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民:圍繞漢字“大做文章”

2014-01-18 01:24志菲
共產黨員(遼寧) 2014年12期
關鍵詞:漢字

文/志菲

王永民:圍繞漢字“大做文章”

文/志菲

倉頡造字時一定不會想到,幾千年后,美觀大方的四方漢字竟然在計算機輸入時卡了殼。最終,一位叫王永民的中國人發明了五筆字型,開創了電腦漢字輸入的新紀元,實現了華夏文明與西洋文化的科學結合,使古老的漢字與西洋文字一并闖入信息時代。

沒有豪華的舞臺,沒有明星的陣容,一個以初中學生為主角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引發了全社會的漢字熱潮。這一節目也同樣受到了王碼五筆字型發明人、現中國王碼集團總裁王永民的關注,他說:“這是弘揚中國漢字文化的一臺非常成功的節目?!?/p>

1984年秋的一天,一位身著廉價西服的黃皮膚人應邀走進聯合國大樓,在當時號稱世界第一的AT微機上插進五筆字型軟件。操作員信手輕彈,眨眼間,一行又一行方塊字飛快地躍上屏幕。擊鍵停止,計算結果:每分鐘112個漢字。這一數字如一石激浪,轟動了聯合國。

“漢字一串一串地出來,是怎么一回事?”聯合國的專家吃驚不已?!斑@叫做‘詞語輸入’,不管多長的詞,只需擊四下鍵即可打出,而且‘字詞兼容’,見字打字,見詞打詞,字詞之間不用任何附加操作?!边@位黃皮膚人在解說的同時,操作員按下“口、亻、人、囗”四個鍵,“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字一下子躥上了屏幕?!捌孥E!”“字詞兼容,舉世無雙!”贊嘆聲此起彼伏。

這位“解說員”就是今天已聞名全球的王碼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

讓漢字渡過“生死劫難”

1984年8月,中國的體育健兒肩負著祖國的重托,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的賽場上頑強拼搏,頻傳捷報。然而,就在這時,《參考消息》上卻出現了這樣一條報道:“8月5日法新社洛杉磯電……新華社派了22名文字記者、4名攝影記者和4名技術人員在奧運會采訪和工作。在全世界報道奧運會的7000名記者中,只有中國人用手書寫他們的報道?!?/p>

只有中國人,一手高擎著金牌,一手緊握著鋼筆,在7000多名各國記者中,筆耕墨種,用手書寫自己的報道。英雄的巨人、落后的工具,是多么的不協調!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字數多、筆畫復雜的漢字難以用電腦處理日益成為事關漢字命運的世界難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國內外形成了強大的輿論:中國的漢字必須與時俱進,否則中國便不能廣泛地使用計算機,中國也不可能實現四個現代化。在王永民眼里,愛漢字就是愛祖國。為了讓漢字渡過“生死劫難”,他決心搏一搏!

在極為簡陋的10平方米的工作間里,王永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以驚人的毅力抄錄編寫了摞起來有12米高的10萬張卡片。從甲骨文到簡化漢字,王永民對漢字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個“漢字字根組字頻度表”和“漢字字根實用頻度表”,以他文理兼備的學科優勢,在多學科的接壤處,對漢字電腦化的基礎理論作了開創性的研究。

1983年8月29日,面對每分鐘打出100多個漢字的測試結果,來自全國的40多位專家經鑒定得出結論:五筆字型是一項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漢字輸入方案。

五筆字型,這是一項意義深遠的重大發明!此后的10年之間,中國的書報公文的印刷告別了“鉛與火”,五筆字型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實現了中國文字工具的歷史性變革!

農家小院里走出的大發明家

王永民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一個農民家庭。從記事起他就像小大人一樣不聲不響地幫助媽媽拉風箱,燒火做飯,上山割草拾柴,幫父親在菜地里澆水、逮蟲子。他不僅從父母那里繼承了吃苦耐勞的品質,而且培養了“萬事不求人,一切靠自己創造”的自我奮斗精神。

父母為了維持這個缺吃少穿的家,一年到頭都在忙碌,對王永民的學習、考試從不過問,對他那多種多樣的小制作、小創造,也從不干涉。小學五年級時,11歲的王永民與教算術的教務主任在課堂上發生過一場轟動全校的爭論。課堂上,老師拿著一個木制的直角三角板,按在黑板上,用粉筆在周圍畫了三下:“這是一個直角三角形,請看,這兒有一個直角?!比缓?,老師把同一個三角板的長邊放平,又畫了一周,宣布:“這是一個銳角三角形,請看,它有兩個銳角?!?/p>

