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層筒體結構模板施工工藝分析

2014-05-04 16:23艾天鋒
建材發展導向 2014年2期
關鍵詞:工程質量施工

艾天鋒

摘 要:進入新世紀以來,超高層建筑漸多,在超高層建筑筒體結構工程施工中.較多地采用了較先進的支模新工藝,如滑升模板、大模板和整體升降模板工藝等。文章主要對高層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以及常用的膠合板模板工藝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筒體結構;大模板;工程質量;施工

1 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與施工方案選擇

1.1 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筒體結構適用于高層建筑,一般建筑高度均在100米左右,超高層更高,因此其結構施工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營建層數多,除裙房公共建筑外,一般標準層約占整體建筑80%左右.標準層大都有較統一的幾何尺寸、配筋及結構模式。這樣有利于規劃材料、機具、勞動力的安排;(2)垂直運輸量大.尤其主體結構施工越上數層、鋼筋、模板及其他構件運輸都需按計劃及時完成,因此按施工方案擇優選用塔吊,人貨電梯等垂直運輸施工機械;(3)現澆柱、墻、梁板、鋼筋混凝土工程量大,近年來大多采用泵送高強度混凝土,其配比及外摻劑的選用尤其重要;(4)采用筒體大模板、爬升模板、整體升降模板等。模板工藝技術復雜應慎重地選擇模板工藝。

1.2 施工方案選擇。高層建筑中的筒體結構,一般包括筒體內的電梯井、管道井、行走扶梯等。應按施工的特點,參考該棟建筑筒體的幾何尺寸、墻體的厚度、每層筒體的高度等筒體特點來謹慎研究選擇最佳施工方案。綜合分析所選擇模板類型和垂直運輸配套,近年來我國筒體結構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以下幾種:(1)方案一:梁、柱、墻采用九夾板,松方木穿墻螺栓支撐組合模板。(2)方案二:梁、柱、墻采用組合鋼模板。(3)方案三:筒體采用大模板,梁、柱、板采用組合鋼模板預拼裝。(4)方案四:筒體采用爬模(或滑模)施工,梁柱采用組合鋼模板。

以上模板類型垂直運輸:均可采用相應噸位的塔式起重機作為鋼筋、大模板的材料運輸?;炷烈话氵x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可泵送到各施工標準層。操作施工人員和工具及少量材料由外用施工電梯承擔。其中模板類型特點尤以筒體采用爬?;蚧J┕?,專業化施工程度較高.施工速度較快,用工用料較省,采用大模板施工也有類似效果。

2 高層筒體結構模板工藝

近年來,建筑科技事業的日益發展,國內外高層、超高層建筑此起彼伏相繼建成。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傳統的框架——剪力墻體系等的結構構造已不能滿足高層建筑,尤其是超高層建筑在水平荷載例如風載,地震作用下強度和剛度的要求.剪力墻體系也因受其墻體所限,特別不能滿足現代公共建筑如寫字樓及其商業性公共建筑要求空間大分隔靈活的特點。而筒體結構.它在抵抗水平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剛度,并能形成較大的使用空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抗水平側力的體系,因而被廣泛推廣。以下文章結合我國各大城市近年采用的先進施工工藝進行重點分析。

2.1 筒體結構膠合板大模板施工膠合板大模板施工由于其質輕.可根據筒體結構實際尺寸進行拼裝,整體剛度好,機械化程度高,施工工期快。一次性投資較少,可達到清水混凝土的功效,適用于勞動力中等密集程度地區特別對于木材資源豐富的地區,經濟效益更佳。工程實例一:某高層塔樓分別為28層與27層,總建筑面積79853m2,通過五層裙房與兩層地下室連成整體,該幢建筑工程施工時,推廣應用了建設部制定的“十項新術”中的九項,同時還研究應用了“混凝土勁性柱施工技術”、“結構轉換層厚板施工技術”等其他五項新技術。膠合板在筒體結構體系中應用技術是其中一項。

