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麟年與山東省圖書館

2014-02-15 11:48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丁氏進士科舉

楊 紅

(山東省圖書館,山東濟南250100)

丁麟年與山東省圖書館

楊 紅

(山東省圖書館,山東濟南250100)

丁麟年,清末進士,官至知府,辛亥革命的洪流結束了他的仕途。民國時期,他的命運與山東省圖書館聯系在一起,他在山東省圖書館長達八年,是除王獻唐外執掌山東省圖書館最長的館長。他精通小學,長于考訂金石,是著名的收藏家。本文就所搜集到的資料,對其家族、其人、執掌山東省圖書館的情況、所存著述進行初步研究與考證。

丁氏家族 丁麟年 山東省圖書館

1 日照丁氏及丁麟年

日照丁氏家族先祖,據蔣惠民考證,祖籍湖廣武昌府武昌縣。[1]其先祖丁順于明初自海州東海徙居日照縣南劉家寨東南二里許,安家于此。時朝廷命郡縣募壯士守沿海哨墩,丁順以勇敢應,后以軍籍隸青州伍,世為日照兩河里人。至丁麟年,日照丁氏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科舉家族。而丁麟年父子三人均為進士,是當時十分榮耀的“一門三進士”。丁麟年父親丁守存,字心齋,號竹石。道光辛卯恩科舉人,乙未科進士,戶部陜西山西司主事,戊戌鄉試謄錄官,則例館纂修,軍機處行走,方略館協修。己酉科廣西副主考,欽差廣西軍務,升戶部江西司員外郎,奉旨回籍辦理沂州府團練,升禮部精膳司郎中,特旨以道員用,后簡授湖北督糧道,兩署湖北按察使,丁卯、庚午兩科湖北鄉試監試道。著有《火法本論》《曠視山房全集》。丁麟年兄弟三人,長兄鳳年,字藹臣,號少竹,附貢生,咸豐元年恭遇臨雍大典,御賜花紅。同治壬戌(1862年)并補辛酉科舉人,癸亥科聯捷進士,即用知縣,分發河南,加同知銜,甲子科河南鄉試同考官,題補涉縣知縣,調署柘城縣知縣,歷任南召、蘭儀、桐柏、原武等縣知縣,丁卯、丙子兩科河南鄉試對讀官,在任候選知府。二兄麒年,殤。[2]

丁麟年,字紱臣,號筱石,一號寶森,行三,同治庚午年(1870)六月初六日吉時生,山東沂州府日照縣學附貢生民籍。原住城南五十里石梁頭莊,后遷居濤雒鎮。[3]丁麟年生于日照著名的科舉家族,注定他要走先輩的老路,當然,這也是那個時代讀書人的唯一選擇。丁麟年是科舉道路上幸運兒。光緒戊子科山東鄉試,丁麟年年僅十九歲,就考中第六十名舉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僅二十三歲的丁麟年參加壬辰科會試,中式二百八十一名,保和殿覆試三等第四十一名,殿試三甲第二十二名,朝考三等第二十九名,欽點仍以郎中即補。[4]丁麟年科舉的成功即與他的資質有關,又與他的家教與師教有重大關系。丁麟年自幼承受嚴格庭訓,四歲誦讀詩文,書寫篆隸。師教方面,這個科舉世家有請到名師指點的財力和人脈。從其鄉試朱卷看他的受業師有:丁守經(從堂伯,優增生)、丁錫朋(族兄)、許秉文(表兄,庠生),王鶴(癸酉科舉人,前任日照縣教諭)、高晫(乙亥科舉人)、趙敏功(辛卯科舉人,前任日照縣知縣)、許秉惪(表兄,癸酉科舉人)、丁昉(族兄,歲貢生)、鄭作相(表兄,歲貢生)、丁錫寵(族兄,恩貢生)、張庭詩(壬戌科舉人,前任日照縣教諭)、李清藻(壬午科舉人)、丁艮善(族兄,監生),趙國華(癸亥科進士,署山東濟東泰武領臨道)。會試朱卷中提到的受業師有丁守經、丁錫朋、許秉文、高晫、李祜(順天大興人,原任日照縣知縣)、鄭作相、李清藻、趙國華、潘祖蔭(江蘇吳縣人,壬子科進士,翰林院編修,原任精筵講官、太子太保、軍機大臣、工部尚書)、還有一位稱為“外舅書年先生印嘉禾”。據丁麟年會試朱卷,丁麟年娶歷城楊福祺四女。楊福祺,字子厚,號潤生,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安徽鳳陽府知府。據《日照文史》丁惟彭《清代進士丁麟年》,丁麟年娶文登進士王嘉禾之女王炳儀。[5]此書年先生是王嘉禾。在鄉試之前,丁麟年得到許多名舉人的指導,甚至有著名文人進士趙國華的指點。在考中進士的前二年,丁麟年在戶部,在科考高手如云的京城,得到名師潘祖蔭的點播,也是丁能夠順利過關的原因。

