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政教育基地霍州署

2014-01-29 01:53薛有生
記者觀察 2014年11期
關鍵詞:為官者大堂官員

薛有生

霍州署是我國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州級衙署。它始建于唐代,現有建筑為元、明、清古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糁菔鹂傉嫉孛娣e5.85萬平方米,分中軸線、東輔線、西輔線三大建筑群體。由于歷史原因,東西輔線大部分建筑已不復存在,現保留面積為1.87萬平方米。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存古建筑群體由南至北主要有:石刻影壁、州前坊、譙樓、儀門、東西科房、甬道、戒石亭、大堂、二堂、內宅等,西輔線存明代監獄地牢三間,東輔線僅存州署花廳一座?;糁菔疸逶∏觑L雨,既是官衙文化的典范,又是從政修為的圣地。許多慕名前來游覽的賓客參觀完后都贊嘆這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古代廉政教育基地。

戒石亭——官員修為的沐心之亭

霍州署儀門通向大堂的甬道中間,有一座四柱三樓硬山式建筑,名叫戒石亭。這種亭子在古代地方衙署建筑中普遍都有,它對官員主要起激勵和誡勉的作用,也可以說是官員的沐心亭。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端詳一下戒石亭。你看它的面南門楣上方書寫“天下為公”四個大字,根據考證,這句話最早出自于《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p>

民國期間,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經以此告知大家:天下是老百姓的,一切權利歸人民。戒石亭上上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意在告誡官員,當官必須心懷天下,情系百姓。

再請看看戒石亭下面兩塊石碑,東書:“公生明”,西書“廉生威”這六個字取自明代霍州學正曹端所言“吏不畏吾言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边@段話在明朝作為為官箴言,被封建統治者廣為推廣,各地地方衙署建筑都要附屬建設戒石亭,上書“公生明、廉生威”六個大字,以此教育官員處事要公為政要廉。

再看看戒石亭北面所書。戒石亭楣額上方寫著“清、慎、勤”三個大字,清就是為官要清正廉潔,慎就是辦案處事要謹慎小心,勤就是為政要勤奮勤懇。這三個字是封建時代對為官者提出的約束、規范與要求,也是廉官賢吏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扒?、慎、勤”三個大字,正對州署大堂,知州每天升堂辦案,一抬頭就可以看見這幾個大字,這就像警示牌,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州署官員。我們再看看戒石亭下面兩塊碑所書文字,先看西面碑上所書為:“爾奉爾祿,民膏民脂”,再看東面碑所書為“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十六個字,告訴我們什么呢?上句說的是:做官的吃喝穿用等所有花費都是來自于老百姓,老百姓才是為官者的衣食父母,當官者心理一定要有老百姓,要有報恩思想。下句說的是:不要以為老百姓處于弱勢就可以隨便欺負,假如你仗權仗勢欺壓百姓,上天是不會饒恕你的,最終必會遭到報應??吹较日艿倪@些教誨,我們既可尋覓到“以民為本”光輝思想的歷史星光,又可感悟到“執政為民”政治理念的歷史淵源。

元代大堂——折射“官聲”的鑠金之堂

霍州署內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州署大堂,這是一座元代建筑。大堂面闊五間檐高十米,恢宏莊穆、粗獷、豪放。古建筑專家梁思成先生在《晉汾古建筑考略》中曾欣喜地稱其為“滑稽絕倫的建筑獨例”。拋開其建筑藝術不去說,我們單就封建時代最高封建統治者為促進和保障其底層官員廉潔奉公辦案的良苦用心作一些探討。

一看大堂的建筑設計。大堂采取三面環墻,一面開放的半柵欄式結構,在大堂前面配有四百余平方米的月臺。柵欄是群眾旁聽州官審案的隔離墻,月臺是群眾旁聽州官斷案的站立平臺,這種設計并不僅僅出于為增強大堂的莊嚴和氣派,而是出于在封建社會交通不便、通信不暢、制約制衡手段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公開辦案、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的方式來促進州官公正辦案。州官審案斷案時,百姓可圍在柵欄外觀看,州官提問審案的全過程,百姓全部都可看到,這樣,斷案公不公,群眾都知道。因此,古代地方官的“官聲”就在群眾的眼中與嘴里。廉不廉,群眾最知情;公不公,輿論可鑠金。封建統治者如果要真想了解哪個官員的處事作風,只要階段性地派員下去到百姓中走一走、問一問便可一目了然。所以群眾的“口碑”即是官員的“官聲”。