2.2 筒體結構工程質量標準體系(如右上圖)。

2.3 施工要點工藝流程:混凝土板面清理抄平→彈線放樣→綁扎鋼筋→隱藏檢查→大模板就位→大模板安裝,校正→筒體混凝土澆搗。(1)在清理好混凝土板面,放好墻身線的同耐,必須多放一道與墻位線相距30cm的大模板就位控制線,以便檢查大模板是否就位到位。檢查鋼筋是否偏位。若有應立即調整。(2)在樓層筒體外側混凝土面上焊Ф16mm短頭鋼筋,相距2m,外露100mm,以便于大模板支撐就位,當拆模時,只拆內側大模,當支、樓板時,將其上道螺栓重新加固,就無須再進行掛模。(3)隱藏檢查后,先把筒體外側大板吊滑就位,放塑料管與穿墻螺栓。塑料管長度一定要與墻厚度一致,超限位作用,并且要與模板面垂直放置,然后就位另一側大模,為了穿墻螺栓孔能對準,對大板按套型A、B、C進行編號、堆放、就位。(4)校正大模板時,底部由墻身線和30cm檢查控制線來控制,上部拉通線,用線鍾控制,大模板拆模時,要按順序堆放好,并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修理校正變形模板。(5)高層筒體結構大模板安裝質量標準,大模板就位安裝完畢后,應按GB50204《混凝土結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和《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全面檢查其質量要求。(6)高層筒體結構大模板必須符合施工設計要求:①各種連接件、支承件、加固配件必須安裝牢固,無松動現象,大模板拼縫嚴密,各種預埋件,預留孔洞位置準確。②拼裝的大模必須方正,對角線的偏差控制在拼裝短邊的1/300以內,四邊成直線,表面平整,其凹凸度應小于4mm。③板面平整度應控制在容許偏差5mm之內。④按幢號建筑平面確定模板型號及施工流水段的模板數量。⑤筒體模板應先安裝內模,以便將管道井洞口、電梯井預埋件、水電及空調預埋設定好,待所有專業預埋件安妥,經隱檢后再安筒體外模。

2.4 高層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施工工程實例:某一廣場工程,系高層建筑,六層樓板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2.2m厚結構轉換層,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45,混凝土總方量約2640m3,該厚板采取整體連續澆搗方案。(1)厚板模撐支承結構層樓面作為承重結構。支承重1.5kN/m2二層膠合板O.22kN/m2,施工活荷載20kN/m2,厚板55kN/m2。(2)結構設計技術措施:筒體剪力墻尤其沿周邊的剪力墻應落地布置以減少轉換層上下剛度比,以后澆帶解決與裙房連體沉降差和干縮應力,轉換層上下樓板及剪力墻加厚,板帶設暗梁。厚板布置梅花形拉筋。(3)施工難點:施工荷載總設計值達73kN/m2,總重約9060t,鋼筋用量大,空間溫控難。技術措施: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模板支撐經周密多次探討優選方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混凝土采用“三摻技術”.混凝土澆筑后在案,最后以方案三鋼管底座直接支撐在五層結構梁板上作為支撐方案。(1)按350mm×350mm間距放樣,先安m48×3.5mm鋼管蘭柱,搭水平拉桿加斜撐,節點采用扣件固定連接,確保鋼管受力均勻,剛度強度符合要求;(2)模板:在調平鋼管頂托上擱置700mm×150mm@700mm楞木,鋪50mm×100mm@200rm木擱柵,再鋪兩層25cm松板加二層塑料板,側模側壓力為20.3kN/m2,外模采取模板拉桿螺栓焊接在鋼筋骨架上以固定側模。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混凝土采用“三摻技術”.混凝土澆筑后在板六面均采用保溫、保濕技術措施,有效地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收水縮裂縫的出現,收到良好效果。

3 結語

據了解,目前國內仍有一部分采用散支散拆的松木夾板來組合拆裝,費工費料,而且施工效率低。經過以上工程實踐總結,建議推廣筒體結構施工中結構膠合板大模板工這種工藝。endprint

