我們不斷地付出和探索,或許一些不可預知的魅力,推動著陶藝家積極創造,為之奮斗終身。

1 許正隆.裝飾雕塑.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1997

2 白明.世界著名陶藝家工作室.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陶泥陶瓷產品陶藝家
數字媒體技術在陶瓷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陶泥魔法
VR技術在工業陶瓷產品展示中的應用*
淺談模塊化設計在陶瓷產品設計領域的應用
怪獸奇想
室內環境中的陶瓷產品設計分析
可愛的公雞
陶元浴素——中國當代陶藝家黑白影像(NO.2)
捏陶泥
陶元浴素——中國當代陶藝家黑白影像(十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