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英漢人體詞

2013-08-15 03:50楊蒙
學理論·中 2013年6期

楊蒙

摘 要:作為人類認知手段的轉喻和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一種認知推理過程。英漢語中都有很多關于人體詞的使用,其含義深刻,形象生動。

關鍵詞:人體詞;認知隱喻;認知轉喻

中圖分類號:H0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7-0207-02

隱喻不僅是語言中的一種修辭現象,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質上是人類理解周圍世界的一種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作為一種認知手段,隱喻幫助我們運用已知的事物來理解未知的事物,用具體的實物來理解抽象的概念,使人類不斷認識新事物、新概念,成為一種給萬事萬物命名的主要手段(轉引自廖艷平,2007)。

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中總是以自身為中心,通過感受體驗來認識世界。隱喻思維是人腦與客觀世界在長期相互作用過程中發展而來的認知能力(Lakoff & Johnson,1980:37)。

人類根據經驗建立起來的概念與概念之間相對固定的關聯模式,是人對自身及外部世界體驗與感受的產物,是長期聯想積累的結果,具有廣泛共識的集體意識。人體作為人類最熟悉的部位,在長時間的語言使用過程中,人們對身體的各部位已形成特殊感受體驗,在有關人體詞的表達中具有潛在的隱喻性。

除隱喻外,轉喻亦被認知語言學描述為同一認知領域內的“鄰近性”的關系。而有關人體詞的轉喻最常出現的就是以部分代替整體和以整體代替部分兩大類。本文旨在從隱喻與轉喻兩方面,運用認知語言學基礎知識分析英、漢語人體詞的使用。

一、認知隱喻理論

(一)認知隱喻論回顧

對于隱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時期。最初隱喻僅被看作是一種言語的修辭效果,詞語之間的相互借代,只是為了達到藝術效果或增強語言的雄壯。到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語言學家開始從認知語言學全新的視角看待隱喻,他們提出隱喻不僅是語言修辭手段,更是一種認知手段,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表達思想,豐富語言的思想主旨。1980年出版的Lakoff & Johnson《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指出隱喻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人類長期生活在同樣的空間和時間維度,面對相同的世界,受到相同自然規律的約束,因而對物質世界的感受和認識大致相同,對經驗的概念化、對抽象概念的歸納及語言的表達也基本相同。人類的概念系統在本質上是隱喻性的,人類總是通過一種經驗域的事物來說明另一經驗域的事物。即隱喻實質上是從一個認知域跨越到另一個認知域的過程。人們用清楚、具體的經驗建構復雜、抽象的概念。人類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時,以比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較陌生的事物,從認識人類自身開始認識周圍的世界。

(二)隱喻的分類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詳細地介紹了方位隱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實體隱喻(ontological metaphor)、結構隱喻(structural metaphor)三個隱喻的基本類型。

1.方位隱喻

人類的空間方位感知是一種基本的能力,空間經驗亦是人類較早獲得的基本經驗,來源于人類身體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由此獲得有關空間方位的概念。很多有關方位的名詞,如上下,前后,這些表相反方向的方位詞在被人們用于隱喻表達時產生了積極與消極;正面與反面的對比效果。人們常說業績上升,成績下滑。這是因為在長期人類生活生產的實踐中,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向上比向下費力,當人醒著或精神狀態好的時候我們直立行走,生病或疲累時坐下或躺下。因而“上”屬積極意象,“下”則屬負面。將這些方位概念投射于情感,身體狀況,社會地位等抽象概念,就會形成“方位隱喻”。如,英語中的常見表達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真誠地)中,“bottom”一詞所表達的方位概念,是從心的最底部不難理解為“真誠地”。需要注意的是隱喻的來源域與目標域之間并非任意搭配,必須是以事物的性質與身體和外部世界的交換經驗為基礎的。

2.實體隱喻

實體隱喻,即實體感知與思維將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狀態等無形的狀況化為有形的實體。實體隱喻幫助我們將抽象的事件、活動、情感等視為有形的實體和物質。例如,THE MIND IS AN ENTITY這一隱喻就是將MIND(心智)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化。有關人體詞的實體隱喻便是用人體的部位來比喻其他物體,例如“頭”,與頭有關的隱喻非常多。由于頭是人體最重要的部分,由它構成的隱喻有a head of state(國家元首),“腳(foot)”也有相似表達,the foot of a wall(墻角處)。

身體詞的“冗贅”可以構成隱喻,人體器官或部位的數量是固定的,如果描寫一個人具有超過正常數量的器官,就是“冗贅”(朱芙蓉,2004)。而多出正常數量的器官從某種意義上展示了新的功能,它是一個領域的概念隱喻在另一個隱喻的映射?!皟擅媾伞?、“三只手”等常用語的表達中,前者指的是玩弄手段,不真誠的人。后者指的是扒手。采用冗贅的手法,說明從一個起點域的概念隱喻可以映射到另一個目標域。英語中也有,例如His fingers are all thumbs.譯為“某人笨手笨腳”。正常人不可能十根手指都是大拇指,英語也是利用人體詞的冗贅達到夸張的效果,建構成“不靈活”的概念隱喻。再如“to be all ears”描述全身長滿耳朵來比喻“全神貫注地聽”等。