摘 要:進入新世紀以來,超高層建筑漸多,在超高層建筑筒體結構工程施工中.較多地采用了較先進的支模新工藝,如滑升模板、大模板和整體升降模板工藝等。文章主要對高層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以及常用的膠合板模板工藝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筒體結構;大模板;工程質量;施工

1 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與施工方案選擇

1.1 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筒體結構適用于高層建筑,一般建筑高度均在100米左右,超高層更高,因此其結構施工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營建層數多,除裙房公共建筑外,一般標準層約占整體建筑80%左右.標準層大都有較統一的幾何尺寸、配筋及結構模式。這樣有利于規劃材料、機具、勞動力的安排;(2)垂直運輸量大.尤其主體結構施工越上數層、鋼筋、模板及其他構件運輸都需按計劃及時完成,因此按施工方案擇優選用塔吊,人貨電梯等垂直運輸施工機械;(3)現澆柱、墻、梁板、鋼筋混凝土工程量大,近年來大多采用泵送高強度混凝土,其配比及外摻劑的選用尤其重要;(4)采用筒體大模板、爬升模板、整體升降模板等。模板工藝技術復雜應慎重地選擇模板工藝。

1.2 施工方案選擇。高層建筑中的筒體結構,一般包括筒體內的電梯井、管道井、行走扶梯等。應按施工的特點,參考該棟建筑筒體的幾何尺寸、墻體的厚度、每層筒體的高度等筒體特點來謹慎研究選擇最佳施工方案。綜合分析所選擇模板類型和垂直運輸配套,近年來我國筒體結構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以下幾種:(1)方案一:梁、柱、墻采用九夾板,松方木穿墻螺栓支撐組合模板。(2)方案二:梁、柱、墻采用組合鋼模板。(3)方案三:筒體采用大模板,梁、柱、板采用組合鋼模板預拼裝。(4)方案四:筒體采用爬模(或滑模)施工,梁柱采用組合鋼模板。

以上模板類型垂直運輸:均可采用相應噸位的塔式起重機作為鋼筋、大模板的材料運輸?;炷烈话氵x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可泵送到各施工標準層。操作施工人員和工具及少量材料由外用施工電梯承擔。其中模板類型特點尤以筒體采用爬?;蚧J┕?,專業化施工程度較高.施工速度較快,用工用料較省,采用大模板施工也有類似效果。

2 高層筒體結構模板工藝

近年來,建筑科技事業的日益發展,國內外高層、超高層建筑此起彼伏相繼建成。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傳統的框架——剪力墻體系等的結構構造已不能滿足高層建筑,尤其是超高層建筑在水平荷載例如風載,地震作用下強度和剛度的要求.剪力墻體系也因受其墻體所限,特別不能滿足現代公共建筑如寫字樓及其商業性公共建筑要求空間大分隔靈活的特點。而筒體結構.它在抵抗水平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剛度,并能形成較大的使用空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抗水平側力的體系,因而被廣泛推廣。以下文章結合我國各大城市近年采用的先進施工工藝進行重點分析。

2.1 筒體結構膠合板大模板施工膠合板大模板施工由于其質輕.可根據筒體結構實際尺寸進行拼裝,整體剛度好,機械化程度高,施工工期快。一次性投資較少,可達到清水混凝土的功效,適用于勞動力中等密集程度地區特別對于木材資源豐富的地區,經濟效益更佳。工程實例一:某高層塔樓分別為28層與27層,總建筑面積79853m2,通過五層裙房與兩層地下室連成整體,該幢建筑工程施工時,推廣應用了建設部制定的“十項新術”中的九項,同時還研究應用了“混凝土勁性柱施工技術”、“結構轉換層厚板施工技術”等其他五項新技術。膠合板在筒體結構體系中應用技術是其中一項。

