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研究

2014-04-29 22:57彭艷娟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關鍵詞:人本思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彭艷娟

【摘 要】在建國初期開國元勛毛澤東就已經把人本思想中國化了,但是改革開放之后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何與毛澤東同志的人本思想結合有了新的進展。作為中國化馬克思人本思想價值主體的人民必須成為價值標準,實現百姓根本利益必須是黨的最高理想。本文就中國化的人本思想做出研討,對人本思想中國化提出一些個人見解。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

從人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開始,世界上的哲學家就開始思考“以人為本”。從最初的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經歷了以物為本、以神為本、以某個人為本和以社會強勢群體為本的過程,最后終于達到了以全體人民為本的目標。盡管從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口號,但是時至今日,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本思想依然沒有讓所有的社會底層人民擺脫被剝削、受奴役的命運。所以說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本思想依然是披著“人本”的“物本”。

一、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內涵

在馬克思的人本思想中明確了人的社會屬性和歷史屬性,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曾經這樣說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綜合”[1]。人類不僅創造自身,同時人類也創造了歷史,人才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從馬克思的觀點我們不難看出馬克思對人的重視。

在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體系中,他認為人類的自由發展和人類的解放才是人類追求的終極價值目標。人類的解放必須伴隨著生產力生產關系的巨大變革,因為在馬克思生活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根本無法實現全人類的解放,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注定只能是資本家的解放和自由發展。而無產階級如果想要實現解放,就必須面對資本主義帶來的枷鎖,只有消滅私有制才能實現。馬克思能在那種歷史環境里得出這一偉大的理論已經是思想上的巨大進步,但是由于時代的局限性,馬克思的思想并不能完全適合中國的國情,所以在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中國化過程中,必然要結合國情做出改變[2]。

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堅持以人民為本

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過程中,我們經歷了幾次思想的巨大變革。這是因為要結合中國的國情,并且不同時代的國情并不完全一樣,所以在建國之后,我國的領導人們先后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在實踐的基礎上做出了革新,使之更加適應我國的國情。

2.1毛澤東時代的人本思想

事實上,毛澤東的人本思想形成很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3]。在這一時期,基于毛澤東理論的人本思想已經初見雛形。因為在毛澤東對新中國的描繪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人民是權力的主體”、“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上這些都是人民主體地位的最佳表現。但是由于建國初期剛剛經歷了歷時長久的抗日戰爭和國民革命戰爭,社會受到重創,不僅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需要重新建立。所以“左”傾思想在這一時期影響了國內的發展,這主要表現在片面強調精神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物質,重視人民的工具價值而忽略目的價值,這就導致當時極大的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但是在這一時期,始終沒有改變的是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方法上雖有欠缺,但是目的單純。

2.2鄧小平時代的人本思想

鄧小平首先肯定的是以人民為主體地位,繼承并發展了毛澤東對馬克主義人本思想的理解。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3]。鄧小平同志的四個“能不能”再一次肯定了人民對于國家的重要意義,人民才是社會物質與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但是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這在當時是沒有人想到的,當時的人民認為只有“窮”才是社會主義。但是鄧小平同志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通過這番總結,鄧小平同志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并且帶領中國人民富裕起來。

2.3江澤民時代的人本思想

江澤民同志對鄧小平同志的觀點有著完美的繼承,江澤民同志指出:“黨的事業的基本保證就是人民的支持”。只有充分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才能引導社會主義前進。在對江澤民同志的話的理解時,筆者忽然想到,黨的事業是什么?黨的事業就是帶領人民共同富裕,那么人民怎么會不支持呢?原來黨早就已經和人民融為一體,這也恰恰說明黨就是人民,人民就是黨。所以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代表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的最高需求并提高這一需求。這其中依然以人民利益為標準。

2.4胡錦濤時代的人本思想

同樣堅持改革開放、同樣堅持人本思想的胡錦濤同志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胡錦濤同志在美國演講時說過:“今天,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3]。歸根結底,是以人民利益為優先。在胡錦濤同志任國家主席的時候,曾提出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筆者認為和諧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人自身的和諧,一個是人與社會的和諧,那么怎樣保證人與社會的和諧呢?事實上就是堅持以人民為根本,一切為人民利益著想,這樣就可以保證人與社會的和諧。這也正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

2.5習近平同志的“中國夢”

“某國夢”最早出現在美國,說的是美國人民的“美國夢”,那么今天,逐漸強大起來的中國也有了“中國夢”,什么是中國夢?通過中國夢我們能夢見什么?這是最新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首先考慮是誰的“中國夢”,沒錯,是每一個中國人民的“中國夢”,這里突出了“中國夢”的本質,人本思想;其次,“中國夢”能帶來什么,“中國夢”帶給每一個人的是希望,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個愿景;最后,誰在幫我們實現“中國夢”,不是某一個人幫我們實現“中國夢”,是體制、是國策、是每一個中國人。在習近平同志上臺之后,對胡錦濤同志的科學發展觀完美的繼承,之后他提出了這個“中國夢”,這一次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以及人民的發展都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每一代領導人都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進行過解釋,但是無論怎樣,都沒有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以“人民為本”。

三、總結

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引進和改進過程中,通過不斷探索和研究,從最初的毛澤東同志所說的走群眾路線,到鄧小平同志的“三個有利于”,再到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再到胡錦濤同志的“科學發展觀”以及今天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國夢”都緊緊圍繞著一個中心,那就是人民為本。這種思想已經扎根于中國共產黨,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進步,每一代領導人都能準確的把握住國情的變化,找到“為人民服務”的關鍵點。所以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就是堅持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

【參考文獻】

[1]徐學綏,張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的新發展——習近平“中國夢”釋論[J].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

[2]洪滟.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在中國的發展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3.

[3]張富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與中國社會發展若干重要問題之關系論析[J].理論導刊,2012(12).

猜你喜歡
人本思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人本思想在中職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學管理相關問題探討
老商號人本思想對現代商業的啟示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