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群體性事件內在邏輯的ERI模型分析

2013-09-21 03:14曾維希
關鍵詞:群體性網民公平

曾維希,孔 波,李 媛

(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四川成都 611731)

一、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界定

(一)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概念

網絡群體性事件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權威定義。有專家認為網絡群體性事件是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網中人”群體為了共同的利益,利用網絡媒介進行串聯和組織,公開干擾網上和網下社會秩序,并且可能會危及社會穩定的集群行為(collective action)[1]。杜駿飛認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本質是網民圍繞某一個主題,基于不同的目的,以網絡聚集的方式制造社會輿論,促發社會行動的傳播過程。它可以是自發的,也可以是受組織的,可能是有序的、健康的,也可能是無序的、甚至是非法的群體行為[2]。本研究將網絡群體性事件定義為:借助于網絡媒介,大量的參與者在網絡虛擬世界中聚集,基于不同的目的(如充當看客、泄憤、維護權益等),通過特定事件,利用論壇發帖或即時通訊工具傳播信息、博客發文等網絡傳播活動聚焦和強化公共利益性的或較有爭議的現實議題,以此引起政府乃至整個社會的關注,促使核心問題解決的集群行為。

(二)網絡群體性事件的主要類型

通過對近幾年發生的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分析歸納,并借鑒郭文麗對心理性群體事件的分類[3],本文將網絡群體性事件分成三類:利益沖突型、公共關系型和公平型[4]。其中,利益沖突型事件的誘因一般是某個群體的利益受損,這類事件參與者的基本訴求是討要物質補償。如淘寶網站變相收費事件中,淘寶網站出臺的某些政策損害了廣大網店經營者的利益,他們在網絡上聲討該網站的不當行為。第二種類型是公共關系型,這類事件的起因是政府部門的某些不當做法引起公憤,網民的訴求是獲取知情權,他們維護的是社會公權力。如云南“躲貓貓”事件中,針對監獄等政府部門欺騙公眾,隱瞞真相的行為,無數網民聚集起來,對主管部門進行批評指責,要求還公眾以真相。第三種是公平型,這是所有網絡群體性事件中占有最高比例的一類,也是對社會沖擊最大的一類網絡群體性事件[4]。這類事件的誘因一般是弱勢群體權益嚴重受損,廣大網民參與并表達同情,維護公平正義,如河南農民工張海超的開胸驗肺事件。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工,當他們的權益受到嚴重損害時,廣大知情網民感受到嚴重的不公平感,他們在網絡中聚集,支持弱者,伸張正義。由于劃分標準的局限性,這三種類型無法涵蓋全部的網絡群體性事件,而且利益沖突型、公共關系型和公平型網絡群體性事件并非是截然分開的,它們也相互關聯。無論群體利益受損還是政府決策失誤,都必然涉及到公平[4]。本文主要基于ERI模型分析公平型的網絡群體性事件,因為這類網絡群體性事件發生頻率高,社會影響大。

二、基于ERI模型分析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內在邏輯

(一)ERI模型的基本內容

“付出 -回報失衡(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模型是德國生理學家Siegrist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該模型從社會交換的視角分析了壓力產生的機制和作用原理。該理論認為,社會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如時間、努力、精力等,通過社會地位的提高、薪酬、尊重和發展的前景等作為補償的,即付出和回報之間應該是動態平衡的,如果這種動態平衡被打破,個體就會產生壓力感[5]。ERI模型提出之初用來預測個體的生理健康狀況,后來發現它還能預測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尤其是情感耗竭和工作倦?。?]。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參與者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他們參與社會生產,遵守社會公德,理應得到對等的工作報酬、社會地位和人格尊嚴作為補償,否則便會滋生不公平感,從而對社會秩序的管理者產生敵視情緒。因此,基于ERI模型探析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動力機制完全具有可行性。

