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演義》中魏延走向反叛的心理動因

2014-05-26 09:39張文成
文學教育 2014年4期
關鍵詞:動因三國演義心理

張文成

內容摘要:忠臣走向反叛,內心必然經歷過復雜的斗爭。三國時蜀國大將魏延由一心投奔劉氏集團到最終走向背叛,他的心理經歷過哪些變化呢?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1、自尊心遭打擊;2、自信心遭否定;3、自傲心占上風。這些因素猶如一股股離心力逐步將這位蜀國的棟梁拉出他應有的人生軌道。

關鍵詞:魏延 反叛 心理 動因

俗話說得好:“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度龂萘x》中蜀國大將魏延為什么會由一心向往投奔劉氏集團到最終走向背叛,他的心理經歷過哪些變化呢?筆者以為他的背叛動因表現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自尊心遭打擊

每個人活著都需要尊嚴,得到別人的尊重是內在精神層面的一種高層次的需要,特別是對于那性格上要強的人來說,自尊的心理需求更為強烈,如果這樣的人的自尊心遭受打擊,那么他必將竭力反彈,以便讓人們重新認識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記得當初魏延剛進入劉氏集團時就曾遭受過當頭棒喝,《三國演義》第53回講道:本來魏延是“自襄陽趕劉玄德不著,來投韓玄;玄怪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焙髣湮髡?,兵臨長沙,在黃忠與關羽惺惺惜惺惺之際,韓玄欲殺黃忠,此時,魏延以“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當眾共殛之”為由殺韓玄獻城。按理,這樣的投降理由也是充分的。對此,劉備軍師諸葛亮卻十分“感冒”,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币粋€不忠不義之人如果是一名武將,這樣的人對誰來說都是一種風險。駕馭得好,可以為自己掃平天下,鎮守一方;駕馭得不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前面的呂布便是這樣一個典型。所以孔明當場為其定性:“吾觀魏延腦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并有殺之之意,要不是劉備竭力阻擋,那么魏延可能已被處死。其實劉備之所以阻擋,并非是對魏延這一行為的肯定,而是當時實在是勢單力薄,急需別人的支持,可以說是權宜之計。否則像劉備這樣可與曹操、孫權比肩的梟雄,他不可能不知道使用類似呂布這類人的下場。在這種背景下,魏延做人的人格被涂上了一層不恥之色,可以說,這也使他的自尊心遭受一定程度上的打擊,一個人的人格不被別人尊重,他的行為的背離那就是遲早之事。

二.自信心遭否定

魏延歷來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也很有一些策略,最明顯莫過于孔明初出祁山北伐曹魏,魏延曾獻計。(在第92回中)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安長。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睉撜f在當時魏強劉弱的情況下,出奇制勝不失為一個妙策。但孔明卻給予否定,孔明笑曰:“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于山僻中以兵

截殺,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傷銳氣。決不可用?!笔郎夏挠腥f全之策呢?魏主能用無能的夏侯楙,難道朝堂之上就沒有人進過言嗎?可見進言無效,這難道不是偷襲的最佳機會嗎?由此看來,孔明就是不相信魏延。魏延又曰:“丞相兵從大路進發,彼必盡起關中之兵,于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而得中原?”孔明曰:“吾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何憂不勝!”大路打在明處,即便取勝,也必將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劉備身前收復漢室的愿望實現恐怕也難。魏延之計不用使其怏怏不悅。其實孔明也深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兵法道理,而且魏延此番論斷與司馬懿的論斷也是不謀而合的。(第95回)且說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出關下寨,請先鋒張郃至帳下曰:“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边@充分說明魏延的提議是有相當的道理的。但孔明先生以魏延可能被截殺為理由,堅決不肯用魏延的提議,應該說這對魏延自信心的打擊是很大的。后街亭失守后,魏延便對孔明的行軍心生懷疑,(第100回中)魏延口出怨言“丞相若聽吾言,此時休說長安,連洛陽也得矣,有何益耶?即今進兵今又教休進,何其號令不明!”此番言論可以說是其自信心遭否定后的心里反彈。因為人有這樣一種心理傾向,即自認為正確的方案未被采納,在被迫采取別人方案過程中,只要對方出現某些失誤,總是全面否定對方,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正確,也就是你打擊我的自信心,我也找機會打擊你的自信,這樣以求心理的一種平衡??酌髀牭轿貉拥谋г?,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憐其勇而用——久后必生患害?!睘榇?,孔明便有找準時機以除之的想法了,這也促使魏延走向反叛。

三.自傲心理占上風

自傲的人往往都是有一些資本而導致心里的逐漸自我膨脹。魏延是有一些資本的,以勇武上來說,可以說七擒孟獲,北伐曹魏,始終處于戰場的第一線,也打了不少勝仗。以謀略來說,劉備讓魏延擔任成都太守而不是張飛、趙云這樣一些上將,可見他對魏延的器重,因為能與之比肩的地方大員也就是鎮守荊州的關羽了。在孔明準備發兵魏國時,他調撥了一干文武,其中,魏延首當其沖。(第91回)前督部——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從地位來看應該相當了得,特別在趙云死后,他可以說是蜀國數一數二的大將,故始終有一種舍我其誰之感。(第102回中)費祎去江南見孫權,權問:“丞相用誰當先破敵,祎示之是魏延,孫權有這樣一番言論‘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若一朝無孔明,彼必為禍”??梢?,魏延的居功自傲的情形也早為外人所知。(第104回)孔明死后,延曰:“丞相雖亡,吾今現在。楊儀不過一長史,安能當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馬懿,務要成功。豈可因丞相一人而廢國家大事耶?”在歷次能與司馬懿較量的也只有孔明了,攻司馬懿,而且務要成功,可謂傲氣十足。祎曰:“丞相遺令,教且暫退,不可有違?!毖优唬骸柏┫喈敃r若依我計,取長安久矣!吾今官任前將軍、征西大將軍、南鄭侯,安肯與長史斷后!”此時的魏延已接近即將脫韁的野馬。此番言論不得不說,魏延先置上級命令于無不顧,自說自話??酌髯鳛楸狈サ撵`魂人物已逝,人心不穩,何談打仗,更何談要打贏那個連孔明都覺得難對付的司馬懿呢?顯得這是一種自我權欲的膨脹,這種膨脹一直脹到其臨死之前。(第105回)魏延與楊儀對陣,延大笑曰:“楊儀匹夫聽著!若孔明在日,吾尚懼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誰敢敵我?休道連叫三聲,便叫三萬聲,亦有何難!”可見其自傲的心理已經到了何種地步。氣球的過度膨脹會撐破,人心的過度膨脹也會嚴重變形,最終死于孔明臨終密計。

總之,魏延是一個悲情人物,他之所以從一心向劉到最后走向反叛,其心路經歷過脫變,從自尊心遭打擊到自信心被否定,最終直至自傲心占上風,將自己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后人應以此為戒。

參考文獻:

[1]劉敬圻《<三國演義>用人之道比較談》.《明清小說補論》[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版

[2]白至德著.白壽彝講歷史魏晉南北朝隋唐卷[M]中國工人出版社2008.10

[3]羅貫中.三國演義[M]陜西旅游出版社2008.3第52、91、92、95、100、102、104、105等回

(作者介紹:江蘇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副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歡
動因三國演義心理
課程思政的動因、理路以及堵點治理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三國演義
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探微
跨國公司本土化戰略研究
三國演義
心理小測試
三國演義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的風險度量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