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市民社會和國家協調下的市場經濟

2013-09-13 05:32董慧瑩
學理論·上 2013年7期
關鍵詞:市民社會

董慧瑩

摘 要:國家干預和經濟自由這兩大經濟思想及與其相適應的政策轉變,成為貫穿資本主義產生、發展與演變過程中此消彼長、相輔相成的基本思潮。而今的實踐中,二者的融合趨勢就更加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和國家就被認為是市場經濟中僅有的兩種協調機制。然而,面對市場經濟中所出現的問題,我們不難看出在市場和國家協調下存在著局限性,而市民社會組織則在這一協調體系中起著被傳統經濟理論所忽視的重大作用。因此,在我國應建立一種以市場調節為基礎、市民社會組織和國家干預三位一體的共同協調的市場經濟形態。

關鍵詞:經濟自由;市場調節;國家干預;市民社會;經濟法制化

中圖分類號:F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9-0087-02

在皮埃爾·羅桑麗隆所著的《烏托邦資本主義》中,他主要闡述了對于市場觀念、市場經濟和市場社會的看法,作者指出了市場經濟的特性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使決策權分散化,并可以進行自動調節。而市場調節并不僅僅是簡單的經濟調節,還需要具有廣泛的社會調節作用的方式來完善市場經濟。通過建立社會的問題論述,引出從“神建”到“人建”的轉變,最終達到“小政府,大社會”,有著適當政府干預的社會。因此,我們要想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要遵循歷史的線索,通過學習與理解經濟自由與國家干預的理論與實踐的背景來進行研究。這樣,通過深入了解理論背景變化的同時,開拓市場經濟下的新模式,從而促進我國市場經濟有序快速的發展。

一、經濟自由的解讀

自由,有史以來都是一個令人向往和追求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歷史是為自由而斗爭的歷史。經濟自由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關系中人們經濟利益的分配與實現,而且經濟自由的實現還決定社會成員的社會政治自由權利的現實狀況。

經濟自由是經濟自由主義的產物,并且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變化。在15世紀到17世紀,代表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重商主義是商業資本利益和要求的經濟學說和政策體系。他們政策倡導帶有極端的國家干預主義色彩,認為國家這只“看得見的手”是資本主義存在和發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并且應該落實有利于商人的政策。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封建自然經濟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建立。但隨著英、法等國已經相繼完成工業革命,這一國家干預的政策已經無法滿足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古典經濟自由主義。

在18世紀,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已經從幼年進入青年時代。亞當·斯密就提出了一種完美的“自由放任”的經濟自由發展模式:每個人都是“經濟人”,以謀取個人利益和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因此社會要為個人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國家應該放任經濟自由發展,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要讓社會公共資源得到自發的優化配置。這個想法在新興資產階級中代表了一種信念:沒有封建君主專制的國家干預,他們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事物。這時,封建君主專制國家逐漸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障礙。但斯密的思想,對后世100多年自由主義思潮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這種背景下,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就取代了經濟自由理論。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以后,出現了提倡自由放任為主,政府干預為輔政策的新經濟自由主義,這使得凱恩斯的“看得見的手”的政府干預理論得到了新的挑戰。但新經濟自由主義提倡的自由,在某種程度上很好地對古典和新古典學派的完全自由放任和完全排斥政府干預的經濟主張進行了修正。

通過研究經濟自由主義發展的歷史軌跡,我們得出經濟自由是符合人性的,并且應是任何法律制度要加以保護的自由。

二、經濟自由與國家干預

資本主義發展到現在,市場調節和國家干預一直是資本主義國家調節經濟所使用的兩種手段,只是每個時期的側重有所不同。重商主義強調國家干預,亞當·斯密偏重市場,到凱恩斯主義時期的偏重國家干預,又到新自由主義時期的回歸市場。這種側重的不斷變化,總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后進行的,也正是在這種側重面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使資本主義得到發展。

當經濟自由主義無力面對經濟危機、大蕭條時,國家干預主義就應運而生,各有自己的成就和輝煌。但面對“滯脹”,國家干預主義也無能為力,此時,自由主義似乎顯現出活力。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經濟自由與國家干預是兼收并蓄,互相滲透的,國家過多的干預和一個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場,都是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從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和各國的現行政策看,單一的國家干預或者是經濟自由是不存在的,應該形成有著有適度國家干預和科學計劃指導的,二者相融合的現代市場經濟。一方面,國家干預主義逐漸承認了市場經濟的效率,同時注意了將宏觀經濟政策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另一方面,相對于完全自由放任,適當的國家干預也得到了大多數的經濟自由主義倡導者的認可。

