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后以來土耳其共和人民黨執政參政狀況與發展中的制約因素

2013-09-20 02:43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2013年3期
關鍵詞:國民議會人民黨共和

趙 婷

共和人民黨是土耳其共和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成立于1923年9月,創始人為土耳其共和國締造者穆斯塔法·凱末爾,原名“人民團體”。成立初期,信奉凱末爾主義①王家瑞:《當代國外政黨概覽》,當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頁。。1974年后,宣布黨的性質是“民主左翼黨”,強調“中左”綱領,將共和主義、人民主義、民族主義、世俗主義、國家主義和革命主義確定為黨的六項基本原則。它是社會黨國際成員,屬于政治上中間偏左的政黨。

共和人民黨自1923年創立至1945年,為土耳其唯一執政黨。1945年土耳其實行多黨制后,共和人民黨主要通過參加議會選舉的形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戰后,土耳其共和人民黨的執政參政情況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戰后到20世紀80年代軍政府接管政權,這一階段共和人民黨分別于1961年11月至1965年12月、1971年3月至1973年4月、1974年1月至1974年9月、1977年6月至1977年7月、1978年1月至1979年10月參與聯合政府組閣,并且在1977年6月至1977年7月獲得單獨組閣的機會;第二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共和人民黨主要作為議會中的反對黨在活動。

一、戰后到20世紀80年代的執政參政狀況

現代土耳其政黨制度經歷了由一黨制向多黨制的發展過程。1950年3月,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通過了新選舉法。它規定由司法機關監督選舉,實行秘密投票和公開計票,使公民在行使投票權時避免受到干涉。1950年5月22日,大國民議會選舉民主黨黨魁杰拉爾·拜亞爾為土耳其共和國第三任總統,民主黨主要領導人阿南德·曼德列斯出任總理,并組成了一個有14名部長的民主黨內閣。在大國民議會539個席位中,民主黨獲得470個席位,共和人民黨僅獲得69個席位。在共和人民黨將政權和平地轉交給民主黨之后,土耳其一黨專制向多黨制政體演變的政治革命就完成了①黃維民:《中東國家通史·土耳其傳》,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247頁。。從此,土耳其開始了民主黨的十年執政時期。

表1 共和人民黨1950-1980年在政府中的執政參政狀況

1950年到1980年,土耳其共和人民黨多次參與聯合政府組閣,并在1977年6月至1977年7月獲得單獨組閣機會 (參見表1)。在執政期間,共和人民黨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爭取與其他黨派聯合,并保衛傳統選民的利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1954年的大國民議會選舉中,由于民主黨的打壓,共和人民黨只得到31個議席,占總議席的5.73%。從1957年開始,共和人民黨獲得的議席比例開始不斷增加,從1957年的29.18%增加到1977年的47.33%,增加了18.15個百分點。在20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的大國民議會中,共和人民黨多次是處于優勢地位的 (參見表2)。

表2 1946-1977年大國民議會選舉各政黨議席數及所占比例

這期間,共和人民黨能夠獲得執政機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共和人民黨不斷調整其思想理論體系。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共和人民黨就開始探索新的理論和政策,提倡機構改革,主張實行集體協商,保障罷工權和結社自由,并且積極通過黨的報紙、論壇等媒介進行理論宣傳,增強了民眾對黨的了解和認同感。20世紀70年代,共和人民黨為適應國內形勢的變化,修改其綱領,將黨定位為社會民主黨,在政治上逐漸走向左翼。共和人民黨在伊斯梅特·伊諾努領導下于1967年開始走“中左”路線,埃杰維特成為領導人之后,共和人民黨的公開信條是“社會民主”,1977年又轉為“社會主義”。在政策上共和人民黨推動福利和社會建設,希望向西方的社會民主黨一樣,使自己理論政策的代表性更廣泛。歷史證明,中間立場在土耳其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得到了大多數土耳其人的支持①哈全安等著:《土耳其共和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研究》,上海三聯出版社2010年版,第232、116頁。。這使得共和人民黨在七十年代的選票顯著增加。

