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告制度建設探析

2014-04-16 22:40林巧寧
江蘇科技信息 2014年23期
關鍵詞:報告科技國家

林巧寧

(江蘇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江蘇南京 210042)

0 引言

2014 年8 月31 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關于加快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的指導意見》,這標志著以服務科技創新為目標的國家科技報告制度在我國正式啟動??萍紙蟾嬷贫仁状螐膰覍用鎸⒖萍紙蟾婕{入到科研管理中,從而加強各類科技計劃之間的協調銜接,避免科技項目的重復部署和資源浪費,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資源共享。

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從歐美國家的經驗來看,政策法規體系、組織管理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和收藏服務體系4 個要素缺一不可。就管理層面而言,科技報告制度涉及到政策制度、組織架構、部門協調等,技術層面上又涉及到標準規范、類型界定、審核收藏等諸多方面和環節的問題。其覆蓋范圍廣泛,利益主體眾多,綜合協調難度很大,面臨著制度以及部門和條塊等等方面的掣肘和挑戰。要借鑒歐美國家的成功經驗但不能照搬照套,要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全國范圍逐級呈交科技報告的工作機制,確保在2020 年建成全國統一的科技報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體系,形成科學、規范、高效的科技報告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

本文針對我國科技報告制度建設尚處在試點階段的狀況,對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科技報告制度的急迫性進行闡釋,并就科技報告撰寫質量、服務平臺建設、共享機制等等方面的問題提出思考與建議。

1 建立科技報告制度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選擇

科技報告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科技資源,是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早在1945 年,美國政府就開始進行科技報告制度建設和科技報告的公開交流,到目前為止已形成國防部AD 報告、商務部PB 報告、航空航天局NASA 報告和能源部DE 報告4 大系列科技報告。目前,美國每年產生約60 萬份科技報告,其中公開發行的科技報告有6 萬多份,占全世界科技報告總量的80%左右。緊隨其后的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等世界經濟強國都建有自己的科技報告制度體系??萍紙蟾嬷贫扰c國家的強盛和科研水平的關系可見一斑,體現出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其實,在我國國防系統,科技報告制度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1964 年,錢學森等多位科學家就呼吁建立中國的AD 報告,1984 年啟動建設工作,迄今已收錄科技報告13 萬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國防科技報告體系。但在我國民口,科技報告制度卻舉步維艱始終未有大的突破,處于分散和混亂狀態。盡管我國對科技的投入一直持續快速增長,根據相關統計,我國科技投入從1978 年的52.89 億元到2012 年的5600.1 億元,35年間增長超百倍,近年來更是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遞增,2013 年達到11906 億元,占GDP 的2.09%。然而,我國科技創新指數卻排在全球30 名以外??蒲型度肱c產出不成正比,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混亂,飽受社會詬病。造成科研效率偏低的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一直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科技報告制度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政府主管部門一直未將科技報告工作納入到科研管理中,在項目申報時,主管部門對申報的項目在國內國際處于什么樣的水平不甚清楚,以人以關系定項目定經費就在所難免,“跑步進部委”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由于沒有制度的約束,加之信息不透明,各地方、各行業、各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科研方面各自為政,為了地區和部門利益,相互封鎖消息;甚至為了趕在別人前面先出成果,在研究尚未成熟時,就以“半成品”面世,缺乏嚴謹的治學精神,科研精神失卻。重復部署、重復投資、重復研究的現象屢見不鮮、屢禁不絕,不僅靡費了科研人員的大量心血,也造成了資源和經費的極大浪費。

