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中關于筒體結構施工質量控制分析

2014-05-04 16:33馮善波
建材發展導向 2014年2期
關鍵詞:澆筑管理控制施工質量

馮善波

摘 要:結合某建筑項目工程,其工程總建筑面積57365 ㎡,地下2 層、地上23層,其中(1~5 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塔樓(6~23 層)為鋼框架—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以下文章就該項目塔樓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的施工質量控制方面做出了研究。

關鍵詞:施工質量;管理控制;核心筒;澆筑

因為其項目工程體形大、基礎深度大、建筑結構復雜、工種立體交叉作業多、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如何在建立質量控制體系、質量責任制的基礎上設置質量監控點,并進行重點控制,把工程產品的質量從事后把關轉向事前控制。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現在就本項目關于塔樓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施工中應重點做好的工序作一系列概述。

1 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結合工程結構特點及施工工藝安排,本工程質量控制要點為:(1)核心筒垂直度控制與爬模系統。本工程屬于超高層建筑,垂直度控制為施工時重點質量監控內容,核心筒作為先行施工部分,其垂直度直接影響整個建筑結構垂直度,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要點;(2)鋼結構安裝精度。核心筒鋼結構作為先行施工部分,其安裝精度直接影響整個建筑結構垂直度及結構尺寸,是施工過程重點監控內容;(3)內節點板式方形鋼管混凝土柱。

2 質量控制組織措施

項目部實施質量管理責任制,將質量責任分解,明確細分到各工作點,分配到各部門、各土建、鋼結構專業部及分包單位執行,以質量責任制規范質量管理、規范人的行為。管理人員必須落實質量管理責任,操作工人必須落實工序質量責任,層層檢查,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絕不放過不合格工序。

3 質量控制技術措施

本工程結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為核心筒垂直度控制與爬模系統、鋼結構安裝精度、內節點板式方形鋼管柱混凝土柱,針對各質量控制要點項目部制定質量保證措施,并分別指派專人對質量控制要點的保證措施實施情況進行全過程監控。

4 核心筒垂直度與爬模系統

4.1 結合本工程結構特點設計爬模體系,采用全新大鋼模板保證混凝土表觀質量。在施工前,爬模作為新施工技術,項目部組建專業班組,上崗前進行系統培訓,爬模班組人員不得隨意調換。

4.2 本工程爬模施工從普通樓層結構施工中預先預留組裝爬架孔洞,塔樓爬模施工的首層采用爬模的大鋼模板完成首層墻體施工后進行爬模架體、模板的安裝,在完成兩層墻體的施工后直接進行標準層第三層的爬模施工。這樣不僅可以確保爬升導軌首次安裝時位置準確,也保證了鋼模板安裝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從而為爬模的順利爬升提供了有效保證,提高了混凝土澆筑質量,同時也節省材料及安裝時間,比傳統爬模技術能縮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4.3 大鋼模板每次脫模后及時清理干凈附著在模板上的混凝土,之后刷脫模劑,確?;炷帘碛^質量。

4.4 每層爬模爬升就位后,必須進行爬模垂直度、水平度測量、糾偏,確?;炷两Y構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4.5 加強測量觀測,每層提供2 次垂直偏差觀測成果,即混凝土澆筑前和混凝土澆筑后。如果有偏差,可在上層模板緊固前按糾偏措施進行校正。每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爬模脫模后,對混凝土墻體進行垂直度測量,以便在下一層進行糾偏,消除累計誤差。

5 鋼結構安裝精度

5.1 施工中針對工程特點采用“跟蹤測量校正”方案進行鋼結構的測量作業,在形成框架前對每根柱、梁的安裝進行跟蹤測量。

5.2 鋼柱垂直度控制。用兩臺經緯儀置于柱基相互垂直的兩條軸線上,視線投射到預先固定在鋼柱的靶標上,光束中心同靶標中心垂直,且通過旋轉最少3 次經緯儀水平度盤,若投測點都重合,表明鋼柱垂直度無偏差,其余鋼梁及柱的控制,通過基準點用經緯儀引至每層已裝好的樓層上,用經緯儀從底層直接引上,以減少偏差,然后通過三點,在樓層上放置梁柱的定位線,并對梁柱進行復測、控制。

