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學做“冷酷”父母

2013-12-02 07:45趙美萍
教師博覽 2013年4期
關鍵詞:小家伙兒子媽媽

趙美萍

孩子出了車禍讓其獨自解決;子女打工掙學費;逼3歲小兒吃四川辣面;將嬰兒丟進水中學游泳;以惡制惡懲罰小孩……這樣的父母,是不是太“冷血”,太沒“人性”了?這就是美國父母令人瞠目的“冷酷”教育。但在這“冷酷”背后,卻能品味出別樣的溫情。

素質教育從嬰兒抓起

今年7月的一個周末,我和朋友在休斯頓一家中餐館吃飯時,看到令我詫異的一幕。

鄰桌坐著一對中年洋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女兒七八歲,兒子三四歲??磥硭麄兒軔壑胁?,夫婦倆點了煎包、餛飩和炒河粉等中國特色小吃。小兒子指著菜單上的彩色圖片要吃四川擔擔面。媽媽說,這是辣味面,你吃不了。但小兒子非要不可,估計是被圖片上紅彤彤的辣油和肉末醬吸引了。媽媽勸不了,只好由他點了。等到擔擔面上來,小家伙嘗了一口,馬上不吃了,要換一碗不辣的面。

但麻煩來了,媽媽嚴肅地搖頭:“NO!你必須把它吃完,這是你堅持要的,你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兒子把求救的眼神投向老爸,豈知老爸只顧自己大塊朵頤,對兒子的求救不置一詞??蓱z的孩子只好流著鼻涕眼淚,吃一口面條、喝一口冰水,小嘴不時哈著氣,進行著他的“麻辣面噩夢”。

我小聲地跟一起吃飯的朋友說:“這女人怎么這么狠心啊,逼這么小的孩子吃這么辣的面條?”朋友小聲說:“美國人就是這樣管教孩子,從小就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估計以后點餐,他媽只要說一句:你還想嘗嘗中國辣面的滋味嗎?這小家伙就不敢固執己見了?!?/p>

朋友的話讓我忍俊不禁。對這個小家伙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難忘的教訓。在小家伙吃完那碗辣面后,媽媽獎勵給他一個冰激凌,還直夸他“Good boy”,小家伙立即眉開眼笑。我不禁對這個“美國辣媽”佩服得五體投地。這種賞罰分明的美式教育也太給力了。

無獨有偶。今年7月末的一天,我們的英語老師Ellen在家里舉行燒烤派對,邀請我和幾個同學去參加。一到她家,就看到了讓我驚訝的一幕:只見她家后院的游泳池邊,Ellen3歲的外孫Oliver穿著小泳褲,戴著游泳鏡,站在一米高的跳臺上往水中跳,然后像只小青蛙一樣。在水里游上一陣,再爬上來跳水,反反復復,身上也沒有套救生圈之類的東西。

更令人目瞪口呆的是,Ellen的女婿抱著才八九個月大的嬰兒,站在池邊,像拋玩具一樣,把嬰兒拋向站在水中的妻子。而他妻子還不時把嬰兒整個兒沉入水中幾秒鐘,然后托上來。有一刻,她居然雙手離開嬰兒,任其在水面撲騰。

由此可見,美國人對孩子的體能以及生存訓練從小便開始了。這不禁讓我想起在國內時,有些父母即使在自家浴缸里陪孩子戲水,也要給孩子套上充氣塑料圈,中國有些孩子甚至長大了都還不會游泳。這到底是一種保護,還是一種失策呢?

當我轉身去幫Ellen準備烤肉時,忽聽有人驚呼:Oliver不見了!大家都緊張起來。Ellen的女婿卻不慌不忙地說:“他是在學潛水?!?/p>

果然,Oliver很快在游泳池的一角冒出了腦袋。但臉上的游泳鏡不見了。他指著水底,口齒不清地說:“我的游泳鏡落到水里了,我在找它?!彼职謫査骸耙規湍阏一貋韱??”小家伙搖搖頭:“嗯嗯,我要自己找回來?!?/p>

說罷,吸了一口氣,小屁股一翹,又鉆進了水里,蛙泳的姿勢十分漂亮。池邊,十幾個人都眼巴巴地看著水里的動靜。前兩次,大概因為憋氣不夠,他都半途而廢上來透氣,坐在泳池邊“呼哧呼哧”直喘氣。他爸爸又問他是否需要幫忙,小家伙依然頑強地搖搖頭,再一次鉆入水中。這一次,他成功了。當他拿著游泳鏡鉆出水面時,我們給這個勇敢的小家伙報以熱烈的掌聲。我不禁有些感動:對我們來說,這也許是一件平常小事,但對這個孩子來說,他一定為自己克服了一個巨大的困難而驕傲。

