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視角下的賈寶玉形象探析

2014-03-20 22:05馬曉煒
文教資料 2014年28期
關鍵詞:賈政寶釵賈母

馬曉煒 黃 樂

(湖州師范學院 文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人性視角下的賈寶玉形象探析

馬曉煒 黃 樂

(湖州師范學院 文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賈寶玉是一個自由放任,不走封建統治者所要求的仕途經濟老路的逆子。在封建倫理根深蒂固的情況下,賈寶玉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批判乃至壓迫,同時也出現了促進其人性發展的積極因素,雙方力量的對抗,讓寶玉步入絕望,最終他以出家堅守了自由人性,找到了一個寄托自己理想的地方。

《紅樓夢》 賈寶玉 人性 自由

賈寶玉是《紅樓夢》中最具個性、最富有特色的人物。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可以看到他拼命地想掙脫傳統封建道德的束縛,頑強地與那些壓抑人性的罪魁禍首抗爭,內心有著對個性自由的憧憬。但是,在賈府這個封建大家族中,賈寶玉的自由意識必然會受到批判,尤其是他的父親賈政,還有寶釵、襲人等恪守封建禮教的人,但是賈母這個原本最大的批評者,由于對孫子的喜愛,反而成了他人性發展的保護者,還有其他那些有著自由個性萌芽的女性。由此可見,寶玉的身邊充斥著批判者和保護者兩大力量的對抗,寶玉的人性將何去何從?最后,他以出家的方式為自己的自由人性找到了歸宿,這又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一、賈寶玉的自由意識

賈寶玉的叛逆最明顯的便是他的女子觀念,封建等級制度下,男尊女卑,女子是男子的附庸,而在賈寶玉眼里女子卻是世間最美好的人物,他甚至將女子稱為“人上之人”,這完全將封建的男女觀顛倒了。除此之外,他最唾棄的是“四書五經”,喜歡看那些有著自由個性萌芽的小說和戲曲作品,禁錮思想的經書與他活潑的個性是水火不容的。作為貴族子弟的他,竟然“懶與士大夫諸男人接談”,但又和那些社會地位低下的人交往甚歡,尤其是在別人眼里不屑一顧的戲子。當然,他的叛逆最精彩的便是與林黛玉的愛情,他和林黛玉完全拋棄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自由愛情,來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自由戀愛。賈寶玉,這是一個追求自由的使者,努力地沖破封建制度的魔障。

二、自由的批評與保護

賈政是一個死守傳統封建禮教的士大夫,對于寶玉,自然是讓他讀書做官、報效朝廷以顯揚家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賈政忠實地按照統治階級規定的人才模式培養兒子。讓他出乎意料的是,寶玉周歲只抓“脂粉釵環”,賈政對此大怒,斷言“將來酒色之徒耳”,從小就對寶玉大不喜歡。為了讓寶玉走上自己認為的正途,對其不斷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但批判方式只有一種——非打即罵。這對極富叛逆性格的寶玉是完全沒有效果的。

賈政的暴力教育發揮到極致的,便是第33回寶玉挨打,琪官兒事件與金釧兒事件讓賈政的希望跌入谷底,這是毀滅性的打擊。這對一貫受非打即罵教育的寶玉有何用,無法使寶玉真正認錯。更何況王夫人和賈母的先后出場,為寶玉開脫,這不得不使賈政再次停止暴力教育。轉而試探使用另一種武器,那就是觸發他,以尚存的親情喚醒寶玉,“不覺長嘆一聲”,“淚如雨下”和“那淚珠更似滾瓜一般滾了下來”,即使出現這些動情場景,寶玉也始終沒有放棄對個性自由的追求,從而更加劇了賈政的絕望。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終便是絕望。從70回開始,在數次絕望之下賈政出現妥協和認同。在77回中:“近見寶玉雖不讀書,竟頗能解此,細評起來,也還不算十分玷污了祖宗”,可見,賈政最后的批評是失敗的。

賈政深受封建家教的影響,對寶玉的批判手法一直是暴力教育,不注重情感的渲染,在寶玉身上產生的效應只能是逃避和抵制,這必定是失敗的教育方式。所以,賈政無法成功解救離經叛道的寶玉,賈政作為寶玉最大的批判者都注定失敗,還有誰可以泯滅寶玉自由的人性呢?

當然,在封建社會中除了賈政之外還有很多恪守封建倫理道德、試圖批判寶玉、讓其歸入正途的人。但是,這些人無論從批評的方式還是程度上看,對寶玉的影響都是微不足道的,只能增添寶玉的憎恨心理。

寶釵,無論結婚前還是結婚后,都是封建禮教的忠實追求者。這也是寶玉為什么喜歡黛玉而不喜歡寶釵的原因?;榍?,寶釵對寶玉的批判自然是不露痕跡?;楹?,便加緊對寶玉的改造,寶玉與甄寶玉相會,這便是最好的契機。當寶玉說他是個“祿蠹”,寶釵試圖想教導寶玉,數落賈寶玉的不足,這也加劇了夫妻之間的裂痕。再如襲人,作為寶玉的貼身丫鬟,更是想方設法抑制寶玉的個性。她假借自己要贖身離開,以此束縛寶玉,只要他“百事檢點”、“不任意任情”,她便不離開。