5.3 鋼柱標高的測量控制。每安裝一節鋼柱前,首先在鋼柱上標設上、下中心線及相對標高,采用水準儀進行標高測量,當鋼柱安裝后,應對柱頂作一次絕對標高實測,然后根據實測值來控制下一節鋼柱的標高,以便提前通過臨時固定板及處理端部來進行控制。

6 內節點板式方形鋼管混凝土柱

本工程外框筒首層以上采用方形鋼管混凝土柱,鋼管柱最大截面1200mm×1200mm,最小截面為700mm×700mm,由首層到頂層逐級變化。鋼管柱在梁柱節點處均設有內節點板,內節點板中間設有混凝土澆筑孔,孔徑為500 mm、400 mm 兩種。鋼管樁內節點板設置示意圖見圖1。

6.1 為確保內節點板節區混凝土密實,在內節點板上合理地設置混凝土施工排漿排氣孔,控制節點板處混凝土澆筑高度,充分振搗,利用排漿排氣孔排除節點板下空氣、混凝土氣泡和混凝土懸浮在節點板下多余漿體,確保節點板范圍混凝土施工質量。

經現場多次試驗確定內節點板排漿排氣孔設置原則為:(a)方形鋼管柱邊長L≤1m 時,在內節點板四角設置排漿排氣孔。(b)方形鋼管柱邊長L>1m 時,在邊線中間位置加設排漿排氣孔;方形鋼管柱邊長L>1m,且b>500mm或a>500mm 時,分別在a、b 位中加設排漿排氣孔。(c)排漿排氣孔直徑50mm~70mm,孔邊至鋼管柱邊30mm~50mm。

內節點板排漿排氣孔設置如圖2所示。

6.2 成立專業鋼管柱混凝土澆筑班組,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交底,專業班組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調換。

6.3 嚴格要求攪拌站高標號混凝土必須按照試配比例進行配比,混凝土進場后專人驗收配料單,并嚴格監督施工前禁止向商品混凝土內加水。

6.4 鋼管柱吊裝前認真檢查內節點板排漿排氣孔設置是否滿足方案要求,鋼管柱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加強現場監督管理,確?;炷料铝虾驼駬v滿足方案要求。

6.5 施工過程中為了控制節點板處混凝土澆筑高度,采用帶標記的測繩控制。為了防止上層柱安裝焊接的高溫對下層柱中的混凝土產生不利影響,矩形鋼管混凝土柱每次澆灌至鋼管頂部下500mm 止。振搗時應快插慢拔,插點要靠澆筑孔對角線四點,沿內節點板中澆筑孔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

7 結語

通過對以上項目工程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策劃,明確質量控制要點,并重點加強對質量控制要點的現場實施監控,確保了結構施工質量,受到業主等單位一致好評,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本工程加強對核心筒垂直度的控制,整個建筑物垂直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在內節點板質量控制中,整個鋼管柱混凝土經檢測未發現有空鼓現象。endprint

摘 要:結合某建筑項目工程,其工程總建筑面積57365 ㎡,地下2 層、地上23層,其中(1~5 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塔樓(6~23 層)為鋼框架—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以下文章就該項目塔樓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的施工質量控制方面做出了研究。

關鍵詞:施工質量;管理控制;核心筒;澆筑

因為其項目工程體形大、基礎深度大、建筑結構復雜、工種立體交叉作業多、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如何在建立質量控制體系、質量責任制的基礎上設置質量監控點,并進行重點控制,把工程產品的質量從事后把關轉向事前控制。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現在就本項目關于塔樓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施工中應重點做好的工序作一系列概述。

1 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結合工程結構特點及施工工藝安排,本工程質量控制要點為:(1)核心筒垂直度控制與爬模系統。本工程屬于超高層建筑,垂直度控制為施工時重點質量監控內容,核心筒作為先行施工部分,其垂直度直接影響整個建筑結構垂直度,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要點;(2)鋼結構安裝精度。核心筒鋼結構作為先行施工部分,其安裝精度直接影響整個建筑結構垂直度及結構尺寸,是施工過程重點監控內容;(3)內節點板式方形鋼管混凝土柱。