賞罰分明不溺愛

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調皮惹禍。如果孩子故意惡作劇,美國父母往往會扮演冷酷的角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孩子從中吸取教訓,下不為例。

英語老師Ellen非常喜歡給我們講她的外孫Oliver。Oliver比較調皮,常在家中做出驚天動地之舉。最惡劣的一次,媽媽讓他幫忙把土豆泥拿給妹妹吃,他偷偷在妹妹的土豆泥里放了芥末,小嬰兒吃了一口就哇哇大哭。媽媽知道后,也不責罵Oliver,而是拿掉他正在啃的雞腿,遞上“芥末土豆泥”,命令他吃下。

Oliver知道錯了,趕緊道歉。媽媽毫不心軟:“你只有吃掉它,才會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求饒無效,Oliver只能遵命。從那之后,他再也不敢捉弄妹妹。因為他知道了,一旦東窗事發,他就會自食惡果。

今年春天,在高爾夫球的練習場上,我認識了一個小球手。他大約七八歲,球桿比他還高,但他的球打得又直又遠,有幾個球都打到了一百碼之外。但我又覺得奇怪:這么小的孩子,大人怎么會放心他一個人來練球?

休息時,我有意跟他聊天。他自我介紹叫Steve,他家里還有一個2歲的妹妹需要媽媽照顧。而爸爸是一名醫生,工作很忙,所以沒人陪他來打球,他只好做“獨行俠”?!澳阒?,我并不喜歡打高爾夫球,”他像是對一個老朋友一樣對我抱怨起來,“我爸爸讓我在橄欖球和高爾夫球之間做一個選擇,我還是寧愿打高爾夫球,我討厭那樣野蠻的運動?!?/p>

我在球場的教練剛好曾是Steve的教練,他告訴我:這個小家伙去年就在這里練球了,一開始練得十分不情愿,剛開始練球時,胳膊酸痛,手上起泡,大拇指還脫過一層皮。但他媽媽從未間斷過送他來練球(雨天除外),一年練下來,Steve漸漸地對高爾夫球感興趣了,今年他已經開始下場。我不由對這個頑強的小家伙肅然起敬。

2個小時后,Steve的媽媽開車來接他,,Steve仔細地用毛巾擦干凈每個球桿,插進球袋,然后背著碩大的球桿袋,和我揮手說再見。

看著球桿袋拍打著Steve的小屁股漸漸遠去,我的眼前驀然浮現起國內經??吹降囊荒唬簭澭劚车臓敔斈棠虃?,替孫子孫女們背著沉重的書包,接送孩子們上學放學的情景……到底哪一種愛,是孩子們最需要的呢?難怪有社會學家認為:中國父母給孩子的,往往是過度的保護和溺愛。而美國父母給孩子的,是學會勇敢和擔當。

讀小學時,美國老師就經常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活動,比如“賣檸檬水”體驗,既鍛煉了孩子們的獨立性,也啟發了孩子們的創業夢想。

常常在5月,在美國一些小區的街道上,會看到一兩個七八歲的小孩子,支起了簡易的檸檬水攤。所謂檸檬水,就是冰水中加了檸檬而已,一塊錢可以買一杯,孩子們會用自己掙來的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假期里,孩子們也會上門推銷附近店家的折扣券,或是他們自己批發來的小玩意兒,掙點外快。而家長也十分支持,有些家長甚至會陪著孩子上門來推銷,絲毫不覺得難為情。這若在國內,父母大概會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前些時,我讀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9歲的美國男孩,在父親的汽車配件店里,自己動手,利用廢紙箱、膠帶、切割機等工具,親手做出了一個微型游樂場,吸引了無數大人小孩前往投幣玩耍。如今他已經獲得了20多萬美元的大學基金,甚至被《福布斯》評價為未來的億萬富豪。

鼓勵獨立懂尊重

眾所周知,美國孩子從18歲以后,就開始獨立生活。所謂獨立,一方面是孩子們開始脫離家庭,進入大學讀書。另一方面,孩子們開始自己打工,掙生活費或學費。美國大多數孩子認為,過了18歲成人禮,自己便已是成人,如果還向父母伸手要錢,顯得自己很無能。

