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的生長發育效果分析

2014-01-20 08:38高建斌
家畜生態學報 2014年12期
關鍵詞:南江黃羊體尺

高建斌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達州635000)

南江黃羊是我國培育的肉用山羊品種,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雜交優勢明顯等優點,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1-3]。自20世紀末以來,四川省結合南江黃羊雜交利用的推廣效果[4-8],將南江黃羊確定為地方黃羊品改的首選良種,通川區先后分批引進純種南江黃羊265只,在進行純種繁殖的同時,有計劃地對本地黃羊進行雜交改良,共計雜交改良2.01萬胎次,產F1代黃羊3.82萬只,取得顯著的改良成效。為進一步了解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的生長發育效果,本研究收集南江黃羊、F1代黃羊(南江黃羊×本地黃羊的雜交第一世代)以及本地黃羊母羊的生長發育資料,對其體重、日增重和體尺等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為南江黃羊在我區進一步的選育和雜交利用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資料來源于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偉俊、板橋黃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種羊場,為2011~2013年3個試驗群體共315個母羊個體(群體結構見表1)由出生到成年的生產記錄(出生重以及6月齡、12月齡和24月齡體尺和體重)。兩場飼養方式均以放牧為主,舍飼為輔,定期驅蟲和消毒,欄舍每日清掃1次,每日每頭夜里補飼混合精料0.2kg。

1.2 體尺測量與體重測定

體長:從肩端前緣到坐骨結節的直線距離(cm),用測杖測量;體高:從鬐甲最高點到地平面的垂直距離(cm),用測杖測量;胸圍:在肩胛骨后緣沿垂直線方向繞體表1周所量的長度(cm),用卷尺測量;體重:早上采食前稱量(kg),連續測定2d,取兩次平均值作為測定黃羊的實際體重。

1.3 數據統計分析

利用Excel 2007系統對數據進行初步整理,用SPSS 13.0 軟件進行方差分析[9-10]和顯著性檢驗,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各階段體重對比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南江黃羊、F1代黃羊和本地黃羊母羊由出生到成年各階段的體重呈現增長趨勢,其中,南江黃羊、F1代黃羊母羊的初生重分別為2.08kg、1.87kg 分別比本地黃羊提高35.06%、21.43%,差異顯著(P<0.05);6月齡時,南江黃羊、F1代黃羊母羊的體重分別為20.12kg、18.36kg,比本地黃羊提高37.34%、25.32%,差異極顯著(P<0.01),且F1代黃羊與本地黃羊母羊的體重差異顯著(P<0.05);12月齡時,南江黃羊、F1代黃羊母羊的體重分別為29.31kg、27.23kg,比本地黃羊提高26.99%、17.98%,差異顯著(P<0.05);24月齡時,南江黃羊、F1 代母羊的體重分別為41.25kg、38.19kg,比本地黃羊提高22.33%、13.26%,但三者之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1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各階段體重對比表Table 1 The body weight contrast of Nanjiang Yellow goat crossbred with local Yellow goat ewe at different stages

2.2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各階段日增重對比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南江黃羊、F1代黃羊和本地黃羊母羊由出生到成年各年齡階段的日增重呈現減小趨勢,以初生~6月齡日增重最高,達到72g/d以上;初生~12月齡日增重次之,達到59g/d 以上;而初生~24月齡日增重基本保持在44g/d~55 g/d之內。其中初生~6月齡,南江黃羊、F1代黃羊的日增重分別為100.2g、91.6g,分別比本地黃羊提高39.17%、27.22%,差異極顯著(P<0.01);6月齡~12月齡,南江黃羊、F1代黃羊的日增重分別為51.1g、49.3g,分別較本地黃羊提高9.19%、5.34%,差異均不顯著(P>0.05);初生~12月齡,南江黃羊、F1代黃羊的日增重分別為75.6g、70.5 g,比本地黃羊提高26.42%、17.89%,差異極顯著(P<0.01),且F1代黃羊與本地黃羊母羊的日增重差異顯著(P<0.05);12月齡~24月齡,南江黃羊、F1代黃羊的日增重分別為33.2g、30.4g,比本地黃羊提高12.16%、2.71%,差異均不顯著(P>0.05);初生~24月齡,南江黃羊、F1代黃羊的日增重分別為54.4g、50.5g,比本地黃羊提高21.70%、12.97%,差異顯著(P<0.05)。

表2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各階段日增重對比表Table 2 The daily gain contrast of Nanjiang Yellow goat crossbred with local Yellow goat ewe at different stages

