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在心理健康類突發事件中的應對策略

2013-08-15 00:49張珊珊
湖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3年6期
關鍵詞:突發事件輔導員心理健康

張珊珊

(安徽財經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高校突發事件,主要指在高校范圍內由偶發性因素引起,突然爆發,有可能迅速激化或蔓延,并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生活秩序,或威脅到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必須采取特殊措施加以應對的緊急事件[1]。從當前高校實際情況來看,問題突出、影響大且發生頻率高的突發事件主要集中在群體性行動、心理疾患、校園安全與事故等方面,如學生自殺、群體斗毆、食物中毒、意外傷亡事故等[2]。對作為政治與文化濃縮源的高校來說,其中的主角是青年大學生,他們既有年輕人的朝氣蓬勃,又保留著身心上的不成熟性,再加上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引導下,偏重于智力發展,忽略了對自身健康人格的培養,這就決定了大學生在心理上容易產生諸多矛盾,形成各種心理健康問題,成為心理危機的高發群體[3]。從實際情況來看,由學生的心理問題而引起的突發事件近年來也呈明顯上升趨勢,這些事件強烈沖擊了大學生的內心,同時給他們帶來人身、財產損失,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和心理發展等方面受到一系列負面影響。作為學生工作一線的輔導員,我們既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也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更是學校安全穩定的守門人,在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注重預防,做點亮大學生心靈的一盞燈

對待任何一類突發事件,最好的手段都是注重預防、做到防患于未然,盡可能降低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直至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那么,從現實情況來看,可能引起大學生心理健康類突發事件的危機源主要集中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經濟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等。因此,應對心理健康類突發事件,尤其要注重預防階段的教育引導,即便在風平浪靜之時,也要保持憂患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把工作做好做細。作為輔導員,一定要經常深入學生中間,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而不要總以嚴肅的老師身份自居,扮演令他們敬畏的管理者及監督者角色,因為這樣很容易拉開心與心的距離,令他們敬而遠之;經常主動到宿舍找學生談心、聊天,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成為他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能與學生打成一片,從而真實地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思想狀況、健康狀況、成長歷程及心理健康狀況等,盡力解決他們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困難,成為他們遇到挫折、困難時愿意信賴和可傾訴的對象;同時,輔導員應定期深入學生課堂,在聽課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與任課教師交流意見,更進一步摸清學生的思想狀態,從而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及思想動態。通過心與心的交流,教育、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情感、考驗就業等方面遇到的各種困惑,消除顧慮;幫助他們樹立強烈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正確認識生命的價值,懂得珍惜生命,珍愛生活;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了解國家大政方針,教育學生明事理、顧大局,將對突發事件的處理上升到維護國家穩定的政治高度。日常關愛,往往能喚起學生對生活、對人生更強的信心和樂趣,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及抗挫能力,使他們能夠保持健康陽光的心態,勇于面對社會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從而促進身心健康成長[4]。

二、靈活應對,進行合理有效的危機干預

心理健康類突發事件具有難以預測、可控性差的特點,輔導員的個人能力及職權又是相對有限的,這就需要事件發生后,輔導員務必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根據平時所掌握的學生信息,從各種蛛絲馬跡中對學生過激行為的負面影響、危害程度等做出初步判斷,在上報相關部門領導的情況下,及時做好應急性心理干預。面對突如其來的突發事件,人們總會產生緊張情緒,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為上的反應也會跟隨而來,如驚恐、失落、易怒,攻擊性行為等。輔導員進行合理、適當的危機干預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

首先是心理危機的情緒干預策略。突發事件給學生帶來的傷害主要體現在情感的變化上,事件發生后,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強的負性情感很容易導致學生發生過激行為,以至會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負性情感最適宜的心理干預模式是平衡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克服不良情緒[5]。首先是引導情緒宣泄,負性情感容易產生積累效應,適當的情緒表達、宣泄可以緩解心理壓力,傾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干預方法;其次是穩定情緒,通過寬慰和引導,減輕或消除當事人的痛苦及恐慌心理,通過及時、準確地傳播危機信息,穩定當事人的情緒,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同時,還要教學生學會自我放松、穩定情緒,如把情緒訴說出來、參加運動游戲、保證充足睡眠等;再次是轉移情緒,針對一些短期內難以緩解和消除的負面情緒,要設法創造條件,幫助學生轉移注意力,進而達到轉移情緒、弱化原有負面情緒的作用。