丁麟年仕途也算順利,既得益于自己科考順暢,也與其家庭經濟實力有關。丁麟年官員履歷記載:“丁麟年,現年三十八歲,系山東日照縣人,由附貢生報捐郎中花翎四品銜,光緒戊子科本省鄉試中式舉人,十六年二月籖分戶部,閏二月到部,十八年會試中式進士,五月引見,奉旨俟學習期滿后,以本部郎中即補,十九年四月學習期滿,二十一年七月奏留,奉旨著準其留部,三十三年二月捐獎三品升銜,十月初五日,蒙欽派王大臣驗看,補授陜西司郎中,今遵例捐俸滿,截取知府,于十月初十日蒙欽派大臣驗放覆奏,堪以繁缺知府用,奉旨著照例用?!保?]另一履歷記載:“十八年會試中式進士,五月奉旨俟學習期滿,作為候補,后以該部原官即補,歷充福建司正主稿上行走,兼八旗現審處、查引處、北檔房調查處等差。三十三年二月,報捐三品升銜,十月,奏補陜西司郎中,旋改補軍餉司郎中,派充軍餉司京旗科科長,俸滿截取保送繁缺知府,十二月初十日經欽派大臣驗看,次日覆奏,奉旨照例用,十三日蒙召見一次,本年四月二十四日奉旨補授陜西西安府遺缺知府?!保?]時年四十一歲。從丁麟年履歷看,報捐是丁麟年仕途中的重要一步,考中舉人也十分關鍵,使其得以進入戶部,而考中進士,為其提供了重要的人脈資源,位高權重的翁同龢是丁的受知師,這些人脈為丁麟年在京的升轉提供了便利。當丁麟年四十一歲補授陜西西安知府時,已經是光緒三十四年(1908)了。清宣統二年冬,丁麟年被簡放陜西同州府知府,后調署興安府,在任候選道。轉眼間清王朝的喪鐘響了,丁麟年的仕途不得不在其蒸蒸日上時戛然而止。

2 丁麟年與山東省圖書館

民國元年(1912)春,丁麟年由陜西棄官歸里。民國六年(1917),丁麟年赴京會晤戚好。時任大總統徐世昌勸他出山任上海道,拒辭。民國七年(1918)夏,由京赴濟。省長勸他就任煙臺道,又辭。民國九年(1920),接受山東省圖書館館長一職。2月9日就任新職。1929年5月24日因病辭職。次年病逝于青島。

丁麟年家庭殷富,素篤嗜金石,精收藏。在京期間與與俞樾、盛昱、潘祖蔭、吳大澂、王懿榮等金石學家過往甚密,尤與盛昱至交,從政之暇,朝夕過從,共同研磨,各出所藏,相互質證。隨著收藏日豐,將其藏所命名為“栘林館”,后將所藏拓存,成《栘林館吉金圖識》。[8]丁麟年在收藏與鑒定金石等方面的素養,為他執掌圖書館提供了條件。