2.3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各階段體尺對比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南江黃羊、F1代黃羊和本地黃羊母羊由6月齡到成年各年齡階段的體尺增長呈現降低趨勢。其中6月齡時,南江黃羊、F1代黃羊的體長分別為54.12cm 、51.61cm,較本地黃羊提高16.16%、10.77%;體高分別為52.57cm、49.29cm,較本地黃羊提高14.75%、7.59%;胸圍分別為60.16 cm、58.12cm,較本地黃羊提高8.46%、6.70%;南江黃羊與本地黃羊母羊的體長差異極顯著(P<0.01)且F1代黃羊與本地黃羊母羊的體長差異極顯著(P<0.05),而兩者的體高、胸圍差異均不顯著(P>0.05)。12月齡時,南江黃羊、F1代黃羊的體長分別為61.35 cm、59.09cm,比本地黃羊提高11.42%、7.32%;體高分別為58.43cm、55.58cm,比本地黃羊提高17.35%、11.63%;胸圍分別為69.39cm、67.04cm,比本地黃羊提高15.20%、11.31%;南江黃羊與本地黃羊母羊的體高、胸圍差異極顯著(P<0.05),而F1代黃羊與本地黃羊母羊的體尺均差異不顯著(P>0.05)。24月齡時,南江黃羊、F1代黃羊的體長分別為68.81cm、66.23cm,比本地黃羊提高10.89%、6.74%;體高分別為65.76cm、61.82cm,比本地黃羊提高20.70%、13.47%;胸圍分別為78.59cm、76.22 cm,比本地黃羊提高14.98%、11.52%;南江黃羊與本地黃羊母羊的體高、胸圍差異極顯著(P<0.01),且F1代黃羊與本地黃羊母羊的體高差異極顯著(P<0.01)、胸圍差異顯著(P<0.05),而兩者的體高均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各階段體尺對比表Table 3 The body measurement indexes contrast of Nanjiang Yellow goat crossbred with local Yellow goat ewe at different stages

3 討論

3.1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的體重、日增重變化

在相似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南江黃羊、F1代黃羊和本地黃羊母羊由出生到成年各階段的體重、日增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6月齡體重、日增重增幅最大,但在12月齡以后增幅有所下降。F1代黃羊母羊的體重、日增重均比本地黃羊增長快,在6月齡、12月齡時均比本地黃羊提高25%~40%。這與梅良悌等[3]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說明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的體重、日增重的早期效果明顯高于后期;且F1代黃羊黃羊早期生長性能良好。

3.2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母羊的體尺變化

在相似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南江黃羊、F1代黃羊和本地黃羊母羊由出生到成年各階段的體高、體長和胸圍等體尺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12月齡以前主要增長體長指標,12月齡以后主要增長體高、胸圍指標。這與王維春等[11]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說明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黃羊體長指標的早期效果顯著高于后期,而體高、胸圍指標的早期效果不顯著,符合動物生長發育規律;且F1代黃羊前期橫向生長速度相對豎向生長速度快,有助于其生產性能的提高。

3.3 南江黃羊的適應性變化

在我區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環境影響下,結合放養+舍飼飼養管理條件,南江黃羊由出生到成年各階段的體重、日增重和體尺相關指標基本達到其種質特性要求,但與王維春等[11]研究結果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能原因是飼養管理存在差異而造成的,應對引進南江黃羊群體進行合理分群,提高飼養管理水平,使其優良的生產潛力充分、有效地發揮。

4 結論

F1代黃羊具有比本地黃羊更高的生產性能,南江黃羊作為父本改良本地黃羊,可以充分利用其雜交優勢,進行優質黃羊生產。南江黃羊在我區保持早期生長較快、生長持續期較長的種質特性,表現出良好適應性,應予大力推廣。

[1]楊子爵.南江黃羊[J].四川草原,1999(1):48.

[2]李祥龍,鄭桂茹.南江黃羊母羊體重體尺生長發育影響因素及曲線擬合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1999,25(4):29-30.

[3]梅良悌,林永鋒,饒正守.南江黃羊適應性與雜交改良效果觀察[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05(3):38.

[4]范景勝,鄭治根,俄木曲折,等.南江黃羊在綿竹市的適應性觀察[C].2012中國羊業進展,2012:40-41.

[5]譚先群.對簡陽市引進南江黃羊改良本地黃羊的思考[J].四川畜牧獸醫,2012,258(4):13-14.

[6]夏正綱.南江黃羊與黑山羊雜交改良的效果研究[J].養殖技術顧問,2011(10):212-213.

[7]施昌恒,王建全,周彥榮.南江黃羊在兩當試養和雜交利用初探[J].甘肅畜牧獸醫,2010,214(5):19-20.

[8]韋祖遠,秦奕鳳,趙嬡蓉,等.波爾山羊與南江黃羊雜種一代生長發育試驗研究初報[J].廣西畜牧獸醫,2011,27(3):138-139.

[9]盧紋岱.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352-620.

[10]裘克定.數據統計分析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5-214.

[11]王維春,熊朝瑞,賈旌旗,等.南江黃羊品系繁育初報[J].畜禽業,2002(3):30.

猜你喜歡
南江黃羊體尺
家畜體尺自動測量技術研究進展
基于Kinect相機的豬彎曲體尺測量算法研究
肉羊體尺測量 用上“智慧眼”
四川南江:抓培訓提技能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
母黃羊之死
四招破解南江安全運輸瓶頸
物探方法在南江尖山石墨礦中的選擇及應用效果
沙漠向導
連城白鴨與野鴨及其雜交鴨的體重體尺研究
南江大峽谷高橋主跨合龍 施工難度全國罕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