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策略

2014-05-30 11:47張桂華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方法探究課堂效率高中物理

張桂華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都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在課堂教學中不免也出現了一些形式化、低效化現象, 因此,提高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效率再次成為一線物理教師議論和探索的焦點,也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效率 方法探究

課堂有效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自己,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平等、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學習,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效率的有效提高這一根本目標。這就需要我們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使得教師“教的課堂”逐漸轉變為學生“學的課堂”;使教師“教知識”轉變為教授學習知識的方法,從而達到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根據筆者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經驗,結合高中物理新的課程標準,總結出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策略。

一、教師要注意用情感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影響到學習效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緒。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就要加大感情投入,作到精神抖擻進教室,意氣風發上講臺。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我們的課堂就會精彩不斷,其實這正是我們的教學效率高的時候。調節情緒,提高效率。課堂外,我們和學生一起運動;課堂上,我們用自己的言行,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賞識自己的學生,在學生回答對一個較難的問題時,帶領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在學生回答錯的時候,沒有批評,還有一句安慰的話語“感謝你的參與,請再思考一下吧!”,當學生感到在你的課堂上是安全的時候,他們就會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這門課的學習中來。

二、教師要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任務和目標的順利完成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取決于兩者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與和諧統一。因此,教師備課時,在制訂教學目標和任務及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當前的基本知識結構狀況、思想動態發展與學習志向的選擇。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決定。就拿在分科之前我所教的班級來說,四個班分為兩個層次:重點班和普通班。從高一剛開始進行物理教學時我就發現這兩個層次的班級在整體上已經表現出了差距:重點班相對整齊些,而普通班由于學習習慣、學習志向等諸多問題使得整個班級雖然有些許冒尖的學生,但大多數同學在對待物理學習上重視程度不夠,認為高中物理太難,早就打算在分科時選文,同時所謂的“后進生”較多。所以對于這兩個層次的班級,在教學上我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有了不同。對于重點班,不僅每節課相關的知識要講到位,而且還要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加深和擴展;對于普通班,我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調動起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所以每節課上知識的難度不能加得過深,要讓學生意識到物理學習并不困難,每節課他都能聽懂,每次作業他都能做對。

三、教師要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

傳統的文字教學,通常讓學生感到單一、枯燥,時間久了,難免就會導致學習效率降低,甚至產生厭學情緒?,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充分地運用到了教學當中,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局限,在教學中增加了視頻、動畫、聲音、圖片等元素,增強了學生的感官感知,使之融入教學情景,更快地接受新知識。如“電場、電場強度”這一知識點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電場強度是描述電場的基本物理量之一,是個矢量,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向。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大多無法表示電場的存在,更難以描述電場的大小及方向,使教學變得空洞乏味,學生也難以理解這一知識點,往往只能死記公式而不能運用于實際中。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動畫展示電場的方向、大小以及電場的作用等,可以使“電場強度”這一概念形象生動地印在學生腦海中,這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縮短了教學課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不過在運用多媒體時也要注意以下兩點:①多媒體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整堂課不能全部依靠電腦播放。教師仍是課程的主導,要根據課程的特點將多媒體、黑板、粉筆、實驗演示有機地結合起來,切不可成為“多媒體”的單一教學。②多媒體信息量大,播放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節奏,而不能整頁出現或一閃而過,尤其是推導過程、例題解析等內容,必須逐句播放,留給學生以思考的時間。

四、教師要利用實驗,創設物理情境。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感知物理學規律,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好的實驗能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適當而巧妙地運用實驗手段來創設情境,是加強物理情景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提高教學效果會有極大的幫助。教學中應盡可能創設實驗情景,讓學生置身于實驗環境中,教學中不但教材要求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要開足開全,而且還應設法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探索性實驗,增加新的演示實驗,即要在教學中創設一個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并且和課本中的原理性知識相關的實驗問題,讓學生發表看法,參與討論,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主動探究實驗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實驗情境,使學生身處情境之中,通過腦、眼、手、口等多種感官參與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和展開思維活動,學生自主去探索發現,去感受,展現物理知識的產生過程,讓學生身臨其境,這樣學生就參與了物理思維的全過程,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總之,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戰場,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取決于課堂教學的效率;如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協調各方力量,提高課堂效率是長期以來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的課題。

猜你喜歡
方法探究課堂效率高中物理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物理實驗
營造小學數學教學環境探究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淺談成本會計中費用分配方法研究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