其次,共和人民黨注重擴大其選民基礎。在經歷了1946年以來的歷史巨變之后,共和人民黨逐漸認識到在民主框架之內選民的力量不容忽視。為爭取更多選民,增強競爭力,共和人民黨實行了一系列措施。1953年,共和人民黨就“認同工人罷工權利”的問題在黨內達成了一致意見①哈全安等著:《土耳其共和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研究》,上海三聯出版社2010年版,第106頁。。保障工人罷工權利,有利于共和人民黨爭取更多工人階層的支持。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工業的發展加速了土耳其的人口流動和城市化進程,進而孕育了新的社會群體,如白領階層、企業家、小工商業者等。另外,由于教育的普及,有大學教育背景的專業人士也逐漸增多。這些群體構成了共和人民黨的新的選民基礎。由于這些新興階層和群體的支持,1969年共和人民黨的得票率增加到27.4%,1973年增加到33.3%,1977年增加到41.4%②Ayse Gunes- Ayata, “The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Turkish Studies,Spring.2002,Vol.3,NO.1,p.104.。

另外,黨的組織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共和人民黨初建時是一個由精英組成的中心黨,大部分決策都是由中央領導層決定。但左翼運動需要各群體代表更廣泛地參與決策過程。后來,黨的組織結構發生了變化,權力從地方權貴和他們的繼承者手里轉移到一群年輕的專業人士手里,一些較年輕的群體 (大約三十歲)成為主導③Ayse Gunes- Ayata, “The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Turkish Studies,Spring.2002,Vol.3,NO.1,p.105.。

二、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參政狀況

1980年9月12日,以總參謀長凱南·埃夫倫將軍為首的軍人發動了軍事政變,全面接管國家政權,一直到1983年。這期間,軍政府解散了共和人民黨,不允許其以共和人民黨的名義活動,共和人民黨解散,直到1995年共和人民黨才恢復原名參加大選。之后,共和人民黨的力量受到一定削弱。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共和人民黨參加了1995、1999、2002、2007及2011年的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選舉,都未能獲得執政地位,主要作為議會的反對黨在活動。

(一)參加議會選舉

1995年12月24日,土耳其進行第20次大選,繁榮黨以21.38%的得票率奪魁,贏得550個席位中的158個,躍居土耳其第一大黨。繁榮黨成立于1983年,從成立之日起,就以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有別于其他黨派的政治主張而在土耳其政壇上獨樹一幟。該黨以伊斯蘭教為旗號,突出宗教和民族意識,反對政教分離的世俗制度,主張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教義治國,主張建立伊斯蘭式的社會公正秩序。共和人民黨在大選中只獲得10.71%的選票。在1999年的大國民議會選舉中,共和人民黨在58個省中丟失了5%的選票 (包括之前選票集中的地區,比如哈塔伊、伊斯坦布爾、薩姆松、錫瓦斯);在共和人民黨長期處于第一大黨的四個省(阿瑪西亞、阿達納、埃爾津詹、通杰利)丟失了5% -10%的選票①Ayse Gunes- Ayata, “The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Turkish Studies,Spring.2002,Vol.3,NO.1,pp.107-108.。由于在大國民議會選舉中的得票率未超過10%,所以沒有獲得任何議席。

在2002年11月舉行的大國民議會選舉中,新成立的由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以壓倒性優勢獲得勝利。正義與發展黨獲得34.43%的選票,占據了議會中的365個席位。鄧尼茲·貝卡勒領導的共和人民黨獲得了19.41%的選票。在2007年大國民議會選舉中,共和人民黨與民主左翼黨組成聯盟,但共和人民黨遭遇挫敗,只得到730萬張選票 (得票率為20.88%),獲得112個議席 (其中13人是民主左翼黨黨員)②Sinan Cidd,i“The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 and the 2007 General Elections:Politics of Perpetual Decline?”,Turkish Studies,Sep.2008,Vol.9,NO.3,p.437.。2011年6月,土耳其進行第24屆議會選舉。正義與發展黨以49.83%的得票率贏得勝利,贏得326個議席,實現第三次連續單獨執政。共和人民黨在這次選舉中得票率為25.98%,贏得135個議席,比2007年的選舉成績有所進步。

從選票的省份分布情況來看,2002年共和人民黨在土耳其10個省區獲得最多選票,但到2007年,只在5個省區獲得最多選票,而正義與發展黨在70個省區都獲得了最多選票。與2002年相比,正義與發展黨在每一個省區的選票都有所增加,而共和人民黨只在35個省區增加了選票。2002年,共和人民黨在18個省區未能獲得議席,2007年則增加到了36個③Sinan Cidd,i“The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 and the 2007 General Elections:Politics of Perpetual Decline?”,Turkish Studies,Sep.2008,Vol.9,NO.3,p.438.。在2011年的大國民議會選舉中,共和人民黨在7個省區獲得最多選票,但與正義與發展黨相比,差距甚遠。