(二)“付出-回報失衡”的根源

“付出-回報失衡”是一種主觀感受。個體的這種主觀感受同時受客觀不公平對待和情緒化判斷的影響??陀^不公平對待主要是社會管理者的不正確管理理念和不適當管理行為。中國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處于轉型期的政府在管理理念上表現出一些不足,主要包括:(1)民主法治意識缺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目標是建設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沒有民主法治就沒有社會公平,就無法維護誠信友愛的社會關系,就難以形成和諧有序的社會局面。由于某些地方政府缺乏民主法治意識,公職人員經常會在缺乏有效約束的背景下制造一些有極壞社會影響的事件;(2)重管制,輕服務。隨著社會管理復雜程度的增強,民眾對社會服務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但政府重管制輕服務的傳統和這種現實要求極不匹配;(3)政府對于群體事件的認知偏差。一些政府官員在面對群體性事件時,往往會把重點放在避免擴大負面影響,確保組織形象不受破壞之上。在“捂蓋子”的心態下,經常會動用國家機器以應急管理模式使事態強行平息。在上面三種不完善的管理理念下,政府就會做出一些失當的管理行為,這些政府行為為民眾的“付出-回報失衡”埋下了現實根源。這些行為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民主政治參與供給不足。(2)利益分配不當。在現有的經濟政治體制下,國民無力主導利益分配,兩極分化嚴重,弱勢群體感受到強烈的不公平感。(3)社會管制失當。在處理網絡群體性事件時,在不正確觀念的指導下,政府可能會采取粗暴的處理方式,這往往會引發更強烈的群體反彈。

“付出-回報失衡”也部分源于民眾的非理性判斷。社會判斷理論認為,即使在相同的客觀環境下,不同的個體感知到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個體會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對環境中的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做出利己的判斷。對于與民眾利益相關的事件,政府有一套特定的管理模式,而民眾對這些事件也有自己的期待。當公眾的期望得不到滿足時,便會在行為和心理上與政府產生對立。單從心理感受上來說,個體之所以會體驗到“付出-回報失衡”,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社會支出和社會收入的心理賬戶,當心理上的收支不平衡時,個體就會產生“付出-回報失衡”感受。由于社會的整體發展,民眾對整個社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每個人都想公平地參與到社會事務中,期望自己親歷的或觀察到的社會事件都有一個合理的結果。這種期望帶有很強的主觀性,有時甚至是非理性的。弱者有時也會大打悲情牌,掩蓋事實真相,為謀私利博取同情。所以我們也應該看到網絡性群體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弱者”的別有用心。

(三)“付出-回報失衡”的直接結果是不公平感和壓力反應

壓力反應是指在壓力源的持續作用下,個體身心方面的消極變化[7]。已有研究表明,壓力反應包括四個方面:身體不適、負性情緒、認知偏差和不良行為,其中不良行為是主要的壓力反應,如藥物成癮、攻擊、自殺等。如果壓力長時間得不到緩解,便會引發心理疾患和過激行為[8]。Greenberg和Timothy指出:“不公平對待導致了緊張,從而導致了人們采取一些非理性的行動[9]。公平型的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參與者在觀察到他人或自身體驗到“付出-回報失衡”以后,會產生強烈的不公平感,進而產生壓力。在壓力的促使下,廣大網民在網絡中聚集起來,通過論壇發帖、博客發文等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發泄自己的情緒,做出一系列非理性的行為,最終形成網絡群體性事件,在網絡內和現實生活中都會產生深遠影響。例如,從2004年至2006年的三年中,成都市共發生各類網下群體性事件2 588起。其中,因國有企業改制破產引發417起,因職工工資福利引發496起,因非法集資引發492起,因征地拆遷引發617起,因干群關系、水電氣、物業管理等引發566起。從2007年至2008年兩年中,成都市共發生網下群體性事件1 434起。其中因勞資糾紛引發的事件共300起,占到20.9%,因國企改制問題引發的事件139起,占9.7%,因拆遷安置問題引發的事件共307起,占到21.4%。這些群體性事件的主體采取圍攻、靜坐、游行、集會等方式對抗國家機關甚至破壞社會公共財物、危害他人人身安全、擾亂社會秩序,并有不少事件在網絡的推動下愈演愈烈,網上網下同時進行,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

(四)“付出-回報失衡”裂變的促成因素

裂變是核物理中的術語,在這里是指社會大眾的“付出-回報失衡”感受經過一些因素的作用后被無限放大。這些因素主要包括兩方面:群體心理因素和網絡傳播因素。在群體心理因素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1)群體極化傾向。所謂群體極化是指在集體無意識推動下,個體在責任分散的氛圍中失去對信息的理性分析,導致群體判斷固執一端,使網絡中充斥大量非理性的言論,最后推波助瀾,激發網絡群體性事件。榮格曾說“當集體無意識在大的團體積聚起來時,結果便是瘋狂的,這是一種可能導致革命、戰爭或類似事物的精神瘟疫”。(2)從眾心理。群體壓力會對群體成員產生心理壓迫,使其在知覺、判斷上表現出與群體一致的方式。群體壓力一方面能夠維持群體的穩定和有序,但是另一方而也可能會使群體成員被迫改變自己的態度,出現盲從、跟風、起哄現象[10]。(3)刻板印象。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參與者往往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判斷,他們會本能地站在所謂的“弱者”一邊,表達同情,反對強勢群體,認為后者是所有過錯的根源。這是一種刻板印象,容易被別有用心的輿論操縱者利用。

