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的依據

2013-09-03 06:32孫彬崔潔
中國信息化·學術版 2013年7期
關鍵詞:技能型培養目標實訓

孫彬 崔潔

【摘 要】職業教育系統的整體性和有序性要求建立健全職業教育體系和結構,但職業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使系統內部存在的中、高職不銜接問題日益突出。只有重視并針對中、高職不銜接問題采取有效對策,發揮中、高職的系統整合功能,才能真正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應加強中、高職能力培養的層次區分;以共享式實訓基地為結合點,整合教學資源,具體實施中、高職銜接。

【關鍵詞】職業教育;中、高職銜接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7-0361-02

【Abstract】 Only the importance of and against, the vocational problem does not converge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lay in vocational system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can really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Vocational Ability level distinction; to shared training base for the integration point,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vocational convergence.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nvergence

一、國內中、高職銜接模式

近幾年,國內部分省市組織中等職業學校和高職學院聯合探索都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中、高職銜接辦學模式,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了多種多樣的中、高職銜接模式。目前我國中、高職學制結構及其銜接主要有兩大類:

一是兩段式結構,中職學校與高職學院各自根據自己的學制年限進行教育,高職院校主要通過升學考試這一手段擇優招收中職畢業生。在這一類型中,現行中職教階段教育的學制有二種學制形式:勞動技工學校二年制和職業高中為三年制;高職學院學制有兩年和三年兩種模式,其中以三年制為主。

二是一體化結構類型,即中職與高職統籌安排和整體設計所形成的一種學制結構及銜接模式。

二、現行體制下中、高職銜接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中、高職銜接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尤以課程銜接問題最為突出,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體系不連貫

目前國家還沒有制定統一的不同層次職業教育課程標準。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各自構建自己的專業課程體系,確定課程教學內容,中、高職院校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造成一些專業課程在中、高職階段內容重復的現象。這不僅造成中、高職教育資源與學習時間的浪費,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中職生升入高職院校后,對文化基礎課的學習普遍感到比較困難,尤其是數學、物理、英語等基礎性課程。這與目前很多中職學生文化課基礎弱,中職學校存在的重技能輕文化,重操作輕理論的現象有關,反映出中、高職課程體系構建的思想和原則的差異。

在實習訓練與專業技能培養方面,高職與中職理應體現出層次內涵上的差異,然而在實際情況中,不少高職院校技能訓練定位低,中職學生升入高職后,有些實踐訓練項目與中職相差不多,存在重復訓練的現象。

(二)培養目標不對接

各層次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準確定位是實現完善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標準的前提條件。目前,我國同類專業的中、高職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之間沒有依存性。高職教育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與中職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相對獨立,沒能建立其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銜接。中職教育對學生操作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養,存在著輕基礎、重專業,輕理論、重實踐,輕理解、重操作的現象,使學生很難適應高職教育更廣、更深的理論學習,達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三)招生制度有制約

高職招生考試是中職學生進入高職學習的必經之路,招生考試制度的合理性是保證中、高職銜接的關鍵。

中、高職教育銜接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中等職業教育課程并形成一定職業能力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學習相銜接的高職課程,進而形成更高的職業能力。

高職招收中職學生應有多把尺子衡量。中、高職的銜接不僅包括理論的銜接,還有專業技術能力方面的銜接,尤其是職業領域內的實踐經驗十分重要。因此高職的招生考試應包括普通文化與專業技術兩個方面。但是現行的招生考試卻過分偏重于文化課考核。

三、中、高職銜接教育新模式建議

只有重視并針對中、高職不銜接問題采取有效對策,才能使整個職業教育系統充分發揮整合功能,促進社會公平和人的全面發展,也能真正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實現中、高職教育銜接。

(一)中、高職教育課程開設模塊化,打破傳統學科課程模式,實行模塊化職業教育課程。

中、高職專業的銜接宜以專業群的形式寬口徑銜接, 這樣一來,在接口上就有了更強的相容性、銜接性, 在專業目標定位與內涵建設上就有了更大的互補遞進空間。專業的銜接最終要通過課程的銜接來實現。在課程目標銜接上,要將中職的實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標與高職的技術性、創造性、人格化目標優化整合。在課程內容銜接上,要根據中、高職相近專業大類的特點和要求,制定相互銜接的課程標準,確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順序和實施路線, 既要避免中、高職課程內容的重復,又要拓寬和加深課程內容, 真正實現課程內容銜接的連續性、邏輯性和整合性。

(二)中、高職教育培養目標階梯化。

實現中、高職教育順利銜接,需要進行培養目標的定位,只有目標明確了,才能做好銜接工作。中、高職的培養目標應分別定位為:高職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生產、管理、服務等社會各行業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即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高級技能人才,包括有把科研與開發設計成果應用于生產中去的工藝技術為主的專門人才,能把決策者意圖具體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的一線管理人才,具有特定專門業務知識技能以及某些特殊智能型操作人才等等。中職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實用型、技能型中等技術人才。

(三)整合教學資源,實現中、高職的無縫銜接 。

中、高職共同的辦學特色是實訓教學、頂崗實習,工學結合三個方面。無論中、高等職業教育都要求在校學生進行為期3個月至1年的頂崗實習,通常這個環節是在校內外的實訓實習基地進行的。校內實訓基地以實現對生產實際的“仿真”教學為主,實現能力培養與職業崗位要求的對接;校外實訓基地以使學生進入生產實際領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提高為真實的工作體驗,實現質的轉化為主。校外實訓基地還有利于實行“預就業”制度,即將頂崗實習和就業連在一起,實習單位即未來的就業單位,使實習生的學習、實習、就業實現“無縫對接”。

一些高職院校多方籌集資金建立起集“教學、科研、生產、培訓”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實訓基地,一些企業由于受高職院校較強實力的吸引,也積極進行校企合作,發展校外實訓基地。因此,建立中、高職共享式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不僅有利于綜合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而且有利于在這樣一個特定的場所,具體實施中、高職的實踐教學銜接。

參考文獻

[1] 祝凱,等.中高職教育銜接模式的比較研究[J]. 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1

[2] 陳果.天津市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的思路與對策[學位論文].天津大學,2008

[3] 旻楊紅,等.系統論視角下中高職銜接問題及對策思考[J]. 中國電力教育,2011

[4] 馮本秀,等.中高職銜接的研究與探索[J]. 讀寫算(教研版),2012

猜你喜歡
技能型培養目標實訓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依托互聯網實施商務英語函電實訓教學
液壓課程開放式虛實結合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三問”
提升中職機械專業鉗工實訓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嘗試
淺析職業院校實訓中心管理機構設置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現狀及政策建議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醫學院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