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未成年人的微閱讀現狀與引導對策*

2013-12-05 02:57葉松慶
中國出版 2013年21期
關鍵詞:比率教育者文學作品

文/葉松慶

微閱讀是一種集短信、網文、博文為一體的閱讀方式,手機報、手機短信、網絡微博、博客都是微閱讀的源泉,手機閱讀與網絡閱讀(部分)都可屬于微閱讀。微閱讀一經面世,首先引起青少年群體的高度關注。有人認為,“微閱讀已經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很多人已經形成了天天看微博的習慣——這比以前不看書,只看電視,什么都不看要好。這是好現象,應該提倡”。[1]有人認為,“微閱讀總比不閱讀強”[2],也有人認為,“微閱讀正在敗壞閱讀風氣”[3]。盡管目前社會對微閱讀的看法不一,各持己見,但微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閱讀方式將會被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接受,“埋頭于手機或其他移動終端的移動閱讀‘低頭一族’將會越來越壯大”[4],這是可以預見的。

為了解未成年人的微閱讀現狀與引導現狀,筆者于2008~2012年連續五年在全國部分?。ㄊ校┳鰞r值觀調查時,設置了與微閱讀相關的選題,得到原始數據[5-6]。

(1)未成年人的調研:2010年1936 名,2011年1931 名,2012年2104 名,總有效樣本為5971 個。

(2)教育者的調研:2008年155 名,2009年223 名,2010年215 名,2011年218 名,2012年201 名,總有效樣本為1012 個。

(3)家長的調研:2010年98 名,2011年183 名,2012年205 名,總有效樣本為486 個。

一、未成年人的微閱讀現狀

1.微閱讀是未成年人課外閱讀的新方式

通常把“紙質書刊閱讀”稱為傳統閱讀,“網絡閱讀”“電視閱讀”“電子書閱讀”稱為新型閱讀,把“手機閱讀(微閱讀)”與“網絡閱讀”的部分(博客、微博、短文)稱為微閱讀。在閱讀方式多樣化的社會背景下,未成年人在傳統閱讀、新型閱讀與微閱讀之間彷徨、徘徊。2011~2012年的調查顯示,盡管60.94%的未成年人選擇了“紙質書刊閱讀,“網絡閱讀”(11.50%)、“電子書閱讀”(10.19%)、“電視閱讀”(3.54%)也受到部分未成年人的歡迎,明確標為“手機閱讀(微閱讀)”還位居第四(9.94%),但2012年的比率(10.84%)比2011年的比率(8.96%)高出1.88%,呈現出強勁的態勢,而且“網絡閱讀”中也還含有部分微閱讀??梢娢闯赡耆私邮芪㈤喿x的速度很快,這符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

2.手機報是未成年人微閱讀的主要對象

手機報是微閱讀的重要來源,從2010~2012年連續三年的調查結果來看,未成年人手機報閱讀的比率為:“經常閱讀”(20.69%)、“偶爾閱讀”(35.89%)、“從不閱讀”(22.76%)、“不知道”(20.66%)?!敖洺i喿x”的未成年人已有微閱讀習慣,“偶爾閱讀”的未成年人還處在初嘗階段,“從不閱讀”的未成年人對微閱讀絲毫不感興趣。顯然,“微閱讀”已成了1/5 強的未成年人課外閱讀的新方式。

3.未成年人微閱讀中的“淺閱讀”方式

未成年人微閱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在很多時候與“淺閱讀”掛鉤,“淺閱讀方式給人們帶來的新奇感和緩解疲勞的快感及對人們認知度的培養和人們閱讀興趣的激勵功能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7]2011年與2012年,在4035 名未成年人中的調查可知,未成年人涉及最多也是最感興趣的“淺閱讀”方式是“瀏覽式”,因為“瀏覽式”是一種搜索式、標題式為特征的閱讀方式,不需要深度思考,基本上是處于“一閃而過”“一望便知”的狀態,易受未成年人的青睞。欣賞“瀏覽式”的這部分未成年人占43.84%,其余各項的排序為,“快餐式”(19.03%)、“隨意式”(14.87%)、“跳躍式”(6.27%)、“碎片式”(4.71%),此外還有11.20%的未成年人目前沒有進入“淺閱讀”的行列。以上所列的“瀏覽式”“快餐式”“隨意式”“跳躍式”“碎片式”均是“淺閱讀”的方式,其共同特點是“淺顯化”,也反映出微閱讀的淺顯成分。