網絡中的很多信息在傳播過程中被網民扭曲,導致信息失真,混淆視聽,這與網絡信息傳播的特點密切相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1)網絡的虛擬性。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以地域、職業、身份、文化層次為聚類標準形成有約束的溝通。社會屬性標簽會限制人們的絕對表達自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群體極化傾向。但是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匿名性特點激發了廣大網民釋放內心沖動的欲望,長期被壓抑的非理性能量大量宣泄,從而導致負面信息在網絡中大量傳播,激發并激化網絡群體性事件。(2)網絡傳播的跨時空、多通道、高效率。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傳播途徑也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論壇、MSN到現在的QQ、微博等,豐富便捷的傳播途徑使網絡信息的傳播可以跨越時空的阻隔,任何信息都能實時發送、接收和保存。正是網絡信息傳播的這種多通道、高速度、大容量、寬覆蓋的特性使普通事件經過互聯網的聚焦放大可以吸引眾多的注意力,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創造了極大的可能性。廣大民眾由于“付出-回報失衡”所產生的不公平感經過群體互動和網絡傳播兩方面的共同作用后釋放出巨大能量,推動了網絡群體性事件的裂變。

三、網絡群體性事件的解決對“付出-回報失衡”狀態的影響

驅力理論認為,驅力會激發個體為滿足需要而行動,當需要得到滿足以后,原有的驅力就會減弱甚至消失,直至出現新的需要,激活新的驅力。在網絡群體性事件中,網民對于社會公平感的追求就是一種驅力,在它的驅動下,網民為了獲得“付出-回報平衡”的狀態,以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形式發起行動,獲得相關反饋之后,這種驅力會弱化或增強,引發一系列后續行動。

網絡群體性事件獲得的反饋可以分成兩種情況:在第一種情況下,網民通過發動網絡群體性事件,相關訴求得到滿足,網民追求的社會公平得到體現,那么推動他們在網絡中進行集群行動的驅力就會減少,一個網絡群體性事件就此結束。如2008年11月的“干部出國旅游清單”事件中,在網上搜索,僅“溫州赴美考察團”一項,相關網頁數量高達八萬多個,這一事件在網絡中引起熱議,直到相關部門對事件中擔責干部作出免職等處分后,這一事件才告一段落。訴求的滿足會強化網絡群體性事件參與者的群聚行為,即下一次遇到類似的事情,他們還會采取同樣的訴求方式尋求解決。一個網絡群體性事件的落幕為下一個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開始拉開序幕。在第二種情況下,網民發動網絡群體性事件,相關訴求最終并沒有得到預期的滿足,他們的行動驅力沒有減弱,反而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越來越大。群體性事件的開展空間也可能從網上轉移到網下。在這種情況下,付出-回報動態平衡沒有恢復,網絡群體性事件參與者的不公平感加劇,從而產生更大的驅力,這可能促使這些參與者做出更多的過激行為,使事態失控。如2010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站出臺了一些條例,被認為是變相收費。眾多網民特別是那些網店負責人認為自己對淘寶的付出和自己在淘寶得到的回報不匹配,在網絡上聲討淘寶網站及其創始人,僅百度搜索引擎就有高達76 000條相關信息。廣大網民的訴求在網絡上沒有得到回應,他們便把事態引向網下,很多網民在阿里巴巴總部門前聚集抗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個基于ERI模型的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機制和作用過程的整合模型(圖1)。

圖1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機制和作用過程

四、ERI視角下的網絡群體性事件應對策略

基于以上論證可以看出,從ERI誘因事件到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這中間是一個有序的動態過程,切斷這個動態鏈條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有效地杜絕或弱化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谶@一點,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應對思路主要有:減少網絡群體性事件發生的誘因、控制信息傳播、改變網民的壓力評估、提供多樣化的壓力釋放渠道等。最根本的途徑在于執政理念的轉變和對網民的積極引導。

