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來公

2014-04-10 06:30張夢陽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長詩學者

張夢陽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北京100732)

·紀念文稿·

哭來公

張夢陽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北京100732)

3月31日的晚上,我剛開電腦繼續寫作《苦魂三部曲》,即收到手機短信:“來新夏先生于2014年3月31日15時10分仙逝,遵遺囑‘喪禮從簡,不舉辦任何告別儀式及追思會等悼念活動’。未亡人焦靜宜泣告?!蔽伊r如五雷轟頂,隨即慟哭不已!因為來公的面影時時在眼前浮動,實難入靜!

其實,我與來公只見過一面。我倆都是《中華讀書報》的忠實讀者。我從該報副刊《家園》上看到他的文章后,寫了篇評論《晚景能否來新夏》,發在咸江南編輯的文學版上。江南發在頭條,還鑲了“花邊”。來公非常高興,認為寫得好!

2006年12月7日,中華書局為他和馮其庸、戴逸等八位老學者的“皓首學術隨筆叢書”舉辦座談會,他赴京前,一再叮囑:“把張夢陽找來一見?!敝腥A書局費了許多周折,又聯系中國社科院,又尋覓文學所,終于問到我的手機號,告我一定要與會。于是,我冒著嚴寒到中華書局參加座談,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面晤了來公。見他雖年過八旬,卻精神健旺,身著咖啡色西服,風度翩翩,談吐文雅,給人以溫潤的親和感。以后常通電話,不斷收到他親筆簽贈的新著,但總未能再見面。本想《苦魂三部曲》全套三部一百萬字完成后,專程赴津贈他。電話里他有信心活到百歲,誰想到竟如此突然駕鶴西去?

我與來公之間這般深厚的感情,絕對不摻雜任何功利的成分,而純粹來自于對文化和文章的真摯熱愛。對我來說,則是反思到自我的不足,因而加倍深感老一輩學者的可敬可貴,產生由衷的摯愛。如我在《晚景能否來新夏》中所說:

日后成為雜文隨筆大家者,無不是從雜書野史、中外逸品起步的。只有少時的博雜淳厚,方能有日后的隨意點染,從容自如。試看《選讀點清文》這樣的短制,輕輕松松就將浩如煙海的清文點評得一清二楚,如數家珍,如道家常。倘若沒有長年如一日的“深博無涯涘”(韓愈評柳宗元語)的浸泡濡染,怎能如此?而來公的這篇讀書筆記寫于1941年,那時他才18歲。18歲時吾輩在做什么?在背《語錄》,讀社論,灌教條,學斗爭,來公讀過的書連聽都沒聽過,而且不知其然就拒之于千里之外,以為是封、資、修的糟粕,躲之惟恐不及,哪里會去研讀呢?這樣下去,怎么不盡在“大批判”的模式里做詮釋文章?過后即毫無價值,不堪卒讀。這值得我們這一代所謂學者深刻反思,下決心對自己的閱讀趣味、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文章風格來一番徹底的變革,晚景才可能有所更新。

正是此種發自內心的自我反省,才敦使我對來公這樣的老學者充滿了敬意,深感如果不抓緊機會多從他們那里學些東西,中國文化的斷層和空檔就更難彌補了。

來公出身于浙江蕭山的詩書世家,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大學者。他不僅有《北洋軍閥史》那百余萬字的鴻篇巨制,有《林則徐年譜長編》《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方志學概論》《中國近代史述叢》《結網錄》《古典目錄學》《書目答問匯補》等厚實的學術專著,而且還“衰年變法”,寫出《冷眼熱心》《一葦爭流》《且去填詞》等一批膾炙人口的隨筆集。2002年,來公八十初度時出版的《邃谷文錄》,就是從他自1949—2000年共60年間所寫的700萬字著述中自選成集的,分歷史學、方志學、圖書文獻及隨筆雜著四卷,卷首有自述《煙雨生平》,卷尾附《自訂學術簡譜》,共170余萬字,分裝兩大厚冊。最新寄贈給我的《旅津八十年》,共三十余萬字,回憶了這位九旬學者一生的飽學經歷。