2.2 筒體結構工程質量標準體系(如右上圖)。

2.3 施工要點工藝流程:混凝土板面清理抄平→彈線放樣→綁扎鋼筋→隱藏檢查→大模板就位→大模板安裝,校正→筒體混凝土澆搗。(1)在清理好混凝土板面,放好墻身線的同耐,必須多放一道與墻位線相距30cm的大模板就位控制線,以便檢查大模板是否就位到位。檢查鋼筋是否偏位。若有應立即調整。(2)在樓層筒體外側混凝土面上焊Ф16mm短頭鋼筋,相距2m,外露100mm,以便于大模板支撐就位,當拆模時,只拆內側大模,當支、樓板時,將其上道螺栓重新加固,就無須再進行掛模。(3)隱藏檢查后,先把筒體外側大板吊滑就位,放塑料管與穿墻螺栓。塑料管長度一定要與墻厚度一致,超限位作用,并且要與模板面垂直放置,然后就位另一側大模,為了穿墻螺栓孔能對準,對大板按套型A、B、C進行編號、堆放、就位。(4)校正大模板時,底部由墻身線和30cm檢查控制線來控制,上部拉通線,用線鍾控制,大模板拆模時,要按順序堆放好,并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修理校正變形模板。(5)高層筒體結構大模板安裝質量標準,大模板就位安裝完畢后,應按GB50204《混凝土結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和《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全面檢查其質量要求。(6)高層筒體結構大模板必須符合施工設計要求:①各種連接件、支承件、加固配件必須安裝牢固,無松動現象,大模板拼縫嚴密,各種預埋件,預留孔洞位置準確。②拼裝的大模必須方正,對角線的偏差控制在拼裝短邊的1/300以內,四邊成直線,表面平整,其凹凸度應小于4mm。③板面平整度應控制在容許偏差5mm之內。④按幢號建筑平面確定模板型號及施工流水段的模板數量。⑤筒體模板應先安裝內模,以便將管道井洞口、電梯井預埋件、水電及空調預埋設定好,待所有專業預埋件安妥,經隱檢后再安筒體外模。

2.4 高層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施工工程實例:某一廣場工程,系高層建筑,六層樓板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2.2m厚結構轉換層,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45,混凝土總方量約2640m3,該厚板采取整體連續澆搗方案。(1)厚板模撐支承結構層樓面作為承重結構。支承重1.5kN/m2二層膠合板O.22kN/m2,施工活荷載20kN/m2,厚板55kN/m2。(2)結構設計技術措施:筒體剪力墻尤其沿周邊的剪力墻應落地布置以減少轉換層上下剛度比,以后澆帶解決與裙房連體沉降差和干縮應力,轉換層上下樓板及剪力墻加厚,板帶設暗梁。厚板布置梅花形拉筋。(3)施工難點:施工荷載總設計值達73kN/m2,總重約9060t,鋼筋用量大,空間溫控難。技術措施: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模板支撐經周密多次探討優選方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混凝土采用“三摻技術”.混凝土澆筑后在案,最后以方案三鋼管底座直接支撐在五層結構梁板上作為支撐方案。(1)按350mm×350mm間距放樣,先安m48×3.5mm鋼管蘭柱,搭水平拉桿加斜撐,節點采用扣件固定連接,確保鋼管受力均勻,剛度強度符合要求;(2)模板:在調平鋼管頂托上擱置700mm×150mm@700mm楞木,鋪50mm×100mm@200rm木擱柵,再鋪兩層25cm松板加二層塑料板,側模側壓力為20.3kN/m2,外模采取模板拉桿螺栓焊接在鋼筋骨架上以固定側模。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混凝土采用“三摻技術”.混凝土澆筑后在板六面均采用保溫、保濕技術措施,有效地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收水縮裂縫的出現,收到良好效果。

3 結語

據了解,目前國內仍有一部分采用散支散拆的松木夾板來組合拆裝,費工費料,而且施工效率低。經過以上工程實踐總結,建議推廣筒體結構施工中結構膠合板大模板工這種工藝。endprint

