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師范院校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發展模式研究

2014-04-17 12:38王曉峰郭運瑞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專業化數學教師院校

王曉峰,程 宏,郭運瑞,董 瑞

(1.河南科技學院,數學科學學院河南新鄉453003;2.新鄉市第十中學,河南新鄉453000)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日益發展,社會對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進行以數學教師專業化為核心的教師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

教師專業化發展與基礎教育改革息息相關,教師專業化是基礎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行到今天己經過去十多個年頭,作為主要培養基礎教育教師的高師院校不能說無動于衷,至少說也是行動緩慢。面對近乎“革命”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高師教育加速自身改革步伐己經成為歷史必然。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成敗最終取決于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高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的發展水平。師范院校數學教師專業化包括數學教師數學專業化、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和數學教師專業情感,數學教師專業化是教師專業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注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搶抓機遇,迎接挑戰,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諧健康發展,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的師范院校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因此,對河南省部分地方高師院校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同時對數學教師專業化的內涵作了進一步的探究與思考,提出了適合河南省地方高師院校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模式與途徑,以期促進高師院校數學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一、河南省高師院校數學專業的現狀

河南省高師院校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高師院校在整個高校中所占比例較大。在上世紀末之前,河南省的本科院校屈指可數。伴隨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截至2012年4月24日,河南省普通高校共計112所,包括本科院校39所,??圃盒?3所[1],其中師范學院(含??茖哟?所)11所,以地市命名的學院4所(這些學院的前身多為老牌的師專,師范專業特色明顯,故歸為高師院校),師范本科院校占到所有本科院校的30.7%,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而且還未把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和其他理工院校的數學師范專業統計在內。

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的規定,目前河南省大部分開設數學專業的院校都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定位為純粹的師范專業,其主要任務是為中小學的基礎數學教育培養師資力量。2008年河南省高師數學本科專業就業統計調查表明[2],54.9%的畢業生選擇了教育行業。但是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教師隊伍日趨飽和,加之初等教育生源減少,對師范類畢業生的需求量大大減少,而且教師崗位已經不再被師范類畢業生壟斷,這樣的外部環境大大增加了師范類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一些師范類學生逐漸對所學專業失去了信心和興趣,不能對所學數學知識和技能有深刻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使得面對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卻失去了競爭的優勢。

二、高師院校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狀

數學教師專業化是數學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世界數學教師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3]。因此,針對高師院校數學教師的教育信念、文化專業知識、能力、專業態度和動機、自我專業發展需求和意識等五個方面[4]對新鄉市內5所師范性質的高校數學專業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盡管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

(一)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意識不強

通過對新鄉市5所師范性質的數學專業進行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數學教師還沒有形成“教師專業化”的意識,并沒有把教師當作是一個可以實現自我價值的職業,僅僅只當作是一種謀生手段,還有一部分數學教師從事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熱情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加而下降,工作不夠積極主動,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枯燥和重復性的勞動。在實際的教學一線,許多教師的教學觀念雖然有一定的轉變,其教學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是對數學教師專業化的理解缺乏先進的教育理論知識,多年來一直在教同一門課程、使用同一本教材,數學知識很多年沒有更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較差,缺乏創新能力和創造精神,更缺乏指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的能力。

(二)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能力薄弱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進入課堂,一些教師教育基本技能不高,多年來一直是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的教育改革。一些教師因循守舊,安于現狀,缺乏自我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不能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與教育手段,特別是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例如對于Powerpoint課件、投影儀等先進教學手段與設備敬而遠之,不能很好地利用,致使課堂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

(三)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研究不足

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研究的成果雖然很多,但大多雜亂無章,缺乏有效地整合。許多論文一哄而上,坐而論道、泛泛而談、閉門造車,甚至有論無證,思辨性研究論多,難以產生“教育生產力”。例如,關于教師專業結構,學者們的研究大同小異,這和我國學者的學術背景、知識背景以及研究體制具有相當大的關系。相當一部分教師缺乏教育科研意識,不善于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只重視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對于常規的教學環節,例如上課、備課、批改作業、課外輔導等非常重視,卻抽不出時間和精力來搞教育科學研究,甚至把教育科研與課堂教學對立起來,每學期期末的教學總結流于形式,上網下載,胡亂拼湊,缺乏理論指導,這樣就發現不了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起不了積極作用。對于一些旨在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教師再教育與培訓,一些教師往往避而遠之、或勉強應付,錯過了接受專業化教育的機會。

(四)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課程滯后

高師院校是培養未來教師的搖籃,但是調查發現,現行師范院校數學專業課程的設置與數學教師專業化的要求不甚相符,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數學專業課程的設置比例失調,其中數學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比例過大,而與數學學科教學知識、數學情境教學知識相對應的教育專業課程比例過小,比如很多院校的數學專業在講授數學教學課程論時課時大大壓縮,甚至不開設這方面的課程;對于教師迫切需要加強的能力比如班級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評價、多媒體教學、教學實驗等基本能力訓練不足;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學生不能將書本所學知識、所學技能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去,學生教育見習和實習也存在時間短、次數少、流于形式等問題;有的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鼓勵學生考研,許多學生以考研為幌子逃避教育實習,結果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低下;同時教師的專業性與市場要求偏離,畢業學生掌握的技能與社會期望偏離,畢業學生所具備的理論相對于社會發展相對滯后。

