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位赴英留學的中國姑娘

2014-05-02 08:39馬想斌發自西沙群島編輯王楠
留學 2014年8期
關鍵詞:女校理科曾國藩

特約撰稿_馬想斌 發自西沙群島 編輯_王楠

第一位赴英留學的中國姑娘

特約撰稿_馬想斌 發自西沙群島 編輯_王楠

曾寶蓀,曾國藩曾孫女,中國第一個赴英留學的女子。在去往倫敦路上,泰坦尼克號沉沒,日俄戰火彌漫中國領土?;貒笏齽撧k了全新的中西合璧的女子學校,改變女子被遮蔽的歷史。

鴉片戰爭,西方強國用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國門。自此,中國開始了留學異邦的征程。1847年,廣東人容閎、黃寬、黃勝由外國傳教士資助赴美留學當屬首開其端??赡茉诙鄶等说挠∠笾?,那些西學東漸的人,不是梳著大辮子的晚清紳士,就是西裝革履的民國俊男。其實,這只是歷史的一部分。

關于中國女性留學的歷史,從極其森嚴的晚清男權社會中突圍出來,卻依舊淹沒在了新的男權主導的社會里。

在為數不多的女性留學生中,有一位女性的名字不該被忘記,那就是曾寶蓀。她不僅創辦了一所全新的中西合璧的女子學校,一生獻身于教育事業,而且她家學淵源,其曾祖父即是一代中興大臣曾國藩,她的履歷里,也被注上了第一個赴英國留學的中國女性的獨特標簽。

顯赫家世

曾寶蓀,1893年出生在北京,和屈原同日生,故字平芳,讀孟子養氣章有感而號浩如,四歲發蒙。是時,曾家家勢已非曾國藩那個輝煌的年代。其祖父曾紀鴻,是曾國藩次子,精通算學,但屢試不第,英年早逝,死時僅33歲。父親曾廣鈞,為光緒十五年進士。幼年的她,因家道衰落便一直在湖南鄉下的家中私塾里讀書至14歲。14歲那年,她來到上海,先后入女子教會學?!棠?、務本女校讀書,后又考入杭州省立女師讀書。1910年,她改入英國圣公會所辦的一所教會學?!T氏高等女校學習。

不過,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男權道德觀念中,一個女子能夠讀書,的確不易。這恐怕得歸功于向來注重家庭教育的曾國藩了—不僅男子享受著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家中婦女同樣能夠享受。

這是曾國藩留下的家風。但實際說來,曾寶蓀能夠成為赴英國留學的第一位中國女性,不得不提到影響她一生的兩位女士。第一位便是她的祖母郭太夫人,即“藝芳老人”。郭太夫人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她不喜八股文章,不愿孫輩去考秀才,卻要他們學外國文字,這為曾寶蓀出國留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曾寶蓀的回憶錄中曾經這樣寫道:“關于我的祖母,我要多說明些,因為沒有祖母,我們孫輩的教育便會毫無成就?!?/p>

另外一女士則是英國人巴璐義女士,也是最終促成曾寶蓀事業的人。巴璐義,是馮氏女校校長。曾寶蓀與巴校長的交情開始于她的一次反叛行為,因為曾寶蓀對學校的許多做法表示憤怒,就自辦了一張報紙專講學校不平之事,巴路義校長看了不僅未有開除之意和懲罰之心,還和曾寶蓀促膝交談,從此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甚至,在巴璐義女士的影響下,18歲的曾寶蓀受洗,加入基督教。

第一位中國女理科學士

1912年,巴璐義女士有回國一年的假期,她非常欣賞曾寶蓀的學識和人品,決定帶她到英國留學深造。她寫信征求曾寶蓀父親和祖母的意見,父親完全同意,但按照曾寶蓀回憶錄的記載,祖母則是在“如巴師回來,則小孫女亦須同回,不能獨自留在英國讀書”的條件下才同意她去留學。

1912年3月中旬,曾寶蓀隨著巴璐義女士從上海出發,時任大使的伍廷芳為其餞行。之后,他們一路北上途徑大連,之后在滿洲里坐上火車從俄羅斯西伯利亞一路向西,經莫斯科、波蘭的華沙、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一直到法國的海港加來,又換成輪船橫渡英吉利海峽。對一個從未出國的女孩子來說,沿途所見的場景該是很好玩,比如曾寶蓀看到火車在貝加爾湖冰面上行走,在西伯利亞那冷靜的空氣中看到整圓的彩虹??墒?,聯想到曾寶蓀所處的那個時代,第一次出國在心理上便沒那么輕松了。

