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確認識幼師職責 做好幼兒引路人

2014-03-22 10:55田育農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幼兒教育

田育農

摘要:針對近來幼兒園虐童極端案件頻發的社會現象,本文從幼兒教師這一教育實施者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幼兒教師對于幼兒、幼教職業以及幼師自身角色應具備何種正確認識,從而為幼兒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樹立正確的師德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幼兒教育;職業認識;幼師道德

近日,媒體中頻頻曝光諸如提拎幼兒耳朵、讓幼兒跪在地上吃飯、拖甩幼兒等一些令人驚心的虐童新聞。本該充滿歡聲笑語、洋溢著溫暖氣息的幼兒園為何會頻頻曝光虐童事件?原本承載著父母殷切期望的幼兒園為何成為家長們的傷心之地?原本為人們所尊敬的教師為何被社會和輿論所詬???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成長的啟蒙者,作為幼兒點滴成長的見證者,作為幼兒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理應持著尊重生命、熱愛工作的態度投身教育事業。然而,現實生活中幼兒園所暴露出的問題,又使我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幼兒教師應如何認識自身的職業角色,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

一、充分了解幼兒特點

(一)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幼兒對愛的強烈渴求。為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的幼兒師資隊伍,教育部于2011年12月12日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稑藴省吩谡摷盎纠砟顣r提出:“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庇變航逃菒鄣慕逃?,教育的對象是天真爛漫、充滿童心童趣的孩童,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幼兒對愛的強烈渴求,了解幼兒、尊重幼兒、關心幼兒,才能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因此,擁有一顆博愛的心是成為一名稱職幼兒教師的基礎和前提。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奧秘在于熱愛孩子”,教師只有付出真愛,拿出母親般的愛心,才能打開幼兒天真的心靈之窗。愛是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基本前提和需要。對每個孩子付出愛心,既是教師的職責,也是教師教育好孩子最好的方法之一。有人說過:“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者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炙熱的心靈中”。臺灣有所學校教師的座右銘是“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們幼兒教師更應該把這句話作為我們的座右銘。

(二)幼兒教師應清楚的認識到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認識到幼兒活動的特點,在一日生活中給予幼兒細致、溫暖的呵護,在教育活動中又要發揮教育者和引導者的作用,以尊重幼兒為前提,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平等對待每個幼兒。對于幼教工作者來說,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一群缺乏自理能力和社會經驗的幼兒,在對幼兒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更是酸甜苦辣各種滋味相互交織,因此,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必須更有超人的細心,耐心和博大的愛心去關愛孩子,走進童心世界,但這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有真心了解、理解、尊重幼兒,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才能真正的促進他們身心和諧的發展。

二、正確認識幼教職業

教師對幼兒教育職業的正確認識,不僅是其明確自身教師角色的基礎,同時也是順利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前提和保障。

(一)幼兒教育因其受教群體——幼兒的特殊性,在強調教育的同時也關注對幼兒的保育,是一種保教相結合的職業。它既不同于小學、初中階段的義務教育,又不同于大學教育、職業教育等專業教育,也不同于兒童福利院等福利性機構,而是集教育性、基礎性、公共性、福利性于一體的職業,關系到新生一代的生存方式、精神面貌和發展方向。

(二)幼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作為幼兒教師,應形成促進幼兒發展的意識,不能只注重對幼兒知識、技能的教育,而更應該重視幼兒在興趣、人際交往、情感態度、生活習慣等社會性能力上的培養,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同時,向幼兒傳遞做人、生活的真諦。

只有當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真誠的關愛,對幼兒教育這一職業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對幼教事業抱有矢志不渝的信念時,幼兒教師才能將更多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這一崇高的事業中去。

三、明確自身幼師角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苯逃且淮绊懴乱淮氖聵I,作為幼兒教師,應該明確自身在幼兒教育活動中的角色,樹立正確的教師道德,并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為準繩來規范自己。

(一)面對性格迥異、發展水平不同的幼兒,教師的工作瑣碎而繁重,所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增多。因此,幼兒教師首先必須擁有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心態。無論是真誠活潑的年輕教師,還是認真嚴謹的老教師,一旦面對幼兒,就應該報有積極向上、快樂陽光的生活態度,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幼兒,也在與孩子的互動中體會童真童趣、實現人生價值。

(二)面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兒,教師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這要求幼兒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性格和堅定的意志。幼兒教師應情緒穩定、活潑開朗,對待幼兒耐心細致、對待工作能夠吃苦耐勞,具備較強的觀察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面對困難時,不僅具有敢于接受挑戰的勇氣和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精神,還應有沉著冷靜、處變不驚的處事態度,這不僅為教師有效開展教育活動提供保證,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的言行舉止,塑造幼兒的良好品性。

(三)教師應具備適時調整心態的能力。幼兒教師一方面在工作和生活中承受著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又面對著天真稚嫩的兒童,擔負著社會、家庭賦予的重任,這要求幼兒教師能夠運用理智調控自己的情緒,避免任何過度的情緒反應,保持平和的心態,寬以待人,用一顆寬容豁達的心善待每一個幼兒。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年12月12日發布

[2] 李榮燕,提高幼兒教師素質 為生命的發展奠基,幼教新視野,2010年第2期(總第31期)

[3] 劉錦榮,落實《綱要》精神提高幼兒教師素質,教育導刊,2004年10月號(下半月)

[4] 于晶汝,楊楠楠,新時期幼兒教師素質芻議,學前教育,2011年第21期

猜你喜歡
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中如何實施挫折教育芻議
試析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
如何在農村幼兒教育中滲透德育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優化師幼互動,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與發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農村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