來公絕對不是那種僅埋首書海、少有人間關懷的學者,他心中深藏著如鮮花、朝露一般散發濃郁清香的人情味。2013年早春,我在孤病中一人度過春節,想起四十年前在基層農村遇到的奇男子和奇女子,情不可遏,寫出了敘事抒情長詩《謁無名思想家墓》,卻無力發表,就自印若干本,寄給來公一本。想不到很快收到了他的來信。寫于4月3日的來信中說:

我很抱歉,我因為閑暇無事,隨手拿起你寄來的自印本《謁無名思想家墓》的長詩,一氣讀完,心在顫,面頰上流著不知什么時候流下來的淚。我慚愧,我褻瀆了你的詩?!疤K格拉底”和“俏兒”是一對真正的鳳凰,“蘇格拉底”的執著忠誠與“俏兒”的善良大愛,不管他們是否實有其人但你把社會的罪惡與不平的雙刃劍戳向人們的良心。我早已不哭了,因為我經歷了太多的折磨,太久的不公,但是我懦弱沒有反抗,只有“引頸就戮”,人家說我什么我都會笑臉相迎,把淚水倒流進肚里,但你的詩掘開了我心靈的缺口,我高興,我有淚水,到了“送別”那幾章,到了俏兒一家的毀滅,我哭出聲來。夢陽,你太殘酷。你居然用筆寫下這么令人心痛的往事。這薄薄的自印詩集要比你那本正式出版的精品集值得珍惜得多。這首長詩不需要再修改,因為它讓一位已經淡定、漫步在走向百歲的老者在行程中感動了,停下腳步回頭再審視,記住這些人。感謝你夢陽,啟動一顆漸漸沉寂者再圖一搏。謝謝,含著淚拉雜地寫這些送給你。致敬意。

我讀過來公的信,立即含著熱淚撥通了他的電話。聽到了來公微弱卻鏗鏘有力的話語:“我剛收到時沒有看,后來想到夢陽居然還有寫詩這一手?閑暇無事就翻開讀了,想不到竟然放不下,一氣讀完,哭了!夢陽,你寫出我們老一代和你們這一代親身經歷的歷史真實。主人公‘蘇格拉底’和‘俏兒’感人至深,鮮明生動,其他次要人物如孫老師、‘戴眼鏡的副書記’等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蘊涵深厚。沒有真實體驗是寫不出這種詩的。我被震動了,我相信,曾經有過這種經歷的人,讀過之后都會感到震動的。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忘記意味著悲劇的重演。感謝你真實地寫出了這段歷史……”來公哽咽得說不出話,只好把電話放下。而我這時又被來公的電話感動得淚流滿面。覺得有必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位九旬老學者金子一般的善良心地和我們共同經歷的那段歷史。

慶幸的是,《北京晚報》原“五色土”副刊編輯,現任中國新聞出版社編輯的陳玉珍女士也很喜歡這部長詩,認為是“多年難以見到的好詩”,力爭出版,既考慮到市場效益,又體諒我的困難,把出版費用壓到最低并做成圖文本,收到來公的信時,校樣剛到。恰逢《中國魯迅學通史》責任編輯、現任廣東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的至交盧家明先生來訪,他看到來公的信和詩稿校樣后,以大出版家的眼光和膽略,毅然建議我把來公的信作為代序放在書的最前面。這樣,會大大提高長詩的影響力。我欣然采納了家明兄的建議,照此辦理。書印出后,第一個給來公寄去。他一收到就來電話,慶賀出版,感謝將他的信作為“代序”,并隨后寫了《感情的死灰復燃》一文,發表在天津《今晚報》上。

我永遠銘記來公這樣的可敬可貴的老學者,但看到他們一位位駕鶴西行,又不能不痛哭不止,不能不大聲呼吁趕緊向他們學習,讓這些“國寶”多給中國和人類文化留下些不會再有的財富!

猜你喜歡
長詩學者
濟慈長詩《拉米婭》中的民間文學“母題”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學者介紹
獻給這個世界我們未知的——讀龔學敏長詩《三星堆》
本刊學者簡介
吉狄馬加的聲音詩學——解讀長詩《我,雪豹》的一個視角
學者介紹
王舍城(長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