2 質量控制組織措施

項目部實施質量管理責任制,將質量責任分解,明確細分到各工作點,分配到各部門、各土建、鋼結構專業部及分包單位執行,以質量責任制規范質量管理、規范人的行為。管理人員必須落實質量管理責任,操作工人必須落實工序質量責任,層層檢查,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絕不放過不合格工序。

3 質量控制技術措施

本工程結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為核心筒垂直度控制與爬模系統、鋼結構安裝精度、內節點板式方形鋼管柱混凝土柱,針對各質量控制要點項目部制定質量保證措施,并分別指派專人對質量控制要點的保證措施實施情況進行全過程監控。

4 核心筒垂直度與爬模系統

4.1 結合本工程結構特點設計爬模體系,采用全新大鋼模板保證混凝土表觀質量。在施工前,爬模作為新施工技術,項目部組建專業班組,上崗前進行系統培訓,爬模班組人員不得隨意調換。

4.2 本工程爬模施工從普通樓層結構施工中預先預留組裝爬架孔洞,塔樓爬模施工的首層采用爬模的大鋼模板完成首層墻體施工后進行爬模架體、模板的安裝,在完成兩層墻體的施工后直接進行標準層第三層的爬模施工。這樣不僅可以確保爬升導軌首次安裝時位置準確,也保證了鋼模板安裝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從而為爬模的順利爬升提供了有效保證,提高了混凝土澆筑質量,同時也節省材料及安裝時間,比傳統爬模技術能縮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4.3 大鋼模板每次脫模后及時清理干凈附著在模板上的混凝土,之后刷脫模劑,確?;炷帘碛^質量。

4.4 每層爬模爬升就位后,必須進行爬模垂直度、水平度測量、糾偏,確?;炷两Y構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4.5 加強測量觀測,每層提供2 次垂直偏差觀測成果,即混凝土澆筑前和混凝土澆筑后。如果有偏差,可在上層模板緊固前按糾偏措施進行校正。每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爬模脫模后,對混凝土墻體進行垂直度測量,以便在下一層進行糾偏,消除累計誤差。

5 鋼結構安裝精度

5.1 施工中針對工程特點采用“跟蹤測量校正”方案進行鋼結構的測量作業,在形成框架前對每根柱、梁的安裝進行跟蹤測量。

5.2 鋼柱垂直度控制。用兩臺經緯儀置于柱基相互垂直的兩條軸線上,視線投射到預先固定在鋼柱的靶標上,光束中心同靶標中心垂直,且通過旋轉最少3 次經緯儀水平度盤,若投測點都重合,表明鋼柱垂直度無偏差,其余鋼梁及柱的控制,通過基準點用經緯儀引至每層已裝好的樓層上,用經緯儀從底層直接引上,以減少偏差,然后通過三點,在樓層上放置梁柱的定位線,并對梁柱進行復測、控制。

5.3 鋼柱標高的測量控制。每安裝一節鋼柱前,首先在鋼柱上標設上、下中心線及相對標高,采用水準儀進行標高測量,當鋼柱安裝后,應對柱頂作一次絕對標高實測,然后根據實測值來控制下一節鋼柱的標高,以便提前通過臨時固定板及處理端部來進行控制。

6 內節點板式方形鋼管混凝土柱

本工程外框筒首層以上采用方形鋼管混凝土柱,鋼管柱最大截面1200mm×1200mm,最小截面為700mm×700mm,由首層到頂層逐級變化。鋼管柱在梁柱節點處均設有內節點板,內節點板中間設有混凝土澆筑孔,孔徑為500 mm、400 mm 兩種。鋼管樁內節點板設置示意圖見圖1。

6.1 為確保內節點板節區混凝土密實,在內節點板上合理地設置混凝土施工排漿排氣孔,控制節點板處混凝土澆筑高度,充分振搗,利用排漿排氣孔排除節點板下空氣、混凝土氣泡和混凝土懸浮在節點板下多余漿體,確保節點板范圍混凝土施工質量。

經現場多次試驗確定內節點板排漿排氣孔設置原則為:(a)方形鋼管柱邊長L≤1m 時,在內節點板四角設置排漿排氣孔。(b)方形鋼管柱邊長L>1m 時,在邊線中間位置加設排漿排氣孔;方形鋼管柱邊長L>1m,且b>500mm或a>500mm 時,分別在a、b 位中加設排漿排氣孔。(c)排漿排氣孔直徑50mm~70mm,孔邊至鋼管柱邊30mm~50mm。

