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盾早期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3-10-09 03:09歐隼
科學導報·學術論壇 2013年8期

歐隼

【摘要】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茅盾,他的小說藝術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創造了數以百計的各種各樣的人物,形成了一個個人物系列,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巨大人物畫廊,有些堪稱杰出的典型,在茅盾先生早期小說創作中,他塑造得最為成功的是小資產階級青年知識分子形象、實業家形象和傳統女性形象。

【關鍵詞】小資產階級青年知識分子;實業家;傳統女性;為人生

前言:茅盾的人物塑造注重社會人心理由外至內的剖析,進入到了社會歷史分析的深層,達到了社會科學思維與藝術形象思維的有機統一。茅盾這些獨特的藝術追求,大大提高了我國現代長篇小說的藝術水平。

一、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茅盾,他的小說藝術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創造了數以百計的各種各樣的人物,形成了一個個人物系列,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巨大人物畫廊,有些堪稱杰出的典型,在茅盾先生早期小說創作中,他塑造得最為成功的是小資產階級青年知識分子形象、實業家形象和傳統女性形象

不論講到中國現代知識分子題材小說,還是論及作品中的知識分子形象,都不能不說到茅盾??赡芤驗槊┒鼙救司褪且幻R分子,同時他的人生又多接觸知識分子的緣故,他的創作開始就選擇了知識分子,而且是大時代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如《蝕》三部曲中的靜女士、慧女士、章秋柳孫舞陽、李克、方羅蘭、張曼青;《虹》中的梅行素;《子夜》中的張素素、惠芳;《野薔薇》中的嫻嫻、環小姐等。

茅盾從醞釀和著手小說創作時起,就和女性結下了不解之緣,早在1926年秋季,茅盾就有了寫小說的沖動。據茅盾回憶:“她(茅盾夫人孔德芷)那時社會活動很多,在社會活動中,她結交了不少少女朋友。這些女朋友有我本就認識的,也有由德芷介紹而認識的,她們常來我家中玩。由于這些新女性的思想意識,聲音笑貌,各有特點,也可以說她們之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我和她們處久了,就發生了描寫她們的意思?!本托蜗蟮呢S富性和生動性來看,女性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也稱時代女性)形象遠勝于男性青年知識分子形象。

盡管茅盾先生筆下的時代女性形象為數較多,性格各異,豐富生動,但我們又可以把她們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以《蝕》三部曲中的慧女士、章秋柳、孫舞陽;《虹》中的梅行素;《子夜》中的張素素、惠芳;《野薔薇》中的嫻嫻、桂奶奶等為代表的“叛逆型”時代女性,她們不僅具有自立意識,而且還有了一定的自立能力。

另一種類型就是以《蝕》中的靜女士、陸梅麗;《子夜》中的林佩瑤;《自殺》中的環小姐等為代表的“溫順型”時代女性,她們接受了一定的新思想,但又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對自身所處的環境不滿但又不知如何反抗?!芭涯嫘汀钡呐曰叟?、章秋柳、孫舞陽等個個漂亮健康,充滿了青春活力,散發著女性魅力。她們易于狂熱,也易于消沉;易于沖動,也易于焦灼。雖然在外表上,表現過一些狂熱乃至堅強,但在本質上,在內心深處是極其脆弱的。孫舞陽愛著方羅蘭,但出于理智,她說“我不能愛你”;慧女士在抱素身上進行了對所有男子的報復后,想到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愛情”,有了“若在家里,一定要撲在母親懷里痛哭一場”的心理?;叟總儍刃氖菢O其矛盾的,她們本是弱者,但又得在別人面前擺出一副剛強的姿態來,有了苦惱不便向人訴說,眼淚只能往自己肚里吞。

茅盾先生早期筆下的時代女性中還有這樣一部分女子,她們經過自己的努力,擺脫了環境是束縛,走上了屬于自己的道路。如《創造》中的嫻嫻在丈夫的“創造”下走在了丈夫前面;《子夜》中的“玉女”惠芳在張素素的帶動下,走出了那間自設的禁閉室,離開了長兄吳蓀甫一手遮天的吳公館,開始了她的求學生涯。這部分女子不像慧女士、章秋柳那般“肆無忌憚”,但她們勇于挑戰束縛她們的封建勢力,也屬于“叛逆型”的時代女性。

相對于女性青年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描寫來說,在茅盾早期的小說創作中,男性青年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無論數量上還是人物形象豐滿程度上,都只占了一個不很重要的地位。較有代表性的男性青年知識分子有《蝕》中的李克、方羅蘭、張曼青、史循等。而這些男性青年知識分子又可分為兩類。第一類以李克為代表,他們不僅以滿腔熱情迎接并參加了革命,還毫無保留地獻身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他們不僅具有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而且當革命竟如低潮時并沒有被反動派制造的腥風血雨所嚇倒,仍然繼續英勇地斗爭下去。李克在《幻滅》里,是靜女士去武漢參加革命的有力鼓舞者;在《動搖》里,他是以省特派員的身份出現在這個小縣城的,當革命危機逼近的時候,他把革命的武裝力量轉移到南鄉去準備繼續戰斗。茅盾先生最優秀的作品非《子夜》莫屬,《子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塑造了吳蓀甫這一實業家形象。在茅盾的早期作品中,實業家還有孫吉人、王和甫。在本問中以吳蓀甫為代表來分析。

