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讀書時代

2013-11-29 07:55鄧濤
教師博覽 2013年3期
關鍵詞:教科書自學課外

鄧濤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以前常聽到鏗鏘有力的回答,少不了報國、民族崛起之類。沒想到私心在時代發展中膨脹,答案越來越紛雜。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圣言在飽受爭議后還是一句紋絲不動的公理。讀書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線路,縱然甘為凡夫,動物要馴化,人要教化,受教是人生的定式。

因為母親是小學教員,鄙人在五歲,尚未完全開智的年齡就坐在了廠辦子弟學校的課堂第一排。

從那時起,我知道戒尺打在掌心很疼,面墻體罰很丟人,眼淚嘩嘩地流,很冷。

我小時候的苦從讀書開始,而鄉下的堂兄說他的苦從放牛開始。我羨慕他在黃昏下放牛的逍遙,他羨慕我在課堂里有滋有味地啃著書。多少年以后,我告訴他教科書中的文字如干澀的草,他奇怪地說了一句有趣的話,讀書要像牛一樣反芻咀嚼。

圈養在學校里反芻咀嚼一冊又一冊課本,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在窗外變化著。

如今,我不斷地問自己,遠遠超過十年的寒窗,還能記住些什么?求學過的校名,待我好的老師,同窗和女生,佐羅、少林寺、霍元甲,山巔、田野、自行車,最難忘的是逃學,逃過慌張后的快樂。

而讀過的那些教科書,大半已被歲月稀釋了。

我在教科書里試圖尋找自己的快樂,可整個時代許許多多時間淹沒在枯槽的死記硬背中,消滅著我們的想象力,和結婚生子一樣成了硬性階段。

雖然擺脫不了現行教育的模式,更無力審判,但在高中時期已經萌生了強烈的鄙視,輕蔑“書中自有黃金”之說,輕蔑改變身份命運的世俗嘮叨。按自己快樂的方式讀書,特別是那些令我心馳神往的課外讀本。

教育是從興趣開始,在先生的鼓勵、鞭策和喚醒中感受生命的內涵,它培養的是思考力、自信心,完成的是人格教育。

我抵御著課堂中盲從,我實在不愿用幾張試卷來總結青春,于是,依然我行我素瘋狂地挑燈閱讀課外書籍,在乏味的課堂里,另一種本領成長起來,那就是自學。在我看來,自學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習慣。

感謝我的老師們,他們擁有凡塵間通常的善良,我憑著讀書時代超常的記憶力將學歷記錄拖到了沈陽,成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

當我開始寫書時,在外人看來是閱讀了足夠的書,其實書是讀不夠的。不過天下書籍無數,不是本本可讀,本本能讀,如果花費大量的時間讀不必讀的書,對生命顯然是無辜的消耗。

原先書籍也像物質一樣匱乏,現在書又像物質一樣極大豐富,只是相當的書同樣在遭遇著污染,精神污染遠比物質污染更可怕,愧對紙張,愧對書的神圣。

(作者系知名作家,著有文集《心匣》《睡去醒來》《拾味舍手記》等多種)

責編:周正旺

猜你喜歡
教科書自學課外
打麥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藏起來的教科書
藏起來的教科書
藏起來的教科書
取經之路
告讀者
怎樣培養自學的習慣
編者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