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要迎合兒童的求知心理

2014-03-22 10:55黎述勇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區分兒童同學

黎述勇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要通過數學促進學生的發展,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孩子越來越聰明。而達到這個目的前提條件是學生要熱愛學習,熱愛數學。目前我們教育的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愛喪失了,出現了嚴重的厭學現象。學生們所厭棄的不是最基礎的知識,厭棄的是人為地搞得復雜難懂的數學,厭棄的是教師提供給他們的一成不變的那套老模式。

1、要讓數學適應學生。

一個好的廚師要考慮如何適應顧客的口味,是廚師要去適應顧客,而不是讓顧客去適應廚師;一個好的演員要研究如何適應觀眾的欣賞水平,而不是強迫觀眾適應他的演出。作為義務教育的小學數學,應該讓數學去適應學生,當學生不能適應數學時,我們要改造數學,對數學實行再創造使得它適應學生的學習。讓數學恢復它質樸的、自然的、由繁到簡的、生動有趣的本來面貌。

在學習乘法認識時,我讓同學觀察圖形:(:::)怎樣計算共有幾個圓片,同學們除用加法計算外,還用了3×2=6,2×3=6兩個乘法算式,并說明了理由。從此學生就明白了,兩個算式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一個問題有兩種方法來解決。我就沒有讓學生嚴格區分誰做被乘數,誰做乘數。減輕了學生不必要負擔。因為對于嚴格區分被乘數、乘數,我就一直想不通,為什么中學生不用區分,為什么數學專家都不用區分,非要讓七、八歲的孩子嚴格區分呢?數學本身是簡單的,為什么非要把它復雜化呢?復雜得讓孩子聽不懂、說不清,又用不上!如果我們總是讓學生來適應數學,而不是積極改造數學,讓數學去適應學生,學生巨大的學習潛能就無法挖掘,學生創造力就得不到有效地培養。

2、改變例題和練習的呈現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已經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這些畢竟是靜止的東西,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還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級兒童往往對活動的事物更感興趣,如能把這些靜止的資源活動化,進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雙眼。

如在教學《10的認識》一課時,我把0~9十個數字設計成擬人化的“數字小朋友”,讓這十個“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現??吹匠橄蟮臄底珠L上了手腳,成了會哭會笑的小精靈,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

3、教學形式要豐富多彩。

如果每天重復做一件事情,會很厭煩。學習也是一樣,每天總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生也會厭煩,導致厭學、學習成績大大降低。同樣的知識,教學方法經常改變,小孩喜歡新鮮,學習興趣就會明顯提高,有了興趣,就有了力量,學生的主動性就能得以發揮,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小組合作式教學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但無目的、無針對性的、無必要的小組討論,學生毫無興趣,甚至有時趁機會聊天。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小組合作的機會和條件。我在講“統計初步知識”一課時,有一個內容是讓學生數出一分鐘四種機動車通過情況。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對學生說:“公路局長讓我們幫助統計一下南口路段一分鐘機動車通過情況,讓同學們看錄像,進行統計?!苯y計開始了,同學們個個聚精會神,認真地進行統計,可是,當匯報結果時,幾十個人幾乎沒有相同的數據。同學們主動找原因,找失敗的根源。當他們正急切的時候,我說:“看來這任務很艱巨,我通知公路局長一聲,就說我們沒有統計出來?!边@時同學們異口同聲堅決地說:“不行,您能不能把這個錄像放一遍?您能不能讓汽車放慢速度?”當排除這兩種方法后,有學生站起來說:“我們可以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合作進行?”話音未落,同學哇地一聲驚叫,不等老師說話他們自動地去組成小組,立即分工,那種積極主動、團結合作的氛圍,真的難以用語言表達。通過合作,統計數據獲得了成功,同學們各個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同樣是小組合作,在老師的命令之下的合作與自發的合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樣的教學內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

總之,我們要研究兒童、理解兒童,才能適應兒童,使兒童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區分兒童同學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區分“我”和“找”
區分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應接不暇 騎虎難下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