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終的醫生與關懷的本意

2014-02-17 18:16保羅·麥克林
中國新聞周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默里格蘭杰常人

保羅·麥克林

與常人一樣,醫生也會死亡。但是他們的死,卻往往與常人不太一樣。

曾經有一篇題為《醫生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的文章廣泛流傳。文中,醫學博士肯·默里給大家解釋了死亡的一個獨特的側面——“醫生走向死亡的不尋常之處”,身為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家庭醫學教授的默里寫道,醫生的死亡“并非在于他們獲得更多的治療,而是相反?!?/p>

2014年初,凱特·格蘭杰也親歷了這一切。與默里一樣,格蘭杰也是一位醫生。同樣的是,格蘭杰對待死亡的態度及其所采用的方式,也受到她的醫學知識的影響。

格蘭杰醫生對死亡的感知與常人有所不同:診斷為不治之癥后,她知道自己時日不多。這一點也似乎在不斷地提醒她怎樣去生活:她安排了外出旅行;重溫了婚姻誓言;定期抽出時間安心陪伴家人;并且,一直堅持為病人看病。

她把時間都花在了自己所珍重的事情上了。

剛剛三十歲出頭的格蘭杰在英國專門從事老年醫療與臨終關懷的保健工作。她對老年人的深厚感情源自于她母親的影響——她的母親曾經經營過一家為有精神健康問題的老年人而設立的日間志愿護理站。

“我喜歡和老人們聊天,聽他們講述自己的人生”,身處英國韋克菲爾德的格蘭杰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我。

然而,不幸的是,格蘭杰自己卻無法像他人一樣慢慢變老。但是,她爭取不浪費剩下的每分每秒,并且慷慨地將時間貢獻給醫學。這樣的態度讓人備受鼓舞。她已經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兩本書,并且正在撰寫第三本。她把這些都視為她對醫患關系以及公眾參與醫療的責任,她同意通過郵件與我分享自己所做的這些工作。

我是在社交媒體“推特”上開始注意到格蘭杰的。那是2012年,我正在搜索所謂的“利物浦臨終病人護理路徑”(LCP)——這套非同尋常的護理指導方針是由臨終關懷醫院的醫療實踐中總結而來的,它在英國產生了“死亡小組”式的騷動,其后便被終止使用。自那以后,我開始關注格蘭杰的博客和推特。

最初開始關注“利物浦臨終病人護理路徑”,是在我思考“無效醫療”這一奇特的概念之時。這個概念本質上是指,在病人的治療與護理過程中,由一方來決定從某個時間點開始,對病人采取的醫療措施不再以治療(或治愈)疾病為目的。當然,病人可以做這個決定;但是通常情況,做決定的還是醫生。而格蘭杰的雙重身份,意味著她一個人代表了醫患雙方來做出決定。

作為醫生,即使是在嘗試治療或減緩癌癥擴散之前,格蘭杰就知道“這些都是徒勞的”這個冰冷的事實。在她的博客中,有“親愛的化療”這樣一篇日志,她用令人動容的方式告訴大家,她內心里已經接受了診斷以及疾病預后的結果,并且決定放棄下一輪化療。

格蘭杰在最近的一篇博客中分享了一位詩人向她的致意:“人生就如同呼吸,你吸入自己完整的一生,呼出了對世界的激勵,你堅定地活在此時此刻,讓自己遠離平庸和愚鈍?!?/p>

在老年保健與臨終關懷方面,格蘭杰是一位溝通與交流的專家。從前,我一直認為有些醫生天生就不善于交流,但是格蘭杰的故事告訴我,我的這個看法是錯誤的,這讓我頗為慰藉——溝通能力是可以學習的。她說;人們需要時時努力地去學習。

患病經歷,使格蘭杰變成了一名更好的交流者。就如她在郵件中所寫:“我特別想去照護好我所負責的臨終病人。在我自己生病以后,我在與他們及他們家人的談話中投入的情感更多了。我也十分渴望了解他們的愿望。如果他們想出院,我就會努力幫助他們安然出院。要做到這一切,就意味著我需要加班加點?!?/p>

格蘭杰又對我說,“現在,我變得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語言了??醋o病人時,我會跪在或坐在病床邊,與他們保持平視,并且在病情嚴重時多予撫摸,安撫病人的情緒。一般情況下,我不會告訴病人或病人家屬我自己得病的事兒,但是,我自己患病的經歷也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他們的感受,更容易加入到與他們的對話中,甚至和他們一起討論對未來的恐懼這類艱難的話題?!?/p>

對于格蘭杰醫生自己的恐懼,毫無疑問,她會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選擇正確的對象予以傾訴。但是在同一封郵件中,她也實事求是地對我說過“未來幾個月我就要死去”這樣的話。而在信的開頭,她卻首先寫上——“祝您圣誕快樂!我的圣誕節也很完美?!?/p>

我相信,她的一字一句都發自內心。

猜你喜歡
默里格蘭杰常人
歡迎來到恐龍園
存在與時間
國內外銅期貨市場的格蘭杰因果檢驗分析
我國流通經濟抗擊匯率波動能力研究
進出口貿易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
史上最強虐心考眼力
“常人化”,領導生活新態
美國男子揚言刺殺奧巴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