圖1 未成年人微閱讀的最大收獲

4.未成年人微閱讀中最感興趣的文學作品

未成年人在微閱讀中不完全是“淺閱讀”,也有深閱讀的時候。在2011~2012年的調查中發現,未成年人在微閱讀中最感興趣的文學作品排序是:“中國文學名著”(31.28%)、“中國現代作品”(25.50%)、“世界文學名著”(24.06%)、“外國現代作品”(5.55%),可見未成年人比較親近中國的文學作品,對外國現代作品不大關注。由于有這種“中國”情結,再加上有快捷的方式,引致未成年人進入微閱讀中的深閱讀。

5.未成年人微閱讀中最感興趣的網絡內容

網絡是未成年人微閱讀的主要源泉,哪些內容讓未成年人最感興趣?從2010年至2012年三年的連續調查可知,“國內新聞”被排在第一位,占18.42%,余下各項的排序為:“國際新聞”(15.07%)、“文學閱讀與音樂欣賞”(12.48%)、“游戲”(7.99%)、“青少年事件”(7.00%)、“社會趣聞”(6.11%)、“企業家成功之路”(5.36%)、“其他”(3.82%)、“愛情”(3.77%)、“科學文化知識”(3.52%)、“網聊”(3.47%)、“不知道”(2.63%)、“軍事”(2.23%)、“無所謂”(2.19%)、“兇殺暴力”(1.64%)、“涉黃”(1.57%)、“創業就業信息”(0.85%)、“網戀”(0.40%)、“網婚”(0.39%)。從以上排序可以看出,除第一位到第三位的比率超過百分之十以外,余下17 項的比率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彼此間差距不大。這種數據分布提供的信息是,未成年人對來自網絡的內容興趣比較寬泛,這也是未成年人青睞微閱讀的心理基礎之一。

6.未成年人微閱讀的最大收獲

未成年人采用微閱讀的方式閱讀了自己感興趣的多樣化的內容,有什么樣的收獲呢?在2011年與2012年的4035 名未成年人的調查(見圖1)可知,排在第一位的是,“精神上獲得滿足”,占28.55%,排在第二位的是“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占25.11%,從第三位“知識有了長進”(13.78%)開始比率就大幅度下降,余下的各項比率為,“減輕學習考試壓力”(12.42%)、“達到休閑目的”(11.97%)、“不知道”(2.18%)、“沒有任何收獲”(0.82%)。無論怎樣說,未成年人的微閱讀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梢娢㈤喿x不僅具有為未成年人“增長知識”“減輕壓力”“休閑放松”的功能,而且還具有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的作用。

二、對未成年人的微閱讀引導

1.教育者與家長是最好的微閱讀行為示范者

事實表明,教育者與家長的微閱讀行為是未成年人微閱讀的重要影響因素。

(1)教育者最喜歡的業余閱讀方式

在2011年與2012年419 名教育者的調查中可知,傳統的“紙質書刊閱讀”仍是教育者最主要的閱讀方式,占58.95%,“網絡閱讀”其實已有部分“微閱讀”,只是我們在設置調查選項時沒有把它明確列入“微閱讀”欄目,這部分教育者占29.36%,可以說,以上兩種閱讀方式是教育者最愛采用的閱讀方式。喜歡“微閱讀”(手機閱讀)的教育者占4.77%,雖比“電視閱讀”的比率高0.61%,但從兩年的調查結果來看,這一項的比率上升了1.02 倍,同時考慮“網絡閱讀”中的“微閱讀”部分,表明“微閱讀”已經引起教育者的關注,參與“微閱讀”的教育者逐漸多了起來。

