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現代化理論指導下的新城規劃初探

2014-05-04 10:35于慧敏肖偉智
建材發展導向 2014年2期
關鍵詞:新城

于慧敏 肖偉智

摘 要:生態現代化理論是當今一種頗具影響力的思想,主要指現代化與自然環境的一種互利耦合,共同發展,是世界現代化的一種生態轉型理論。文章介紹將生態現代理論化運用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惠西新城規劃設計中的實踐。

關鍵詞:生態現代化;新城;惠西

生態現代化理論是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西方發達國家對環境與發展問題進行深入反思而產生的。它最初由德國社會學家胡伯提出,并首先在一些西歐國家特別是荷蘭、德國和英國產生了較大影響。經過近30年的發展,生態現代化理論從一開始強調技術創新對生態現代化的作用,到注重政府和市場等其他因素在生態轉型中的作用,鼓勵建設生態社會文明、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該理論現已發展成為指導社會發展的重要思想。

1 生態現代化理論對我國新城規劃和建設的指導

城市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集中體現了國家的綜合實力、政府管理能力與國際競爭力,聯合國權威機構預測,“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中國要實現現代化也必須走城市化道路。近年來的發展表明,我國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帶動了國民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環境污染成為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又一嚴重問題,當前,我國城市發展仍然存在重視經濟和忽視環境的問題,盡管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但解決這一問題還缺乏必要和有力的措施,如果不采取措施,這些問題將引起嚴重的生態失衡,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在這一方面,生態現代化理論則為我國城市發展指明了方向——即向生態城市發展,使我國在城市化過程中達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互利雙贏。

2 生態現代化理論的實踐應用——以泉州市惠安縣惠西新城規劃設計為例

惠西新城位于泉州市惠安縣,北接泉港片區,南至泉州主城區,東連惠安縣城,西倚筆架山脈,規劃區位于惠西片區的核心區域??傆玫孛娣e約為17平方公里。

本規劃在對用地布局、生態通廊控制等方面始終以生態現代化理論作為基本指導思想,具體表現如下:

2.1 規劃用地內的現狀環境生態基質分析?;菸餍鲁怯玫胤秶鷥扔悬S塘溪由西北經規劃區向西南流過,水質清澈,是惠安的水源地;連坑溪穿越用地東西;區內大小湖泊、魚塘、溝渠眾多,形成豐富水網體系。用地周邊鄰巖峰山、石鼓山及許田山,規劃用地內的植物種類極為豐富,自然用地特征為“一水、三山、六平原”。形成一個環境優美、特征鮮明的具有田園風格的片區。

規劃區內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不可多得且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在城市建設中必須合理、科學、有效地保護。規劃通過對現狀高程、坡度、生態敏感特征等全面分析和評價,確定片區內保護用地及開發建設用地范圍,構筑合理的城市功能和生態空間結構,保證規劃區內現有優質生態能夠保留并在城市建設后發揮其最大作用。

2.2 用地布局——基于生態優先考慮的環境策略。在規劃用地布局時,運用生態現代化理論中“預防性”的環境策略(所謂“預防性”,即對可能發生的生態環境破壞,提前采取措施進行規避或者解決):用地布局一方面要保護易于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片區,另一方面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及生態景觀、調節及完善城市建成區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并促進城市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在對惠西新城的用地布局中,通過對現狀用地內的各類環境因素進行分析,選出地面水系、地形坡度、山體、生物植物多樣性等關鍵因子進行用地控制。首先嚴格保護并控制對城市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水系及山體,劃定水系、山體等城市生態片區,嚴格控制該片區內城市用地建設;其次順應地形坡度建設城市,減少因建設帶來的生態基質的破壞;最后嚴格保護生物及植物多樣性,維護片區不可多得的生態環境。

2.3 生態通廊——城市與自然融合。自然生態系統作為城市人口生存的物質載體的必要方面,城市空間擴張中會對其造成不可估計的變化,有些變化可能通過自然生態循環的調節及控制是可以慢慢恢復的,而有些變化卻是無法通過自然生態循環系統的調節及控制恢復的。這些不可恢復的變化就很可能會導致生態環境危機,對人們生活造成不可估計的影響。因此在城市開發建設中采取何種與自然生態環境相融合的策略也就決定了城市空間增長的不同狀態及城市建成后的生態環境優劣。

惠西新城的城市建設用地采取片區式布局,片區與片區之間則通過自然生態環境相分隔,形成城市與自然相互融合、和諧相處的關系。片區間通過融合綠契,使各地塊之間通過水系有強烈的綠化滲透,各個功能組團與綠契有完美的融合,同時也保障了多風味的生態通廊。

2.4 環境友好前提下的現代城市技術應用。在生態現代化的城市規劃實踐中,遵循相應的生態技術原則進行各項基礎設施的規劃控制與引導也非常重要。

惠西新城在綠地系統的結構設計和植被類型配置上,從鄉土樹種中選擇高綠量、高固碳能力的物種,并且構建良好的喬灌草復層結構,強化生態功能,以達到釋氧固碳的最優化。

惠西新城建設中規劃設置多模式的交通組織方式,提倡低碳生態出行,重點打造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交通,減少碳排放,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規劃公共交通由快速公交和一般公交兩級體系構成,通過不同服務半徑設置公交站點,合理網絡式覆蓋新城;自行車交通網絡環繞城市中心區及水系布局,作為園區居民上下班交通、生活服務交通及假日休閑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步行交通體系網絡式密布水系、綠化、山體及公園等景觀功能片區,步行線路緊密結合城市生態景觀設置,串聯片區內山體景觀、水系景觀、公園、綠地等開放空間,利于行人在步行線路中充分體驗大自然優美環境。

此外,為了保持水質,規劃利用惠西新城微地形創造水體的內部自我循環,并在適當部分設置水泵等人工設施,作為后備動力,保證蓄水湖水體水質。規劃區結合黃塘溪現狀濕地設置濕地公園,進一步凈化水質,使河水在流經城市化區域受到輕度污染后,得到凈化再流出規劃區。

3 結語

生態城市已經成為21世紀全球關注的焦點,中國也成了世界上建設生態城市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未來中國生態新城的建設走向雖然在規劃建設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但是生態城市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已經被全球認可。城市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的“龍頭”也必然要順應歷史的潮流,實現生態轉型。目前現實中的城市規劃與建設距離全完意義上的生態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通過生態現代化理論指導、生態技術發展、生態意識提高等多方面作用能夠使我們的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更融洽。

參考文獻

[1] 劉昌濤.生態現代化理論及其對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啟示[J].城市規劃學刊,2006(6).

[2] 孟范惠.生態現代化理論下的現代化之路[J].群文天地,2012年16期.

[3] 楊東柱.論生態現代化理論與我國生態城市建設.233網校論文中心.

猜你喜歡
新城
買魚
玉樹新城
永州濱江新城營銷中心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詩與遠方
金初上京新城瑣議
長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來的那座橋
吳中太湖新城
新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