三、發展高師院校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的途徑

數學教育界普遍認為,數學教育有兩大功能——育智與實用。一方面,作為高等教育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并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準備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作為職業教育它又要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實用可行的理論工具[5]。因此,數學教師教育專業化的發展必須同時考慮數學教育的這兩大功能。

(一)數學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只有教師具有高素質并且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才能教會自己的學生如何研究、如何解決問題,才能知道如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一名教師,也只有了解了當今高新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才能高瞻遠矚地站在高科技的高度去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只有教師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對自己學生實施啟發式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會直接影響到創新教育計劃的實施和創新人才培養的成敗,需要教師具備對教材內容具有再創造、再處理的隨機應變能力,要求教師能夠在已有的教材知識基礎上創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所以教學創新精神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項重要途徑[5]。

(二)數學教師要成為研究者

數學教師成為研究者,這是目前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經之路。一個合格的教師,除了上好課之外,還要主動搞好教育科研,并大力推廣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教學科研是大學的生命線,創新教學的一個重要標志,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僅要重視并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工作,而且要努力成為本學科教育科研的專家,要勇于承擔甚至獨立完成某個科研課題,從而推動整個創新教育的開展。

(三)數學教師要加強繼續教育

在數學教師專業化的進程中,在職專業化教育和短期培訓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一般的數學教師教育在職培訓缺乏對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入思考,培訓內容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缺乏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實例,忽視教師需求的多樣性,忽視了一般教育教學法知識和數學學科知識的有機結合。因此,在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進程中,要繼續完善教師在職教育培訓制度,要求教師定期參加針對數學學科的教育教學培訓,并逐步使其制度化。與此同時,數學教師要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教育觀念,自覺加強專業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專業素質。

(四)數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專業興趣

數學學習的過程乃是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原有的數學認知結構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因此數學學習更需要積極思考,深入理解。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必須讓學生首先明白某個數學理論是為了解決哪類問題而提出的,從而為其學習使用技術提供支撐[6],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學生的主觀意識具有太多的局限性,對自己的專業認識不清,會產生抵觸情緒,如何使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產生濃厚興趣與教師的表達方式具有很大關系。因此,對教師專業化在注重學生興趣培養方面必然要提出要求。

(五)教師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不斷推進中的教育教學改革,要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實現人人學習實用的數學,人人掌握必需的數學,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得以發展[7],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學校與社會必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學校是社會人才的培養中心,任何背離社會的培養,也終將會被社會淘汰。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請社會各界的專業非教師人士和相關專業教師進行深入探討,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師在取得職業資格證后,是否能在后續時間內持續學習正確的知識以跟緊時代步伐,也是對教師是否專業的評判。因此,面對此類問題,有必要加強教師對社會發展的整體把握,及時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把社會上的專業人士帶進學校這個群體,讓學校接受更多的專業性問題,彌補教師在社會需求上對專業的了解性不足問題,是提升教師教育專業化水平的一種很好的途徑。

(六)制定數學教師專業化評定標準

教師專業化必然少不了評定,教師作為一個職業,作為一個專業,現階段必須依然把培養學生作為第一位。如果不能很好地教育學生,就失去了作為教師的意義。無論教師專業化朝向哪個方向發展,必然要把教書育人作為第一位,所以,教師專業化的評定必然要與實際教學具有更大的相關性。

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高低需要有一套具體的量化標準來衡量,這個評價標準應該包含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不僅要求老師具有廣博、豐富的數學知識,而且要求教師具有完善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七)數學教師要深入貫徹本科生“雙導師制”

“雙導師制”是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一個有效手段[8]。當前高師院校數學專業的教育還是以學校教育為主,希望教師用相對滯后的書本知識和技能去幫助學生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社會已不現實。通過校內外導師的定期交流,校內外導師之間建立起較為密切的聯系,校內導師通過談話、座談會等方式了解學生在校外獲取知識以及能力的培養狀況,校內導師也由此建立起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渠道,為收集和撰寫教學案例、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等教師教育專業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平臺。

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加快進行,課程改革帶來的最大挑戰莫過于對教師專業化的挑戰?;A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石,高師院校主要是培養基礎教育實踐者——中小學師資。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開展,高師院校的教育勢必要進行及時地調整,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理論為依托,才能使其培養的人才畢業后適應基礎教育的改革要求。

[1]劉瑜.大學生人際信任危機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17).

[1]新浪教育.河南省普通高校名單(112所)[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2-05-08/1037337133.shtm l.

[2]趙國喜,等.河南省高師數學本科專業學生就業探微[J].管理學刊,2009,(22).

[3]周紅林.關于數學教師專業化內涵的思考和調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5.

[4]李華.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3.

[5]王曉峰,蔣菊霞.高等職業院校數學教育與職業教育芻議[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6]楊 帆.以培養應用能力為目標的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研究[J].科技教育,2008,(22).

[7]袁合才,彭高輝,張清年.數學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芻議[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2).

[8]潘煜雙.“雙導師制”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探索與實踐—以嘉興學院財會本科專業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08,(4).

猜你喜歡
專業化數學教師院校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研究
對幼兒園聽評課專業化的思考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素養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論專業化老年媒體的發展之道
初中數學教師不可忽視的幾種教學方法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