丁麟年具有執政經驗與豐富的學識,但當時的大環境極差。當時的山東主政者忙于武備,對圖書館并不重視,每年經費僅四千余元。張宗昌時期“積欠教育經費,動輒數月”,甚至想把圖書館改作講武堂。[9]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丁麟年雖無可奈何,但也竭其所能。據丁惟彭《清代進士丁麟年》載:他到任后,立即整頓圖書館內之一切圖書文物。為圖書館增置了大量新書,又為圖書館搜集許多出土文物,如銅器、漢畫石刻及六朝造像等,并均分類加以鑒定與考證。他極力收集山左鄉賢書畫,且凡被收進者皆屬真品。因他收藏金石頗富,精于鑒別。對圖書館所藏歷代各家之考古著錄,尤其歷代傳世之珍貴文物,均分別加以整理、考證與鑒定。他將長期以來因多次增置而為數眾多、且急需重新整編的書籍,囑咐同縣丁準夫著手整理,使其條理井然,體例俱為一新。他晚年抱病不能工作。當獲知聊城楊氏海源閣之藏書雄厚,本擬全部征購,但因病體所累,未及進行。[10]丁麟年主政山東省圖書館期間所收到的最重要的一批古籍來自于其同鄉馬惠階。1928年3月,在濟南辦工商銀行的馬惠階由于虧欠公款12萬余元無力償還,以家藏書籍抵償歸公,由教育廳廳長何思源出面撥給圖書館典藏,這批書“二百八十六種六千八百七十五冊,其中明刻精本頗夥,且皆整飭闊大;清刻各書,亦都精刻初??;至宋元舊槧及抄校善本,僅三四十種,以較舊存,自分天壤,是為本館收藏善本之始”。[11]他還屢次為圖書館收進的各種精刻版本,成套者甚多,主要有《十三經》《山東考古錄》《春秋大事表》等。[12]

丁麟年對山東省圖書館的另一個貢獻是對同鄉王獻唐的極力推薦,從而迎來山東省圖書館大發展時期。據丁惟彭的《清代進士丁麟年》:丁麟年晚年因病向省政府請辭館長一職,省政府以無人接辦為由未準,此時族人皆請他讓自己兒子接替,他說:“吾不能如此,應以事業為重,不可以私情視之!”乃薦同邑王獻唐接替。但省政府以王年幼學淺為由未應,丁麟年極力舉薦,并說:“先令其接交,有事則教之或告之?!笔≌紲兽o。[14]

3 丁麟年著述考略

丁麟年自幼篤嗜吉金,精于小學及金石之學,尤深研漢隸碑帖。著有《栘林館吉金圖識》《栘林館叢書》《三代名器文字拓片集錄》《栘林館鐘鼎款識淺釋》《日照丁氏藏器目》《殷周名器考證》《出土文物分類集錄》《山左鄉賢書畫甄錄》《晉義熙鼓考》《闕特勒碑釋跋》《三代銅器鑒別考證要覽》《日照丁麟年印譜》等,但存世極少,現就所見略考如下:

《栘林館吉金圖識》一函一冊,山東大學圖書館有藏。前有癸未秋十月史言識曰:“紱老收藏鐘鼎彝器甚多,并著有《栘林館吉金圖識》,拓印殊精,頻經亂離,未加整理,復以此次事變散佚大半,偶于市上亂紙堆中見有散頁破碎零亂,良用慨然。癸未夏,伯起叔由青返里,于酷暑中邀余及向賓侄檢閱殘存書籍,歷時二月,僅搜得圖識二十九種,全否無從審定,聞瑯琊王燕泉太史家藏有全份,小隱曾允借與伯起叔重付影印。此雖殘本,所闕無幾,且系紱老原拓,楮墨之精,頗可珍也?!贝吮臼斩△肽瓴仄鞫欧N。每種一頁,正面半頁卷端署器名,下述器與圖比例。正面拓器物外形。側面半頁拓器物上文字,下有釋文。又有考釋文字。正面半頁最下角刻丁麟年印章兩種,每頁不同,可以推見《日照丁麟年印譜》內容。[15]據丁麟年《日照丁氏藏器目》自序云:“所收三代金文約三千種,流傳彝器大致已具,另有全形拓本七百余品,名曰《栘林館吉金圖錄》,曾經曲園、愙齋、伯兮、廉生諸公鑒定,并題識,原擬先印成書,以廣其傳,不意影印津門,甫得三十頁,承印者忽遭回祿?!笨梢姟秷D識》僅有三十頁。山大圖書館所藏缺一頁。此書應是丁麟年居京時印本。

