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玲南金礦床礦體地質特征及深部資源前景

2014-03-20 03:52李愛民鈕濤徐韶輝李京濂鮑中義
山東國土資源 2014年6期
關鍵詞:英巖礦段花崗巖

李愛民,鈕濤,徐韶輝,李京濂,鮑中義

(1.山東省第六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 威海 264209;2.山東中礦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招遠 265400)

1—登超單元二長花崗巖;2—玲瓏超單元二長花崗巖;3—含礦蝕變帶;4—深部詳查施工鉆孔;5—勘探線;6—采礦權范圍圖1 玲南金礦床地質簡圖

玲南金礦床地處招遠市東北約15km,著名的玲瓏金礦田東南部,由招遠-平度斷裂帶北段的破頭青斷裂帶(5~57線間)控制,包括臺上(5~22線)、山東河(22~35線)、破頭頂(35~57線)3個礦段(圖1),截至2008年,該礦床已探明金金屬量超過200t。近幾年圍繞臺上礦段11~16線之間,-860m標高以下;破頭頂礦段39~49線之間,-730m標高以下開展深部詳查工作,最低控制標高達-1200m,初步探明新增(332)+(333)類金金屬量50余噸。通過礦體地質特征的變化和空間分布規律的研究,初步認為深部仍有較好的資源前景。

1 成礦地質背景

工作區位于膠東西北部,國內最重要的金礦集中區——玲瓏金礦田內,其大地構造位置處于華北陸塊(Ⅰ)魯東隆起(Ⅱ)膠北隆起區(Ⅲ)的膠北凸起(Ⅴ)。地層分布零星,主要有新太古代膠東巖群、古元古代荊山群和粉子山群,多呈包體分布于新太古代—中生代的侵入巖中。斷裂構造發育,以招遠-平度斷裂帶為控礦主體格架,以破頭青斷裂和玲瓏斷裂及其派生的NE向、NNE向次級斷裂為主,整個破碎帶發育短小而雜亂的節理和裂隙。巖漿巖廣布,以中生代玲瓏超單元、文登超單元和郭家嶺超單元為主體,新太古代馬連莊超單元、棲霞片麻巖巖套等分布于區域南部招遠-平度斷裂帶上盤,呈巖基產出。區內脈巖多為NE走向,主要類型有閃長巖脈、閃長玢巖脈、煌斑巖脈[1]。

2 礦區地質特征

地層主要為沿山間溝谷分布的第四紀松散堆積物。區內構造以多期次活動的破頭青斷裂帶及其派生的次級斷裂(裂隙)為主,破頭青斷裂帶主裂面以下0~100m范圍內含礦蝕變帶分帶性明顯,沿主裂面至下盤依次發育黃鐵絹英巖化糜棱巖帶、黃鐵絹英巖帶、黃鐵絹英巖化碎裂巖帶、黃鐵絹英巖化碎裂狀花崗巖帶。礦區內長度3120m,寬40~360m,平均寬160m,走向35°~75°,平均55°,傾向SE,傾角27°~49°,平均40°;沿傾向、走向呈舒緩波狀展布[2]。

巖漿巖分布廣泛,以破頭青斷裂帶為界,上盤為中侏羅世三階段燕山早期文登超單元含斑粗中粒二長花崗巖,下盤為中侏羅世四階段燕山早期玲瓏超單元弱片麻狀二長花崗巖。

3 礦床地質特征

3.1 主要礦體地質特征

該次深部詳查共圈定礦體127個,其中破頭頂礦段Ⅰ-②號礦體以及臺上礦段的Ⅰ-①,②,③號礦體規模較大(圖2),依次占探獲資源總量的41.85%,20.68%,15.83%,3.86%,沿傾向礦體均未封閉,主要礦體特征簡述如下:

1—玲瓏超單元二長花崗巖;2—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3—黃鐵絹英巖化花崗巖;4—礦體及編號;5—地質界線圖2 臺上礦段-760m中段地質平面簡圖

Ⅰ-①號礦體分布于臺上礦段11~16線,+150~-1200m標高之間,主裂面之下0~80m范圍內的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帶內。呈脈狀—似層狀,沿走向及傾向呈舒緩波狀,具分支復合、尖滅再現、膨脹夾縮特征??刂谱呦蜷L度約800m,控制最大斜深度約2100m。礦體產狀與主裂面基本一致,走向40°~88°,平均64°,傾向SE,傾角為23°~43°,平均33°。礦體最大厚度32.50m,平均9.39m;最高金品位40.44×10-6,平均4.94×10-6,屬厚度變化較穩定、有用組分分布較均勻的礦體。