摘 要:進入新世紀以來,超高層建筑漸多,在超高層建筑筒體結構工程施工中.較多地采用了較先進的支模新工藝,如滑升模板、大模板和整體升降模板工藝等。文章主要對高層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以及常用的膠合板模板工藝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筒體結構;大模板;工程質量;施工

1 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與施工方案選擇

1.1 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筒體結構適用于高層建筑,一般建筑高度均在100米左右,超高層更高,因此其結構施工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營建層數多,除裙房公共建筑外,一般標準層約占整體建筑80%左右.標準層大都有較統一的幾何尺寸、配筋及結構模式。這樣有利于規劃材料、機具、勞動力的安排;(2)垂直運輸量大.尤其主體結構施工越上數層、鋼筋、模板及其他構件運輸都需按計劃及時完成,因此按施工方案擇優選用塔吊,人貨電梯等垂直運輸施工機械;(3)現澆柱、墻、梁板、鋼筋混凝土工程量大,近年來大多采用泵送高強度混凝土,其配比及外摻劑的選用尤其重要;(4)采用筒體大模板、爬升模板、整體升降模板等。模板工藝技術復雜應慎重地選擇模板工藝。

1.2 施工方案選擇。高層建筑中的筒體結構,一般包括筒體內的電梯井、管道井、行走扶梯等。應按施工的特點,參考該棟建筑筒體的幾何尺寸、墻體的厚度、每層筒體的高度等筒體特點來謹慎研究選擇最佳施工方案。綜合分析所選擇模板類型和垂直運輸配套,近年來我國筒體結構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以下幾種:(1)方案一:梁、柱、墻采用九夾板,松方木穿墻螺栓支撐組合模板。(2)方案二:梁、柱、墻采用組合鋼模板。(3)方案三:筒體采用大模板,梁、柱、板采用組合鋼模板預拼裝。(4)方案四:筒體采用爬模(或滑模)施工,梁柱采用組合鋼模板。

以上模板類型垂直運輸:均可采用相應噸位的塔式起重機作為鋼筋、大模板的材料運輸?;炷烈话氵x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可泵送到各施工標準層。操作施工人員和工具及少量材料由外用施工電梯承擔。其中模板類型特點尤以筒體采用爬?;蚧J┕?,專業化施工程度較高.施工速度較快,用工用料較省,采用大模板施工也有類似效果。

2 高層筒體結構模板工藝

近年來,建筑科技事業的日益發展,國內外高層、超高層建筑此起彼伏相繼建成。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傳統的框架——剪力墻體系等的結構構造已不能滿足高層建筑,尤其是超高層建筑在水平荷載例如風載,地震作用下強度和剛度的要求.剪力墻體系也因受其墻體所限,特別不能滿足現代公共建筑如寫字樓及其商業性公共建筑要求空間大分隔靈活的特點。而筒體結構.它在抵抗水平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剛度,并能形成較大的使用空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抗水平側力的體系,因而被廣泛推廣。以下文章結合我國各大城市近年采用的先進施工工藝進行重點分析。

2.1 筒體結構膠合板大模板施工膠合板大模板施工由于其質輕.可根據筒體結構實際尺寸進行拼裝,整體剛度好,機械化程度高,施工工期快。一次性投資較少,可達到清水混凝土的功效,適用于勞動力中等密集程度地區特別對于木材資源豐富的地區,經濟效益更佳。工程實例一:某高層塔樓分別為28層與27層,總建筑面積79853m2,通過五層裙房與兩層地下室連成整體,該幢建筑工程施工時,推廣應用了建設部制定的“十項新術”中的九項,同時還研究應用了“混凝土勁性柱施工技術”、“結構轉換層厚板施工技術”等其他五項新技術。膠合板在筒體結構體系中應用技術是其中一項。

