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骨干教師提高培訓努力打造學科名師隊伍

2014-02-06 04:29宋海英楊利平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4年8期
關鍵詞:教學風格骨干教師名師

宋海英 楊利平

(吉林省教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對于我省而言,任務十分艱巨。我省是農業大省,教師總數23萬余人,其中農村教師18萬人,占教師總數的80%。農村教育資源匱乏,教育條件相對落后,與城市優質教育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如何統籌城鄉教育協調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既現實又緊迫的任務。為此,應以建設一支地域分布相對均衡,數量、學科分布相對穩定合理的骨干教師隊伍為突破口和生長點。這樣既有利于激發我省教師隊伍的活力,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又有利于縮小城鄉教育水平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我省骨干教師的選拔認定始于1999年原省教委下發的《關于選拔省級學科帶頭人的意見》,規定了省級學科帶頭人的標準和選拔程序,并在相關的文件中明確規定,省級學科帶頭人必須參加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取得合格成績后才能頒發證書,得到認定。2006年教育廳頒發了《吉林省中小學骨干教師管理辦法(試行)》(吉教師字[2006]9號),具體規定了骨干教師選拔認定的基本條件以及培訓形式,提出“骨干教師的培訓分為預備培訓和提高培訓兩種形式。預備培訓是指對被推薦為骨干教師的人員進行的培訓;提高培訓是指對被認定為骨干教師的人員進行的培訓?!?/p>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省教育廳下發了《吉林省教育廳關于落實吉林省促進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行動計劃,全面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一個時期全省繼續教育工作的目標任務,指出了全省中小學骨干教師培養目標:“堅持培養和使用并重為原則,精心打造好服務全省基礎教育,在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名優、骨干教師隊伍。至2013年,省級培訓名優教師及骨干教師6200人(含幼兒園1000人),市(州)、縣級培訓本級骨干教師比例分別達到當地教師的10%、15%。形成以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引領,骨干教師輻射帶動,全體教師共同發展的格局?!?/p>

幾年來,我省第一周期認定的中小學省級骨干教師五年任期已滿,根據《吉林省中小學骨干教師管理辦法(試行)》(吉教師字[2006]9號),為更好地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對骨干教師實行動態化管理,對第一周期任期已滿的全省中小學省級骨干教師進行重新考核認定。認定考核分兩部分進行:一是由骨干教師任職學校和縣(市、區)進行考核,市、州教育局把關。二是需要參加提高培訓。由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根據《吉林省中小學骨干教師提高培訓實施方案》中的考核要求,對骨干教師參加提高培訓的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兩方面考核合格者,由省教育廳對骨干教師予以重新認定并頒發吉林省中小學骨干教師證書。因此,對任期已滿的中小學骨干教師進行提高培訓既是加強我省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省骨干教師隊伍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利于充分發揮我省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更有利于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名優教師隊伍。

骨干教師提高培訓有別于以往其他骨干教師培訓:一方面是培訓對象不同,本培訓僅是針對五年任期已滿的中小學骨干教師;另一方面是培訓對象涉及的學科范圍較廣,學科人數分布不均衡。為了進一步加大吉林省骨干教師培養力度,造就一支德才兼備、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突出、教學風格鮮明的新型骨干教師隊伍,帶動全省教師整體素質提高,我們立足于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反復研究、論證、修改《吉林省省級骨干教師提高培訓項目實施方案》,在培訓過程中,秉承“專業引領、經驗分享、反思提高”的培訓理念,力求在培訓目標、培訓課程、培訓模式、培訓師資等方面開拓創新,參培學員在專業發展、成長動力以及職業追求等反面取得了可喜的培訓成果。

一、明確培訓目標定位,探索了從教學特色向教學風格的邁進,促進了骨干教師專業發展

在培訓目標的定位上,注重針對性與發展性。骨干教師提高培訓目標定位是:“為骨干教師成長為具有先進教育思想、大膽進行教育創新并形成自己教學風格和特色的學科名師創造條件,從而帶動和促進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這一目標既體現了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也關注了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