美國至今實行12年義務教育制,到高中畢業為止。進入大學后,所有費用由家庭承擔。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相差較大,每年學費在1至3萬美元之間,根據學校性質和排名情況而定。如果按平均計算,學費每年約2萬美元,住宿費每年約l萬美元,生活費每年約1萬美元。對一個美國普通家庭來說,如有兩個孩子上大學,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

上個月,一個好友的兒子Myers摔傷了腿,我和先生去看望他。當我們得知Myers摔傷的經過后,覺得他的父母實在太沒“人性”了。

Myers是個正讀大四的學生,他準備明年大學畢業后報考醫學院。在美國,醫學是個非?!吧莩蕖钡膶I。4年本科加上4年醫學MD(DoctorMedicine,醫學博士),讀完至少8年時間,得花20多萬美元。

Myers的父母十分贊成兒子學醫,但前提是必須自己貸款交學費,將來工作后自己還貸。若是其他家庭,這并不奇怪??蒑yers家在當地開著十幾個連鎖餐館,不差錢??!Myers為了少貸點款,暑假期間,他和幾個同學去林區幫人伐木??伤鸥闪税雮€月,掙了2000多塊錢,就被一根木頭砸傷了腿。

看著兒子受傷,Myers的爸爸不僅不內疚,還說風涼話: “我讓你在店里切洋蔥,時薪10塊你嫌少,要去掙時薪15塊的!現在好啦,我給你時薪8塊,你干不干?反正這活兒坐著也能干?!蔽抑荒芨袊@:天下有這樣對兒子落井下石的“冷酷” 父母嗎?

在美國,子女向父母借錢和付利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子女自己打工掙生活費和學費,自己租房居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雖然父母和孩子錙銖必較,看來比較冷血,缺少溫情,但孩子從中收獲的,卻是積極向上的東西。反過來,美國父母年老之后,子女也無須提供贍養費??此朴H情冷漠,其實這是一種彼此獨立和互相尊重。

美國孩子年滿16歲就能拿駕照,18歲后就可以獨自駕車,這也意味著他們要獨自面對和解決各種問題。一次,一個朋友18歲的兒子開車時不小心追尾撞上前面的小貨車,這孩子開的是輛小轎車,車頭損傷嚴重。

這是他第一次遭遇車禍,嚇得夠嗆,而他的父母此時正在外地度假,所有問題只能他自己解決。這孩子冷靜下來后,首先向對方誠懇道歉,請求對方不要叫警察,否則他還得吃罰單。結果,對方大概看他是個孩子,態度又好,而他的車只是刮了一點漆,沒什么大礙,就放了他。

但這孩子的車撞壞了,當時就無法發動,他只好叫來拖車公司,連拖車帶修車,花了將近1000塊,保險費也漲了。他爸媽讓他自己解決這筆費用。這孩子后來說:通過這次教訓,他記住了兩件事:第一開車時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那次他一邊開車一邊打電活。第二,遇事一定要冷靜,慌張不能解決問題??梢?,挫折真能使人成長。

我們有個在紐約做風險投資的朋友Daniel,外號“冷面投資家”,在家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冷面”父親。去年夏天,他把學護士專業的女兒趕到非洲去做志愿者,女兒在那里感染了瘧疾,差點喪命。今年暑假,他將讀高中的兒子送到得克薩斯州北部一個農場,讓兒子在那里干2個月農活和學會農機修理。

有人問Daniel為什么如此對待孩子,他說:“年輕人就應該去體驗各種生活。他們應該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空調房,不能使用信用卡,沒有iPhone,不能每天洗澡……現在讓他們多體驗體驗,即使有一天我破產了,他們也能找到活下去的方式?!币苍S有人認為這位父親很冷酷,但我卻覺得他冷酷的行為下,藏著一顆萬分慈愛的心。

也許美國父母的“冷酷教育法”并不適用于每個國家的孩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冷酷中成長,總比在溫室中開花更能迎接人生的挑戰。

(金衛東摘自《知音·海外版》2012年第10期(下))

責編:徐艷蘭

猜你喜歡
小家伙兒子媽媽
住在北極的小家伙們等
打兒子
當然是你掏錢
誰的兒子笨
你養的好兒子
鳥媽媽
我的媽媽是個寶
精靈
不會看鐘的媽媽
媽媽去哪兒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