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讀往來

2014-05-14 16:53
中國新聞周刊 2014年32期
關鍵詞:民主監督誕辰犯錯誤

封面反饋

@Uncle平-孤獨患者:敢! 這個字不容易。

@山青李忠祥:封面圖片好,小平同志臉上寫著直面真問題的堅決和勇氣,寫滿了改革的艱辛。

@肖鋒:原來:寧可犯錯誤,不能不改革;現在:寧可不改革,也別犯錯誤。

讀者來信

不動產城鄉統一登記的意義不宜評價過高,條例本身還有不少爭議之處,實施的路還很長。當然我們的行政機關若能依法辦事,一切從方便民眾出發,這個制度的實施又不太難。其中的關鍵是如何建立和健全相應民主監督制度,讓社會大眾能夠監督登記機關的行為。很顯然沒有健全的民主監督制度,神馬法制都是浮云。 (才亮)

編者手記

政治沒必要總是意味深長

8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按照慣例,大家料想中共中央會在當天正式舉行紀念儀式。結果,紀念活動是舉行了,卻提前兩天挪到了8月20日。一些媒體又開始紛紛猜測其間的原因。直到第二天習近平在蒙古露面,各種揣測才讓位于恍然大悟:噢,原來是主席出訪了。

在中國,政治行為和政治語言往往意味深長,所以只要有一點點的與眾不同,或與以往稍有不一致,就容易讓人浮想聯翩。這一點,在我觀看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時感受尤為深刻。

在中國拍攝一部主旋律的影視劇,題材有關一位逝去僅17年的政治領袖,其難度之高是局外人難以想象的。作為一名時政編輯,剛剛制作完一期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封面報道,我對這部片子的演職人員的理解與尊重或許又更深一些——20多頁的報道都已經令我在過去一周里坐立難安,可以想見48集的劇情會如何讓編劇導演每天輾轉反側。

層層把關之后,這部片子仍給了觀眾不少驚喜,包括逃港事件的展現,包括華國鋒、胡耀邦的形象第一次出現在熒屏上。觀眾尤其是內行人從中讀到一些政治指向和政治寓意,甚至有人認為一些歷史禁區得到了突破,從此不用對一些東西噤若寒蟬了。

不過,盡管如此,也有不少人對這部片還是不滿意:在他的家人和同事回憶中,鄧公生前是一位沉默寡言的男子,并不像劇里那樣發表起言論來“喋喋不休”;還有人覺得這部片子的敘述方式過于高大上,像一個“延展版的新聞聯播”;更有甚者,就比如我那位既關心時局又心懷天真的理工男先生,瞥了幾眼熒屏后道:“你說,中國怎么就拍不出《紙牌屋》的感覺呢?”

政治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難怪普通民眾希望政治就像炒股、買房一般喜聞樂見,希望政治家講人話、接地氣、有個性。鄧小平就是一位腳踏實地、不講空話的領導人,見過習近平總書記的朋友告訴我,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睿智而又平易近人的,臉上總掛著自信的微笑?;蛟S,如果現今的政治語言能夠更加輕松一些、更加豐富一些,從上至下傳達給民眾的信息,就會更有說服力。真實的、不需要揣測的,就是最感人的。政治沒必要總是那么意味深長。

詳見本刊

2014年8月25日出版總第673期

猜你喜歡
民主監督誕辰犯錯誤
完形樂園趣多多
智珠二則
453
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第二屆新鋼筆畫學術展
韓啟德在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座談會上建言
關于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策略和方法研究
積極主動全力配合政協民主監督
犯錯誤找家長
第一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