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校公共數碼鋼琴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14-03-11 19:59文/張
音樂生活 2014年6期
關鍵詞:數碼鋼琴演奏普通高校

文/張 帆

普通高校公共數碼鋼琴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文/張 帆

藝術教育已然成為普通高校實施審美教育最為主要的載體。伴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滲透,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對于高校數碼鋼琴集體課現狀,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到教學手段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我們去解決與學生藝術能力提升以及實踐教學相匹配等主要問題。由此,改革是一種必須。

藝術教育 普通高校 數碼鋼琴 教學改革

在教育部200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中,對于全國各普通高校開展藝術類課程提出了具體要求,這是又一次推進普通高校藝術教育課程體系構建與延伸的良機,目前數碼鋼琴課程公共選修課已然成為普通高等學校必選課程之一。隨著數碼鋼琴公共選修課程的不斷升溫、地位的不斷鞏固,給教學帶來新的思考,數碼鋼琴公共選修課程作為音樂教育實踐課程之一,在藝術教育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功效。那么它如何能夠迎合素質教育要求?迎合審美教育需求?這是一個瓶頸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更加重視。

1.數碼鋼琴課存在問題

1.1 課程設置問題

普通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類課程都設置在公共選修課程模塊中,為必修課或限選課。且只在一定專業范疇內開設,沒有達及普遍意義上藝術教育的普及作用。而從這種概念上去分析,很多普通高校雖然從形式上開設了這樣的課程,但由于開設選修的學分較少,對于數碼鋼琴這類課程而言,不能夠更好地體現藝術教育的延續性和技術與理論層面的提升。故此,在課程設置上,不是形有神沒有,更不是擺設,而是要真真正正地去研究與貫徹落實,而非單擺浮擱,鏡中之花般應付,這樣對于人才培養的全面性必將形成缺失。

1.2 授課方式問題

高校學生不是藝術專業學生,對于鋼琴演奏的技術與理論熟知程度都相對較弱。同時,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往的學習鋼琴經驗等都有著一定意義上的差別,這就需要我們有針對性地授課??梢詫⒕哂幸欢ǔ潭鹊膶W生放在一個班級課堂進行授課。而現實中則往往都是大一統,凡是選修數碼鋼琴課程的學生,都在一起共同選修,這樣給授課教師同樣帶來不小的考驗與麻煩。教得快,程度低的學生跟不上;教得慢,程度相對高的學生吃不飽,課程教學效果自然就不好。這就需要我們適當地考慮學生的程度問題,改變授課方式,將不同能力的學生分組授課,這樣從教學質量與效果上對于學生理論與技術層面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1.3 教學內容問題

“教什么?”“怎么教”?這是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作為藝術教育的傳播者,教師對待學生不能去灌輸某些演奏技術與理論,這對沒有基礎的高校學生來說如同天方夜譚。以什么樣的基礎進行什么樣的教學來進行數碼鋼琴課程的實施,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既要達到課程目標,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又要達到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對于鋼琴演奏理論與技術的認知,兩者相輔相成,對于課程內涵性建設具有指導意義。

1.4 教學觀念與方法問題

數碼鋼琴選修課程是普通高等公共藝術教育活動的主要載體,普通高等學校將數碼鋼琴課程納入到公共選修課程體系,主要是想通過藝術教育課程讓非音樂專業的學生能夠對藝術有新的認知,通過數碼鋼琴課程學習與實踐,通過不同的層面來感受音樂的美,并能夠對音樂藝術有初步的認知和了解,進而提升學生對于鋼琴藝術的鑒賞能力。雖然只是掌握鋼琴演奏的基本理論與初步技能,但對于熱愛藝術的學生來講,使他們能夠更為近距離地接觸藝術,在掌握鋼琴演奏基本要領的同時,深入了解五線譜、視唱、伴奏、即興演奏、自彈自唱等技能,從而達到陶冶情操、培養藝術情趣與高雅素質的核心要求,同時,也對學生豐富業余生活,擺脫枯燥的學習、調劑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提高學習質量等都具有相當的意義。

2.改革措施與途徑

在普通高校音樂教育領域中,如何通過數碼鋼琴這種器樂類別的課程,行之有效地提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的音樂素養、藝術實踐技能、培養藝術創新等一直是藝術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并解決的重點。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2.1 營造良好的藝術育人氛圍

普通高等學校開展藝術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其本質上講是一種“感性教育”?!耙匀藶楸尽钡乃囆g教育更應該體現從環境育人到人文內涵的育人,從藝術審美意義上育人到藝術感染力育人,是全方位的、系統的培育人的過程。