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是省級骨干教師提高培訓的核心目標,為此,我們組織學員學習有關教學風格與流派的理論,研究名師教學風格案例,反思自身教學藝術特點,鼓勵學員結合自己的專業成長經歷和個性特點提出要追求的教學風格,使學員明確了專業發展的目標。在此基礎上,組織學員開展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交流和“我追求的教學風格”論壇活動,初步嘗試在教學實踐中體現教學風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研修活動設計,促進了學員對教學風格的理解和探索,為骨干教師未來教學風格的形成和我省學科名師隊伍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創新培訓課程,尋找骨干教師專業成長新動力,體驗了學習方式從學習借鑒向研究創新的轉變

在培訓課程的設置上,強調模塊化與關聯性。骨干教師提高培訓內容設置了“現代教育理論與新課程改革”“教育科研方法”“教學藝術與風格”三個模塊。其中,“教學藝術與風格”模塊是培訓核心,“現代教育理論與新課程改革”模塊為教師清晰把握當代教育走向和教育理論及課改動向,為骨干教師形成教學風格與特色提供理論支撐,“教育科研方法”模塊為教師開拓研究視野、形成教學風格與特色創造條件。

作為省級骨干教師,對于本學科名師的教學風格,不僅要學習借鑒,更要分析研究。為此,我們組織學員學習運用文獻綜述、課例研究、質化研究、敘事研究等教育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領會名師教學風格的本質和精髓,在研究中反思自身,尋找專業成長動力,在研究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通過案例教學、實踐訓練、學員論壇等形式多樣的研修活動,學員親身體驗了多種教育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強了在工作實踐中研究發展的動力。在實踐中,體驗了從學習借鑒向研究創新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另外,在培訓中,組建了學科研究團隊,為骨干教師培訓期間和今后工作中開展團隊合作研究、形成教學風格流派搭建了平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三、采用多種培訓形式,選聘優質培訓師資,為骨干教師提高培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培訓形式的選擇上,提倡多樣性與創新性。創新培訓模式,滿足教師多樣化的培訓需求,是提高培訓實效的關鍵。我們突破以“講授法”和“專家報告”為主的傳統模式,采取案例教學、教學觀摩、研討交流、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形成了“參與式”的培訓模式。以往的教師培訓,大多是專家講,教師聽,骨干教師提高培訓采取“參與式”的培訓方式,為骨干教師搭建了一個高層次的交流平臺,創設了參與互動的空間,安排了很多交流、研討、實踐和展示的活動,在培訓中學員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積極與專家、名師互動交流,解決了許多困惑的問題,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形成了“團隊合作”的培訓模式。參培骨干教師以小組為單位組建學習團隊,學習任務和所有活動都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在專題研討,技能訓練、實踐反思、培訓成果展示等活動中,團隊學員合作學習,同伴互助,成果共享,共同成長,這一培訓模式充分調動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培訓班的凝聚力,體現了以骨干教師為主體的培訓理念,激發了學習的潛能,增強了培訓效果。

在培訓師資的選聘上,主張多元性與引領性。骨干教師提高培訓,既邀請了全國知名學科專家,如東北師大的著名學者、專家、教授,也聘請了省內知名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教研員,形成了一支由高校專家學者、特級教師和優秀教研員等組成的培訓專家團隊,為骨干教師提高培訓提供了強有力的師資支撐。

四、明確職業追求,強化職業責任感,開啟了從骨干教師向學科名師的跨越

通過培訓,骨干教師明確了發展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也增強了創造教學風格和流派的信心。培訓班所展現的敬業精神、研究精神和團結合作精神,鼓舞和感染了每一位教師,使骨干教師進一步增強了投身基礎教育改革、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梢哉f,骨干教師提高培訓從整體上開啟了我省新一批骨干教師隊伍向學科名師的跨越,促進了骨干教師專業水平的全面提升和骨干作用的充分發揮。骨干教師提高培訓必將對我省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學科名師隊伍的打造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p>

猜你喜歡
教學風格骨干教師名師
中小學骨干教師“雙減”項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護健康,把大愛傳遞——全國少兒美術教育骨干教師抗疫版畫作品選(二)
守護健康,把大愛傳遞——全國少兒美術教育骨干教師抗疫版畫作品選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風格的探究
華容將評選100名骨干教師
常州市中學體育教師教學風格的調查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