當傳統女性的權益受到沖擊時,她們不像時代女性那樣反抗,而大多采取自己獨特的方式——撒潑打罵。在《子夜》中,曾滄海那非正式的小老婆阿金與曾滄海的兒子曾家駒勾搭成奸,曾家駒的老婆出傳統女性的本能,大罵阿金。于是,曾府上演了曾家駒老婆與阿金吵架,曾家駒打老婆的活劇。按理,罪責在曾滄海、曾家駒父子頭上,該打該罵的是他們。但曾家駒的老婆和老太太偏偏不敢罵男人,只得罵比她們更弱小更可憐的阿金。傳統的男權主義倫理道德觀念在傳統女性的腦子里已是根深蒂固了,傳統的民族文化心態深深地制約著她們。

二、茅盾是現實主義文學大師,現實主義文學的精髓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時代再現,使文學成為真實的時代的鏡子,用茅盾的話來說就是“人物與環境同時在作家的關照之中?!闭缫晃晃鞣綄W者所說:“茅盾是一位政治的,社會的作家?!畟€人區區小事是不能吸引住他的,只有那偉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才最使他激動不安?!泵┒茉鞔_表示《吶喊》中的鄉村描寫只能代表中國人生的一角,《彷徨》中的這兩篇(指《幸福的家庭》和《傷逝》)也只能表現‘五四時代青年生活的一角。因而也不能不使人猶敢到不足。這里,顯示了他與魯迅文學觀的個性差異,也顯示了他看待文學的獨特角度:文學應該描寫“大中國的人生”,以忠實地反映時代的社會歷史內容。那么,在茅盾早期創作小說時,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現實在怎么樣的呢?茅盾的怎樣通過對小資產階級青年知識分子、實業家以及傳統女性的描寫來真實地再現中國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中國的社會現實呢?

如果把茅盾早期小說中的傳統女性形象和魯迅筆下同類女性形象比較一下,我們就會發現魯迅主要是“橫向”鋪開,層層深入地寫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對女性的戕害;而茅盾側重寫傳統的宗法制解體時女性既要在這動蕩的歲月里求生存但又為傳統的文化心態束縛的生存狀況,揭示了歷史與現實對女性的雙重制約。

1840年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大門,帝國主義入侵。

早在一九三0年一月,毛澤東已經指出:“伴隨著帝國主義和中國民族工業的矛盾而來的,是中國民族工業得不到帝國主義讓步的事實,這就發展了中國資產階級和中國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中國資本家從拼命壓榨工人找出路,中國工人則給以抵抗”。茅盾便是以他對吳蓀甫以及吳蓀甫和工人之間結成的關系所做的真實的描寫,表現出毛澤東所揭示的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以后的中國社會生活中存在著的這個真理。

總的來說,中國二三十年代的社會現狀是危機四伏的,外面是侵略者虎視眈眈,內部封建殘余思想嚴重、軍閥割據內戰不斷。茅盾的現實主義文學大師,人生命運和時代命運密不可分,在矛盾的早期小說創作中,通過對二三十年代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實業家及傳統女性的描寫,剖析了他們在追求人生價值的過程中所體現的矛盾心理,展現了時代風云,體現了社會寒流和時代風濤對人物追求個人生存價值的影響。

三、和魯迅先生一樣,茅盾也主張為人生而藝術,但魯迅是把為人生和改良人生與改造國民靈魂聯系在一起,以啟蒙主義和思想革命為宗旨;而茅盾則著重表現人物的社會存在、社會關系,揭示時代對于人的命運的影響,他早期就說“文學是為表現人生而做的。文學家所欲表現的人生,決不是一人的人生,乃是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人生。不過描寫社會的病根而欲以文學或戲劇形式出之,便不得不請出幾個人來做代表。他們描寫的雖只是一二人、一二家,而他們在描寫之前所研究的一定是全社會全民族。

在茅盾先生早期的小說創作中,《蝕》三部曲、《野薔薇》、《虹》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的時代青年,特別是時代女性在社會變革中所面臨的考驗,對光明的追求,對革命的向往;《子夜》通過對實業家吳蓀甫走上失敗道路的描寫,從更廣闊的背景上再現了3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的復雜矛盾,觸及了政治上、經濟上的敏感問題。

在《蝕》的扉頁,作者有這樣的題詞:“生命之火尚在我胸中燃熾,青春之力尚在我血管中奔流。我眼尚能諦視,我腦尚能思維,尚能消滅。該還有我報答厚愛的讀者諸君及萬千人生戰士的機會?!弊鳛槿松奶剿髡?,茅盾和他早期小說中的人物一道對人生的價值進行了深沉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