她像那個時代的每一個人一樣,懷著深深的家國情懷。據《曾寶蓀回憶錄》記載,4月8日到大連歇一夜的時候,她無心賞玩風景,想到東三省遭遇日本人的控制,以及日俄戰爭的硝煙彌漫在中國的領土時,“心里萬分難過”而在波蘭的華沙換車時,她想到了梁啟超先生所寫的《波蘭滅亡記》便黯然神傷,有了一種感同身受的亡國之苦。甚至,在路上他們聽到了泰坦尼克號在大西洋沉毀的消息,當然也有因缺少生活經驗在法國火車上挨餓的故事。

歷經一個月時間,曾寶蓀抵達倫敦。盡管是異域他鄉,但幸運的是,她的堂弟曾約農早已在倫敦留學,姐弟相見免了思鄉之苦。到英國后,她先在巴璐義女士的安排下,就讀一所維多利亞時代時的女?!呓蛩叫?。之后為升大學,她于1912年9月進入英國有名的黑山高級女子中學學習英文,并選修生物學和化學,將來準備學醫,科學救國。1913年9月,她以優異成績考入倫敦大學的西田書院。在西田書院,她選的是理科,課程有生物、化學和數學。

當曾寶蓀不負恩師巴璐義女士的厚望,考上倫敦大學西田書院時,巴璐義的歸期已到,曾寶蓀該怎么辦?是放棄學業回國?還是不守當初對祖母的承諾獨自留在英國?但如果巴璐義不回中國再為教會服務五年,她將失去退休金。經過一夜的痛苦抉擇,巴璐義決定繼續留在英國陪伴曾寶蓀完成學業。曾寶蓀說:“那你豈不是為了我犧牲了自己的退休金么?”這位愛才的女士說:“上帝會安排的。教育你一個中國人出來在中國為上帝作工,遠勝我十倍?!?/p>

而這段時間,因巴師的無私決定,她心里有了新的壓力,很少出去參加西田書院的社交活動,但同時也是她很快樂的一段校園時光。

左二圖均為曾寶蓀(左)與其堂弟曾約農。右圖為長沙實驗中學為曾國藩、曾寶蓀、曾約農三人所樹銅像。

拎 客

曾寶蓀(1891年-1978年),字平芳,別字浩如。中國女教育家。曾國藩曾孫,曾廣鈞之女。1911年,留學英國,取得倫敦大學理科學士,其后入讀劍橋大學、牛津大學。1917年回國,創辦藝芳女校,歷任湖南省立長沙第一師范及第二女中校長??箲饡r赴武昌開救國團成立會。1947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湖南省代表,歷任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委員、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中華民國首席代表國大主席團。1978年7月27日在臺北逝世。著有《藝芳館詩集》、《曾寶蓀回憶錄》等。

回國創辦藝芳女校

1916年,曾寶蓀以優異成績獲倫敦大學理科學士,這是中國女子所得的第一個理科學位,她成為了中國女子中的第一個理科學士。畢業后的她在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繼續讀研究科目。為了將來辦學,1917年,她又在倫敦學了一年師范科,并與巴璐義在英國籌措資金籌劃回國辦學事宜。1917年10月30日,她們得到西田書院校長和各界人士的捐款資助,決定帶著基金回國辦學。

經多方考慮,曾寶蓀放棄去上海接管啟秀女中的打算,而是獨立辦學,踐行“為世界和國家致用,在湖南服務桑梓”的理想。她在長沙創辦女校,自任校長。學校取名“藝芳”,是為紀念祖母,根據祖母書齋的名字取的?!八嚪肌背鲎杂凇段馁x》中的“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一句,意味吸納眾多學問。校訓是“忠恕”二字,取自于儒家經典《論語》中“仁者,忠恕而已”。學校采取初中高中六年一貫制度,大小事由學友會成員投票決議,所有學生和教員都是學友會成員。學校所有賬目公開,任何學生都可以查賬。學校從不開除學生,不記過,不當堂訓斥學生,有什么問題私下談話解決。

1918年6月藝芳女校取得教育廳批準,于9月正式開學,一辦就是32年。曾寶蓀任校長兼英語和生物教員,巴師作英文教員,曾寶蓀的弟弟曾約農任教務主任兼英、算及理化教師,又請了一些國文、體育、音樂和手工教員。

曾寶蓀一生未婚,但因卓越的教育功績,她曾四次出席國際會議,包括在日本和中國召開的太平洋國際學會。1949年,她去了香港。1951年受宋美齡邀請到了臺灣,這時的她年事已高并且身患疾病,沒有再做具體工作。1978年,85歲高齡的曾寶蓀在臺灣去世。

寫于西沙群島永興島

猜你喜歡
女校理科曾國藩
關于博文女校若干歷史問題的考證
跟曾國藩學修身
曾國藩的“愚笨”
和理科男談戀愛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曾國藩吃牢飯
曾國藩背書
2016年高考全國卷Ⅱ理科第11題的多種解法
勾搭留學君!
文科十里柔情,理科一朝驚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