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高中數學差異化初探

2014-05-30 08:38齊志紅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初高中數學課堂

齊志紅

[摘 要]差異化管理是一項有益的嘗試,即針對不同層次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教師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實行分層練習和評價。這對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習興趣、挖掘學生潛能、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提高初中數學教育教學的實效,具有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要實現學生的和諧發展,必須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自由的人際環境,讓學生成為教育教學的主動參與者,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培養學生的自我激勵能力,認識自己,開發自己,從而調動其積極性,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為今后的成長和發展營造更多的生長點。人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教育就應該是人人成功、個個發展的教育,因而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個性差異,充分發揮出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使每個學生都能適應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社會要求,以實現其最大限度的發展。

[關鍵詞]初高中 數學課堂 區別差異

一些初中畢業生以較高的數學成績升學后,不適應高一級學校的數學教學,相當多的高一學生數學不及格,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有少數學生甚至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我想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同學不了解高中數學的特點,學不得法,從而造成成績滑坡.下面我就談談初高中數學的差異性。

一、知識差異

初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容易、知識面笮。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將對初中的數學知識推廣和引伸,也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完善。如:初中學習的角的概念只是“00—1800”范圍內的,但實際當中也有7200和“--3000”等角,為此,高中將把角的概念推廣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負在內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學習《立體幾何》,將在三維空間中求一些幾何實體的體積和表面積;還將學習“排列組合”知識,以便解決排隊方法種數等問題。如:①三個人排成一行,有幾種排隊方法,( =6種);②四人進行乒乓球雙打比賽,有幾種比賽場次?(答: =3種)高中將學習統計這些排列的數學方法。初中中對一個負數開平方無意義,但在高中規定了i2= -1,就使-1的平方根為±i.即可把數的概念進行推廣,使數的概念擴大到復數范圍等。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將逐漸學習到。

二、學習方法的差異

初中課堂教學量小、知識簡單,通過教師課堂教慢的速度,爭取讓全面同學理解知識點和解題方法,課后老師布置作業,然后通過大量的課堂內、外練習、課外指導達到對知識的反反復復理解,直到學生掌握。而高中數學的學習隨著課程開設多(如:高一有八門課同時學習),每天至少上八節課,自習時間四節課,這樣各科學習時間將大大減少,而教師布置課外題量相對初中減少,這樣集中數學學習的時間相對比初中少,高中數學教師將不能向初中那樣監督每個學生的作業和課外練習,就不能向初中那樣把知識讓每個學生掌握后再進行新課。2.模仿與創新的區別。初中學生模仿做題,他們模仿老師思維推理較多,而高中模仿做題、思維學生有,但隨著知識的難度大和知識面廣泛,學生不能全部模仿,即使就是學生全部模仿訓練做題,也不能開拓學生自我思維能力,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只能是一般程度?,F在高考數學考察,旨在考察學生能力,避免學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勢思維,提倡創新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初中學生大量地模仿使學生帶來了不利的思維定勢,對高中學生帶來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閉了學生的豐富反對創造精神。如學生在解決:比較a與2a的大小時要不就錯、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數學生不會分類討論。

三、學生自學能力的差異

初中學生自學能力低,大凡考試中所用的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在初中教師基本上已反復訓練,老師把要學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問題,都集中表現在他的耐心的講解和大量的訓練中,而且學生的聽課只需要熟記結論就可以做題(不全是),學生不需自學。但高中的知識面廣,知識全部要教師訓練完高考中的習題類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較少的、較典型的一兩道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這一類型習題,如果不自學、不*大量的閱讀理解,將會使學生失去一類型習題的解法。另外,科學在不斷的發展,考試在不斷的改革,高考也隨著全面的改革不斷的深入,數學題型的開發在不斷的多樣化,近年來提出了應用型題、探索型題和開放型題,只有*學生的自學去深刻理解和創新才能適應現代科學的發展。其實,自學能力的提高也是一個人生活的需要,他從一個方面也代表了一個人的素養,人的一生只有18---24年時間是有導師的學習,其后半生,最精彩的人生是人在一生學習,*的自學最終達到了自強。

四、思維習慣上的差異

初中學生由于學習數學知識的范圍小,知識層次低,知識面笮,對實際問題的思維受到了局限,就幾何來說,我們都接觸的是現實生活中三維空間,但初中只學了平面幾何,那么就不能對三維空間進行嚴格的邏輯思維和判斷。代數中數的范圍只限定在實數中思維,就不能深刻的解決方程根的類型等。高中數學知識的多元化和廣泛性,將會使學生全面、細致、深刻、嚴密的分析和解決問題。也將培養學生高素質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遞進性。

五、定量與變量的差異

初中數學中,題目、已知和結論用常數給出的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數和定量。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大多是按定量來分析問題,這樣的思維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決問題,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我們將會大量地、廣泛地應用代數的可變性去探索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我們采用對方程ax2+bx+c=0 (a≠0)的求解,討論它是否有根和有根時的所有根的情形,使學生很快的掌握了對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另外,在高中學習中我們還會通過對變量的分析,探索出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解題所用的數學思想。

總之,進入高中以后,經常有不少學生不能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導致成績一落千丈.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同學上高中后有松一口氣的思想,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沒有認識到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區別,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對待高中學習,沒有搞好初、高中的銜接和過渡。

猜你喜歡
初高中數學課堂
初高中一體化背景下的中學物理教學實踐
初高中一體化背景下的中學物理教學實踐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關于初高中英語學習銜接的一些建議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簡談數學課堂中的啟發式教學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