表3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國民議會選舉中各政黨得票率及所獲議席

總體上來說,新世紀以來,共和人民黨在大國民議會選舉中的議席數比20世紀90年代有所增加。但是從2002年、2007年、2011年的選舉結果來看,共和人民黨的選舉成績不是很穩定,波動較大,一直未能獲得執政地位。共和人民黨雖在大國民議會中維持第二大黨的地位,作為反對黨一直在活動,但其力量無法與正義與發展黨抗衡。正義與發展黨在2002年、2007年、2011年的大選中所獲的議席數量是共和人民黨所獲議席數量的兩倍還多。

(二)參政情況

共和人民黨自被軍政府解散之后,成立了社會民主黨。到1995年恢復共和人民黨名義時,其力量受到一定削弱。從1980年到現在,共和人民黨由于多種原因,一直沒能上臺執政。新世紀以來,正義與發展黨一直作為執政黨活躍在土耳其的政壇,連續三次獲得單獨組閣機會,共和人民黨作為議會反對黨在活動 (見表4)。

表4 1980年至今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政黨組閣情況

雖然共和人民黨目前保持了第二黨的地位,作為反對黨在活動,但是共和人民黨在選舉中的表現以及參政狀況都表明,相比之前的發展狀況,共和人民黨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呈現了一定的衰落趨勢。

三、共和人民黨發展中的制約因素

戰后,共和人民黨在本國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在當前土耳其的社會政治環境中,該黨的發展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

(一)政治體制的轉變

戰后,土耳其開放黨禁,并且結束了凱末爾執政時期所實施的黨政合一的政體結構,由一黨制向多黨制演進。據不完全統計,僅1945-1950年間,就有27個形形色色的大小黨派相繼成立,工會組織多達88個①黃維民:《中東國家通史·土耳其卷》,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246頁。。在之后的土耳其政壇上,勢力較大的政黨先后有民主黨、民族黨、正義黨、勞工黨、繁榮黨、正義與發展黨等等?,F在土耳其逐步確立了多黨制,國家政治生活日益民主。各政黨能否獲得執政地位,取決于選民們是否支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民主政治的發展,選民們也已日趨成熟,他們已逐漸習慣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理智地投票。

民主黨、祖國黨、正確道路黨、繁榮黨、正義與發展黨等是在共和人民黨之后活躍在土耳其政治舞臺上的政黨,這些政黨由于年輕、提出的理念和政策符合時代特征等,在不同時期頗受不同階層的選民們支持。政治體制的轉變,使共和人民黨喪失了之前一黨專政時期的優勢地位。在日益民主的多黨制下,共和人民黨必須和其他政黨競爭政治權力,爭奪選票和議席。毫無疑問,這勢必會增加共和人民黨重返政壇的難度。

(二)沉重的歷史包袱

共和人民黨是1923年至1950年間土耳其共和國的唯一執政黨,它剝奪了其他政治組織分享政治權力的機會②哈全安等著:《土耳其共和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研究》,上海三聯出版社2010年版,第74頁。。進步共和黨與自由共和黨曇花一現,并未成為真正的反對黨,共和人民黨在實踐中構筑了一個徹底的一黨制時代。但是,隨著戰后土耳其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深刻變革,共和人民黨在發展中也面臨諸多困境。共和人民黨一黨執政時期,1936年頒布了缺乏人道主義關懷的《勞工法》,禁止了勞工及工人組織的抗爭活動,加劇了勞工階層與共和人民黨政府的對立,損害了工人們的利益,使其在競選中背上了沉重的歷史包袱。

(三)政黨定位狹隘

在土耳其的政黨光譜中 (見圖1),政黨“左”和“右”的劃分并不是那么簡單,而是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如政治傾向、歷史傳統、選民構成等等③Ersin Kalayc ioglu, “Elections and Party Preferences in Turkey,Changes and Continuities in the1990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27,No.3,1994,pp.402 -424;Ersin Kalayc ioglu, “The Shaping of Party Preferences in Turkey:Coping with the Post- Cold War Era”,New Perspectives on Turkey,Vol.2,No.2,1999,pp.47–76.。后冷戰時期,各政黨從主張世俗主義或伊斯蘭主義、經濟政治上的自由主義、以及土耳其主義的不同程度給自己做了定位。正義與發展黨在這方面做得最好,它基本上一直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溫和的伊斯蘭政黨,奉行自由的商業經濟政策,在地方上參與福利政策。正義與發展黨官方將自己的意識形態立場概括為“中右溫和的保守的”。民調顯示54%的人認為正義與發展黨是改革主義的,并認為土耳其在正義與發展黨的領導下經歷了重要的改革④哈全安等著:《土耳其共和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研究》,上海三聯出版社2010年版,第157頁。。