二看大堂的楹聯蘊義。州署大堂的明代抱廈上,有兩副名聯。第一副是:上聯“莫謂民可欺一二事偶不經心其怨其咨議騰眾口”,下聯“漫說官易做千萬戶于茲托命以教以養責在藐躬”。第二副是:上聯“我雖愛民畢竟見官非好事”,下聯“爾如責己須知恕彼即便宜”。這兩副對聯第一聯主要是勸官,要求為官者必須守職盡責、謙恭為民;第二聯勸民,要求為民者必須寬厚克己,忍愛處爭。這樣為官才能領命無愧,為民才能神靜氣清。這樣解讀當然有其道理,但僅僅這樣理解仍然意猶未盡。這兩副對聯似乎還蘊含著“萬民托付一官,一官肩負萬民”及“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深刻道理,要求為官者必須以百姓為本以社會為重。為百姓辦事,不論大事小事都必須當事;為社會服務,不論易事難事都必須用心。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稱職的官員。

三看大堂的鎮堂之木。在大堂知州審案的頭頂之上,亦即大堂后槽的額坊中間,安放著一根長二米,直徑為0.3米的鎮堂之木,俗稱“茹茹木”。為什么要安放這樣一節木頭,不僅選的是當地山上一般不能夠成材的灌木“茹茹木”,而且還要安放在審案官員的頭頂之上?據說有這樣兩種寓意:一方面是寓意官皆“俊杰”。因為茹茹木屬灌木本不能成材,而不能成材的卻成材實為木中奇材。譬如百姓實如灌木,本不是官員,而一旦通過努力成為官員,即如木中奇木,實為稀缺寶貴之材,乃是支撐國家的棟梁之材。所以有幸為官者必須自珍自重。另一方面是寓意創業艱辛。茹茹木由指頭粗的灌木成長為伸臂才能合圍的圓木需經歷多少風雨又需經歷多少時日,大堂之上擺放茹茹木就是為了告誡官員創業艱難,含辛茹苦,必須勵精圖治、鞠躬盡瘁,方能上不負天,下不負民,中不負自己的良心。

知州自刎——索賄引發的驚天之案

清康熙四十二年,就是公元1703年的3月,康熙皇帝西巡途中傳旨留宿霍州署。當晚夜深入靜,康熙皇帝入睡之后,他身邊有位親信卻鬼鬼祟祟單獨召見知州李紹祖,向他索取錢財,以飽私囊。知州李紹祖在霍州上任后為官清廉,并無私蓄,況且他性格剛直,不畏權勢,憤然拒絕。次日清晨,圣祖用完御膳,起駕遠行。李紹祖帶領眾官員恭送皇帝,這時候他身邊的那位親信又再次恐嚇李紹祖,如不厚禮相送,小心前程性命難保!李紹祖回到州署,左思右想,氣憤之極,便憤然自殺!霍州百姓聽到知州被逼自殺的消息后,個個義憤填膺,怒不可遏,遂自發組織,聯名上京控告。此事一時間傳遍京城,康熙皇帝聽了龍顏大怒,即命刑部押解那位內員,在山西巡撫親自督押下,在霍州斬首示眾?;糁萑藶榱思o念知州李紹祖的為官清廉,在中鎮廟旁建了一座李公祠。祭祀這位為官清正,不屈權勢的好州官。

(作者系霍州市政協副主席文物局長)

霍州署衙始建于隋唐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原占地面積5.85萬平方米,現存建筑為元、明、清三代古文化遺存,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有大小房楹180余間,是我國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唯一州級衙署。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山西省確定為“山西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糁菔鹧靡幠:甏?、布局嚴謹、建筑精巧。尤其是大堂明代抱廈上的斗拱隨意擱置之獨特,更是被建筑大師梁思成贊譽為“滑稽絕倫的建筑獨例”。一座霍州署衙不僅是古代官衙建筑的精典之作,更是中國幾千年官德文化的厚重載體。在霍州署衙內,體現官德文化的物品隨處可見,在建筑、石碑、牌匾、楹聯、展品中都能見到。下面我就簡要談談霍州署衙石碑、牌匾、楹聯上的官德文化。

猜你喜歡
為官者大堂官員
大堂
帶病提拔自有病根
丘瓊山巧對官員
從儒家政治文化中觀為官之德
為官者的“從頭到腳”
為官者交友的基本常識
酒店大堂快題設計
如何做好大堂經理工作
“搞”藝術的官員們
老子的為官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