②號礦體分布于臺上礦段11~16線,-760~-1100m標高之間,呈脈狀展布于Ⅰ-①號礦體下盤的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帶和黃鐵絹英巖化花崗巖帶內。走向長約260m,最大斜深約550m。產狀與Ⅰ-①基本一致,走向54°~78°,平均66°,傾向SE,傾角30°~42°,平均36°。最大厚度為39.14m,平均9.18m;最高金品位96.52×10-6,平均品位5.03×10-6,屬厚度變化不穩定,有用組分分布較均勻的礦體。

③號礦體分布于臺上礦段14~16線,-760~-1050m標高之間,呈脈狀展布于Ⅰ-①號和②號礦體之間的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帶及黃鐵絹英巖化花崗巖帶內。走向長約160m,最大控制斜深約500m。走向40°~115°,平均72°,傾向SE,傾角23°~35°,平均29°。最大厚度為17.99m,平均為6.64m;最高金品位20.46×10-6,平均2.57×10-6,屬厚度變化穩定,有用組分分布較均勻的礦體。

Ⅰ-②號礦體分布于破頭頂礦段39~49線,+60~-1240m標高地段,礦體賦存于主裂面之下0~80m范圍內的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及黃鐵絹英巖化花崗巖帶內。呈脈狀,沿走向及傾向呈舒緩波狀,分支復合特征較明顯。礦體控制長度660m,控制最大斜深約2200m,礦體產狀與主裂面一致,走向34°~65°,平均50°,傾向SE,傾角20°~40°,平均30°。最大厚度19.90m,平均為6.68m;最高金品位14.43×10-6,平均2.69×10-6,屬厚度變化較穩定、有用組分分布較均勻的礦體(圖3)。

1—文登超單元二長花崗巖;2—玲瓏超單元二長花崗巖;3—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4—黃鐵絹英巖化花崗巖;5—主裂面;6—礦體及編號圖3 破頭頂礦段47線剖面簡圖

3.2 礦石特征

礦石主要為晶粒狀結構,其次為壓碎、填隙、包含等結構。礦石構造主要有細脈浸染狀、細脈或網脈狀、團塊狀等。礦石礦物組成見表1。其中:金銀礦物以中低成色的銀金礦為主,形態多為粒狀,其次為枝叉狀、脈狀、片狀等。粒度以微粒級為主,其次是細粒級。金銀礦物主要以晶隙金賦存于黃鐵礦和石英晶隙,其次是裂隙金和包體金。裂隙金多賦存于黃鐵礦裂隙中。自然金常與黃鐵礦、石英共生,銀金礦常與黃鐵礦、石英、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共生。

表1 玲南金礦床礦石礦物成分

礦石類型主要為浸染狀—細脈浸染狀黃鐵絹英巖質碎裂巖型、細脈狀—細脈浸染狀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型、細脈狀黃鐵礦化花崗巖型,均為低硫的原生礦石。

3.3 圍巖蝕變

圍巖蝕變類型包括早期的鉀化和絹云母化;成礦期的硅化、黃鐵礦化、黃銅礦化、黃鐵絹英巖化和晚期的碳酸鹽化[3]。蝕變發育規模、強度取決于斷裂構造的規模、性質及巖石的碎裂程度等。礦體主要位于主裂面以下,產于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黃鐵絹英巖化花崗巖等蝕變巖中。這些蝕變巖也是礦體的圍巖。其結構構造與礦體無明顯差異而呈漸變過渡關系,礦體和圍巖主要靠樣品分析結果來區分。

4 深部資源前景

4.1 礦體空間分布規律

(1)含礦蝕變帶穩定發育規律。受控于招遠-平度斷裂帶主帶的金礦床,從北到南,長度超過60km,目前探明的玲南、曹家洼、大尹格莊、姜家窯、夏甸、舊店等金礦床,多數是大型—特大型—超大型。賦存礦體的蝕變帶組成的主帶規模大,連續發育,最寬處可達500m。礦體礦化類型受構造制約,區域壓扭斷裂帶賦存蝕變巖金礦,構造礦化分帶明顯,從主斷裂帶向下盤,構造巖分帶易于識別[4]。近幾年的深部鉆探工程表明,向深部延深,含礦蝕變帶規模并沒有變小的趨勢。