(一)加強執政者的自律和積極推進改革

在中國現有政治體制下,對公權力的監督一直被強調卻難見實效。由于監督體制的不完備,使得個別公職人員,尤其是與民眾利益相關的重要部門的行政人員,利用對公權力的支配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政府與公民的對立。這種對立一旦反映到虛擬網絡上就容易形成網絡群體性事件,所以要加強執政者的自律,完善各種監督體制。完善監督體制則必須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增加利益訴求渠道。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分化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勢必引發部分社會成員尤其是中下層社會成員和弱勢群體的不公平感,從而產生強烈的利益訴求需要。而現有的利益訴求通道不暢是促使社會成員將利益訴求的目光投向網絡的重要原因,因為互聯網信息傳播和輿論造勢是一種相對暢通和易得的利益訴求路徑??傊?,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使全體社會成員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形成以社會組織為載體的對話機制,使社會成員對社會公平的訴求得以表達彰顯,才能釋放人們由于“付出-回報失衡”所帶來的壓力,從而緩解利益沖突,減少網絡群體性事件。

(二)積極引導并喚醒民眾的理性訴求

減少負性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需要加強對網絡信息傳播的監管,控制那些能夠顯著引發人們“付出-回報失衡”感受的信息。加強網絡監管并不意味著關閉網民利益訴求的通道,只是要使這一訴求通道更加規范,如使用實名制等措施,從而避免民眾非理性的那一面被別有用心者利用。監管部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網站清理整頓工作,全方面掌握網絡上的信息傳播,規范網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相關技術,遏制負面信息的傳播。要有效應對網絡群體性事件,還必須加強對網民的引導、宣傳和教育。網絡主體的各種訴求,如對社會公平、民主、自由等追求,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現實社會中存在導致不平感的客觀病源。但是社會不公平感等負性體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主觀判斷。由于網絡主體的素養參差不齊,主觀判斷難免會偏激、片面、情緒化,甚至會有悖于客觀事實。所以加強對網民的宣傳教育力度,激活其理性的一面,使其客觀辯證地看待現實社會中的各種現象,指導其選擇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渠道是減少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重要途徑。

五、結語

綜上所述,參與者由于“付出-回報失衡”所引起的不公平感是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重要動力因素之一。國外相關研究也證實了不公平感對集群行為有中等以上程度的影響效應[11]。ERI模型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公共管理部門應對網絡群體性事件提供了新的思路: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加強社會管理中的公平性,通過切實措施緩解社會成員的壓力感;加強國民心態教育,為理性利益訴求提供暢通渠道,從而最終減少負性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本研究僅從“付出-回報失衡”的視角探析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動力機制,但是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每一個因素背后又有復雜的影響因素,因此該模型只能解釋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部分動力機制,后續研究將繼續完善理論模型并開展實證研究。

[1]揭萍,熊美保.網絡群體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會科學,2007(9):238-242.

[2]魏娟,杜駿飛.網絡集群事件的社會心理分析[J].青年記者,2009(10):75-76.

[3]葛林.網絡輿論與網絡群體性事件[J].新聞愛好者,2008(9):20-21.

[4]郭文麗.心理性群體事件探析[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0,25(5):121-124.

[5]KI-DO EUM,JIAN LI,HYE-EUN LEE.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Korean version of the 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a study in a petrochemical company[J].International Achieves of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Health,2007,80:653-661.

[6]FAHLEN,G.,KNUTSSON,A.,PETER,R.ETC.Effort-Reward Imbalance,Sleep Disturbances and Fatigu[J].International Achieves of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Health,2006,79:371-378.

[7]唐茂華.破解收入分配難題的路徑[J].中國發展觀察,2006(10):24-25.

[8]GREENBERG,J.Stress Fairness to Fare No Stress:Managing Workplace Stress by Promoting Organizational Justice[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4,33(4):352-365.

[9]TIMOTHY A.,JASON A.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Stress:The Mediating Role of Work—Family Conflic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4,89(3):395-404.

[10]鄭波.網絡事件中的從眾分析——以典型網絡事件為例[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

[11]ZOMEREN,M.V.,POSTMES,T.,SPEARS,R.Toward an Integrative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Collective Action:A Quantitative Research Synthesis of Three Soci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8,134(4):504–535.

猜你喜歡
群體性網民公平
公平對抗
怎樣才公平
笨柴兄弟
網民低齡化 “小網蟲”的明天誰來守護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公平比較
密切黨群關系在群體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徑
談涉警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應對之策
論網絡與群體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體性事件分析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