就社會層面而言,許多科研人員缺乏對科技報告重要性的認識,對科技報告為何物毫不知情也缺乏熱情,熱衷于在關乎到切身利益的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學刊上發表論文并以此為榮。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2014”顯示,2004-2014 年(截至2014 年9 月)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136.98 萬篇,排在世界第2 位,論文被引用1037.01 萬次,排世界第4 位,引用次數處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12279 篇,占世界總量的10.4%,被引用次數僅次于美國、英國和德國排在世界第4 位。在國際有影響力的刊物發表論文并被引用,固然值得驕傲,但是這樣的好事為什么最終會變了味。論文作者聲名鵲起,而研究成果的價值卻沒有得到相應體現。那么,我國大量的科研成果又都去了哪兒呢。從筆者了解的情況看,大部分論文被分散存檔,束之高閣,湮沒在浩瀚的文庫而無人問津;甚至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或因管理不善或因人事更迭而散佚殆盡,沒有最終轉化為生產力。根據一項統計表明,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的水平??蒲薪涃M使用率低、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這“雙低”現象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的創新能力,值得深思和反省。而《意見》的出臺,對于扭轉我國科技資源低效、重復、分散、封閉、碎片化的局面,打破地方和部門利益,加強科技資源的統籌協調和聯合攻關,推動科技成果的完整保存、持續積累、開放共享和轉化應用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為提升我國科技實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強大支撐。

那么,科技報告撰寫是否符合質量標準,人們從科技報告里是否可以得到有益啟示?《意見》指出“科研人員應增強撰寫科技報告的責任意識,將撰寫合格的科技報告作為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科研合同或任務書要求按時保質完成科技報告,并對內容和數據的真實性負責”。由此可見,科技報告的撰寫與科研工作同等重要,這就為科技報告的撰寫質量提供了制度保證。

2 高起點建設科技報告平臺,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和成果轉化

在當今數字化、網絡化時代,信息技術被深度應用于各行各業,學科的交叉和技術的融合使知識更新的步伐變得飛快,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可能擁有創新所需的全部資源和全面的知識,由政府層面網羅的資源和架構的知識體系便顯得彌足珍貴。政府將創新資源作為一種公益性服務提供給社會,科技報告便是其呈現的一種重要形式,而完成這種轉化的方式和途徑就是共建共享的科技報告平臺。

從2013 年初開始,科技部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 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等科技計劃項目中開展科技報告試點工作,并于是年底正式上線運行“國家科技報告服務系統”(www.nstrs.cn)。該系統基本實現與相關論文、專利等科研成果的知識關聯和信息獲取的一站式服務。以往查詢科技文獻主要是萬方、知網等期刊網,現在通過科技報告服務系統,社會公眾、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就可以對公開的和已解密的科技報告進行查詢??萍紙蟾嬖奶N藏大量原始信息,這類基礎性成果及實驗研究過程非常珍貴,免費查閱原文獲取重要信息,實現了我國幾代科技人夢寐以求的愿望。

科技報告服務系統全流程運轉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從項目立項即已開始。項目實施單位要對科研過程的各個環節、路徑、實驗數據等進行記錄整理,為形成科技報告打下堅實基礎??萍紙蟾婢帉懲瓿珊?,作為項目驗收的一項重要內容提交到科技報告管理部門統一收集,管理部門建立科技報告數據庫進行加工整理。與數據庫相對應的是科技報告服務系統,也就是國家和地方相聯的科技報告查閱平臺。這個平臺主要是讓科研人員了解國家和各地科研項目的研究進展及成果,實現跨部門、跨行業和跨區域的科技資源共享。筆者認為,服務平臺的標準化建設尤為重要,是實現信息共享的前提,近年來我國各類科技平臺建設發展迅速并逐漸滲透到科研活動中,如在“百度”輸入“科技文獻共享平臺”,就找到相關網頁約23500 個;用Google 找到247000 條符合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的查詢結果。雖然可供查詢的科技平臺比比皆是,但建設不規范的問題十分突出,大部分平臺都不具備和其他平臺數據庫互聯的功能,信息不能共享,科技平臺建設流于形式,作用難以發揮,成為一個擺設。

為避免出現上述類似問題,科技報告服務平臺建設要從總體設計框架到頁面展示,從文獻數據庫到安全標準等方面做到建設規范。為實現共建共享,要統一模板,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規范底層技術和基本框架,規范跨平臺的數據共享,規范信息資源,包括建立相應的基本元數據規范,規范服務標準,包括規范平臺提供的查新、檢索、科技咨詢等??萍贾鞴懿块T要注意協調平臺建設,除技術方面外,要對建立信息共建共享協調機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協調解決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等等方面的問題,使不同平臺在一個相互支持的、標準的體系內進行交互,最終實現跨系統、跨區域的信息資源共享。