相比之下,共和人民黨一直都把自己限定在一個比較窄的光譜里——帶著民族主義色彩的中央集權的世俗主義。由于土耳其共和人民黨的這種政黨光譜的自身界定,使其與正義與發展黨相比,失去了很多選民。因為溫和的政黨更容易得到土耳其選民的認可。而且,隨著土耳其民主政治的發展,選民對政黨意識形態傾向的反應漸趨淡漠。土耳其人不可能對正義與發展黨的伊斯蘭主義的傾向或者說正義與發展黨的非世俗傾向熟視無睹,但他們并不支持強調世俗主義的共和人民黨,盡管共和人民黨批評正義與發展黨在庫爾德問題和庫爾德工人黨問題上的所謂“軟弱”立場①哈全安等著:《土耳其共和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研究》,上海三聯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頁。。不過,確實有選民出于意識形態原因而支持共和人民黨。

此外,共和人民黨的選票減少也跟它支持者的構成有關。共和人民黨宣稱自己是全民黨,但是它大多數的選票來自左派——工人、小農、政府下層雇員、少數民族、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 (盡管呈減少趨勢)②Ayse Gunes- Ayata, “The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Turkish Studies,Spring.2002,Vol.3,No.1,p.109.。大多數少數民族選民和宗教人士都沒有投票給共和人民黨,比如在上兩次選舉中③此處指2002年和2007年的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選舉。,45%的庫爾德選民表示支持正義與發展黨,只有5%的庫爾德選民表示支持共和人民黨④Turkey Country Report,Political Risk Yearbook,August 2010,pp.1 -9.。

圖1 土耳其政黨光譜的分類表⑤ 本圖沒有涵蓋全部土耳其政黨。政黨的“投票可能性”根據20世紀90年代的選舉數據計算。

在2002年、2007年、2011年的大國民議會選舉中,正義與發展黨所獲得的選票穩步上升,連續三次單獨組閣,這說明正義與發展黨的選民基礎比較牢固。而共和人民黨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選舉成績一直不是很穩定,雖在2011年大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得較好成績,但其得票率也只占到了25.98%,與正義與發展黨相差很多。另外,隨著其他政黨如祖國黨、民族運動黨、獨立黨的進一步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共和人民黨的原有選民。如何與其他政黨相區別,并且保持自己的特色,是共和人民黨以后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四)伊斯蘭教復興運動的影響

土耳其是一個具有伊斯蘭文化背景和傳統的國家,在當今土耳其社會中,大約有9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①黃維民:《中東國家通史·土耳其卷》,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26頁。。伊斯蘭教在土耳其民眾中間有深厚的根基。雖然土耳其是中東地區最早實行世俗化改革的國家,它一向被西方國家認為是中東伊斯蘭國家海洋中一盞非宗教的指路明燈,但是伊斯蘭教復興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土耳其伊斯蘭教的復興運動在其社會政治生活中最驚人的事件之一,是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繁榮黨的興起,使土耳其國內政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該黨以伊斯蘭為旗號,突出宗教和民族意識,反對政教分離的世俗制度,主張嚴格按照伊斯蘭的教義治國,建立伊斯蘭式的社會公正秩序。繁榮黨在土耳其大國民議會第20次大選中奪魁,一下躍居為土耳其第一大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就是脫胎于繁榮黨,于2001年8月成立,憑借其濃厚的伊斯蘭背景,自成立之后就在土耳其政壇上連續獲得單獨組閣的機會。而且,“土耳其的伊斯蘭主義集團有著很好的社會組織方式——包括大量的協會、基金會、報刊、出版社、電視臺、《古蘭經》學習班、學生宿舍、大學預備課程班、工會和商會以及他們自己的公司等。一些諸如蘇非教團和宗教社區等非正式組織成為伊斯蘭主義者的宣傳和組織陣地”②哈全安等著:《土耳其共和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研究》,上海三聯出版社2010年版,第312頁。。