內節點板排漿排氣孔設置如圖2所示。

6.2 成立專業鋼管柱混凝土澆筑班組,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交底,專業班組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調換。

6.3 嚴格要求攪拌站高標號混凝土必須按照試配比例進行配比,混凝土進場后專人驗收配料單,并嚴格監督施工前禁止向商品混凝土內加水。

6.4 鋼管柱吊裝前認真檢查內節點板排漿排氣孔設置是否滿足方案要求,鋼管柱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加強現場監督管理,確?;炷料铝虾驼駬v滿足方案要求。

6.5 施工過程中為了控制節點板處混凝土澆筑高度,采用帶標記的測繩控制。為了防止上層柱安裝焊接的高溫對下層柱中的混凝土產生不利影響,矩形鋼管混凝土柱每次澆灌至鋼管頂部下500mm 止。振搗時應快插慢拔,插點要靠澆筑孔對角線四點,沿內節點板中澆筑孔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

7 結語

通過對以上項目工程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策劃,明確質量控制要點,并重點加強對質量控制要點的現場實施監控,確保了結構施工質量,受到業主等單位一致好評,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本工程加強對核心筒垂直度的控制,整個建筑物垂直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在內節點板質量控制中,整個鋼管柱混凝土經檢測未發現有空鼓現象。endprint

摘 要:結合某建筑項目工程,其工程總建筑面積57365 ㎡,地下2 層、地上23層,其中(1~5 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塔樓(6~23 層)為鋼框架—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以下文章就該項目塔樓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的施工質量控制方面做出了研究。

關鍵詞:施工質量;管理控制;核心筒;澆筑

因為其項目工程體形大、基礎深度大、建筑結構復雜、工種立體交叉作業多、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如何在建立質量控制體系、質量責任制的基礎上設置質量監控點,并進行重點控制,把工程產品的質量從事后把關轉向事前控制。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現在就本項目關于塔樓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施工中應重點做好的工序作一系列概述。

1 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結合工程結構特點及施工工藝安排,本工程質量控制要點為:(1)核心筒垂直度控制與爬模系統。本工程屬于超高層建筑,垂直度控制為施工時重點質量監控內容,核心筒作為先行施工部分,其垂直度直接影響整個建筑結構垂直度,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要點;(2)鋼結構安裝精度。核心筒鋼結構作為先行施工部分,其安裝精度直接影響整個建筑結構垂直度及結構尺寸,是施工過程重點監控內容;(3)內節點板式方形鋼管混凝土柱。

2 質量控制組織措施

項目部實施質量管理責任制,將質量責任分解,明確細分到各工作點,分配到各部門、各土建、鋼結構專業部及分包單位執行,以質量責任制規范質量管理、規范人的行為。管理人員必須落實質量管理責任,操作工人必須落實工序質量責任,層層檢查,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絕不放過不合格工序。

3 質量控制技術措施

本工程結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為核心筒垂直度控制與爬模系統、鋼結構安裝精度、內節點板式方形鋼管柱混凝土柱,針對各質量控制要點項目部制定質量保證措施,并分別指派專人對質量控制要點的保證措施實施情況進行全過程監控。

4 核心筒垂直度與爬模系統

4.1 結合本工程結構特點設計爬模體系,采用全新大鋼模板保證混凝土表觀質量。在施工前,爬模作為新施工技術,項目部組建專業班組,上崗前進行系統培訓,爬模班組人員不得隨意調換。

4.2 本工程爬模施工從普通樓層結構施工中預先預留組裝爬架孔洞,塔樓爬模施工的首層采用爬模的大鋼模板完成首層墻體施工后進行爬模架體、模板的安裝,在完成兩層墻體的施工后直接進行標準層第三層的爬模施工。這樣不僅可以確保爬升導軌首次安裝時位置準確,也保證了鋼模板安裝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從而為爬模的順利爬升提供了有效保證,提高了混凝土澆筑質量,同時也節省材料及安裝時間,比傳統爬模技術能縮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4.3 大鋼模板每次脫模后及時清理干凈附著在模板上的混凝土,之后刷脫模劑,確?;炷帘碛^質量。

