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學校實際,探索教師專業化成長之路

2014-03-22 10:55吳曉峰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教育科研心理輔導專業化

吳曉峰

縱觀世界教育,對教育的重視也加強了社會對教師和教師綜合素質的關注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教育,教育的振興在教師,辦人民滿意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要先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成為全世界教師高度關注并為之奮斗的主題,也是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和待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專業化 教育科研 課程建設 心理輔導

先來關注兩則案例:

第一則:課程改革以來,教育界一直流傳著一個頗為經典的故事:“三百年以前的醫生,如果活過來,他肯定不能行醫、診病,但三百年前的教師如果蘇醒過來,他依然能當教師?!?/p>

第二則:90年代,我校因數學教師短缺,在社會上聘來一位數學尖子——L老師,聽說陳景潤曾接見過他,并對他的解題思路大加贊賞。然而,遺憾的是,L老師只會做題,不會講課,方法單一,調控無術,歷經三年的摸爬滾打,教學效果很是一般,最終責任心極強、學高身正的L老師以辭職的方式結束了他曾為之激動不已的教師生命。

前一則案例體現了人人皆可為師。這種理論反映了社會對教育、對教師的認識誤區。后一則實際的反應了教師行業的問題,不是隨便誰都能夠當老師,教師僅僅靠“學高身正”也未必就能是好教師,教師應該是一支真正的專業化的隊伍。

教師的專業,是教學行為的綜合體現。我個人認為:這種綜合表現,不僅指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而且也包括與課堂教學行為緊密聯系著的一切教學行為,如備課、教師交流、領導能力、教學研究、教育評價、課程建設、心理輔導等,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教師專業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教師專業的載體,是可以觀察的教師專業水平。支持教師教學行為的是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也就是說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是教師專業的核心。

做為一所兼有現代、新建兩重特征的“大連博倫中學”副校長,面對學校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師整體水平不高的現狀,如何為一方孩子們提供優質教育,帶出一支經得起考驗和推敲的教師隊伍,探索教師專業化成長之路成為當務之急。筆者認為,當下科研能力、課程建設能力和心理輔導技術是我校教師亟待提高的能力,以下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努力教師的新課程實施能力

我校在“十一五”期間,申報了區域課題“學科基本課型教學行為設計與實施研究”,其目的是通過課題研究,推進教師在新課程下對基本課型教學行為的思考和實踐。

課題全員參與、全學科推進,并通過各種制度建設落實課題研究。例如:1、申報實施學科基本課型教學行為的教學設計研討課制度;2、圍繞課型教學行為設計的即時性教學研討課評診制度;3、學校專家組對常態課堂的教學調研制度;4、定期的科研主題教學沙龍制度;5、學校面向教師的學報性質刊物月報—《家園》;6、常規的集體備課制度; 7、教師學習制度;8、教師日反思制度;9、教師論壇制度等多項制度,以課題研究為中心,營造學術氛圍、強化教師的研究意識、關注解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真實教學問題,努力提高教師的新課程實施能力,使教師向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主動邁進。

目前,我校教師通過課題研究,開始親近科研、認同科研,開始建立現代教師職業生活習慣,新課程實施能力不斷增強,教師們對科研的認同和尊重使我看到了學校的發展潛力與后勁,為此,我對“博倫”充滿信心。

二、以校本課程開發為切入口,發展教師課程建設能力

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改革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現狀,實行課程國家、地方、校本三級管理體系。為了落實新課程理念,也為了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我校決定通過開發校本課程,發展教師的課程建設能力。

首先使教師認識到其自身獨有的特長優勢。其次編制課程綱要。指導教師對自己準備開發的課程進行論證和說明,對課程性質、基本理念、內容標準(分章節)、評價方法、實施建議五方面作出陳述,上交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經過了課程綱要的編制,教師不會再隨意地將校本課程等同于課外活動小組,他們會樹立現代課程意識,掌握課程建設技術,實現專業化內涵發展。最后編寫講義、教材,使校本課程的品質得以提升和成熟。我校承擔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利用寒暑假,公休日查閱了大量的與他們開發的課程相關的資料,按照章節體的體例,撰寫、編纂了校本課程講義、教材8種,無論是講義還是教材,都注重了內容的科學性、新穎性、趣味性,問題、習題的獨特性、可操作性。

三、通過培訓、研討和實踐,提高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

家長期望值高,社會價值取向呈多元化,使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問題越來越多,人們對教師擔當心理醫生的角色的期待進一步加深。特別是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學生家庭背景各異,外來學生偏多,因此學校不僅要抓德育、智育,更要注重心育,教師具備心理輔導的能力成為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方向。

為此,我校制訂了教師心理輔導培訓五年規劃。準備在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全體教師三個層次上進行分階段的培訓和輔導,特聘資深青少年心理專家趙曉捷老師分期分批對教師開展培訓,輔之以案例分析等沙龍活動,掌握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學習心理輔導技術,積累個案,豐富經驗,力爭在五年內實現“學校無閑人,人人能育心”。使五年內,教師申報青少年心理咨詢師的比例不低于50%,獲得專業心理咨詢師的比例高于30%。

教師專業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絕不能停留在理念和空談的層面之上。它需要教師在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學習、教育教學研究、教育教學實踐中生成,在行動中建構其專業知識結構,提升專業能力(如前所述),這是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的良好途徑之一。盡管目前我校在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方面剛剛起步,許多思考還不夠成熟,但隨著對教師專業化的理解不斷加深,我們將不斷完善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方法途徑,期待在“十一五”期間,我校能涌現出一批具有專業化水平的教師隊伍,實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學校使命。

參考文獻:

[1] 傅道春.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教育科學出版社.

[2] 趙曉捷.一生的朋友.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教育科研心理輔導專業化
勞動教育課程的常態化、專業化還有多遠
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現狀調查與分析
區域教學視導: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助推器
我國航天航空產業專業化水平測算與分析
我國航天航空產業專業化水平測算與分析
對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認識與思考
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
精英領航 集體突圍
淺析高校教師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風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