賈母作為賈府的封建大家長,理應是封建禮教最頑固的恪守者,對寶玉肆意放任的行為定是最大的批評者,但實則卻成了寶玉人性發展的保護者。正是由于賈母的存在,大大地削弱了以賈政為首的封建批判力量。

“一味他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梢?,賈母對寶玉的行為是有批判,她同樣要求寶玉要光宗耀祖。但賈母的這種批判方式更多地停留于嘴邊,并未付諸行動。

對于賈母,我們更應該從一個老年人的立場出發。老人更渴望的是親情,子孫圍繞,歡聚一堂。寶玉作為賈府的命根子,賈母對寶玉自然相當寵溺。當寶玉受到父親的暴力教育時,其內心的心疼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阻撓賈政。雖然賈母不是刻意而為,骨子里還是封建者,就如寶黛的自由婚姻便是她親手葬送,但由于她的這種溺愛為寶玉提供了較為寬松的環境,為他自由人性的發芽留出了空間,從側面看是保護者。

《紅樓夢》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對比,那便是賈寶玉與甄寶玉。為何會出現“真”、“假”兩個寶玉?甄寶玉和賈寶玉到底誰為真誰為假?

甄寶玉和賈寶玉有著驚人的相似性,都呈現出叛逆的色彩??墒窃跉v經了不同的少年時代之后,兩個寶玉的價值取向產生了分化,甄寶玉落入了封建統治的大網之中。為什么甄寶玉會“浪子回頭”,而賈寶玉卻始終堅守呢?首先,甄父作為批判者并非只采用暴力教育,而是采用各種方法。例如假裝口說“懶于應酬”,設計讓兒子接待客人,讓甄寶玉在與官員的交往中逐漸改變。在此,批判者的力量是強大的,方法使用得當,同時沒有受到阻撓。賈寶玉卻有賈母這個“靠山”的存在,批判者作用不明顯。同時,甄寶玉對自由人性的追求還具有軟弱性和不徹底性,面對家庭衰敗立刻屈服。賈寶玉同樣家庭衰敗,但他看到的是統治者的丑惡腐敗并始終堅持了自己的理想。

在這里形成了真、假兩塊“寶玉”的對比,讓我們看到人性發展路程的曲折,為我們充分展示了叛逆的兩條不同道路。告知我們賈寶玉追求自由人性之路必定是孤獨的,與世間格格不入,這是導致他最終出家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出家

寶玉追求人性自由之路最終以出家為結局,這是他最無奈也是必然的結局。

寶玉身邊女子的相繼凋零,晴雯含冤而死、鴛鴦懸梁……一步步將寶玉身邊有著自我個性的女性挨個毀滅,讓寶玉逐漸陷入封建包圍的圈子里。再加之賈政的暴力教育、賈府內部的明爭暗斗等,這些長期積淀的因素,使得寶玉的叛逆性格和人生理想一再遭到摧殘,心靈一次次受到痛苦沉重的打擊。

最殘酷最嚴重的打擊便是寶黛愛情的毀滅。當寶玉越走越遠、家族日益顯露出危機時,賈母、王夫人等封建家長不得不采取措施,扼制寶玉人性的最好最殘酷的批評手段是什么?便是葬送了這段愛情,拔掉這顆關鍵的釘子,將始終恪守封建禮教的寶釵許配給寶玉,讓封建思想以妻子的身份始終圍繞著寶玉。林黛玉之死和婚姻的摧毀,讓他對現實產生絕望,這自然是寶玉出家的一個重要因素。

到最后,封建的批判力量最大化,他的身邊僅留下封建的守護者,父親賈政命他赴考,母親王夫人催逼他的功課,寶釵、襲人時常規勸。他意識到封建的腳步正步步緊逼他。他面臨著兩種抉擇:或順從他們,或依舊我行我素,但前者將成為封建統治者的奴才,后者會永遠陷入前途渺茫的困惑中。當然,他堅決拒絕第一條路,但第二條路他已經喪失了足夠的勇氣,所以他只能尋求自我解脫,走第三條路——出家。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寶玉已經絕望,但又由于時代的和階級的局限而使他找不到新的出路,于是只能找一個遠離這一切的地方安置自己,這是一種夢醒后卻無路可走的人生悲劇。

可喜的是,在追求人性的道路上,寶玉一直恪守自己的理想,不斷追求,即使是無數次封建勢力的打擊與批判,也沒能消磨他的意志。因此,封建勢力對寶玉人性的批評是失敗的,但寶玉也不是勝利者,由于缺乏同封建勢力正面抗衡的力量,加劇了他對這個社會的絕望,最后他只能選擇逃避,遠離這個污濁的世界,這也算是他人性的一次發展。

[1]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1-1602.

[2]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07-266.

[3]汪正章.賈寶玉離塵出家原因探析[J].山西師大學報,1997,(3):59-63.

[4]嚴云受.論賈寶玉性格的矛盾性與時代性[J].紅樓夢學刊,1986,(2):41-69.

2013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310347004。

猜你喜歡
賈政寶釵賈母
賈母的品位
Optical spectroscopy study of damage evolution in 6H-SiC by H+2 implantation*
論榮國府演《八義記》八出和賈母對“熱鬧戲”的態度
論寶釵的“藏”與“露”與復雜心理機制
“寶釵撲蝶”意蘊新探
跟賈母學養生哲學
什么樣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賈母并非真心喜歡鴛鴦
賈政也有溫情時
賈政性格中的儒道互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