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蘭河河床滲漏能力實驗研究

2014-03-15 07:24
地下水 2014年3期
關鍵詞:河床河段流速

王 琴

(新疆水文水資源局,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地下水庫是以實現水資源地下調蓄和實現地表水、地下水聯合調度為目的,是地下水人工補給—地下儲水—人工開采的統一體。地下水庫的根本作用是在豐水期或用水量少的時候,將地表余水儲存于地下,枯水期再將這部分儲存量開采出來利用,同時為下一次儲水騰出空間。地下水人工補給系統是地下水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下水人工補給技術是地下水庫建設的關鍵技術問題之一。

美國從19世紀末期便開始進行地下水人工補給的實踐,在調節水資源供需平衡方面提出了“水銀行”概念[1],到2002年7月,美國正在運行的ASR系統共有56個,而建成的系統則在100個以上[2]。我國在地下水人工補給方面的研究進行得較晚,但也取得了不少進展。我國大規模開采利用地下水從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3-5]。1977-1982年間,河北省南宮縣進行了地下水庫試驗研究工作,它是我國最早的相對完整的大型無壩地下水庫[6]。北京市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公司于1981-1983年間,在北京近郊約1 000 km2范圍內開展了大量水文地質調查、回灌試驗以及室內模擬實驗進行了各種水文地質參數的測試,取得了近百萬個數據,通過模型研究,論證了控制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和進行優化調蓄的方案[7-8]。山東、遼寧等省從90年代開始,在山東龍口、青島、煙臺、大連等地相繼興建了有壩地下水庫工程,起到了防治海水入侵和攔蓄地下入海潛流的作用[9-17]。

新疆地處干旱內陸區,降水稀少、蒸發強烈,一般河流流程短、流速快,徑流年內配極其不均,水質良好但是泥沙含量大。要使地下水庫長期穩定運行,必需研究一套快速高效、經濟可行并且能夠長期運行的地下水補給系統。本文對臺蘭河現有河床的滲透補給能力進行實驗研究。

1 概況

臺蘭河流域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境內,地理位置在東經80°21'44〞 ~81°10'44〞,北緯 40°41'44〞 ~42°15'13〞之間,臺蘭河發源于西南天山托木爾峰南麓,上游由大臺蘭河、小臺蘭河在距山口前8 km處匯合后稱臺蘭河(圖1),出山口后,由西向東匯入支流塔克拉克河,最終流入臺蘭河山前洪積扇地帶,流向自北向南,為一典型內陸河,該河為一獨立水系,全長90 km。臺蘭河含沙量較大,年均懸移質含沙量為3.93 kg/m3,年均輸沙率為91.3 kg/s,年均輸沙量為288萬 t。

圖1 臺蘭河流域水系示意圖

臺蘭河河水流經位于山前傾斜平原的現代河床時,河水中所含大量的泥沙等懸浮物,一部分在入滲過程中沉積到河床地層中,一部分隨河水帶到下游。洪水期河水流速大,河水沖刷河床,將部分淤積物帶走,枯水期河水流速小,河水中的懸浮物又沉積到河床中,在長期水流作用下,沖刷和沉積達到動態平衡。在水動力作用下,盡管沉積物對河床地層透水能力有一定影響,但是依然長期保持一定的透水性。河床透水性受地層、水源條件的控制,差別很大。能夠比較準確地測驗出現代河床的透水能力,將會為臺蘭河地下水庫人工補給方案比選提供重要依據。

2 實驗方案

2.1 地段選擇

在現代河床選擇實驗河段,在實驗河段起點和終點建立測驗斷面。選擇的實驗河段盡量長,且流量可控、中間沒有水體匯入和流出,見圖2。為避免河槽蓄水量對實驗精度的影響,盡量保持實驗時段流量穩定。河床水域面積是計算透水能力的重要參數,其量算精度要高。

圖2 實驗河段示意圖

2.2 實驗方法

采用流速儀法和堰板法進行實驗。對于流量比較大的實驗河段,可采用流速儀法測驗斷面流量。此方法可以不改變河流原始流態,方法比較簡單,但是實驗河段的滲漏量占徑流量的比例較小,測驗誤差對實驗精度影響較大。采用堰板法測量斷面流量,需要改變河流原始流態,控制上斷面流量,使下斷面流量足夠小,以增加上、下斷面流量差,提高實驗精度。為避免原有河床流量減少后河床淤積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迅速調節上斷面流量至實驗設計流量并保持穩定,上下斷面流量均穩定后,開始正式實驗。

采用流速儀法實驗時,應同時監測測驗斷面水位,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在實驗過程中測驗人員、測驗方法、測驗儀器都保持不變。

采用堰板法實驗時,為提高測驗精度,一定要嚴格按照規范安裝堰板。實驗過程中控制且保持上斷面流量穩定,使下斷面堰板流量盡量小,見圖3。

3 結果分析

3.1 流速儀法

2011年8月9日選擇臺蘭河一段現有河床實測河床損失水量。選擇河段長度990 m,平均河面寬8.8 m,水域面積8 712 m2,在河段上下端設置上、下監測斷面,采用流速儀實測流量,建立臨時水尺監測水位。