王永民立即舉手站了起來:“老師,您說的不對!明明是沿同一個三角板的三條邊畫出來的,只不過一個睡著,一個站著,為什么就是不同的三角形?”老師說這是書上說的,沒有錯。王永民不經許可,便跑到講臺上一邊比畫,一邊給同學講解,跟老師辯論起來。

這場爭論,以王永民取得勝利而告終。從此,王永民懂得了一個道理:大人、老師和書本,有時候也會錯的。既要相信別人,也要相信自己,凡事必須獨立思考。

1956年夏天,王永民考入全縣的最高學府——南召縣第一中學。1962年,王永民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成了全地區無人不曉的“狀元”。

大學畢業后,王永民到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39軍115師農場勞動改造1年半,“官”至班長。到國防科工委四川永川1424研究所工作了8年,因患肝病6年,自言一事無成。

1977年,王永民回南陽后抄卡片10多萬張,研究漢字。以五年之功在南陽研究漢字輸入法并發明“五筆字型”,以多學科之集成和創造,提出“形碼設計三原理”,首創“漢字字根周期表”,發明“25鍵4碼高效漢字輸入法”和“字詞兼容”技術,在世界上首次突破電腦漢字輸入每分鐘100字大關,獲中、美、英三國專利,被譽為中華文明史上“其意義不亞于活字印刷術”的重大發明。

1985年至1987年,王永民“離經叛道”下海,住北京府右街地下室2年,100多次到有關部委、大學推介自己的五筆字型輸入法。歷經20年之推廣普及,使五筆字型成為在世界上占主導地位的漢字輸入法,在國內、東南亞及聯合國總部廣為應用。五筆字型獲1987年中國發明展金獎。

1995年8月,王永民赴美學習,1997年5月學成回國之后,又發明“一步到位”將漢字數字化的“五筆數碼”,使“只用數字鍵,單手打漢字”成為可能,使漢字的輸入法與查字法實現“大一統”,被國內外專家和媒體評價為“漢字輸入技術的一次革命”。此后,又將鼠標與數字鍵融為一體,集20年王碼研究成果之大成,發明了可輸入27533個簡、繁、港、日、韓漢字的“王碼鼠標”,并大批量投產。

為人與科研一樣“通俗易懂”

1994年4月,王永民打“面的”到位于中關村試驗區大樓的公司上班,當司機得知他去王碼公司時說:“王碼公司可有名了!王碼是上億資產的大公司,公司的老板坐的都是卡迪拉克?!蓖跤烂駟査骸澳阏J識他嗎?”司機回答:“我不認識,聽說那位河南來的發明家很有本事?!蓖跤烂裾f:“我就是王永民。我沒有卡迪拉克,一輛桑塔納開了6年,大修去了,我常常打的?!?/p>

王永民坦蕩正直,熱情幽默,人稱“通俗易懂”。為事業能吃別人不愿吃的苦,有耐心干別人搖頭的麻煩事。王永民是個有名的“工作狂”,不厭其煩地追求完美,下班從不看鐘點,對自己、對別人做的事都不完全放心。

2008年1月,200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評選在京揭曉,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給了王碼五筆字型等50個項目。正如有關專家所言,王永民的原創性發明解放了一只手,使漢字輸入實現了數字化,在辦公、人事、金融、商業、軍事、學校和家庭等一切非專業打字的場合獲得廣泛應用,使當前大多數人,特別是海外華人輸入漢字仍然很困難的問題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

面向未來,王永民認為,漢字的“書同文,文同碼,碼同鍵”這“三同”是一個必然趨勢?!皶摹笔侵附y一字種、字形、字音和字義;“文同碼”是指對同一字形有統一的電腦內碼、輸入碼和查字碼;“碼同鍵”是指同一個編碼要用相同的鍵位指法輸入。只有實現操作技能的統一,才能在全國甚至世界范圍內做到“電腦通用,人員通用”。

□本欄編輯/張麗萍

猜你喜歡
漢字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常掛在嘴邊卻不一定會寫的漢字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