4.4 每層爬模爬升就位后,必須進行爬模垂直度、水平度測量、糾偏,確?;炷两Y構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4.5 加強測量觀測,每層提供2 次垂直偏差觀測成果,即混凝土澆筑前和混凝土澆筑后。如果有偏差,可在上層模板緊固前按糾偏措施進行校正。每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爬模脫模后,對混凝土墻體進行垂直度測量,以便在下一層進行糾偏,消除累計誤差。

5 鋼結構安裝精度

5.1 施工中針對工程特點采用“跟蹤測量校正”方案進行鋼結構的測量作業,在形成框架前對每根柱、梁的安裝進行跟蹤測量。

5.2 鋼柱垂直度控制。用兩臺經緯儀置于柱基相互垂直的兩條軸線上,視線投射到預先固定在鋼柱的靶標上,光束中心同靶標中心垂直,且通過旋轉最少3 次經緯儀水平度盤,若投測點都重合,表明鋼柱垂直度無偏差,其余鋼梁及柱的控制,通過基準點用經緯儀引至每層已裝好的樓層上,用經緯儀從底層直接引上,以減少偏差,然后通過三點,在樓層上放置梁柱的定位線,并對梁柱進行復測、控制。

5.3 鋼柱標高的測量控制。每安裝一節鋼柱前,首先在鋼柱上標設上、下中心線及相對標高,采用水準儀進行標高測量,當鋼柱安裝后,應對柱頂作一次絕對標高實測,然后根據實測值來控制下一節鋼柱的標高,以便提前通過臨時固定板及處理端部來進行控制。

6 內節點板式方形鋼管混凝土柱

本工程外框筒首層以上采用方形鋼管混凝土柱,鋼管柱最大截面1200mm×1200mm,最小截面為700mm×700mm,由首層到頂層逐級變化。鋼管柱在梁柱節點處均設有內節點板,內節點板中間設有混凝土澆筑孔,孔徑為500 mm、400 mm 兩種。鋼管樁內節點板設置示意圖見圖1。

6.1 為確保內節點板節區混凝土密實,在內節點板上合理地設置混凝土施工排漿排氣孔,控制節點板處混凝土澆筑高度,充分振搗,利用排漿排氣孔排除節點板下空氣、混凝土氣泡和混凝土懸浮在節點板下多余漿體,確保節點板范圍混凝土施工質量。

經現場多次試驗確定內節點板排漿排氣孔設置原則為:(a)方形鋼管柱邊長L≤1m 時,在內節點板四角設置排漿排氣孔。(b)方形鋼管柱邊長L>1m 時,在邊線中間位置加設排漿排氣孔;方形鋼管柱邊長L>1m,且b>500mm或a>500mm 時,分別在a、b 位中加設排漿排氣孔。(c)排漿排氣孔直徑50mm~70mm,孔邊至鋼管柱邊30mm~50mm。

內節點板排漿排氣孔設置如圖2所示。

6.2 成立專業鋼管柱混凝土澆筑班組,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交底,專業班組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調換。

6.3 嚴格要求攪拌站高標號混凝土必須按照試配比例進行配比,混凝土進場后專人驗收配料單,并嚴格監督施工前禁止向商品混凝土內加水。

6.4 鋼管柱吊裝前認真檢查內節點板排漿排氣孔設置是否滿足方案要求,鋼管柱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加強現場監督管理,確?;炷料铝虾驼駬v滿足方案要求。

6.5 施工過程中為了控制節點板處混凝土澆筑高度,采用帶標記的測繩控制。為了防止上層柱安裝焊接的高溫對下層柱中的混凝土產生不利影響,矩形鋼管混凝土柱每次澆灌至鋼管頂部下500mm 止。振搗時應快插慢拔,插點要靠澆筑孔對角線四點,沿內節點板中澆筑孔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

7 結語

通過對以上項目工程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策劃,明確質量控制要點,并重點加強對質量控制要點的現場實施監控,確保了結構施工質量,受到業主等單位一致好評,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本工程加強對核心筒垂直度的控制,整個建筑物垂直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在內節點板質量控制中,整個鋼管柱混凝土經檢測未發現有空鼓現象。endprint

猜你喜歡
澆筑管理控制施工質量
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討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的分析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控制與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關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的探討
簡述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實踐
淺析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危險源的辨識與管理控制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