實驗時段河水水位呈下降趨勢,見圖4。根據實測的水位及流量數據,建立上斷面、下斷面水位與流量相關關系,見圖5、圖6。

圖3 堰板法測流照片

圖4 實驗上、下斷面水位變化過程圖

圖5 實驗上斷面水位與流量關系圖

圖6 實驗下斷面水位與流量關系圖

通過上下斷面實測河水平均流速,計算出上下斷面之間徑流傳播時間,上斷面計算時段選擇為11:40-18:40,下斷面計算時間選擇為12:00-19:00,相差20分鐘。計算時段水位下降,河槽蓄水量減少292.1 m3。經計算,實驗河床補給強度為0.241 m/d,見表 1。

3.2 堰板法

選擇符合實驗條件的四條叉河河段進行實驗,在河段起點和終點設置三角堰。根據流速儀法計算出的補給強度計算出上斷面設計流量。調整上斷面流量為設計流量并保持穩定,開始記錄上下斷面流量,下斷面面流量由大到小逐漸穩定,實測上相斷面間水域面積,上下斷面流量穩定8小時后,實驗結束。有實驗數據可知,實驗時段上下斷面之間有足夠的流量差,這樣就保證了實驗精度,見表2。4個河段河床滲透能力在在0.124~0.357 m/d 之間,平均為0.243 m/d。

表1 流速儀法測流結果

表2 堰板法測流結果

3.3 兩種結果比較

流速儀法與堰板法實測現代河床滲透能力比較接近,以堰板法測驗結果為最終結果,即臺蘭河現代河床滲透能力為0.243 m/d。

4 結語

地下水庫取水區位于小阿吉里克溝內,小阿吉里克溝是臺蘭河的重要支流,受人工控制,近年來沒有大量過水,只要恢復小阿吉里克溝水量,就能增加地下水庫庫區的補給量。采用人工方法,修建必要的水利工程,將大阿吉里克溝的水引入小阿吉里克溝。對現有小阿吉里克溝河床進行整治,使其有效河床寬度達到275 m。人工補給實驗區到地下水庫取水區直線距離3 km,以地下水庫向上游500 m至3 000 m處為人工補給區,長度2 500 m。每年豐水期補給120天,年補給量可達2000×104m3。

采用河床補給法作為人工補給工程的推薦方案,具有以下優點:(1)能夠長期運行。(2)操作簡單??刂崎l門流量使河水在幾個平行的河床中流過即可。(3)運行費用低、不需要清淤。長期的沖刷和沉積達到動態平衡。(4)不需要設置攔水工程,按現有地形坡度,保持流速即可。(5)給懸浮物留出路,懸浮物帶到下游地下水庫下游的大、小阿吉里克溝匯合處。

通過本次實驗得出臺蘭河現代河床滲透能力為0.243 m/d,結合河床補給法的優點,可以得出臺蘭河地下水庫人工補給采用現代河床方案是可行的。

[1]British Geology Survey,Elucidating the hydro geolog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aquifer storage and recovery in the UK[R].2002.

[2]張麗君.美國《區域和全國尺度地下水系統調查》[J].國土資源,2002,(1);52 -53.

[3]Hunt.B.1999.Unsteady stream depletion from groundwater pumping,Groundwater 37,No.1:98-102

[4]Zlotnik.V.A.and H.Huang.1999.Effect of shallow penetration and streambed sediments on aquifer response to stream stage fluctuations(canalyticalmodel),Groundwater 37,No.4:599 -605

[5]張學真.地下水人工補給研究現狀與前瞻[J].地下水,2005:25-66.

[6]李文果,郭維東,方明.利用地下蓄水層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探討[J].排灌機械,2002(6):29-31.

[7]Butter.J.J.V.A.Zlotnik and M.S.Tsou.2001.Drawdown and stream depletion produced by Groundwater,Groundwater 8,No.5:5-10

[8] Jenkins.C.T.1968.Techniques for computing rate and volume of stream depletion wells,Groundwater 6,No.2:37-46

[9]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地下水庫建設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2005.04.

[10]趙天石,楊紹南.建設地下水庫是大連市開發水資源的重要途徑[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0(4):37 -39

[11]杜漢學,常國純.利用地下水庫蓄水是吉林省新的有效治水途徑[J].吉林地質,2000,19(2):88 -94

[12]宮輝力.鄭州市地下水資源評價與地下水庫調蓄方案[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1999,7(4):372-378

[13]張蔚棒,沈榮開.地下水文與地下水調控[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10.

[14]李道真,李呈義,劉培民,等.濱海平原地下建庫供水開源防止海水入侵技術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1997,28(8):15 -17

[15]劉青勇,耿樹德,董廣清,等.土河流域防治海水入侵的攔蓄補源及調度技術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1997(8):18-20

[16]李呈義,李道真,劉培民,等.八里沙河地下水庫攔蓄調節地下水技術試驗研究[J].山東水利科技,1995(2):1-5

[17]吳忱,王子惠.南宮地下水庫的古河流沉積與古河型特征[J].地理學報,1982,37(3):317 -324

猜你喜歡
河床河段流速
長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圍控回收策略研究
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知識鞏固
深水淺覆蓋層傾斜巖面河床圍堰設計及應用
河 床(外一首)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流體壓強與流速
SL流量計在特殊河段的應用——以河源水文站為例
石瀘高速公路(紅河段)正式通車
愛虛張聲勢的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