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污染修復》優秀課程建設的系列改革實踐

2014-05-25 02:23金贊芳李非里金漫彤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20期
關鍵詞:環境污染環境專業

金贊芳,李非里,金漫彤

(浙江工業大學 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2)

【課程建設】

《環境污染修復》優秀課程建設的系列改革實踐

金贊芳,李非里,金漫彤

(浙江工業大學 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2)

以優秀課程建設為牽引,重點在環境污染修復課堂采取了多元化教學方法,逐步把“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轉移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授人以漁;使第二課堂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傳統教學縮短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互相滲透與融合;為現在和今后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教學改革做了有意義的探索。

環境污染修復;課程建設;教學改革

《環境污染修復》課程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在流域內由于人類的大規模開發建設,使污染物進入環境,環境遭受嚴重的破壞,環境的破壞不僅威脅到自然生態系統,也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對于環境的保護和修復已經被提上日程。環境修復就是借助外界的作用力,使環境的某個受損的特定對象的部分或全部恢復成原來初始的狀態。環境修復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需要化學、微生物學、毒理學、土壤學、工程學等方面的綜合知識,需要環境化學、環境微生物學、生物技術等方面的專家通力合作?!董h境污染修復》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該課程的教學不能僅滿足于學生對書本中修復案例的掌握,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熟練掌握修復工程設計全過程。通過本課程的教與學,旨在培養學生在環境污染修復技術方面的工程應用能力及科學研究素質,以便為以后工作或繼續深造奠定必要的基礎。同時,為了順應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培養高素質、寬口徑、適應能力強的本科人材,有必要對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相關教學課程進行探索式改革和實踐。

一、教學方法改革

1.《環境污染修復》課程理論知識理解難度大、內容多,在教學中我們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逐步把“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轉移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①討論和自學法教學:傳統的理論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注入式”或“填鴨式”教學,往往缺乏活力,缺乏時代的氣息,不利于培養創新開拓型人才。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1]。為此把這種教學方法帶入課堂:教師先拋出一個問題;學生自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解決實際問題。為了解決問題,學生往往需要獲得一些必要的專業知識,學生分頭查找資料獲取知識,然后相互交流所獲得的知識,并討論如何用所獲得的知識解決問題;如此反復此過程,直到問題得到解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多提出問題,增加討論,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另外,根據課程內容,由老師向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其在課后收集資料,比如:了解國內外環境污染修復的成功和失敗案例,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討論交流,最后教師總結自學成果,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因為將所有的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是不可能,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②研究型教學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迅猛發展,是我們時代的基本特征。到2020年,世界的知識量每73天增長一倍。今天已知的科學信息量相當龐大,科學知識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增長。毫無疑問,環境污染修復方面也不例外。雖然環境污染修復技術的發展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但有關它的研究和實踐空前活躍。我國環境修復工作雖然起步比較晚,但針對河流、湖泊、土壤等方面的環境修復與生態修復的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專業公司也已進行了一系列寶貴的探索與實踐。隨著污染物治理要求的提高和治理手段的改進,我國環境修復技術也有了廣泛的應用和質的飛躍。為此,我們邀請環境污染修復方面的博士、專家給學生們講課,介紹環境污染修復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學術界爭論的問題。針對專家的介紹,鼓勵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專家進行討論,關注新知識,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和科學研究的能力。③情境式教學法:講授修復機理理論的時候比較枯燥,因此我們引入情境式教學法。比如:在講授生物因子對生物修復的影響這個知識點時,我們把人的生存生活引入課堂,先問同學們哪些因素影響人類的生活生存,進而講授影響生物生存的因素。

2.建立第二課堂,增加課外教學活動,注重學生創造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在講解和理解案例時,學生和老師往往有不著邊際之感,而我們的學生畢業以后如果從事環境污染修復工作,必須掌握這方面的知識。環境污染修復課程建設包含了組織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通過組織觀看有關錄像,利用課余時間到附近河流、湖泊、或生物修復場地進行實地觀察,推薦參加環境污染修復技術相關的學術報告會等,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修復技術。在活動中,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讓學生感受濃厚的學術氛圍,有利于學生稟賦和潛能的充分發展。

3.積極開展雙語教學。環境污染修復是環境科學發展前言新技術的一系列完整和綜合的運用。課堂中很多案例直接來自國外,為了能把讓學生很好地了解修復工作,我們有時直接將知識引進課堂,所以采用英語授課。直接運用英語對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進行教學,使相關知識的傳授跨越人為的時間差距,一方面讓學生得到相關環境專業英語聽說讀寫的機會,提高專業英語水平;另一方面便于將環境污染修復中經典的闡述和最新的技術動態直接帶到課堂教學中,加深理解,開闊眼界[2]。再一方面,環境污染修復課程雙語教學使得浙江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留學生可直接和我們的本科生一起接受浙江工業大學的本科教育,提升他們對中國高等教育的認知度,促進留學生對中國文化和中國的了解。當今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本科教育將隨著雙語教學的深入會更加具有活力,獲得更大的發展。

二、教學手段改革

1.注重發揮傳統教學手段的作用,做到演示、板書等相結合[3]。

2.大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學改革。①利用多媒體講授理論知識。注重本課程電子課件的制作,并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其展現教學內容,以增大課堂教學信息量,激發學生興趣。②利用網絡資源向學生提供環境污染修復教學方面的常用網址,組織學生進行網上查詢和資料收集以解決問題。比如:中國環境修復網http://www.hjxf.net/;中國科學院土壤環境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http://www.soilrem.ac. cn/;污染場地修復信息網http://sir.cespn.net/;中國環境網http://www.cenews.com.cn/;REC環境修復公司http://www.ercontractor.com/;紐約州環境保護和修復辦公室http://www. nyc.gov/html/oer/html/home/home.shtml;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http://www.epa.gov/superfund/remedytech/remed.htm#reme;堪薩斯州環境與健康局http://www.kdheks.gov/ber/。

21世紀的環境污染修復教學,融入了大量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勢下將傳統的環境污染修復教學和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行之有效的途徑[4,5]。當然,掌握這些技術,并能很好地利用這些技術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師們,加強自身的素質修養,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結語

我們在“環境污染修復”教學中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比如:制定了“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本要求,以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科研素質為最終培養目的”的環境污染修復課程目標;修訂了教學計劃;調整了傳統的教學內容;制作了教學多媒體課件;初步開設了綜合設計性研討課程;為培養基礎扎實、具有自主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進行了很好的嘗試,為現在和今后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教學改革做了有意義的探索。

[1]劉亞潔,劉光萍,王學剛,李江.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5(2):191-193.

[2]史潔.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3):50-2.

[3]于立權,馬金柱,于永忠,崔玉東.生物工程專業微生物藥物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安徽農學通報,2013,9(3):150-151,155.

[4]王斌,黃健文.現代病理學教學改革的現狀與思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6,8(4):351-352.

[5]李敏.《微生物發酵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5):49.

G642.0

A

1674-9324(2014)20-0231-02

浙江工業大學《環境污染修復》優秀課程建設項目(No.YX1014)。

猜你喜歡
環境污染環境專業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加強農業環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環境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應堅持三個原則
煤礦區環境污染及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