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排放: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2014-04-21 17:57安琪爾·古里亞
中國新聞周刊 2014年11期
關鍵詞:化石燃料氣候變化

安琪爾·古里亞

地球警報在拉響。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2013年報告明確指出,最有可能的罪魁禍首,是我們在過去半個世紀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想避免災難的發生,我們需要采取應對全球變暖的更積極有效的方針。與近年發生的金融危機不同,地球氣候問題的解決尚沒有太多可供選擇的救助計劃。

三年前,在坎昆召開的聯合國第16次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同意在2020年把排放量降低到足以阻止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之前高2℃的水平。但是,聯合國的估計表明,當前的趨勢只能讓我們完成這一目標的25%~50%。

正因為如此,我呼吁各國政府都應該用更大的決心,來實現到本世紀下半葉化石燃料凈排放為零的目標。然而,沒有能源經濟的全面變化,這一目標就不可能實現。

今年初,歐盟委員會公布了2030年能源和氣候目標——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在1990年水平的基礎上下降40%,27%的能源將來自可再生資源。這是極其重要的一步,其他國家也應該效仿。

誠然,我們將面臨巨大的障礙。三分之二的發電量和近95%的能源用于運輸系統,并且來自化石燃料。我們的能源安全日益系于勘探非常規化石燃料存量(比如頁巖氣),美國尤其如此。在很多領域,碳密集技術仍比低碳替代方案更為有利可圖。被捆綁于現金問題的政府繼續鼓勵油氣的勘探,部分原因是,這樣做能讓它們獲得租金,其數量足以占到稅收的很大一部分。

但變化的可能仍然存在。在政府所作的氣候變化承諾和它們實際制定的政策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這兩者通常是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政府擺出一副更加支持綠色技術的樣子;另一方面,也常常會突然改變甚至逆轉政策,這種情況讓企業不愿投入大量資金,甚至根本不把官方的說辭當回事。

我認為,如果能在三個問題上明確方向,我們可以實現巨大且快速的進步:

第一,給碳定價。通過給碳成本定價,我們可以管理它的使用(或禁用)。40多個國家已經實施了某種形式的碳稅或排量交易機制。交易機制通常具有更大的政治吸引力,因為它們可以靈活安排(盡管它們的設計和實施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所改進)。但我們的步子可以更大一些。一些政府成功地引入了碳稅而并沒有對經濟增長產生消極影響,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國家走這條道路。

第二,削減化石燃料補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估算,2005年到2011年間,其成員國的化石燃料補貼每年可達550億~900億美元。國際能源署估算,2012年全球化石燃料補貼增長了5440億美元。這些補貼的大部分都應該被取消;能源業不需要更多的國家援助來燃燒化石燃料(而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補貼大多效率低下,可能也不是幫助窮人的必要的辦法)。

第三,明確政策。政府必須糾正能源戰略的不一致性,考慮能源戰略與廣義經濟政策的聯系,并停止向消費者、生產者和投資者釋放互相矛盾的信號。特別是,政府必須評估是否實施了正確的監管安排,以便于清潔能源投資可以根據對風險-回報的考量而參與競爭。這對于讓投資者趨向氣候友好型方案至關重要。

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將做好分內之事。為了更準確地理解和比較不同國家的表現,該組織的經濟調查現已經把氣候政策的數據和分析包括進來。到2015年,我們預期將能獲得一個清晰的圖景,來描繪各國正在取得的進步和經合組織與所有主要新興經濟體仍需面對的挑戰,并且向這些國家給出關于它們如何切實提高政策的目標和成本效益的建議。

這些步驟將放出一個信號,要實現零凈排放的目標,排放價格必須大幅提高。轉變絕不是無成本的,政府必須誠實地向選民公布其社會和經濟影響。但低碳的、氣候恢復力強的世界必然能夠提供新的經濟發展機會。

更重要的是,從長遠看,替代方案——不作為或作為不足——的代價要大得多。比如,颶風桑迪給美國造成了相當于其GDP的0.5%的損失。2050年,全球沿海城市每年的防洪支出可能增加到500億美元以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局面更加困難:2013年襲擊菲律賓的臺風海燕便是一次慘痛的教訓,提醒我們窮國在氣候變化面前是多么脆弱。

如果世界想避免與大自然的碰撞——人類在這場碰撞中絕無獲勝可能——我們就必須在各條戰線上果斷采取行動,特別是在碳定價以及經濟與能源政策的一致性上。而且,我們必須馬上采取行動。

猜你喜歡
化石燃料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的披露要求與趨同分析
羅羅將對用于UltraFan的100%可持續燃料進行測試
2007:綠色企業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氣污染
谷歌數據顯示:美國人不懂氣候變化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戰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戰
朝鮮稱已完成8000根乏燃料棒再處理
化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