《日照丁氏藏器目》一冊,10行20字,黑口,左右雙邊。民國二十年(1931)瑞安陳準《湫漻齋叢書》本。正文卷端題丹徒陳邦福墨迻輯補,瑞安陳準繩夫???。有民國七年(1918)丁麟年小記曰:“舊藏三代器七十二,漢器十三,庚子、辛亥兩經散失,并拓本無之,今所存僅十之二三耳。雨夜無事,因就所記憶者錄為一目,云煙過眼,嘆息彌襟?!庇钟卸△肽曜孕?,詳細述其器物得失經過。后又有民國二十年(1931)陳邦福序,中曰民國七年(1918)丁麟年將《栘林館藏器目》交其校定,十余年后瑞安陳準刻印《湫漻齋叢書》,索要此目,陳邦福重加董理,脫遺數器為之拾補。但此書問世時丁麟年已逝。

〔1〕 參見蔣惠民著:《黃城丁氏家族》,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頁。另見(臺灣)丁肇賓撰:《對海州丁氏家族發展史的探討》,蔣惠民主編《丁氏故宅研究文集》第22頁,華文出版社2005年版。蔣說吏目公二子昂,丁說為癢,用丁說

〔2〕 參見《丁麟年鄉試朱卷》,清刻本。另見蔣惠民著:《黃城丁氏家族》,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頁

〔3〕 參見《丁麟年鄉試朱卷》,清刻本

〔4〕 參見《丁麟年會試朱卷》,清刻本

〔5〕 政協日照市委員會文史資料辦公室編:《日照文史》第三輯,1988年第二稿,第132頁

〔6〕 秦國經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七冊第680頁

〔7〕 秦國經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八冊第82頁

〔8〕 參見政協日照市委員會文史資料辦公室編:《日照文史》第三輯,1988年第二稿,第132-133頁。丁惟彭誤為《栘林館吉金圖錄》

〔9〕 參見《山東省圖書館志》編委會,《山東省圖書館志》,中華書局2004版,第26頁

〔10〕 參見政協日照市委員會文史資料辦公室編:《日照文史》第三輯,1988年第二稿,第131頁

〔11〕 參見《山東省圖書館志》編委會,《山東省圖書館志》,中華書局2004版,第26頁

〔12〕 參見政協日照市委員會文史資料辦公室編:《日照文史》第三輯,1988年第二稿,第131頁

〔13〕 參見《山東省圖書館志》編委會,《山東省圖書館志》,中華書局2004版,第26頁

〔14〕 參見政協日照市委員會文史資料辦公室編:《日照文史》第三輯,1988年第二稿,第131頁

〔15〕 此《印譜》未見,山東省圖書館有目無書

Ding Linnian and Shandong Province Library

Yang Hong

Ding Linnian was a JinShi at the late Qing Dynasty,who had served asmagistrate.But the Xin Hai Revolution ended his career.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his date had been associate with Shandong Province Library.He was in charge of Shandong Province library for eight years,who was the longest serving officer exceptWang Xiantang.He was a famous collector,he was good atmarking textual research of bronze-stone.Based on collected data,this article discusses his family,the people,his career in control of Shandong Province library and his existing works.

Ding family;Ding Linnian;Shandong Province Library

G259.27

A

楊紅(1969~),女,山東濟南人,山東省圖書館館員。

猜你喜歡
丁氏進士科舉
穿井得人
四進士(上)
《進士or近視》
小小花錢看科舉
丁甘仁醫案研究進展*
地質學家丁文江逝世
唐代科舉的投卷與薦舉之風
宋代科舉冒貫管窺
清代石城縣黎正進士考論
科舉文獻《唐摭言》詞語考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