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康復治療中彌散張量成像的臨床應用

2014-01-23 01:47施愛群王福生胡浩宇王大明李捷
浙江醫學 2014年11期
關鍵詞:頸髓張量差值

施愛群 王福生 胡浩宇 王大明 李捷

●檢測診斷

不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康復治療中彌散張量成像的臨床應用

施愛群 王福生 胡浩宇 王大明 李捷

康復訓練后,不完全性頸髓損傷(incomplete cervical cord injury,ICCI)患者的運動功能可有改善。彌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已是中樞神經系統診斷領域的重要補充手段,為臨床及科研帶來了豐富的信息。本文通過觀察ICCI患者康復過程中頸髓DTI的各向異性分數(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的變化,探討DTI對ICCI患者康復療效預測中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11-01—2013-05在金華市中醫醫院康復醫學科住院的ICCI患者。10例急性ICCI入選治療組,其中男8例,女2例;年齡20~69(45.0±3.2)歲;ASIA分級C級4例、D級6例。納入標準:(1)由外傷所致。(2)采用美國脊柱損傷協會(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標準進行傷殘分級為ICCI患者。(3)MRI示脊柱骨折及脊髓水腫。排除標準:(1)有慢性頸腰腿痛史。(2)無肢體不同程度癱瘓病史。另選擇同期我院體檢的健康志愿者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齡21~68(44.0±3.8)歲。兩組對象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所有檢查本人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治療組患者入院1周內完成頸髓MRI、DTI檢查和功能獨立性評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量表評分;(2)治療組病情穩定后2周開始康復治療(減重步行訓練等綜合康復治療);(3)治療組治療10~12周后復查脊髓DTI和FIM量表評分。(4)對照組行MR-DTI檢查。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或治療前后的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

2 結果

治療組入院1周DTI病灶部位FA值為0.35± 0.07,對照組相應部位的FA值為0.57±0.08,兩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康復治療前FA值為0.35±0.07,FIM量表評分值為60.34±9.02,而康復治療后FA值為0.48±0.07,FIM量表評分值為84.53± 10.43,治療前后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治療前、后DTI中或興趣區(ROI)的FA差值同FIM量表評分差值變化呈線性正相關關系 (r=0.80,P<0.01)。

3 討論

我國脊髓損傷的發生率逐年在增加,如何促進他們的功能恢復、提高其獨立生活能力,減輕家庭與社會的負擔,是目前醫學領域攻關的難題之一。很多學者認為ICCI可有一定程度的脊髓功能的恢復[1],我們的研究也顯示ICCI患者康復治療前后FIM量表評分差值變化有統計學差異。然而,傳統的輔助檢查方法無法早期、客觀地評估脊髓損害程度,不能成為ICCI患者康復療效預測量化的指標。DTI可在三維空間內定量分析組織內水分子的彌散運動,立體顯示腦白質纖維束的走行、方向、排列、髓鞘等信息,能夠超早期無創地跟蹤神經纖維并反映其解剖連通性[2]。DTI中的FA值指彌散張量的各向異性部分與總彌散張量之比,研究報道急性脊髓損傷患者FA值降低[3]。本研究顯示治療組發病1周ROI各向異性值FA的均值較對照組相應部位明顯降低,與報道結果相同,有學者認為FA值降低是由于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及神經纖維束斷裂,沿神經纖維方向彌散的水分子方向性紊亂所致。

有學者報道神經纖維修復過程中,FA值升高,定量反映神經的保護性作用[4]。本研究顯示治療組經康復治療后病灶ROI的FA值較治療前升高(P<0.01),治療前、后FA差值同FIM量表評分差值變化有線性正相關關系,即FA值升高和臨床癥狀改善大致吻合,提示頸髓病灶區FA值的好轉與神經功能有一定關聯性,檢測ICCI患者FA值在一定程度上可預測康復治療的療效。但由于該研究入選的ICCI患者是ASIA C或者D級,該研究的結果是否受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的影響;而且本研究樣本量較小,尚需要擴大樣本進一步驗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ICCI患者康復治療后可以恢復一定程度的脊髓功能,DTI的FA值可量化地評估頸髓神經病損程度,并對康復治療療效有一定的預測價值,為臨床醫生分析脊髓病理改變和采取治療方案提供更多信息。

[1] Nathan P.Effects on movement of surgical incisions into the human spinal cord[J].Brain,1994,117:337-346.

[2] Danielian L,Iwata N,Thomasson D M,et al.Reliability of fiber tracking measurements in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for longitudinal study[J].Neuroimage,2010,49(2):1572-1580.

[3]王倩,馬賀驥,譚威,等.頸髓損傷的常規MRI表現與DTI技術臨床應用[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1,21(11):4513-4515.

[4]王霄英,譚可,倪石磊,等.用MR擴散張量成像評價犬急性脊髓損傷后神經前體細胞移植的作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40(1):17-21.

2013-09-10)

(本文編輯:楊麗)

金華市科技計劃項目(20113048)

321017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金華市中醫醫院康復醫學科(施愛群、胡浩宇、王大明、李捷);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王福生)

猜你喜歡
頸髓張量差值
一類張量方程的可解性及其最佳逼近問題 ①
數字日照計和暗筒式日照計資料對比分析
紅細胞壓積與白蛋白差值在繼發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變化
嚴格對角占優張量的子直和
四元數張量方程A*NX=B 的通解
對導致急性頸髓損傷患者并發低鈉血癥危險因素的探討
一類結構張量方程解集的非空緊性
磁共振擴散峰度成像評價頸椎病脊髓微觀結構的變化
關注
高海拔地區急性頸髓損傷早期并發癥多因素分析及治療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