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化型甲狀腺癌120例手術方式與并發癥分析

2014-05-30 12:26于克明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于克明

【摘要】 目的 探討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合理手術方式的選擇及其并發癥的預防方法?;仡櫺苑治觯?003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120例分化型甲狀腺癌的臨床資料,術前明確診斷100例,20例術中冰凍病理證實。120例均行雙側甲狀腺全切除,加或不加頸淋巴結清掃術。結果 全組無手術及住院期間死亡。喉返神經損傷2例,均為單側;甲狀旁腺損傷2例,均為部分損傷;喉上神經損傷1例術后出血1例。結論 分化型甲狀腺癌是雙側甲狀腺全切除的適應證,安全可行。

【關鍵詞】 分化型甲狀腺癌;甲狀腺手術;喉神經損傷;甲狀旁腺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112-01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最常見的腫瘤之一。精細被膜解剖下操作,不必追求中央組淋巴結的徹底清掃,而行淋巴結切除術。預后較好,被認為是一種惡性度較低生長及遠處轉移亦較緩慢的腫瘤,但以上屬于分化型甲狀腺癌,手術治療效果較好,但目前國內外對手術切除范圍仍有爭議。我院在2003年6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120例分化型甲狀腺癌。23例未行淋巴結清掃,行頸清掃術的97例。,所有病例均行全切除手術治療,其中淋巴結轉移陰性者36例,淋巴結轉移陽84例。

雙側甲狀腺全切除,加或不加區域淋巴結清掃??偨Y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性32例,女性88例。年齡17-60歲。全組無手術及住院期間死亡。術后甲狀腺病檢發現,單側癌105例,雙側癌15例。對側為直徑<110cm的微小癌10例,腫瘤侵破包膜42例。初次手術100例,再次手術20例。術后淋巴結病檢結果:陰性36例,陽性84例。

1.2 手術操作方法 取低領切口以利于頸部淋巴結清掃,本組120例分化型甲狀腺癌行雙側甲狀腺全切除后,術中常規解剖顯露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對再次手術粘連術后總并發癥發生率為30%。其中單側喉返神經損傷2例,單側喉上神經損傷1例,甲狀旁腺損傷2例,術后出血1例。

2 結 論

甲狀腺再次手術腺體與周邊組織粘連明顯,則緊貼甲狀腺固有被膜,無法區分甲狀旁腺與喉返神經時,出現神經損傷的機會明顯增加。1例術后24h內出現頸部腫脹和呼吸困難,再次手術探查發現小分支出血,止血后無后遺癥。4例術后出現聲音嘶啞,2例手術3個月后發音完全好轉,喉鏡檢查無聲帶活動受限,2例手術3個月后喉鏡檢查仍見單側聲帶固定或活動受限2例甲狀旁腺部分損傷者手術2個月后甲狀旁腺激素PTH分別波動于8131-10174ng/L和8101-1018ng/L正常參考值范圍1111-7915ng/L,每日口服補鈣600±加羅蓋全口服,術后隨訪無手足麻木和抽搐發生;1例喉上神經損傷者在手術2個月后發音和飲水嗆咳情況明顯好轉。

體會是,術中應常規解剖顯露全部喉返神經;上極的處理應盡量在上極血管的前后支分叉處分別結扎,能減少喉上神經的損傷;由于下極甲狀旁腺位置變異較大,因此術中應重點保留雙側上極甲狀旁腺及血供,盡量尋找下極甲狀旁腺,對切除的組織行冰凍切片檢查,確認的旁腺。

3 討 論

有關分化型甲狀腺癌,特別是乳頭狀癌是否需行甲狀腺全切除的爭論一直相持不下。盡管近年國外主張全切的觀點漸成主流,國內對此一般仍持保守態度。筆者認為,全切除的優點是毋容置疑的。首先,全切除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原發灶切除的徹底性。第二,全切除能為術后治療鋪平的道路。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可能不在于是否需要采用全切除方案,而是在于全切除手術能否確保病人安全,如果有把握保全甲狀旁腺和喉返神經的安全,則無論是基于癌癥治療的徹底性原則。還是從免除病人身心沉重負擔角度考慮全切除都是利大于弊,也是最合理的治療決策。

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初次手術十分重要,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可有效減少手術后復發和再次手術率。目前,國內對于分化型甲狀腺癌,手術切除腺體的恰當范圍仍然存在爭議。常明顯或腫瘤侵犯較廣,無法解剖喉返神經及甲狀旁腺時,可緊貼甲狀腺固有被膜或腫瘤進行手術。需要指出的是,因首次手術不規范或復發等因素造成再次手術時喉返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首次手術要高5倍。在精細化被膜解剖技術下全切除這種手術方式也是安全可行的,在有條件的單位應當積極開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