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解放戰爭中的魯藝

2014-04-25 08:49李影
共產黨員·上 2014年4期
關鍵詞:魯藝文工團沈陽

李影

1938年2月,為了密切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和抗日戰爭的形勢,培養和訓練適應抗戰和建設中國新文藝工作需要的大批藝術人才,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聯名發出《創立緣起》,決定創辦一所藝術學校,同時為了紀念并沿著魯迅開辟的藝術道路繼續前行,將校名定為魯迅藝術學院。

我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藝術學校

1938年4月10日,魯迅藝術學院在延安正式成立,是我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藝術學校。毛澤東出席了在中央大禮堂舉行的開學典禮,并為魯藝題寫了“緊張、嚴肅、刻苦、虛心”的校訓及“抗日的現實主義、革命的浪漫主義”的題詞。毛澤東在講話中指出,魯迅藝術學院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時代去發展廣大的藝術運動,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的指導下,實現文學藝術的偉大使命。此后,毛澤東還曾到魯藝親自授課。魯藝創辦之初,設立了戲劇、音樂、美術3個系,后增設了文學系,同時,為了緊密聯系實際,還開設了文藝工作團、實驗劇團、歌舞團、美術工作團以及其他科研組織。

魯藝地處延安,由于國民黨長期對邊區實行經濟封鎖政策,各種物資嚴重匱乏。但匯集了大批才華橫溢的文藝青年的魯藝,在艱苦的物質生活和辦學條件下,貼近時代、反映生活,先后創作出《延安頌》等一大批經典作品,成為延安文藝運動中最為活躍的地方。曾經留學法國的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就曾在魯藝擔任音樂系主任。受到延安濃烈氣氛的感染,冼星海很快就與詩人光未然合作完成了中國現代音樂史上的史詩性作品——《黃河大合唱》。魯藝還培養了大批革命文藝工作者,為抗日戰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抗戰勝利后開進東北解放區

1945年抗戰勝利后,中共中央決定將魯藝從延安遷到東北辦學。經過幾個月的艱難跋涉,魯藝師生終于輾轉到達哈爾濱,并演出了《白毛女》《黃河大合唱》等節目,引起強烈反響,激起了廣大群眾對封建勢力的仇恨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此時,解放戰爭形勢發展很快,我軍勢如破竹,節節勝利。1946年,魯藝分批遷到佳木斯市,劃歸東北大學恢復辦學,并在當地演出了秧歌劇等許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的文藝節目,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同時吸引了大批青年加入魯藝,為魯藝增添了新生力量。同年冬,根據中央關于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讓開大路,占領兩廂”,在東北較遠城市和廣大鄉村發動群眾開展土地改革的指示,東北局決定魯藝脫離東北大學,組建東北魯藝文工團一、二、三、四團和音工團,進入東北解放區開展革命工作。

一邊戰斗宣傳,一邊創作演出

挺進東北解放區的五個魯藝文(音)工團,堅持為廣大工農兵服務、為解放戰爭服務的宗旨,跟隨部隊輾轉于東北各地,并深入敵區,一邊參加剿匪和土地改革,一邊進行創作和慰問演出。東北魯藝文工團在文藝創作和演出實踐的同時,深入生活,積極學習民間文藝,培養和鍛煉了隊伍,增長了才干,活動范圍遍及北滿、南滿、東滿67個市縣(鎮),并創作出《兄妹開荒》《南泥灣》等“魯藝家”秧歌。

東北魯藝各文工團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密切聯系群眾,及時根據戰爭形勢和土改運動的需要,創作演出了數以千計各種形式的文藝節目和劇目。其中包括:歌劇《火》《永安屯翻身》,秧歌劇《李二小參軍》《歸隊》《干活好》《兩個胡子》《收割》,話劇《牢籠計》和音樂作品《咱們工人有力量》《工人大合唱》,等等。這些作品反映出中國人民尋求獨立解放和建立新中國的強烈愿望和堅定決心,起到了“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戰斗作用,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戰場上用攻心戰瓦解敵人士氣

遼沈戰役前夕,東北魯藝各文工團隨部隊來到前線,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邊戰斗邊宣傳,邊創作邊演出,有時甚至要面臨生死危機。

