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函焸奈幕?/h1>
2014-04-22 18:35
中國周刊 2014年4期
關鍵詞:儒家文化韓劇韓國

韓劇勝人一籌的是男主人公,那些完美男人的形象是為這些女人訂制的,因為她們非常需要白日夢去慰籍。從生活背景和心態來說,這樣的受眾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都存在,這就是韓劇的市場所在。

2012年11月,韓劇《電視劇帝王》在中國的網絡播出。第一集的第一個鏡頭,是男主角、電視劇制作公司代表安東尼·金的一段演講。

安東尼·金用兩分多鐘的時間展示了韓劇在世界各地受到的追捧,稱日本、中國、蒙古的觀眾“被韓劇迷得神魂顛倒”。同時,他展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通過出售與“韓流”相關的商品,每年給韓國帶來的效益是 27 兆韓元。

最后,安東尼的結語是:“出演的導演、演員、作家(韓劇編?。?,能熬過三流人生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受到全世界喜愛的我們的電視劇——能賺錢!”

這樣煽情的陳述配以安東尼凌厲而充滿欲望的眼神、驕矜的臉部表情、霸氣的肢體語言,讓很多人心生反感。有網友評論,“看到1分50秒,實在看不下去。有這么吹的嗎?”

一年多后,當《來自星星的你》來到中國,將很多之前不屑于韓劇的人變為韓劇的擁躉,當從民間到廟堂,從少男少女到教授作家,都在談論都教授時,安東尼的那番說詞好像不再顯得那么刺耳。

而亞洲之外,在美國,每月有500萬人在網絡上收看韓劇。在古巴,韓劇取代壟斷古巴市場30年的巴西電視劇,成為最受歡迎的外國電視劇。

韓劇是什么?它為何能大行其道?很多文章密集地進行了分析,包括韓劇的制作規律、韓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扶持、韓國影視人的專業、敬業等等。

除此之外呢?

韓國離我們如此之近,彼此之間的交往如此頻繁,但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這個國家?它以怎樣的文化而形成一個專業詞匯——韓流?韓國何以成為韓國?《中國周刊》為此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曉玲。

韓劇就是給大媽們看的

《中國周刊》:你看過或聽過《來自星星的你》嗎?對它引發的狂潮,怎么評價?

王曉玲:最初是聽鄰居提到這部劇,第二天送孩子上幼兒園,在出租車的廣播里聽到廈門一家公司為了讓員工看到這部劇的大結局,而給員工準了一天假。我心想,這是一個什么東西?我就回來看了??戳酥?,覺得還是韓劇呀,它不是突然改頭換面了或是有什么大的突破。

《中國周刊》:平常會看韓劇或關注韓劇嗎?

王曉玲:我看韓劇并不太多,碰到熱的才會去找來看,想知道人們為什么會喜歡看,也和很多不同年齡層的人談過韓劇。

《中國周刊》:你得出的觀察和結論是什么?

王曉玲:韓劇最開始進來,中國人喜歡看,可能是我們兩個社會的發展階段和財富積累的階段不同。我們看到它現代化,但是又沒有扔掉傳統文化,這讓我們新奇。后來像《大長今》又掀起一次高潮?!洞箝L今》將韓劇影響人群的外延擴張開來,男性、四十多歲的人也加入進來。

這之后,中國一段時間出現了“嫌韓流”,韓流也因此受挫。

現在,韓國文化又來了一撥。鳥叔、《來自星星的你》、《繼承者》,這一波韓流讓我們看到了韓國人對全球流行文化掌握得那么嫻熟的這一面,而且又有自己特有的美麗。想一想,韓劇這么火,它基本上還是fashion,fashion比較吸引眼球。韓劇中的服飾和化妝都非常吸引人,特別是女性,可以說韓劇為韓國時尚產業乃至所有韓國產品做了廣告。

《中國周刊》:韓劇的興起引起很多評論,看韓劇還是看英劇、美劇好似成為一個劃分不同的地位、品味、知識素養的標簽,但是《來自星星的你》的粉絲中,我們看到了大學教授和作家的出現。這是一件有趣的事。

王曉玲: 我覺得中國自覺地為文化排隊,自動地把歐美排在頂處,把亞洲文化列在文化的末端,我不同意這種觀點。應該摒棄偏見,從多元的視角去看待不同文化。

應該說,韓劇滿足了人的一種心理上的需求,它是一種療傷的文化。韓劇沒有那種很大的抱負,不像中國電視劇要反映某一個大時代,韓劇沒有這種東西。

你說它不高檔,但是韓劇就是給大媽們看的,它的受眾就是普通的家庭主婦。

韓國女人很多是家庭主婦,一輩子照顧孩子、侍奉老公,生活圈子狹小而無趣。通過電視劇里的角色,她們得以窺探富人的生活,看到灰姑娘通過打拼實現階層的上升移動,看到溫暖的親情、忠貞不渝的愛情,這會讓她情感上有所滿足,這是典型的現代社會的白日夢。

所以韓劇勝人一籌的是男主人公,那些完美男人的形象是女人們白日夢的主角。從生活背景和心態來說,這樣的受眾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都存在,這就是韓劇的市場所在。

中韓的儒家文化是不同的

《中國周刊》:你在韓國生活了七年,據你的研究和觀察,韓國的社會共同道德是什么?儒家思想有哪些東西在韓國得到了保留和發展?他們構成了韓國人一種怎樣的精神氣質?