(2)教育者閱讀手機報的情況

手機報是教育者微閱讀的主要對象之一。2010年至2012年連續三年在634 名教育者中的調查顯示,教育者“經常閱讀”手機報的比率為20.19%,“偶爾閱讀”的比率為41.32%。也就是說,61.51%的教育者平時閱讀手機報,這種閱讀與手機報的及時、快捷有關,而與喜愛、興趣關系不大,因此手機報的普及率還不高。

(3)教育者微閱讀中的“淺閱讀”方式

“淺閱讀”方式已深入各種人群,受眾面較廣。教育者在選擇微閱讀的同時也就回避不了“淺閱讀”。2011年與2012年在419 名教育者中的調查表明,與未成年人相似,教育者也把“瀏覽式”(54.65%)排在第一位,其余各項的排序為,“快餐式”(27.21%)、“隨意式”(10.74%)、“跳躍式”(3.34%)、“碎片式”(1.91%)。我們注意到,教育者的選擇相對比較集中,與未成年人的選擇相對分散形成鮮明對照。教育者與未成年人兩者的共同之處是都沒有刻意回避“淺閱讀”。

(4)教育者微閱讀中最感興趣的文學作品

緊張忙碌的工作常常使教育者無暇漫游在紙質書海之中,于是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的普及版、精簡版、通俗版、口袋版應運而生,微閱讀就派上了大用場。讀文學作品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消遣,至于是紙質閱讀還是微閱讀并不重要,關鍵要看閱讀者的興趣和感受。教育者在微閱讀中對什么文學作品最感興趣呢?在2011年與2012年419 名教育者的調查中發現,“中國現代作品”排在第一位,占教育者的34.13%,2012年的該項比率(28.86%)比2011年的該項比率(38.99%)低10.13%,但仍然處在第一位?!爸袊诺涿迸旁诘诙?,占教育者的29.36%,但2012年的該項比率(20.40%)比2011年的比率(37.61%)下降17.21%,排在第三位的是“世界名著”,占教育者的20.53%,與占比為6.44%、排在第五位的“外國現代作品”的這兩項在2012年比率大幅上升。在教育者那里,本土化的文學作品在得到青睞的同時,有與外國文學作品平分秋色的趨勢。這與未成年人對文學作品的價值取向存在明顯差異。

(5)教育者微閱讀的最大收獲

不論什么方式的閱讀,閱讀者都有一定的收獲。在2011年與2012年對419 名教育者的調查中,教育者認為微閱讀最大的收獲是“精神上獲得滿足”(33.89%),其次是“知識有了長進”(22.20%)、然后是“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16.95%)。其余各項排序為,“減輕工作壓力”(13.60%)、“彌補學習的不足”(8.11%)、“達到休閑目的”(5.01%)。顯然,教育者的微閱讀在精神層面的收獲得到提高,休閑功能在削弱。

教育者對微閱讀已不陌生,微閱讀也已逐漸成了教育者閱讀的新方式,涉及面在不斷擴大,在這一點上與未成年人沒有什么兩樣。由于教育者是“教育”未成年人的,是未成年人的示范者,如同教育者的其他態度與行為一樣,其微閱讀的態度與行為對未成年人也會產生顯性與隱性的影響,因此,教育者的責任重大,必須注意修好自身的微閱讀形象,積累微閱讀經驗,為正確引導未成年人的微閱讀提供正能量。

(6)家長的微閱讀情況

同樣用手機報閱讀來考察家長的微閱讀,2010~2013年連續三年對486 名家長的調查表明,所得到的結果與教育者相近?!敖洺i喿x”的比率占19.75%,“偶爾閱讀”的比率占41.15%,“從不閱讀”的比率占36.21%,“不知道”的比率占2.88%??梢娢㈤喿x對六成以上的家長來說也已不陌生。

家長是未成年人的啟蒙老師,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更加顯著。但家長的成分比較復雜,一是文化背景不一致,二是自身的素質高低不一致,三是對未成年人的要求與期盼不一致,所以對未成年人產生的影響也會不一致。這就要求家長也要注意修好自身的微閱讀形象,發揮各自的優勢,從正面影響未成年人的微閱讀。