數碼鋼琴課程教學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知識傳遞與講授的過程,從價值觀念上去看,更多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形成與發展培養的過程。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音樂認知能力、程度、理解以及鋼琴演奏的基礎參差不齊,技術上肯定達不到高標準的要求,在藝術引領上就需要下功夫,如何才能通過數碼鋼琴這樣的課程,不枯燥地進行技術上的訓練,而是通過一定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引導學生真正地享受藝術,走進音樂,從音樂本身來理解音樂,在此基礎上具有鑒賞與評價的能力,提升藝術素質。

2.2 打開課程內容,強調多元化教學形式

普通高校數碼鋼琴課程以非音樂專業學生為主要教學對象,從音樂藝術文化教育視角審視其課程價值本身,除了以普及與提高非音樂專業學生鋼琴演奏基礎理論知識和與彈奏基本技巧外,更要強調多元化教學形式的滲透。教學內容應以“基礎理論+彈奏+賞析+實踐創作”為教學基本形式。教學中,盡量避免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彈奏的授課模式,要充分結合合作式教學、參與式教學、互動式多邊教學、創新實踐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作為教師,在學生掌握一定的鋼琴演奏理論與技術的基礎上,教學中適當地滲透中等程度的樂理、視唱練耳、節奏訓練,簡單的和聲織體編配、簡易的歌曲創作以及即興伴奏等內容,各方面理論相互促進與融合,使音樂基本理論學習與實踐創作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既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夠使學生音樂創作能力得到訓練,進而達到全面培養的目的。

2.3 注重數碼鋼琴課程內涵建設

普通高校數碼鋼琴課程要以現代教學法理論為指導,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積極形成良好的情景性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數碼鋼琴課程的內涵建設,運用一系列先進的音樂基本理論與數碼鍵盤技術相關聯的教學內容,努力設置數碼鋼琴教學中的情景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豐富的教學啟思,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對數碼鋼琴演奏相關問題的求知欲。以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為根本,促進在數碼鋼琴技術學習過程中,形成“知識遷移”等學習現象的順利實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進行示范與講解,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實現既動手又動腦,既理性思考又感性理解,加速專業技能的學習,形成積極主動的思考并解決問題,不斷形成內在的啟發,找到更適合于自己的訓練方式,不斷改進自己的演奏技能水平,迅速提高演奏能力、鑒賞能力、審美能力與評價能力。

2.4 分類指導,因材施教

在普通高等學校進行數碼鋼琴課程選修中,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鋼琴演奏基礎,按照程度進行班級的劃分或者小組的分配。只有進行分類指導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得到更為適當的藝術教育。對于數碼鋼琴課程來說,對學生實施分類指導,既有利于教學內容與進度的實施,又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便于管理的同時,對于教學方法的運用與實施也具有相當的意義。數碼鋼琴課程教學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材施教,積極探索適合于每一個班型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提升藝術認知水平與數碼鋼琴課程的教學效果。

3.結論

普通高校公共選修數碼鋼琴課程教學改革,具有廣泛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通過課程教學改革,擺脫傳統數碼鋼琴教學模式中重視技術訓練輕視情感價值體驗與追求,化解數碼鋼琴課程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目的不明確的弊端。從內容枯燥的教學、學習模式中解脫出來,積極提升學生綜合藝術素質,提倡注重理論研究與實踐鑒賞之間的有效聯系,采用有效、多元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拓展數碼鋼琴教學模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教學,鍛煉學生藝術創新與創造能力。綜上所述,在普通高等學校實施數碼鋼琴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才能夠有效擺脫傳統教學格局的束縛與桎梏,充分體現藝術教育實施與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及藝術價值,對于當前數碼鋼琴公共選修課在普通高等學校綜合素質教育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社會價值達成高度認同。

[1]付佳音.《普通高?!颁撉佟惫x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11(04),P 34-36+45

[2]唐玲.《略談鋼琴選修課的教學》[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0(10),P46+51

[3]郭淑君.《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探微》[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3),P116-118

[4]劉娜.《高校選修鋼琴課教學之我見》[J].大舞臺,2010(05)

[5]包慧琴.《普通高校開設數碼鋼琴選修課的可行性》[J].藝海,2010(06)

[6]盧敏.《師生互動教學中情感教育是關鍵》[J].教育革新,2010(03)

張 帆(1979-)女,沈陽大學音樂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數碼鋼琴演奏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不含2C)
Naim Audio Uniti Nova數碼播放/放大器一體機
布赫賓德的貝多芬闡釋對鋼琴演奏的啟示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探析
鋼琴演奏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探討
淺析提高鋼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徑
簡論多球練習在普通高校網球訓練中的作用
數碼暗房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探討
初中音樂合唱教學中的鋼琴演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