其次是心理上的認知策略干預。臨床心理學家Ellis認為,人的不良情緒和行為作為一個結果,并非由誘發事件直接引起,而是由個人對事件的認識或者信念引起的[6]。危機干預中的認知模式認為干預的重要對象即是人們對事件的歪曲認識。一是實施信息干預,人們對某種信息或某個事件的不確定狀態是憂慮和恐慌的喚醒因素,做好信息的發布工作,利用校內各種媒體準確地向學生傳遞真實信息,減少謠言的產生和傳播,是加強危機中大學生心理干預、維護校園穩定的思想前提;二是實施輿論干預,要利用校廣播臺、校園網等多種媒體通過對話引導、宣傳教育等措施來實現輿論引導;三是實施領導干預,國外危機干略專家將領導親臨現場進行指揮、協調歸納為“3C”策略,即命令、控制、溝通。事件發生后,學校各級領導對事件的合理應對具有心理干預功能,領導冷靜、負責、親民、以身作則的行為特征會當事人帶來良好的心理干預效果,能使學生感受到校方解決問題的誠意,消除其放大了的對抗心理,使大學生從焦慮、狂熱中盡快冷靜下來,從而降低抵抗程度。

三、亡羊補牢,發揮心理咨詢師的作用

當突發事件得到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后,化解事件中反映出來的各類矛盾及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整個事件處理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輔導員在這個階段要扮演好心理咨詢師的角色,耐心詢問、積極疏導,以豐富的人生體驗和心理學知識化解學生心中的矛盾,這同時也是我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契機。矛盾不能回避,只能積極化解,對于在事件中受到傷害或影響的學生,輔導員要多給他們一些關心與愛護,盡快撫平他們的心理創傷。輔導員可以通過個體輔導或團體輔導的方式幫助他們分析心理現象,正確對待心理問題,并傳授心理調適技能,使學生學會應對危機的有效策略,提高自身心理調適能力。一是引導學生采取合理應對方式,掌握宣泄、轉移、升華、脫敏、幽默等應對措施;二是積極聆聽,利用心理咨詢學中的聆聽技巧,積極認真地聽,鼓勵學生表述感受、訴說委屈、發泄情緒、緩解心理壓力,在認真聆聽的同時積極表達理解、支持、安慰,傳遞希望和樂觀的精神,激勵他們的斗志,鼓勵他們充分發揮自我能動性,重樹信心,擦干眼淚勇敢地站起來,微笑著迎接生活中遇到的挑戰,在實踐中忘卻傷痛,以期達到良好的共情效果;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開展體育游戲,體育游戲種類繁多,參與者可以通過走、跑、投、爬越等形式來發泄自己的情緒。這些活動既有助于學生分解、釋放心理壓力,擺脫悲觀、失望等消極情緒;又能幫助學生獲取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保持心理平衡,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通過這些心理輔導幫助學生獲得心靈上的支持與安慰,從而盡走出心理陰影,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學習軌道上。這就要求我們輔導員一定要利用工作之余充實心理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深入學習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咨詢學技能、心理診斷技能等基本知識,掌握心理健康調適技能和方法,并能熟練地應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去。這也是提升輔導員應對心理健康類突發事件能力的重中之重。

[1] 田川. 高校輔導員應對突發事件的素質和能力研究[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14).

[2] 林佩云,鐘向陽,楊立江. 高校輔導員應對突發事件的思路與方法探析[J]. 教育與職業,2009,(12).

[3] 陳婭萍. 新形勢下高校突發事件與輔導員工作探究[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1).

[4] 邊洪強,許敬剛. 淺析高校輔導員親和力[J]. 宿州學院學報,2010,(9).

[5] 王鴻. 高校突發事件應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構建[J]. 教育學月刊,2011,(5).

[6] 王鴻. 高校突發事件應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構建[J]. 教育學月刊,2011,(5).

猜你喜歡
突發事件輔導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清朝三起突發事件的處置
突發事件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