1948年夏,魯藝三團前往長春前沿戰地,進行慰問演出。突然,距離劇場舞臺不遠處傳來一陣陣槍響和炮聲,美械裝備的國民黨部隊漸漸向舞臺靠近,文工團員們只能用手槍等小型武器還擊。正在附近布防的四野某團,立刻派出一個連,跑步到前沿迎敵。指揮戰斗的團參謀長高喊:“你們一定要把敵人頂住,這里有(魯藝)文工團!”國民黨士兵見到“不要命”的解放軍,立刻放慢了前進速度。最后,魯藝三團被保全了下來,這個連卻傷亡了不少戰士,連長也在戰斗中負了重傷。這種情況不時在魯藝各團的演出中出現,但魯藝團員們仍然堅持活躍在戰爭的最前線。

在決戰東北的戰場上,魯藝文工團的團員們還經常利用嗓音洪亮的優勢,在前沿陣地輪番向敵人喊話,宣傳黨的政策。他們的宣傳,引發了國民黨士兵的思鄉之情,瓦解了國民黨軍隊的士氣,加快了遼沈戰役勝利和解放東北的步伐。

沈陽解放后恢復辦學

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東北魯藝文工團隨部隊進入沈陽,并投入到慶祝沈陽暨東北全境解放的演出宣傳活動之中,同時也為慶祝新中國的成立做著緊張而忙碌的準備工作。同年年底,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魯藝在沈陽恢復辦學,在東北魯藝文工團的基礎上,成立魯藝文藝學院。

1949年10月1日,莊嚴的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舉行。第二天,沈陽的慶?;顒颖憷_了序幕。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魯藝組織了游行隊伍和文藝隊伍參加慶典活動。

10月2日,50萬沈陽市民在中山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國慶典和歡慶游行。作為沈陽市慶祝游行隊伍的先導,魯藝的隊伍非常壯觀:幾百名師生全體出動,身強力壯的同學抬著印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巨幅頭像的宣傳畫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緊隨其后的是80多人的大樂隊,后面還有腰鼓隊、霸王鞭隊、旱船隊和秧歌隊……游行隊伍浩浩蕩蕩,一路前行,很快就到達主會場——中山廣場。此時的中山廣場已是鑼鼓喧天、彩旗飄揚,廣場中心搭起了有五六人高的圓形牌樓,牌樓頂層的圓形圍柱上,掛著馬、恩、列、斯、毛的巨幅畫像,四周插滿了五星紅旗。在牌樓下,由魯藝和沈陽市政府樂隊組成的大型軍樂合唱團演奏并高唱《義勇軍進行曲》,第一次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徹沈陽上空。

慶祝儀式結束后,魯藝的隊伍從中山廣場出發,邊行進邊表演,讓剛剛解放不久的沈陽市民大開眼界。市民們跟著這支隊伍一路前行,經由中華路到達沈陽站。此時的沈陽站已聚集了成千上萬的群眾,等待觀看魯藝的開國慶典文藝演出。于是,魯藝的隊伍就在這里停下來開始表演,直到天黑。魯迅文藝學院師生在開國慶典上的文藝演出,受到了沈陽市民的熱烈歡迎。接著,在沈陽人民體育場,魯藝師生又連續演出了4天,共9場,觀眾達5.4萬人。

魯藝作為我黨第一所綜合性藝術學校,在極其艱苦的戰爭年代,遵照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在火熱的斗爭中,緊密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和戰爭的形勢,創作演出了數以千計深受群眾喜愛的文藝節目和劇目,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活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文藝骨干,為東北的解放,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東北的文化藝術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1958年,魯藝文藝學院幾經發展,變為魯迅美術學院和沈陽音樂學院兩所大學。

猜你喜歡
魯藝文工團沈陽
回望魯藝初心共謀魯藝學科發展新向度
汪立三在合江農墾局文工團
最小和最大
嚴歌苓“文工團”敘事的懺悔意識
美麗與丑陋是一對雙生子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軍中“芳華” 文工團舊影
延安魯藝與文化強國
延安魯藝與文化強國
舊報紙的童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