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海河隧道干塢工程各類土回彈模量的確定

2014-05-04 07:37劉秀云
建材發展導向 2014年2期

劉秀云

摘 要:回彈模量試驗主要用于公路和機場跑道等填方工程。目的在于通過對試樣進行規定下的加載和卸載,測定土的回彈變形量,以確定土的回彈模量。

關鍵詞:回彈模量;回彈變形;干塢

天津市海河隧道干塢工程地處于海河沿岸。干塢是預制沉管的工作平臺,施工方需在海河南岸挖掘一個面積約為5.4萬平方米的干塢,然后在這個干塢中預制三段高度約為9.8米,寬度約36.6米,長度約85米的鋼筋混凝土箱體——沉管,最后再用拖輪將這三段沉管沉放到海河河底,并在水下22米進行精準對接。該工程在73米深度范圍內所揭露地層土類大致分為淤泥質土、粘土、粉質粘土、粉土、粉砂。本文涉及到的地層所處深度在地下12-32米范圍內,外表觀測各類土均為灰色,灰褐色。試驗結果表明土的天然含水率大且密度較小,回彈模量試驗方法選擇杠桿壓力儀法。

1 本次回彈試驗的過程控制

回彈試驗分為現場試驗和室內試驗兩種。室內試驗又分為杠桿壓力儀法和強度儀法。本次試驗采用杠桿壓力儀法,具體試驗過程介紹如下:

1.1 將放置試樣的不銹鋼筒放在杠桿壓力儀的底盤上,將承載板放在試樣的中心位置,并與杠桿壓力儀的加壓球座對正。將千分表固定在立柱上,并將千分表的測頭安放在承載板的表架上。

1.2 在杠桿壓力儀的加載架上施加砝碼,用預定的最大壓力p進行預壓。對含水率大于塑限的土,p=50~100kPa;對含水率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預壓應進行1~2次,每次預壓1min卸載。預壓后調整承載板位置,并將千分表調到零位。

1.3 將預定的最大壓力分為4~6級或更多級進行加載,每級加載時間為1min,記錄千分表讀數,同時卸載,當卸載1min時,記錄千分表讀數,再施加下一級荷載。如此逐級進行加載和卸載,并記錄千分表讀數,直至最后一級荷載。為使試驗曲線的開始部分比較準確,可將第1、第2級荷載再分別分成2小級進行加載和卸載。試驗中的最大壓力也可略大于預定的最大壓力。

2 試驗成果

本次對該工程的不同土類40組試樣分別進行了回彈模量試驗,對每類土比較有代表性的試樣結果進行了詳細對比和分析,具體試驗指標見表1~2,曲線圖1。

由表1分析:淤泥質土、粘土、粉質粘土、粉土、粉砂物性試驗指標,含水率由44.8%逐漸降到20.8%;天然干密度由1.21g/cm3逐漸上升到1.63g/cm3;土類顆粒粒徑由細逐漸變粗;土層由軟逐漸變硬。

由表2分析:淤泥質土、粘土、粉質粘土、粉土、粉砂在進行回彈模量測定過程中,垂直加荷的壓力逐級由小變大,對于淤泥質土垂直起始壓力為22(kPa),最終垂直壓力為77 (kPa);依次對于粘土、粉質粘土、粉土、粉砂試驗過程中垂直壓力逐級變大,粉砂垂直起始壓力為44(kPa),最終垂直壓力為352 (kPa)。

經分析發現土質越軟,密度越小,對其進行試驗過程中垂直荷載的壓力級差越小,例如淤泥質土為11(kPa),相反垂直荷載的壓力級差越大,例如粉砂為22(kPa)~88(kPa),而其他土類的垂直荷載的壓力級差則介于兩者之間。

各類土回彈模量曲線回歸方程:淤泥質土為l = 0.0065p - 0.0274,粘土為l = 0.004p - 0.0248,粉質粘土為l = 0.0019p - 0.0010,粉土為:l = 0.0017p + 0.0017,粉砂為l = 0.0006p -0.0024。在相應的物性指標基礎上測得的各土類回彈模量區間大概為:淤泥質土為2.7×103(kPa),粘土為4.4×103(kPa),粉質粘土為8.7×103(kPa),粉土為1.1×104(kPa),粉砂為3.3×104(kPa)。

分析上述結果發現:曲線方程的斜率由淤泥質土到粉砂由大變小,說明隨著土顆粒由細變粗、密度由小變大、土質由軟變硬,曲線由陡逐漸變緩,回彈模量值由小變大。

3 回彈模量試驗過程中影響因素

3.1 試樣的制備。影響試驗成果準確與否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試樣的制備。制備過程中,要盡量保持試樣的天然狀態,防止擾動;為盡量保障試驗條件與現場接近,削取試樣的環刀體積要大,本次試驗的環刀直徑為6cm,高6 cm ;試樣要均勻,具有代表性;同時試樣兩端用玻璃片密封,防止水分蒸發,不能馬上進行試驗的試樣放在干燥缸里,干燥缸底部放有清水。

3.2 儀器調試。切記承載板要放在試樣的中心位置,并與杠桿壓力儀的加壓球座對正。將千分表固定在立柱上,并將千分表的測頭安放在承載板的表架上,表架一定要水平。

3.3 加卸荷載。對土施加預壓時,一定要根據土的含水率和密度大小而定,對于含水率大且密度小的軟土,預壓要小,并且逐級試著加大,切勿上來就超過土的承載能力而加壓,這會破壞了土的天然結構,導致試樣作廢。

4 結語

土的回彈模量測定進行3次平行試驗,每次試驗結果與回彈模量的均值之差不超過5%。本次資料整理過程中,在舍掉了離散性較大的試驗點基礎上,對曲線進行了回歸,某種程度上保證了回歸方程的可靠性。本文闡述的試驗成果,是在比較有代表性的試樣基礎上進行的,某種意義上這對周圍地層相應土類的回彈模量提供了參考依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