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在于規范 道德在于提升

2013-11-06 02:20
山東農藥信息 2013年9期
關鍵詞:高毒生物農藥農藥

近年來不斷爆出的毒豇豆、毒韭菜、毒生姜、毒藥材等違規使用農藥,致農藥殘留超標的事件,反復考驗著公眾對農產品安全的信心,不得不令人擔憂,還有多少農產品可以放心食用?接連不斷發生農藥殘留超標事件的根源何在,困局何解?值得高度重視,筆者不揣冒昧想做以粗淺探討,拋磚引玉。

一、屢屢發生農藥殘留超標的根源

造成農藥殘留超標的根源涉及許多方面,涵蓋了農藥生產的各個環節,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企業多而小,創新實力與意愿薄弱。據有關資料統計,中國現有農藥生產企業達2500多家,這還是國家認可的,實際上農藥生產企業的數量遠不止這些。數量雖然眾多,但多數規模較小,大多數農藥生產企業無產品研發機構,創新實力與意愿都非常弱,以仿制國外產品或以混配、分裝為主,幾乎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品種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低,主要表現在高毒農藥比重大,農藥的復配制劑產品混亂以及亂混亂配嚴重,一些企業甚至隨意在產品中添加登記以外的隱性成分,無形中加劇了農藥殘留超標的程度。

2、銷售渠道復雜,銷售人員多且良莠不齊。在農藥銷售上不僅有農技推廣站、植保站、供銷社開辦的莊稼醫院以及銷售網點,還有數量眾多的個體農資店。從事農資銷售的隊伍龐大,但這里面經過農業技術培訓的不足三成,許多經銷者普遍對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知之甚少,缺乏相應的植保知識和指導能力。特別是目前的終端經銷商中,原先從供銷社、農技站出來從事農資經營的,多數已年老力衰干不動了,年輕的從業者中大多不具備專業知識,在銷售和指導農民使用農藥上問題不少。而且,一些經銷者道德無底線,唯利是圖,進貨來源復雜,仍在偷偷摸摸違規銷售明令禁止的劇毒、高毒農藥。

3、部門監管形同虛設,不作為、亂作為。農業系統的農技站、植保站隊伍渙散,人雖然不少,但專業技術人員不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就是搞一下形式、走走過場,多數缺乏指導農民科學合理用藥的能力和責任心。行政執法部門之間缺乏有效合作,政出多門、各自為政。個別管理部門名為監管市場,實則為了收費,甚至一些地方存在著“打真不打假”、“打大不打小”、“ 打國營保經費,打民營保小費”的違法違規現象??陀^上由于農資市場遍布城鎮、鄉村各地,經銷網點多、面廣、線長,行政執法部門受人員數量、人員素質等因素制約,難免出現監管缺位,監管不力,誰都管,誰都不管現象。

4、用藥無人指導,農民自任農藥師。因各種原因造成了目前在農村很難見到農技員,加之,青壯年外出務工經商后,留守農村的大多是中老年和婦女,這些人對農藥知識了解更少,大多數農民在使用農藥時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缺乏切實有效的用藥指導。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買人吃的藥有醫生指導,買牲口吃的藥有獸醫指導,可買農藥卻沒人指導,只好自己當農藥師了。賣農藥的人有些賣久了的能懂一點,剛賣時間不長的還不如我們,問了也白問”。農民用藥時隨意性比較大。如不按標簽說明來使用、擅自擴大使用范圍、亂用藥、濫用藥、用錯藥等現象普遍存在。

5、國家政策法規層面上扶持引導不太給力?!掇r藥管理條例》法律位階較低,重新修訂稿還遲遲出不了臺,農藥多頭監管,低效監管,農殘標準不健全,一些小宗經濟作物缺乏農藥殘留限量標準,農殘檢測結果公開不足,應對風險的意識不強,農藥科研受困于現有模式,效率低下,轉化為生產力比較艱難,農藥行業協會、應用協會在社會責任關懷方面還有欠缺等。

以上這些導致農藥殘留超標的主要根源,如果不重視解決,那么,今后農殘超標事件還會發生,農產品安全將“永無寧日”。

二、破解農藥殘留超標,保障農產品安全的對策

傳承在于規范 道德在于提升。破解農藥殘留超標,保障農產品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農藥的“生產——流通——檢測——使用”每一個環節,必須多管齊下,共同努力,標本兼治才行。為此,筆者建議:

1、強化監督管理,規范市場秩序。一是要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法律法規制訂和宣傳力度。應盡快把《農藥管理條例》上升為《農藥管理法》,以提高農藥監督管理的法律效力,加快農殘標準制訂步伐,加強相關法規和農藥科普知識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理順農藥監管體制,成立專門的農藥監管機構,從根本上解決“歸誰管,怎么管”的問題。二是要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藥,違規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處罰和曝光力度,以起到威懾、警醒作用,達到“重拳出擊,重典治藥”的目的;強化地方政府監管責任,將農藥市場監管與地方領導政績掛鉤,作為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對那些既無力進行技術改進,又無力生產出合格產品企業,就要通過整合令其快速死亡。四是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建立健全高毒農藥規范化經營管理制度,堵塞高毒農藥違規流入市場渠道,逐步淘汰高毒農藥。

2、落實企業責任,從嚴把好源頭。企業要建立起法人負首責制度,要建立健全質量管理保證體系,強化產品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努力生產出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環境友好型農藥,達到以產品贏市場,以質量獲口碑,促使企業持續發展;加大企業產品的全面、正確宣傳,讓社會公眾能對農藥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能夠客觀地看待農藥和農藥殘留問題。同時,要注重生物農藥和仿生農藥的研發,從源頭上杜絕有害藥劑進入市場。通過國家創業投資的引導資金,鼓勵金融、投資機構對生物產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持,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有條件的企業要積極與科教單位聯合,產學研結合,開發生物農藥,促使生物農藥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為生產綠色食品提供保障。

3、加強經營者教育管理,規范流通環節。經營者賣農藥賣的不僅是產品本身,賣的是幫助農民解決問題的技術和方案,農藥產品其實只是技術、方案的載體,農民用藥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營者技術指導水平如何。相關主管部門、農藥協會要加強營銷從業人員教育。首先是要注重經營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其擔付起自身應盡的社會責任,嚴格按《農藥管理條例》經營,自覺抵制不合法、不合格農藥,不給那些違法違規企業提供“用武之地”;其次是要加強經營者的業務培訓,通過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植保知識,提高指導農民使用農藥的能力,真正起到“莊稼醫院”的作用;第三從制度上加以約束,抬高市場準入門檻。不僅要完善經營許可制度,而且要建立農藥經營資格制度,對經營者要進行業務考核,考試合格者才能獲得經銷農藥的資格,解決什么人能賣,什么人不能賣的問題;第四要加強管理,建立起嚴格的農藥進、銷貨登記制度,做到有據可查,逐步規范農藥流通領域環境。

4、加強農民技術培訓,把好農藥使用關。要徹底杜絕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必須高度重視提高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的意識和技術水平。農技推廣部門應加強病情、蟲情的監測和預報,每年對土壤中農藥殘留進行化驗,及時預報、警示。農技部門、生產營銷企業應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適時對農民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通過農民會、專家講座、現場示范會、印發明白紙等廣泛利用各種資源,培訓農民識假辨劣、科學選購低毒低殘留農藥,安全、合理、科學使用農藥。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傳媒,將生物農藥信息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傳遞給農民,增加生物農藥專項補貼,促使農民逐步自愿使用生物農藥,拒絕高毒農藥。

5、實施標準化生產,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目前,隨著土地流轉、政府采購、統防統治的不斷實施,專業植保公司的出現,今后可逐步由植保公司擔當起控制農殘的重任,解決不合理使用農藥的問題,減少高毒農藥使用。也可采用基地化或合作社的模式,把農戶整合起來,按照“統一生產、統一技術、統一經營”的方式,積極推廣實施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種植中做到“統一購藥、統一配藥、統一施用”,統防統治。同時,建立起食品質量安全信譽卡制度,顧客在市場購買農產品時,只需在多媒體信息查詢機上進行掃描,就可知道所購買農產品的生產者、產地、藥物殘留等各種信息,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

總之,要破解農藥殘留超標困局,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只有做到了“層層設卡,步步把關,環環相扣,嚴查嚴管”,每一個環節都真正發揮出了正能量,農藥殘留超標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才能為消費者提供出安全、高品質的農產品來。

(宋繼文)

猜你喜歡
高毒生物農藥農藥
生物農藥防治有機蔬菜病蟲害的高效技術簡析
5年內我國將禁用全部高毒農藥
上海國際生物農藥與微生物肥料發酵技術展覽會
2015中國植保市場生物農藥暢銷品牌產品
2014年第四批農藥生產資質合并企業名單
有毒有害作業的范圍及主要事項有哪些規定
河南購買高毒農藥將實名制
農業生產離不了 銷售使用要管好
湖北生物農藥推廣難
第十八屆全國農藥信息交流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