王曉玲:我們總說,因為我們同屬亞洲文化圈,所以我們會喜歡韓劇,但是現在歐洲人也看、美洲人也看,它真的宣揚的是我們所理解的儒家文化嗎?它彰顯的發奮圖強、草根精神、忠貞不渝的愛情,這些東西其實是所有文化都追求的,但是韓劇確實展示了很多儒家的禮儀規范。

多年前,我做過一個中韓學生各3000人的對儒家文化的理解的調查,我發現,我們所說的儒家文化和韓國人所說的儒家文化,其實有著很大程度的不同。比如說,第一個問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中國學生選的是學說和價值觀,韓國學生選的是行為方式。

韓國人在社會互動之前,先把你定好位,裝在一個特定的社會體系里。比如敬語、尊稱等等,一舉一動,一個詞、一句話,都在規范著你,對你的社會地位和行為進行界定。

韓國人有時也批評這是一種虛禮虛式,但其實不是的。在心理上,你向他鞠了躬,你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會自然地尊重他,也許你不服他,但一次兩次三次強化了,心態就會不一樣了。然后人與人的互動內容也會隨之發生改變。endprint

調查的第二個問題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中國大學生80%-90%回答:“仁”,但韓國學生回答:“孝”。

所以,在韓國,儒家文化在他們的呼吸里,在他們的行為里,以一種可見的形式保留下來。但在中國,儒家文化更加抽象。

比如說老人倒了之后該不該扶這個問題,這在韓國不可能成為問題。不要說該不該扶,地鐵上有老人站著你坐著,隨便一個比你年長的人都會過來罵你。高中生在車廂里唧唧喳喳說話,老人過來罵,你就必須聽著,低下頭。它是這樣一個社會,長者為尊,有約定俗成的大家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社會道德。你如果沒做到,整個社會都會給你施加壓力。

每次聽到中國人對韓國人不屑一顧,說他們的文化是皮毛我們是精華時,我都會尋思,其實形式也會改變內容,它束縛著你的思維,改變著你的思維。當我們把形式一個個扔了,那跟這個東西也就慢慢遠了。

《中國周刊》:中韓在民族感情背景下存在一些爭端,這些問題的根源在哪里?

王曉玲:一個問題是中韓對東亞的歷史認識不同。

古代東亞存在著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彼時的朝鮮半島是這一體系的積極參與者。朝鮮民族曾經非常崇拜中華文化。他們認為中國是中華,自己是僅次于中華文化的,朝鮮是以此為榮的,特別是在明朝滅亡以后,他們就更驕傲了:中華文化只在我這兒,你那兒是蠻夷,我才是中華。

而從甲午戰爭后,中朝民眾之間就沒有相互了解的機會了。在這百年的時間里,中國與朝鮮半島都經歷了反殖民和迅速現代化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各自的經濟社會文化發生了巨大變化,對中朝交流歷史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

被日本殖民后,西方思想進入朝鮮,帶來了民族國家的概念,帶來了民族主義。朝鮮半島的知識分子開始以民族史觀重新審視自己的歷史,漸漸地開始貶低古代中國,批評朝鮮的“事大”思想,重塑民族英雄,把朝貢體系說成是一種被中國壓迫的關系。與此同時,他們越來越強調朝鮮民族的優秀性,表現之一就是宣傳傳統文化的獨創性和優秀性,在文化上“去漢化”。

在樸正熙時代,韓國的國史研究和民俗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因為韓國的壓縮式的經濟發展需要強大的精神動能。所以我們看韓國人的傳統文化保護得特別好,這個工作從那會兒開始就在做了。當時還出現了很多關于韓國人國民性的研究,這些社會思潮都不斷刺激、強化著韓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自豪感。

1992年中韓建交,中韓人文交流發展迅猛,這時候中國人忽然發現我們眼中的中韓關系與韓國人眼中的中韓關系完全不同。

韓國人現在非常自豪,覺得傳統文化不落后于中國,現代流行文化也領先于中國,這讓中國人覺得無法忍受。中國人覺得我至少還是你的文化宗主國,最起碼在文化上你得“認祖歸宗”,你是我的一個“亞流”,這是中國人的一個心態。

韓國人生活在圈子里

《中國周刊》:韓國人對形象的重視很是突出,這在韓劇里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文化特點是如何形成的?

王曉玲:韓國是一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女性要討男性的歡心,就需要以男性的審美觀去獲得自己的競爭力,因為資源都掌握在男性手里,久而久之,整個社會就都比較重視外表美。這種解釋我們聽得比較多了。

還有一種解釋,韓國人都是生活在圈子里,而中國人的生活更“原子化”。韓國人講三個緣:血緣、地緣和學緣,分別代表著血親、同鄉和同學。韓國人在他們的“圈子”里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很多。而且韓國人總是在比較,喜歡討論別人的生活。在這種頻繁的交往和比較中,自然會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

《中國周刊》:在這些因素之外,你如何看待韓國文化對韓劇的影響?

王曉玲:客觀來說,韓國人的情感很細膩,審美眼光很別致。韓劇經常刺激你的淚腺,他們的服飾和家居裝飾等都讓中國人感到賞心悅目。他是一個感性的民族,有一種悲情的文化。相比而言,我們的情感描寫會粗線條一些。

一個北大中文系的韓國留學生告訴我:“看中國人寫的小說,總覺得沒說透。好多東西沒表達出來就過去了?!倍铱错n國小說,常常備受折磨,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他們的煩惱和悲傷,總會讓你肝腸寸斷。

另外,韓劇人物一言一行中演繹著尊卑有序的東方文化,其故事情節非常符合普通大眾的處世哲學和道德準則,向普通人傳遞著正能量。endprint

猜你喜歡
儒家文化韓劇韓國
儒家文化與我國文化建設研究
為什么 女生都愛看韓劇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探討
搭把手
感不感動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內涵
揭秘韓國流
韓國的K1A1主戰坦克
揭秘韓國流
揭秘韓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