3 發揮科技情報部門作用提升科技報告服務水準

曾幾何時,“科技情報部門”,在外人眼里帶著幾許神秘色彩但在科技部門似乎一直被邊緣化。在科技創新活動中,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等單位風生水起,業務紅紅火火。而帶有社會公益性質的科技情報單位則一直坐冷板凳,科技部門往往把情報與那些沾著塵埃的陳舊檔案和歷史空間聯系在一起?!昂鋈缫灰勾猴L來”,剛剛出臺的國家科技報告制度帶著大數據時代的烙印,以不可抗拒之勢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和生活。

大數據時代,社會對于信息的采集與整合的需求前所未有的提升,這也是我國建立科技報告制度的一個重要的時代背景。信息時代的大數據革命,讓擁有信息資源優勢的科技情報部門成為信息時代的主角。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科技情報部門在國家科技報告制度體系建設中都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如美國技術信息部門負責美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的接受、收藏、管理和服務,公開和解密的科技報告均由美國國家技術情報社承擔。在我國,20 世紀90 年代,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就已開始進行科技報告體系建設研究,承擔了“中國科技報告體系建設和示范工程”“中國科技報告資源體系構建研究”等重大課題,為創建我國科技報告制度體系居功至偉。筆者注意到有專家撰文說:“《意見》中沒有明確指定科技報告服務系統的管理機構。在機制建立初期,科技部下屬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建并管理了整套系統,但是由于現有的紀律機制對報告呈遞者約束不夠,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不高,這就要求將來的管理機構需要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國家科技報告服務系統建成后誰來管,值得商榷”。

誠然,對于如何提高企事業單位提交科技報告的積極性固然是一個方面,但國家科技報告服務系統建成后誰來管的問題已是不爭的事實。2013 年10 月科技部以國科發計〔2013〕613號發布《國家科技計劃科技報告管理辦法》,其中在第二章第五條的職責分工里提到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負責國家科技計劃科技報告的接收、保存、管理和服務,其主要職責是:“編制科技報告標準規范,協助開展科技報告宣傳培訓工作;開展科技報告的集中收藏、統一編碼、加工處理和分類管理等日常工作;建設和維護科技報告共享服務系統,開展科技報告的共享服務;對國家科技計劃科技報告產出進行統計分析,推動科技報告資源的開發利用”。此次國務院在出臺的《意見》里提出“充分利用現有機構和渠道,逐步建立健全國家科技報告組織管理機制和開放共享體系,形成統一的國家科技報告制度”,并明確指出政府資助的科研項目必須提交科技報告。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文件和科技部的文件已經明確了科技情報部門在國家科技報告制度體系建設中的職責和作用。

科技情報部門在科技信息收藏、研究開發和信息平臺建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著豐富的資源。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作為國家隊,是國家科技報告制度體系的頂層設計者,在國家科技報告制度體系建設中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各省市自治區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市縣這支隊伍最為廣泛,是基礎的力量,只有把這支隊伍建設好基礎才能打得牢固,否則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應該建立逐級指導制度,注意地區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加強交流和協調,形成全國一盤棋。同時,科技情報部門要按照《關于加快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的指導意見》和《國家科技計劃科技報告管理辦法》精神進行業務整合,打通工程中心、文獻中心、查新中心、科技檔案之間的業務,推進業務兼容、協調共進,形成一站式服務,并根據自身業務特點開展包括立項查重服務、項目進展監測、數據挖掘與熱點監測以及科技報告規范化的撰寫指導等增值業務,并考慮不同人群需求,開展個性化服務,完善線上線下服務功能和體系,提升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4 結語

我們在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體系時應該清楚地看到,我國與歐美國家在科研管理體制方面存在著差異,我國的科研管理相對集中,同時地方財政和區域創新在科技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充分發揮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的引導作用,并注重激發地方的積極性,建立我國獨具特色的科技報告制度體系。國家科技報告制度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理順組織管理架構,建立協同創新的工作機制,根據分級分類原則,加強分工協作,完善服務體系。同時,要加強宣傳,在科技界和全社會形成重視科技報告的良好氛圍,推進科技報告建設的規范化。

猜你喜歡
報告科技國家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把國家“租”出去
報告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報告
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