2.2 筒體結構工程質量標準體系(如右上圖)。

2.3 施工要點工藝流程:混凝土板面清理抄平→彈線放樣→綁扎鋼筋→隱藏檢查→大模板就位→大模板安裝,校正→筒體混凝土澆搗。(1)在清理好混凝土板面,放好墻身線的同耐,必須多放一道與墻位線相距30cm的大模板就位控制線,以便檢查大模板是否就位到位。檢查鋼筋是否偏位。若有應立即調整。(2)在樓層筒體外側混凝土面上焊Ф16mm短頭鋼筋,相距2m,外露100mm,以便于大模板支撐就位,當拆模時,只拆內側大模,當支、樓板時,將其上道螺栓重新加固,就無須再進行掛模。(3)隱藏檢查后,先把筒體外側大板吊滑就位,放塑料管與穿墻螺栓。塑料管長度一定要與墻厚度一致,超限位作用,并且要與模板面垂直放置,然后就位另一側大模,為了穿墻螺栓孔能對準,對大板按套型A、B、C進行編號、堆放、就位。(4)校正大模板時,底部由墻身線和30cm檢查控制線來控制,上部拉通線,用線鍾控制,大模板拆模時,要按順序堆放好,并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修理校正變形模板。(5)高層筒體結構大模板安裝質量標準,大模板就位安裝完畢后,應按GB50204《混凝土結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和《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全面檢查其質量要求。(6)高層筒體結構大模板必須符合施工設計要求:①各種連接件、支承件、加固配件必須安裝牢固,無松動現象,大模板拼縫嚴密,各種預埋件,預留孔洞位置準確。②拼裝的大模必須方正,對角線的偏差控制在拼裝短邊的1/300以內,四邊成直線,表面平整,其凹凸度應小于4mm。③板面平整度應控制在容許偏差5mm之內。④按幢號建筑平面確定模板型號及施工流水段的模板數量。⑤筒體模板應先安裝內模,以便將管道井洞口、電梯井預埋件、水電及空調預埋設定好,待所有專業預埋件安妥,經隱檢后再安筒體外模。

2.4 高層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施工工程實例:某一廣場工程,系高層建筑,六層樓板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2.2m厚結構轉換層,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45,混凝土總方量約2640m3,該厚板采取整體連續澆搗方案。(1)厚板模撐支承結構層樓面作為承重結構。支承重1.5kN/m2二層膠合板O.22kN/m2,施工活荷載20kN/m2,厚板55kN/m2。(2)結構設計技術措施:筒體剪力墻尤其沿周邊的剪力墻應落地布置以減少轉換層上下剛度比,以后澆帶解決與裙房連體沉降差和干縮應力,轉換層上下樓板及剪力墻加厚,板帶設暗梁。厚板布置梅花形拉筋。(3)施工難點:施工荷載總設計值達73kN/m2,總重約9060t,鋼筋用量大,空間溫控難。技術措施: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模板支撐經周密多次探討優選方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混凝土采用“三摻技術”.混凝土澆筑后在案,最后以方案三鋼管底座直接支撐在五層結構梁板上作為支撐方案。(1)按350mm×350mm間距放樣,先安m48×3.5mm鋼管蘭柱,搭水平拉桿加斜撐,節點采用扣件固定連接,確保鋼管受力均勻,剛度強度符合要求;(2)模板:在調平鋼管頂托上擱置700mm×150mm@700mm楞木,鋪50mm×100mm@200rm木擱柵,再鋪兩層25cm松板加二層塑料板,側模側壓力為20.3kN/m2,外模采取模板拉桿螺栓焊接在鋼筋骨架上以固定側模。筒體結構轉換層厚板,混凝土采用“三摻技術”.混凝土澆筑后在板六面均采用保溫、保濕技術措施,有效地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收水縮裂縫的出現,收到良好效果。

3 結語

據了解,目前國內仍有一部分采用散支散拆的松木夾板來組合拆裝,費工費料,而且施工效率低。經過以上工程實踐總結,建議推廣筒體結構施工中結構膠合板大模板工這種工藝。endprint

猜你喜歡
工程質量施工
關于改良市政給排水管網工程質量的探討
土木工程施工實習的探討與實踐
扶貧村里施工忙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
基于系統可靠性的工程質量量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