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

2014-05-30 06:32師建筑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曹植欣賞課鳥巢

師建筑

欣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分析、解釋、評價美術作品,去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初衷和體悟美術作品中內在的精神涵義,讓學生理解美、感受美,陶冶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健全他們的人格。

而在實際教學中,欣賞課是很多美術教師頭疼的課時,教師上實踐技能課很精彩,只是一到欣賞課就不知道如何下手,雖然提前看了很多的資料,背了很多的作品評價,課堂仍然是毫無生氣,一旦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就不知如何應對,更談不上有針對性地引導。這種情況下,教師能夠把欣賞課條理清晰、流暢地上下來已經很不錯了?,F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視野的開闊,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人們在不斷總結和反思以往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

一、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豐富的美術史知識

美術欣賞不是單純地對一幅畫進行欣賞,它與畫作產生的歷史背景、畫家創作時精神狀態、畫家的生平、畫家的修養有緊密的聯系,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對美術史知識理解掌握比較透徹,同時對一些歷史和文學知識還應該有一些了解。例如在欣賞朱耷的《荷花小鳥》時,如果不了解他的身份、當時的歷史背景、畫家的性格特點,只是從技法上來講,又怎么引導學生理解他“墨點無多淚點多”心境,只有把這些都講了,學生對朱耷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朱耷的周圍壞境、人際交往,對他的“哭之笑之”的心態產生共鳴,進入到朱耷的精神狀態中,從而感受美、體會美。

2、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灌輸式的教學,學生是客體,填鴨式地接受,發揮不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F代構建式教學的提出,要求教師要少講,引導學生自己自由發揮,由學生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以自己已有知識和認知經驗為基礎,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教學中采取互動式、對話式,講解相關的歷史知識、畫家生平、性格特點,讓學生去感受作品,自由討論、評價和學生交流,尊重他們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培養其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學習方法,同時對一些違背作品的基本意義范圍,教師要及時給與糾正。 這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獲得鑒賞知識,提高欣賞能力。

二、教學時采取的手段

1、文學作品的介入

文學和藝術緊密相連,好多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畫作,如:“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不妨在課堂上引用和畫作有關的文學作品。欣賞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在出示畫面前,先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了曹植的《洛神賦》有關篇章:(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肩若削成,腰如約素。云髻峨峨,修眉聯娟),用語言的形式讓學生敞開想象的大門,產生無限的遐想,緊接著打開畫面,一段一段地欣賞,畫卷的開始便是曹植在洛水一濱,神情憂郁,惆悵徘徊,這時,那寄寓著他苦戀的美麗的洛水女神出現在平靜的水上。畫家以生動的筆致,將這位佳人畫得豐神絕世,含情脈脈,風情萬種。畫中曹植無以自持,兩眼中流露出一種驚疑不定、喜憂交加的神色,無形中也把曹植才情橫溢、神態飄逸的文人氣質表現了出來。畫中的洛神出現多次,或獨立于水面,或迎風飄舞,或在山間游玩……洛水之濱的曹植隨洛神互來互往,或歡樂,或哀怨,或惆悵……充滿著復雜愛慕之情。全圖色彩艷麗明快,線條準確流暢,充滿著靈動飄逸之感,富有詩意之美。這種形式在語言上、時間上、動態上,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對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他們利用已有的知識結構構建自己的欣賞知識體系。

2、打破教材順序,加入新的欣賞元素

教材的編制往往落后于美術的發展,新的美術設計元素要加入欣賞的范圍,如:現代的服裝設計、標志設計、裝飾裝潢設計、建筑設計等等。在講建筑時重點欣賞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欣賞了大量的內外不同角度的圖片,從設計人員,由2001年普利茨克獎獲得者赫爾佐格、德梅隆與中國建筑師合作完成;設計理念、外形,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個搖籃,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材料,“鳥巢”以巨大的鋼網圍合,覆蓋著9.1萬人的體育場;科技,“鳥巢”是一個大跨度的曲線結構,有大量的曲線箱形結構,設計和安裝均有很大挑戰性,在施工過程中處處離不開科技支持等等詳細講解。讓學生感受科技和建筑結合的魅力,為我國完成這一經典建筑自豪。

3、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隨著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它不但能夠提高教學效果,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而美術是視覺及造型藝術,具有可視的形象特點,多媒體技術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的特點,使之與美術教學的整合,使美術教學手段向多元化發展,就可以大大增加信息量,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欣賞“鳥巢”時運用了多媒體技術,在互聯網上收集了大量的圖片,有設計圖、各個階段的施工圖、建筑內外不同角度的圖片,每一幅圖片配上了音頻解說,同時還收集了圍繞“鳥巢”所發生的故事,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視覺、聽覺上產生共鳴,感受鳥巢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力。

4、比較式教學法的引入

比較式教學在美術欣賞課上運用比較普遍,它可以全方位、立體地進行比較,對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幫助。美術比較的范圍很廣:(1)它可以從橫向、縱向上比較,如橫向上,同一時期東西方美術的不同特點;縱向上,西方在不同時期“圣母”由貧民到貴族化的演變。(2)從形式美上比較,如林鳳眠的《靜物》中,直力的玻璃水壺和水中的魚。黑與白,背景上的橙與綠,都存在鮮明的對比,使畫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而潘天壽的《水仙》,花叢方向與造型在整體形式上非常和諧,然而在花叢大小位置、葉的交插與題字上又稍有變化。(3)從繪畫技法上比較,如工筆畫工整、細致、縝密,寫意畫粗放、簡練。還可以在風格流派上、藝術形式上等等進行比較。

總之,比較式教學是美術欣賞的一個重要方法,不同畫種、不同風格的作品,用文學語言來描述常常不易說清楚,但如果把這些作品擺放在一起,形成對比,進行比較,很快就會區分開來,在美術教學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以上是在美術教學中感悟到的體會。隨著發展,美術欣賞課更多地融匯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師應教學中更加努力探索,開拓自己的視野,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手段,讓學生在優秀的藝術作品中和生活中體會到:美是無處不在的,美更是多種多樣的。

猜你喜歡
曹植欣賞課鳥巢
寫給曹植
鳥巢
解開美術欣賞課的繩索
論曹植對于形式美的追求
重回鳥巢
鳥巢大作戰
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之我見
上好高中音樂欣賞課的幾點淺見
初中音樂欣賞課“劃唱律動”教學的應用
論曹植與《古詩十九首》無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