然而在現實中,市場并不符合自由主義經濟學者所設想那樣的“有效市場”,因為經濟的相互作用十分復雜,市場參與者也遠不未能夠完全理性。盡管國家具有一定的強制力優勢,但在解決信息的不對稱和不完全而導致合作難以達成的問題時,同樣產生了相互依賴性的其他沖突和矛盾。因此,傳統的市場經濟理論下國家和市場的組合,在實際相互依存的人類合作中有難以克服的局限性,這就要求我們要超越這種方式,去重新認識我們熟知的“市場經濟”。

三、基于市場、市民社會和國家協調下的市場經濟

在青木昌彥的思想中,協調是指“經濟主體間各種行為間的調整,各經濟主體為了使決策能夠彼此調和從而達到有效地利用稀缺資源的目的,應如何共享信息和分享利用的問題”,可見,如何更有效率地獲取和利用信息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同樣,市場和國家在市場經濟活動的協調過程中存在諸多信息失調的問題,諸多這樣問題的解決就需要不被重視的社會組織來做。社會的發展需要兼顧個人與公共利益,同時也不能忽視各種社會組織與社會團體的利益。如同馬克思所說:“在生產、交換和消費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就會有一定的社會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級或階級組織,一句話,就會有一定的市民社會”。

市民社會在17至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西歐真正走向成熟,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和不同的歷史環境中都有著不同的內涵,可以定義為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糅合國家利益、個人利益以及代表小范圍內特殊領域中的集體利益的特殊工具。市民社會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不僅僅體現了群體和組織內的認同與協作,通過形成內部的信息共享,來降低小范圍內成員間合作或者沖突的交易成本,進而降低市場交易風險。同時,市民社會組織也可以成為國家協調公共利益的有利工具,從而減少過多的國家干預,更利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有序發展。

現今的市場經濟,最大的目的是進行稀缺資源有效并且合理的分配,進一步來講就是要促進人類歷史的文明和普遍提高社會成員的福利水平。這一偉大目標的實現,無疑要依靠國家和市場在不同領域解決問題的不同優勢,但是因為信息不完全的缺陷所制約,會出現普遍的協調失靈。這時候通過市民社會組織的協調,利用其信息和成本的優勢,為平衡市場和國家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按照人類社會相互依賴性所要求的協調機制而言,市場經濟實質上應該是基于市場調節、市民社會組織和國家干預這三位一體的聯合協調機制。

四、我國的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市場和國家干預相協調的機制來發展經濟,使得國民經濟水平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十八大報告最新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特別強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三個平等”原則,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這個經濟理論創新是要把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定位為處理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這“兩只手”的關系,做到不同市場主體競爭的“三個平等”。這就要我們在法律的監督下,兼顧國家、市場和市民社會組織的平等協調,來促進我國市場經濟正常、有序、優質的發展。

現代經濟法的基本價值在于保障經濟自由,維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經濟法作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和裁判規范,是經濟自由行使的邊界和國家干預合法性的源泉,做到有限的政府和經濟的法制。所謂有限政府就是要求國家在干預市場時必須遵循有限權力原則,即行政權力的授予意味著權力行使應受到法律的限制,受到行政相對人的限制,同時也受到其他權力的限制,因而一切行政權力都是有限的。

在法律范圍內,市場本身可以解決的問題,政府不必插手;而市場自身面臨的無力解決的問題或者解決成本過于昂貴的問題政府要介入去幫助市場解決難題。通過市民社會組織的和市場、國家干預的協調,限制政府機關的權力,平衡各個競爭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來實現社會的協調發展,這也保證了市場的自由與競爭和政府服務于公共社會利益。這樣才能從現實的角度實現我國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快速的發展,真正實現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何文強.經濟自由與國家干預[J].云南社會科學,2007,(1):45.

[2]樊一發,郝士宏.市場調節與國家干預—西方的理論與我國的實踐[J].生產力研究,2004,(7):22.

[3]張孝遠.關于國家干預主義和經濟自由主義之間的關系、意義[J].甘肅社會科學,1998,(1):46.

[4][日]青木昌彥,等.市場的作用,國家的作用[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87.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6]孫笑俠.法律對行政的控制——現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釋[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180.

(責任編輯:李 慧)

猜你喜歡
市民社會
城市品位的治理型建構
“皇帝”觀念對我國古代市民社會形成的影響
洛克的社會哲學思想探析
葛蘭西市民社會理論述要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市民社會批判
論城市居民自治的概念、發展與價值
馬克思早期思想發展的邏輯軌跡
從“政治解放”概念看馬克思與布魯諾·鮑威爾哲學思想的關聯
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