3.結構隱喻

結構隱喻,即通過一個界定分明的概念去構建另一個界定含混或完全缺乏內部結構的概念(藍純,2005)。結構隱喻基于我們的肉身體驗成系統對應,如:上下、進出、實體等,屬于我們概念隱喻的基本面,沒有這些概念我們無法說清很多概念。例如有關“人生”的文化共識,“人生是旅程”。我們將人生視為有目標的活動,并且具有到達目的地的途徑,做人生方向的選擇時,我們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錯誤即是“誤入歧途”;錯了之后醒悟即是“迷途知返”;毫無辦法就是“走投無路”。這些結構隱喻都是借助“旅程”這一概念來幫助人們理解“人生”這一抽象概念。

(三)常見人體詞的認知隱喻

1.稱謂人體詞

人人最為熟悉的莫過于自己的身體,人類的認知活動是從認識自身向外擴散。相對于內部器官的內隱形,外部器官是外置可視的,更容易被感知和利用,因此人類常會首選用外部器官隱喻身邊事物。人體詞可用于稱謂中指稱整個人,從認知的視角看,這是人體詞在隱喻認知模式下發生轉換,由人體域向稱謂域的投射。漢語中有大量從人體詞轉化來的稱謂語,例如:“手足”指代親近的兄弟姐妹;“左右手”指代最為得力的助手。人體詞的隱喻使用與人體詞在人體軀干系統中所處地位有關,由于在人類的長期生存經驗中,手與腳是人類極為親密可靠的勞動工具,難以想象沒了手足的人將如何正常生活與勞動。因而用“手足”指代同胞弟兄正是利用了手腳本身與人體的不可或缺性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樣人們用“左膀右臂”表示得力助手,在人類長期的勞作中發現左右臂膀的協調工作帶來無盡的便利,用左、右膀親密無間的配合形容高效得力的助手。

2.隱喻人體詞表達情感

漢語常用人體詞來表達情感,兩個人因為某事起了爭執的時候,會說“起口舌之爭”,用“口舌”比喻激烈的言語沖撞非常形象?!芭螢r膽”用來形容對人忠誠,“肝”與“膽”相附相生,互為表里,這是對結構隱喻的成功運用。漢語有“肝腸寸斷”“心如刀割”比喻傷心至極?!案文懲康亍毙稳萁弑M忠誠。英、漢語中都有許多與“心”相關的詞語喻指勇氣、寬厚和熱情等。如:break one's heart使人傷心至極。中國人認為,人是用“心”而非“腦”思考,所以有“心想事成”“心有靈犀”“心照不宣”“推心置腹”“心有余悸”等與心有關的詞語。

二、認知轉喻理論

轉喻與隱喻同為人類基本的認知和思維方式,都是跨認知域進行認知活動,利用一種事物來理解另一種事物。不同在于:隱喻側重兩個范疇間的相似性,轉喻側重兩個范疇間的相關性。趙艷芳認為隱喻和轉喻是人類對抽象概念認知和表達的強有力的工具,不僅是語言層面的,更重要的是認知的、概念的。Radden & Kovecses(1999)給轉喻下了廣為學術界認可的定義:在同一理想化認知模型(ICM)中,一個概念實體(轉體)為另一個概念實體(轉喻目標)提供心理通道的認知操作過程(李蕓,2011)。ICM的認知模型分為兩類:整體與部分的轉喻;整體的部分與部分間的轉喻。事物——部分轉喻,這一轉喻涉及事物的整體與部分之間的互代,如“brain drains”(人才外流),用人體的器官“腦”代替人才。再如:“She has got five mouths to feed.”“five mouths”用人體吃飯的器官——嘴巴來指代使用這一器官的人,這里的本、喻體就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部分與部分的轉喻具體可分為七類。工具轉喻:工具和使用者間的互代,提到“教鞭”人們自然會聯想“教師”;因果轉喻;生產轉喻;控制轉喻;領屬轉喻;容納轉喻以及地點轉喻。英語中用“耳”轉喻某種能力”如“have an ear for something”,這是典型的因果轉喻。漢語中常用“耳”與“目”連用轉喻為見聞,如“耳目一新”也屬因果轉喻。

三、結語

有關人體詞匯在意義轉用有轉喻隱喻兩種。這些詞匯通過各種表現形式實現該功能,含義深刻且極富表現力。本文列舉出部分人體詞的使用,幫助讀者理解轉、隱喻作為有效認知手段在語言表達上的精妙。

參考文獻:

[1]Lakoff ,G.& Jonh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藍純.認知語言學及隱喻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李蕓.從認知角度看英漢五官詞語的轉喻[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1,(4).

[4]廖艷平.英漢人體詞“head(頭)”的隱喻研究[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1).

[5]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6]朱芙蓉.含身體部位或器官名稱的隱喻認知[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4,(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