共和人民黨奉行凱末爾主義,凱末爾的世俗化改革在宗教問題上主要表現為政教分離。其目的雖說不是消滅伊斯蘭教,而是要使它同國家政權相分離,使伊斯蘭教具有一種更加現代化和更加民族化的形式。但是政教分離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宗教人士的利益,也使共和人民黨與宗教的關系淡漠化。在伊斯蘭教復興的今天,如何處理同宗教的關系,是擺在共和人民黨面前的一大難題。也正是因為共和人民黨比較極端的世俗主義,使其得不到宗教人士的支持,無法與其他伊斯蘭政黨相抗衡。

(五)領導人的策略不當

很多記者、知識分子以及民眾認為,共和人民黨沒能像20世紀70年代那樣在政壇享有主導地位,沒能使其選票獲得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領導人的策略不當,是德尼茲·巴伊扎爾的失誤③Sinan Cidd,i“The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 and the 2007 General Elections:Politics of Perpetual Decline?”,Turkish Studies,Sep.2008,Vol.9,NO.3,p.444.。在巴伊扎爾的領導下,共和人民黨在1999年的大選中遭遇了最慘重的失敗,只獲得了8.71%的選票,在歷史上第一次沒能進入議會。在巴伊扎爾當權時期,共和人民黨自身沒有明確的定位。

從1995年選舉以來,共和人民黨有過三種不同且不連續的思想。由巴伊扎爾提出來的“新左翼”思想,認為共和人民黨應遠離其傳統的基馬爾主義,主張共和人民黨應積極進行政治參與、加強地方政府權力①Sinan Cidd,i“The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 and the 2007 General Elections:Politics of Perpetual Decline?”,Turkish Studies,Sep.2008,Vol.9,NO.3,p.445.。1999年共和人民黨在大選中失敗后,新左翼思想被放棄,轉而被一種更模糊的“安納托利亞左翼”計劃所替代。與“新左翼”主張構建本土的土耳其左翼不同,“安納托利亞左翼”試圖向前伊斯蘭福利黨的思想靠攏。2002年大選之后,隨著正義與發展黨的崛起,“安納托利亞左翼”計劃又被放棄,代之以一種到現在也沒有明確名字的權威主義,以超世俗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為特征。巴伊扎爾的極端政策,引起了很多選民和黨員的不滿。另外,由于巴伊扎爾管理共和人民黨的方式比較獨裁,黨內缺乏民主,加上內部權力斗爭不斷,都影響了共和人民黨的進一步發展②Sinan Cidd,i“The Republican People's Party and the 2007 General Elections:Politics of Perpetual Decline?”,Turkish Studies,Sep.2008,Vol.9,NO.3,p.445.。

由于巴伊扎爾的領導不力,共和人民黨的指導思想也沒有連續性,幾經變換,沒有明確的自身定位,也讓選民們無所適從,從而造成了選舉中的失利。2010年5月,共和人民黨選舉出了新的黨首——凱末爾·科勒齊達奧盧,結束了巴伊扎爾時代??评正R達奧盧宣稱將對共和人民黨進行改革,至于改革的結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結 語

在土耳其這樣一個具有獨特政治文化的國家,共和人民黨的發展可以說經歷了一系列的起起伏伏。不管是在土耳其一黨執政時期,還是多黨執政時期,共和人民黨都積極執政參政,對土耳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共和人民黨還是歐洲社會黨的準會員,在社會黨國際的地位也舉足輕重。

目前,較之從前,人民黨力量和影響有一定的衰退,發展中也面臨著諸多制約。但是,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它一直作為土耳其議會中的主要反對黨參政議政,在土耳其政壇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不過,若想克服這些制約因素,實現更大程度地發展,角逐執政黨地位,共和人民黨還需與時俱進,對自身的政黨定位進行一定的調整,以淡化意識形態色彩,使其溫和化、多元化,吸引更多選民的支持;正確處理與伊斯蘭教、庫爾德人的關系,調和世俗主義與伊斯蘭主義的矛盾;不斷加強黨自身的建設,切實提高黨首的領導水平,將黨的發展和土耳其獨特的政治文化結合起來,贏得更多選民。

猜你喜歡
國民議會人民黨共和
共和都市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鏡管理法
馬杜羅威脅審判“違憲者”
“五族共和"在邊疆的實踐——基於綏遠五族學院的考察
來,吃糖
莫迪贏了
共和思想的內在價值的文獻綜述
祖馬正式當選南非總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