(2)尖滅再現、膨脹夾縮、分支復合規律。目前圈定工業礦體多是依據《巖金礦地質勘查規范》(DZ/T0205-2002)確定的一般工業指標,即邊界品位1.00×10-6。盡管含礦蝕變帶規模大且連續穩定,賦存其間的工業礦體出現連續性差而具有尖滅再現、膨脹夾縮、分支復合的特點是正常的,也是蝕變巖型金礦具有的普遍規律。

(3)深部礦體形狀穩定厚度變大規律。該礦床主礦體靠近主裂面產出,其產狀與主裂面一致?,F有的深部探礦工程顯示,具有愈向深部發展,礦體形態產狀愈趨于穩定,在與主裂面逐漸靠近的同時,往往具有礦體厚度愈大品位增高的特點[5]。

破頭頂礦段深部鉆孔顯示,礦體向深部發展,厚度和品位增大的趨勢較為明顯,且礦體形狀穩定。如在47線-680m標高控制的Ⅰ-②號礦體厚度5.17m,平均品位1.27×10-6。沿傾向施工的鉆孔47ZK2和47ZK3均揭露到比較厚大的礦體,厚度分別為19.90m,10.65m;對應的平均品位分別為3.98×10-6,3.42×10-6(圖3)。

(4)側伏規律。典型的蝕變巖型金礦床往往具有側伏規律,這是多年來的探礦工程控制和地學研究總結出來的,也是深部探礦工程設計必需考慮的要素之一。如焦家斷裂帶探明的新城、焦家、馬塘、朱郭李家、寺莊等特大型—超大型金礦床,均具有側伏規律,即沿側伏方向礦體出現進一步富集。從臺上礦段-760m中段地質平面圖和14號勘探線剖面圖看出(圖2,4),Ⅰ-①號礦體具有明顯的膨脹夾縮、分支復合特點。礦體厚度最大處在13線礦體厚度最大,達30.26m,向兩側厚度變薄并出現分支現象,但北東方向14~15線控制的礦體厚度明顯大于NW向12~10線的礦體厚度。深部鉆孔揭露來看,礦體向深部也表現出這個特點,從11線至16線,Ⅰ-①號主礦體厚度有逐漸變大的趨勢,從而傾向上有向NE側伏的規律。

1—文登超單元二長花崗巖;2—玲瓏超單元二長花崗巖;3—黃鐵絹英巖化碎裂巖;4—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5—黃鐵絹英巖化花崗巖;6—礦體及編號圖4 臺上礦段14號勘探線地質剖面簡圖

5 建議

根據上述地質工作者多年來總結的礦體空間分布規律,初步認為該礦床深部及外圍仍然具有良好的資源前景,對今后的探礦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多年來該礦段施工的探礦工程很少,有必要首先按照稀疏的工程間距由淺到深,由稀到密實施鉆探揭露,以掌握含礦蝕變帶的發育情況和礦化特征。

(2)近幾年的深部詳查控制范圍偏小,建議擴大深部探礦工程控制范圍。依據礦體向NE側伏的規律研究臺上礦段16線以北、破頭頂礦段49線以北的探礦設計;依據“尖滅再現”等規律確定臺上礦段11線以南深部的鉆探工程。

參考文獻:

[1] 李軍峰,武際春,劉維民,等.山東玲瓏金礦田51號脈成礦規律研究及遠景預測[J].黃金科學技術,2012,20(4):113-116.

[2] 崔書學.山東招遠臺上金礦構造控礦特征分析[J].世界地質,2008,27(2):146-149.

[3] 孔慶友,張天幀,于學峰,等.山東礦床[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241-243.

[4] 呂古賢,武際春,胡寶群,等.膠東玲瓏金礦田地質與成礦規律[J].礦物學報,2011,(增刊):74-75.

[5] 李士先,劉長春,安郁宏,等.膠東金礦地質[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7:130.

猜你喜歡
英巖礦段花崗巖
長安金礦長安礦段露天轉地下一期采礦工程安全設施通過現場驗收
北廠-架崖山礦段露天采場邊坡穩定性評價研究
花崗巖
焦家斷裂帶對成礦的制約
抗剝落劑TR-500S改善花崗巖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膠西北寺莊金礦床熱液蝕變作用*
膠西北西嶺特大型金礦床蝕變圍巖特征研究
云南省景洪市疆鋒鐵礦疆鋒礦段地質特征
膠北黑嵐溝金礦床圍巖蝕變特征及成因探討
馬坑鐵礦中礦段的生產勘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