2.加強教育者與家長對未成年人微閱讀的指導

教育者與家長不僅要為未成年人的微閱讀作出表率,也要盡自己的能力指導未成年人的微閱讀,當然,教育者與家長在指導能力上是有差別的,但只要用心就會有好效果。

(1)加強教育者對未成年人微閱讀的指導

如圖2 所示,對于未成年人課外閱讀,18.38%的教育者“經常指導”,61.56%的教育者“有時指導”。也就是說,近80%的教育者指導未成年人的課外閱讀(這里包括微閱讀的指導),履行了老師的職責,但有1/5 的教育者沒有盡到責任。因此,教育部門需要求所有教育者切實履行職責,變“不指導”為“有時指導”,變“有時指導”為“經常指導”,因為教育者有這種職責與能力。

圖2 教育者指導未成年人課外閱讀的情況

圖3 家長指導未成年人課外閱讀的情況

(2)加強家長對未成年人微閱讀的指導

如圖3 所示,對于未成年人課外閱讀,13.99%的家長“經常指導”,57.82%的家長“有時指導”。也就是說,70%以上的家長指導未成年人的課外閱讀(這里包括微閱讀的指導),發揮了啟蒙老師的作用,但有近1/3 的家長“不指導”(23.46%)或感到“無所謂”(4.73%)。我們不能要求所有家長都來指導未成年人的微閱讀,但我們期盼所有家長都來關心未成年人的微閱讀,關注他們的微閱讀動向,關注他們的微閱讀成效。

教育者與家長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未成年人的課外閱讀指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由于未成年人的興趣很廣泛,微閱讀面也很寬泛,只要網上能搜尋到的內容盡可涉及。教育者與家長如不熟悉微閱讀的方式與技巧,就很難對未成年人的微閱讀起到有效指導。因此教育者與家長的價值觀念與行為取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及時接納、更新閱讀方式,同時還要用心關注未成年人在微閱讀中的興趣點與價值取向,了解他們究竟在閱讀些什么內容,以便在閱讀指導中獲取實效。

三、結語

微閱讀以其方便、快捷、面廣、信息量大的特點,成了未成年人的新寵,對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起著重要作用。但微閱讀同時也是一柄雙刃劍,對未成年人的價值觀發展也有一些負面作用。加強對未成年人微閱讀的指導,避免未成年人在微閱讀中走失方向,盡量“減少‘微閱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負面效應”,[8]就顯得非常必要。

老師與家長要積極引導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微閱讀習慣,使微閱讀與深閱讀、淺閱讀等緊密聯系起來,形成智慧型的微閱讀。微閱讀習慣的形成不僅取決于未成年人自身的閱讀興趣、情緒與需求,也依靠于老師與家長對未成年人閱讀目的的定位上。從這種意義上說,老師與家長緊密配合的同時,還應與社會各方面積極聯動,多視角探尋未成年人的微閱讀動向,客觀地評價他們的微閱讀效果,有效校偏糾誤,這樣才能揚正避邪,充分發揮微閱讀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助力作用。

[1]葛紅兵,劉強.微閱讀,閱而不讀[N].山東商報,2012-09-29(4)

[2]涵今.“微閱讀”總比不閱讀強[N].東方早報,2012-04-24(5)

[3]安武林.微閱讀正在敗壞閱讀風氣[N].檢察日報,2012-09-28(3)

[4]鄧建國.電子書的未來:為讀者創造新的價值[J].中國出版,2012,(20)

[5]葉松慶.對安徽當代未成年人購買書刊的調查分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0,(10)

[6]葉松慶.青少年的科學素質發展狀況實證分析[J].青年研究,2011,(5)

[7]董二林.移動閱讀如何走出“淺閱讀”的困境[J].中國出版,2013,(2)

[8]王玉琴,杜在桂.別讓少年兒童被“微閱讀”掌控[N].光明日報,2012-09-03

猜你喜歡
比率教育者文學作品
當文學作品扎堆影視化
品讀
為什么文學作品里總會出現“雨”
一類具有時滯及反饋控制的非自治非線性比率依賴食物鏈模型
我國教師教育者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教育者要懷揣夢想上路
比率分析公司財務狀況——以步步高及永輝超市為例
一種適用于微弱信號的新穎雙峰值比率捕獲策略
文學作品與數學
臺灣文學作品中的第一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