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工科大學藝術教育現狀與對策

2013-08-15 00:49
關鍵詞:藝術類工科師資

楊 濤 周 賀

(武漢科技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81)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社會對于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大力發展藝術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主要內容。雖然10年前,國家教育部就發布了《全國高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把藝術教育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但由于工科大學傳統辦學理念認識的根深蒂固,藝術教育發展緩慢。為了解工科大學藝術教育的現狀,筆者走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并進行調研,發現問題,挖掘原因,尋找對策,以使工科大學的藝術教育走向規范化、合理化,培養素質全面的復合型人才。

一、湖北省工科大學藝術教育現狀分析

盡管湖北省工科院校的藝術教育在過去的10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績,各高校逐步重視藝術教育的開展,增加藝術選修課的比重,加大藝術社團活動開展的力度等。但是,由于高校在藝術教育問題上主觀認識的缺陷,造成了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資金短缺,師資匱乏,藝術教育教學不完備??梢哉f,藝術教育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

(一)工科大學缺乏對藝術教育的必要認識

工科大學的領導層主要由工科背景人士擔任,同時受社會上“重理輕文”、“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舊有觀念影響,導致在教學與培養模式上側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審美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政策扶持、劃撥經費、資料圖書、培養師資上都傾向理工學科的發展,藝術課程被邊緣化。以華中科技大學在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開課課程為例,該校共有36個學院,只有新聞學院開設了《廣告攝影與廣告平面》、《新媒體視聽節目制作》、《新聞攝影》、《表演基礎》、《美術基礎》六門藝術課程;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開設《設計色彩》、《建筑設計》等10余門藝術課程;經濟學院開設了《英美影視與文化》一門藝術課程。其余30多個理工科性質的學院藝術類課程開設門數為0。由此可見,藝術類課程開設的多寡與本院的專業性質有密切的關系,只有幾個傾向文科方向的學院開設藝術課程,理工科專業不開設。

工科大學為了滿足學生對于藝術教育的需求,藝術教育的責任就落到了選修課上。2006年,教育部針對非藝術類專業學生,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明確說明了藝術課程的性質和目標。據筆者在這幾所高校的調查發現,教師普遍對于藝術教育的認識不夠,工科教師由于自身專業背景,有的教師仍然認為藝術教育與理科課程教學無關;有的教師認為有些關系,但僅僅停留在文件理解的層面上,缺乏實際的理解。而從事藝術類課程的教師在教育部所要求開設的鑒賞類課程如《音樂鑒賞》、《美術鑒賞》、《戲劇鑒賞》、《書法鑒賞》等教學過程中,偏重藝術史論的講解,對藝術流派現象的介紹流于表面,很少把藝術與科學之間的關系明白清晰地傳達給學生,學科之間的穿插聯系不夠,導致學生對藝術教育理解的片面,如同嚼蠟。更有甚者,采取降低難度的方式來開展工科學生的藝術教育,傳授一些淺顯的藝術技能,用專業技能訓練來代替“美育”,歪曲了藝術教育的性質和目的,藝術教育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

工科大學學生對于藝術教育的認識,由于局限于本學科范圍內,缺乏對跨學科問題的理解和認識。藝術教育課程就是完成學分,學習藝術課程不能對本專業有“立竿見影”作用的功利化想法普遍存在。筆者以武漢某大學2011級選修課停課的課程為例,2011級選修課共27門次的課程停開,其中停開的文化藝術類課程24門次,占到89%,其中,藝術類課程為10門次。停開的原因除《書法鑒賞》因老師工作調動原因而停開,其他均為選課人數不足。從停課的情況不難看出,工科學生普遍缺乏對文化藝術類課程的興趣,在選修課的選擇上,也偏向與理工科掛鉤,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拿到學分,就算是選擇藝術類的選修課也會依據往屆前輩的介紹,哪一門課考試容易就選哪一門課,而盡量回避自己不太熟悉的課程。這樣,跨學科選修課開設的意義就形同虛設,學生在藝術教育這部分的學習得不到保證,從而導致學生藝術素質的普遍缺乏。

(二)工科大學缺少藝術教育的必要師資

充足的師資是藝術教育的前提,是藝術教育開展的基本條件。依據2006年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規定:“各校擔任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教師人數,應占在校學生總數的1.5%~2.0%”。[1]盡管國家對相關師資的比例做出了詳細的要求,但我省工科高校難以達標。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高校藝術教師與在校學生的比例多在0.1%以下,清華大學的比例為0.1%,而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比例高達0.43%,[2]我國工科大學與國際一流大學的差距很大,師資的匱乏是我國工科院校藝術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

另外,師資的質量也有待提高。藝術教育課程是素質教育實施的載體,對教師本身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具有專業素質的同時,對跨學科知識具有一定認識的教師才能承擔藝術教育課程。我省工科高校都設了人文藝術類的學院或研究機構,據調查顯示,藝術教育課程師資的主要來源是人文和藝術類學院的專職教師,還有學術講座、短期課程等外聘專家,這些都是在自身藝術專業有所建樹和成就的人員,但相當一部分教師其實缺乏跨學科教學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教學效果不明顯。

(三)工科大學缺乏有特色的藝術教育教學體系

完善的、有特色的藝術教育體系是藝術教育的基本保障。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的音樂課程有特色,在學分上加強藝術課程的比重,規定必須修滿32個學分,給學生一個持續的學習,同時學院開展的校園活動,包括藝術節、專業比賽等都圍繞音樂展開,在理工校園內營造了濃厚的藝術氛圍,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有特色的藝術教育體系。麻省理工培養的學生藝術素養很高,成為競爭力強、能適應社會變化、解決職業中遇到各種問題、廣博而又專深的各行各業的領袖。我省工科高校沒有形成特色的藝術教育體系,與國際上的高校還有很大的距離。

二、湖北省工科大學藝術教育的對策

進一步提高對藝術教育的認識是首要任務和關鍵,廣大的師生都應該認識到藝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廣博的知識素養,提高學生跨學科解決各種問題的綜合能力,具有很強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也認識到藝術教育的作用不會是立竿見影,而是潛移默化的熏陶,藝術教育對于綜合人才的培養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

世界上先進的藝術教育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多組織和開展教師出國學習和邀請國外專家學術講座的交流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水平,對于優秀教師給予更多的獎勵,提高藝術課程教師的地位。加大對藝術教育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完善藝術教育的基本硬件條件,如琴房、專業繪畫教室、雕塑室、表演室等,有條件的高??梢孕藿ㄋ囆g館,形成一定的藝術品收藏規模,開設常設的藝術展覽等。要有統一的教學實踐規劃,根據各校的辦學特點,逐步尋找和完善具有特色的藝術教育體系,營造出濃厚的藝術氛圍。

[1]教育部辦公廳.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教體藝廳[2006]3號)[Z].2006-03-08.

[2]程征明.綜合性大學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

猜你喜歡
藝術類工科師資
新工科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少先隊文學藝術類陣地
藝術類專訪心得
北京印刷學院新媒體學院師資介紹
第二節 2015年法學專任教師師資情況
藝術類聲樂高考誤區與思考
中國和主要發達國家學前教育師資職前培養體系比較
工科概率統計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討
幼教師資培訓班在京開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